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贺军:应对全球宽松政策中国应更加进取

发布时间:2020-03-03 15:50:2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应对全球宽松政策中国应更加进取

贺军 2012.10.08 以美联储出台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为代表,全球市场再度进入各国央行集中释放宽松政策的时期。这也意味着,中国将再度面临宽松货币的外部市场环境。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应该如何应对环境变化?

我们在9月16日的金融分析中曾归纳过中国官方研究人士的评价,他们基本一致认为美国的QE3政策对中国不利,认为美联储的举措是对全球经济不负责任,将会影响到全球很多国家,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持有大量美元资产的国家,预计美元贬值将侵蚀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价值。还有国内官方研究人士预计,大规模流动性将推高资产价格,全球资产泡沫压力将会卷土重来,给中国造成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

在安邦研究团队看来,国内学者的看法都只是从中国的立场考虑问题,无法形成对形势变化的客观看法。还是让我们看看真实情况如何,以及形势会如何发展吧。

美联储(Fed)主席伯南克10月1日首度回应各界对第三轮量化宽松(QE3)政策的质疑。他表示,QE3将促进美国经济增长、减少失业、支撑美元、保护存户。他重申,极宽松的货币政策将维持到至少2015年中旬,即使经济增长升温,美联储仍将维持前所未见的货币刺激措施,但决策官员不认为美国经济疲态会延续到2015年之后。伯南克还认为,即使经济增长的力道太弱而无法降低高居8%的失业率,美国也不会再现衰退。此外,美国的通胀水平一直徘徊在美联储设定的2%目标附近,通胀预期依旧稳定,物价没有突然飙升的风险。伯南克说得很清楚了,美国还将把极宽松的货币政策维持近三年的时间。

在安邦研究人员看来,现实而理性的应对之策,不是去辩驳美国QE3对中国的好坏,而是理性思考如何应对由此带来的变化,以及中国的政策应该如何调整。安邦的跟踪研究显示,不少国家已经在顺应本国经济和国际政策环境的变化,继续放松本国货币政策。

韩国央行日前在每半年公布的货币政策报告中表示,韩国央行计划运用利率政策,确保经济回复至潜在的增长水准。相较韩国央行上月将稳定物价当做优先要务,这反应出韩国央行现在更强调促进经济增长。分析人士认为,全球经济疲软,加上欧债危机严重打击出口,使得出口取向的韩国经济近来数月萎靡不振。韩国央行深知降息的压力越来越大,10月11日韩国央行召开决策会议时降息0.25个百分点的可能性升高。

澳大利亚央行已经采取行动再度降息。10月2日,澳洲央行下调利率0.25个百分点至3.25%,为3年来最低利率。此次澳洲央行降息时机比市场预期要早,显示澳大利亚对本国经济增长前景十分担忧。澳洲央行总裁史蒂文斯(Glenn Stevens)说:“理事会判断,就国际情势的发展而言,明年的成长展望有些疲弱,因此认为稍微放宽货币政策是适宜的。”澳大利亚降息也考虑到了中国经济减速因素,澳洲对中国的出口占整体出口的25%,约为GDP的5%;而铁矿砂约占对中国出口的60%。史蒂文斯表示,资源投资可能在明年到达顶峰,而且触顶的水平可能比先前预期的要低,因此务必要让澳大利亚经济的其他部分需求尽早开始增强。

同为“金砖国家”的巴西,一边在指责美联储推出QE3,一边在不断降息。从2011年8月以来,巴西央行已连续第9次降息,创下历史新低,并且不排除今年10月继续降息。另一个新兴市场大国印度,虽然在今年4月降息后三次维持利率不变,但这是在通胀高达7.55%的情况下才不得已的政策。

情况很清楚,面临全球普遍的经济低迷,各国再度进入竞相降息的通道,而降息政策最大的考虑,还是本国经济增长的需要。在当前形势下,全球经济的“老大”都只考虑自身,中国就更没有必要为全球经济环境去扛什么责任。

在我们看来,中国应对全球宽松政策环境时,自身的政策调整应该更加积极进取,完全应该尽早放松货币政策,先保住中国的经济增长,这应该成为最现实、最优先的政策选择!

新浪网:http://finance.sina.com.cn/ 中国经营网:http://opinion.cb.com.cn/ 和讯网:http://opinion.hexun.com/ 搜狐:http://roll.sohu.com/20121008/n354423381.shtml

中国应如何应对经济危机

中国应如何应对朝核问题

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的战略应对战略

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对策

中国应如何应对朝鲜半岛问题

中国应如何应对朝核问题 论文

中国应如何应对朝鲜半岛问题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2[材料]

浅谈中国应如何应对水资源危机(优秀)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贺军:应对全球宽松政策中国应更加进取
《贺军:应对全球宽松政策中国应更加进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