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非遗之脉

发布时间:2020-03-02 13:19: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非遗之脉

——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综述

前不久公布的全区文化普查结果显示,到目前,我区共发现文化资源19个大项目、134427个具体项目。其中,非遗普查项目确定了生产商贸习俗1182项,消费习俗1225项,人生礼仪237项,岁时节令177项,民间信仰736项,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484项。

在“伊泰情”中国·内蒙古第九届草原文化节上,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被定为开、闭幕式的主打节目,其目的既在于宣传,又在于保护和传承。民族舞剧《安代魂》和乌力格尔主题晚会,也为草原文化节增添了无限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凝结着无数代人的智慧和汗水。经过历代传承和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个性鲜明的文化形态,被誉为民族文化的活化石。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旨,则是将其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摸清家底

2004年,我区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张由自治区主导、全区各地参与的非遗保护巨伞张开。

是年,自治区成立了全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此后,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机构相继成立,使非遗有了专业的保护机构。通过制定出台《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设立草原文化遗产保护日的通知》等重要文件,确立了非遗保护工作目标、方针、原则、步骤和措施等,从政策上为保护工作提供了保障。

非遗保护自治区唱主角,更强调民众参与。2005年,我区确定每年的9月6日为自治区的草原文化遗产保护日,这是我国第一个以省(区)级政府名义设立的文化遗产日,目的是唤起全区人民的非遗保护意识。

非遗保护工作逐渐深入。2009年底,自治区基本完成了全区第一次非遗普查工作,初步了解和掌握了非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并运用文字、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方式,进行了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

通过普查,共形成文字468.8万字、图片68477张、音频1353小时和影像2141小时的资料;共发现传承人22962人,收集线索40371条,深入调查1312项,登记实物8104件,收集珍藏4661件。这些弥足珍贵的资料,为此后形成全区非遗名录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

建立健全非遗名录体系,其作用在于将纳入的项目更好地保护起来,也是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我区已基本完成了非遗5级名录体系的建立,6级名录体系开始形成。除了两个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国蒙古族呼麦)外,已被公布的国家级项目有63个、自治区级项目299个、盟市级项目726个、旗县

级项目1723个、乡镇级项目59个。有国家级传承人26名(其中1人已过世)、自治区级传承人323名、盟市级传承人1477名、旗县级传承人2209名、乡镇级传承人108名。

保护传承

在实际工作中,纳入非遗名录体系仅仅是非遗保护的一个环节,传承和弘扬则是保护的意义之所在。为此,自治区打出非遗保护组合拳。

积极创造优良的非遗保护文化环境。将呼伦贝尔市锡尼河布里亚特蒙古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等12个地区确定为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积极申报锡林郭勒盟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工作。发挥全区67个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其中15个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100余家非遗博物馆、民俗馆、传习所或展示中心的作用,及时抢救和保护了流散在民间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

配合国家和自治区重要文化活动进行非遗展示、展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故事”文化展示活动内蒙古“祥云小屋”,历届草原文化节非遗展演项目和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内蒙古专场演出等活动,加之全区各地举办的传统那达慕、祭敖包、赛马节等特色大型民间文化活动,使非遗文化之脉不断汲取来自各个层面的养分。

2004年,蒙古族服饰艺术被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家40个试点项目之一。目前,蒙古族服饰艺术的田野调查工作已结束,试点总结报告——《中国蒙古族服饰》一书正在编辑整理中。我区还对保留至今并且特征鲜明的蒙古族传统款式服饰进行复制,2009年已完成了54套服饰的制作,拟在今年完成区内各蒙古族部落其他款式服饰的制作。此外,试点工作还评选命名了19个传承人、2个收藏家、4个民间表演团。

为了规范和正确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术语,我区将自治区蒙古语名词术语委员会审定通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217条专有名词的蒙汉双语翻译发送各地,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规范使用。这是我国第一个用民族语言翻译“非物质文化遗产”专有名词的文件。

与此同时,我区不断加大非遗保护经费投入,决定从2009年起,非遗保护经费纳入自治区财政预算,自治区每年划拨100万元用于普查、名录体系建设及抢救保护等工作。

走向世界

博大精深的草原文化,涵养了一批在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非遗精品项目。从非遗保护的角度来说,纳入国际保护范围,是民族文化的荣耀,也是更为有力的保护。我区在推动非遗走向世界方面,积极努力,博采众长,取得了不菲的成就。

继2005年我国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后,中蒙两国成立了蒙古族长调民歌联合保护协调指导委员会和专家工作组,对该项目进行了延伸性保护,采取了联合田野调查等实质性的保护行动。通过田野调查,形成160多小时视频、110多小时音频和2万多张照片资料,为长调民歌的下一步保护搜集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2008年12月,呼麦暨蒙古族和声艺术国际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中、蒙、俄、日等国家有关专家共商呼麦保护大计。次年5月,应蒙古国邀请,我区10人代表团赴乌兰巴托市参加蒙古呼麦国际那达慕暨交流研讨会。2009年9月30日,我区申报的蒙古族呼麦成功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内蒙古非遗再度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2011年9月,中蒙联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合作机制第一次领导小组会议在北京召开,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蒙古国教育文化科学部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合作协议》。此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蒙两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展开了更为广泛的合作和深入的交流。

非遗保护

非遗十年

非遗纪录片

项目名称非遗

非遗工作汇报

非遗通稿

非遗保护

非遗基地

非遗展演主持词

非遗半年工作总结

非遗之脉
《非遗之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甘肃非遗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