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资料2:近代新会名人事迹(整理)

发布时间:2020-03-01 21:19: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近代新会名人事迹

张云田:新会县双水区人,中国同盟会员、华侨、镇南关起义烈士。

张云田少年受其父教育,精通文翰,其时深受外国嘲笑中华民族为“东亚病夫” 之辱,因而弃文就武,中武秀才。中年时结交三合会兄弟,立志革清兴华,参加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后从香港转赴安南(今越南) 。1906年按孙中山授意,以教学为掩护,在安南海防开设“云田书塾” 作为革命党人通讯联络机关,联络海外志同道合的爱国华侨子弟,宣传孙中山革命思想,进行革命活动。1907年农历10月25日从越南参加孙中山发动的镇南关起义,当时参加起义的有爱国华侨500余人。张云田率领“云田书塾” 的爱国华侨子弟林焕延等二十余人组织“敢死队” ,26日,从越南边境进入中国弄怀,弄尧等地入“镇南关”( 今广西友谊关) ,首先攻占了镇西炮台,在战斗中张云田不幸牺牲。

宋庆龄副主席为遗像题词“1907年10月26日中国同盟会员于广西镇南关起义殉难张云田烈士遗像” 。

伍廷芳(1842-1922) :近代外交官。字文爵,号秩庸。广东新会人。1874年(同治十三年) 留学英国。1882年起入直隶总督李鸿章幕府十余年,多次参与清政府的外交谈判。历任驻美国、秘鲁、墨西哥、古巴等国公使。辛亥革命时由起义各省推为外交总代表,又以革命军代表参加南北议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任司法总长。1916年由黎元洪委任为外交总长。次年代国务总理。因反对段祺瑞解散国会,参加孙中山的护法军政府,任外交部长。1922年受孙中山任命为广东省长,6月在陈炯明叛变时病死。

陈少白(1869-1934) :幼名闻韶,又名夔石,号少白,新会县外海乡南华里人(今属江门市外海镇) 。

1888年进入广州格致书院。擅长文学,能歌赋、会书画,有才子之称。

1889年底,赴香港,结识孙中山,拜盟为兄弟。1892年,陈少白、孙中山、龙列、杨鹤龄四人常在一起谈论反清之事,被清朝当局称为“四大寇” 。1895年,参加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纲领” 。当时,兴中会决定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孙中山赴广州担任军务,陈少白、陆皓东等相助。后因事泄,致使起义未及发动即遭失败。陆皓东等被捕牺牲。陈少白得以脱险,与孙中山、郑士良等东渡日本。在日本横滨结识侨商冯镜如等,并建立兴中会分会。1897年,陈赴台湾组织兴中会分会。1899年秋,陈奉孙中山之命,在香港创办>,这是中国最早的革命报纸,陈为报社第一任社长和总编辑。发表>等文章。1929年著述>。陈还主持出版十日刊>。他与程子仪等创办天演公司,开办“采南歌剧社” ,招收青少年学员加以训练,排演>等新戏,宣传民族民主革命思想,为香港振天声白话剧社编写>、>、>等具有爱国主义和反封建内容的剧本演出。

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不久,孙中山即派冯自由、李自重赴香港,与陈少白等共同商量组织香港同盟会分会。

1911年武汉起义,广东独立。胡汉民任总督,陈任广东军政府外交部副部长、陈不愿做官,几个月后即辞职。1915年与李煜堂设立上海保险公司,陈任主席。1921年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陈被聘为总统府顾问。

1922年,陈返回故乡外海任民团保甲局长、乡事委员会主席、乡长兼新会第四区区长等职。陈任职期间,着意于教育与交通公益事业。1923年带头捐助兴建小学校舍一座(两层新式楼房) 名曰“梦桥校舍” ,并说服乡人陈英三等捐资建校舍两座,共计三座楼房作为乡立第一小学校舍。又捐资买入校舍附近土地十余亩扩大校园、开辟小农场,作为学生进行生产劳动之用。

1934年秋,陈因病至北平修养,12月23日去世,终年65岁。

梁启超(1873-1929) 于1873年生于广东新会县熊子乡(熊,音泥,是一种三脚水鱼。传说熊子乡曾出现这种水鱼,因而得名) 茶坑村。他天资聪明,儿童时代就能赋诗,现在的新会父老还能背诵他的诗歌。12岁考中秀才,有“神童” 之称。17岁中举人,得以进入广州学海堂念书。学海堂是当时广州五大书院之一,以现代术语来说,是一所名校。 1898年他到北京参与“戊戌变法” 。这场“百日维新” 运动失败后,他逃亡日本。辛亥革命成功后,他曾先后出任袁世凯政府的司法总长和段祺瑞政府的财政长。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也曾担任北京图书馆馆长。

梁启超19岁那一年,与清朝礼部尚书李端芬的堂妹李蕙仙成亲。贵州名门的李蕙仙下嫁广东新会小康之家的梁启超,原因是李家赏识梁启超的才华,官宦人家的李蕙仙不惜纡尊降贵,嫁到南方来。李蕙仙比梁启超大4岁。

1903年,梁启超在日本刚过“三十而立” ,在妻子李蕙仙的同意下,娶了她的陪嫁婢女王桂荃。这位第二夫人是四川人。李蕙仙生有3个子女,即长女思顺、次子思成和女儿思庄。王桂荃育有6个子女,即三子思永、四子思忠、五子思达、最小的儿子思礼以及两个女儿思懿、思宁。

李蕙仙于1924年9月13日,恰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去世。梁启超为她选择了北京西山卧佛寺附近的地段营造陵墓,一切工程委托梁启勋进行。1929年1月29日,梁启超与世长辞,终年57岁,与妻子葬在同一个陵墓。

李纪堂(1873-1943) :名柏,新会县七堡区乡人,中国同盟会员。香港富商李璇之第三子,得遗产百万。其“生产所捐革命经费在一百万左右。”

少年性任侠,好与秘密会党交游,尤擅行猎,枪法甚准,曾被征任香港政府义勇军队长,日本邮船公司香港分公司经理。1895年9月结识孙中山。1900年加入兴中会,立志革清兴华,投身革命。孙中山策划惠州武装起义时,李被委任为香港财政主任,提供经费武器。惠州起义失败后,屡谋再举,于1902年,李与谢赞泰等人,密谋策划洪全福起义,独立负责起义经费50万元。起义前夕,由於事泄,被人向清延及香港警署告密,使在香港总机关被查封,广州各起义机关也被清兵破获,起义失败,李之家产已耗资过半。孙中山在越南河内闻知,对李之举动大加赞扬。

1904年兴中会在香港的>缺乏经费,李给予5万元,支持继续开办。之后,李在九龙新界购地数百亩,创办青山农场;投资10万元建立“格致书院” ;成立“采南歌剧社” ,捐资2万元,有陈少白编写“黄帝征蚩尤” 等剧本,公演文明戏;开设“益隆银号” 等实业。由於李捐助历次革命军起义经费,1907年已破产,每月全靠青山农场出售的农副产品维持全家生活,但他仍为革命奔走。广州新军之役与黄花岗之役,均尽力购买军械支援。1911年武昌起义不久,积极策划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反清。同年9月广东光复后,任军政府机密处成员、交通司长、琼崖公路局长、县长等职。1922年6月孙中山讨伐陈炯明叛变,李委任为西江军事特派员。1941年任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委员,1943年10月6日在重庆病逝,终年70岁。

陈垣(1880。11。12-1971。6。21) ,字援庵,族名道宗,新会县棠下区石头乡富冈里人,中国近代著名史学家。原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第

一、

二、三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副主席,北京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

一、

二、三界代表。

六岁随父到广州,七岁入私塾读书,因不满足私塾的教育方法,刻苦自学大量的历史书籍。1898年到北平应试落选,后回广州当蒙馆老师。在维新思想影响下,抱爱国救国之志,于1905年在广州与潘达微等人创办>,后又编辑>进行反帝反清的革命活动。为了避清政府的迫害,1906年曾回到家乡新会,在皇庄小学任教。

1907年在广州振德中学任教,不久进入美国教会创办的广州博济医学校学医,因不满学校对中国教师和学生的歧视,毅然离校,便同广州爱国人士创办光华医学校,转到该校学习,并在广州>上发表过很多宣传医药卫生的文章,巧妙地运用历史知识,借古喻今进行反清宣传,191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1912年辛亥革命后,于1913年3月在广东第一选区当选为众议院议员,离广州定居北京。曾在梁士治内阁任过短期教育次长,不久脱离政界,致力于史学研究及历史教育和著述。1917年5月写成第一篇史学论文>,揭示

六、七百年的元代基督教情况大白于世,而且引起中外史学家的重视。为开辟中国宗教史研究的新领域。此后他写了三百余万字的史学著作,在宗教史、元史、历史年代学、避讳学、校勘学、目录学等方面开辟新的途径。

1922年任北平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导师和京师图书馆馆长。

1923年12月他为阐明元朝西域诸族人来华后传播接受汉文化的历史,引用了二百种以上图籍写成>,为元史、民族关系史和中外关系史增添新的一页,获得高度评价。著名学者陈寅恪称:“先生之精思博识,吾国自钱晓征以来未之有” 。日本著名学者桑原骛 >>一文承陈垣:“为现在中国文学者中,尤为有价值的学者” 。

1925年任清室善后委员会委员及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1926年为保护故宫珍贵文物资料不被军阀抢夺,曾遭到奉系军阀列入通揖名单而被拘留。同年任仁大学校长,1928年任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和历史语言研究所通讯研究员。1929年任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1931年任北京大学史学系名誉教授。1935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评议员。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占领北平,敌伪曾拉拢他担任“东亚文化协会会长” ,他坚决拒绝。不当伪职。仍以大学课堂为阵地,以抗清不仕的顾炎武的>,表彰抗清民族英雄的全祖望的>,向学生宣传爱国思想,以抗敌保节勉励同学;利用史学论著,抨击敌伪、汉奸,宣传爱国精神,保持民族气节,在八年抗战期间,他以史为鉴,坚守教研工作,写成>、>、>、>、>、>等六部民族抗敌斗争史的专著。 1949年4月在致胡适的一封公开信说:“研究历史和其它一切社会科学相同,应该有认识社会、改造社会两重任务” 。1951年参加西南土改工作团任团长, 率领工作团到四川省巴县开展土地改革运动。1952年院系调整,被任命为北京师范大学校长。1954年兼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二所所长和>杂志编委。1955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在担负繁重的学术和学校领导工作的同时,还积极整理旧作,发表新著论文二十多篇。1959年1月28日,陈垣已79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3月12日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文章说:“党用共产主义世界观教育了我,使我能在垂暮之年,获得新的政治生命。”

陈垣从事教育事业七十年,以毕生的精力为中国培养了不少人才,为中国的历史研究工作作出很大的贡献。1971年6月21日病逝于北京医院,终年91岁。

主要著作有:>(1918年>十五卷1-4号)、>(1920年>十七卷5-7号)、>(1922年>一卷1号)、>(1923年>一卷2号)、>、>、>、>、>、>、>、>、>、>、>、>、> 伍朝枢(1887。5。23 - 1934。1。3) 字梯云,新会县会城镇官来桥人,出生于天津,父伍廷芳。

1897年随父前往美国。1905年回国,曾在广东劳动局、农工实业局任职。1908年得公费赴英国留学,先入伦敦大学攻读法律,毕业获法学士学位。后进入林肯法律研究院,取得律师资格。

1912年春归国,5月被派任湖北都督府外交司长,9月调北京外交部办理条约事宜。次年被广东选为首届国会议员,并为国民党籍的宪法起草员。1915年被任命为国务院参议兼外交部参事。1916年1月袁世凯复辟称帝,任“洪宪政府” 参议。伍提出辞职,未获批准,一度请假在家。

1916年6月黎元洪任总统,伍为外交部参事。1917年9月孙中山在广州建立护法军政府,伍南下参加护法运动,任外交部次长。次年5月,军政府为桂系军阀所把持,孙中山被迫辞职回上海。伍仍留任。12月12日军政府派伍和王正廷等与北京政府代表组成中国出席巴黎和会代表团。伍和王等人对破害中国主权的 “巴黎和约” 拒绝签字。

1921年5月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任伍为外交部次长。10月6日北京政府发表伍朝枢为中国出席华盛顿会议的全权代表,伍拒绝参加。 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炮击总统府。孙中山在永丰舰上率,9月南京“国民政府” 改组,任命伍为外交部长。

1928年初蒋介石改组南京“国民政府” ,伍下野。“五。卅” 惨案发生,5月南京政府委派伍赴美国游说,要求支持和援助中国。1929年1月任驻美国公使,伍曾代表南京政府,多次要求美国政府放弃在华领事裁判权,但遭到拒绝。9月伍奉命赴日内瓦出席国际联盟第十届大会。翌年参加国联第十一届大会,被选为国际联盟行政院理事。

1931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 内部分裂,形成宁粤两个“国民政府” 的局面。伍闻讯于6月15日离驻美公使职位,回广州后,被任命为广东省政府主席兼琼崖特别区长官。“九一八” 事变后,伍被任为司法院院长、国民政府委员,后因伍在国内无实力而辞职,移居香港。于1934年1月3日在香港病逝,终年47岁。

俞鸿钧(1899。1。4---1960。6。1) 新会县荷塘区三丫汤村(塘坦) 人。曾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长官银行总裁。

俞出身于一个富商家庭。小时在上海读书,1916年毕业于上海民主中学,后考人上海圣约翰大学,英语成绩甚好,曾多次获奖,并在学校担任>总编辑,1919年毕业,留校任助教。后担任陈友仁创办的>记者、主持人。后读美国芝加哥法律函授,获学士学位。

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俞离上海到武昌,任国民政府外交部英文秘书,后退职回上海,被聘任为上海市府英文秘书兼宣传科长,主编>,后调任市财政局长。1929年俞委任为代理秘书长。1932年1月升任秘书长。

1937年3月,俞被任命为上海市长,数天后,因坠马受伤,左臂折断,当时“七七” 抗战爆发,俞仍坚持上班处理公务。8月7日日本海军陆战队中尉、水兵两人,不听国民党保安队拦阻,乘重刑汽车强行闯进上海虹桥机场附近,有意挑起事端,打死保安队士兵一人,后保安队抵抗,击毙日本官兵两人,造成“虹桥事件” 。俞立即向日本驻上海总领事石射猪太郎、日军驻上海海军本田少将提出抗议,并通会有关机构做好事态发展准备;亲自到日本总领事馆,机智、周密观察日方动向;揭露日海军舰队、海军陆战队等一万多人进犯上海的阴谋;严厉驳斥日军无理挑衅,迫使日本总领事在淞泸停战协定共同委员会上都承认“敝国第三舰队是在驶向上海” 。各国代表也痛斥日方撕毁协定,使总领事无可答辩,仓促离开会场。“八。一三” 淞泸之役爆发,俞亲自为中外记者发布新闻,将日军的侵略和抗击日军的形式公布于世,博得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 1960年6月1日病逝于台湾,终年61岁。

梁思成(1901-1972) 梁启超次子,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生于日本(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逃亡日本时期所生) 。1913年随父母回国。

早年在清华学堂念书。1924年到美国升学,毕业于宾夕维尼亚建筑系,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到东北大学,为中国北方创设第一个建筑系。1931年“九。一八” 事变前夕,他回到北京参加中国宫造学社,从事研究中国古建筑。 梁思成到各地的古建筑去进行测绘、拍摄、分析、研究鉴定,写出有科学价值的调查报告。他是第一个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中国古建筑进行分析研究的学者。他完成了中国第一部>,并用英文撰写>,向外国介绍中国的古建筑成就。 1945年抗战胜利,梁思成在清华大学创设建筑系。1946年他到美国讲学及考察建筑教育。1947年被推举为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团的中国代表。这一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颁名誉博士学位给他。

在国共内战非常剧烈的时候,他毅然返回中国。北京的学者朋友和新会县的乡亲告诉我,北京解放前夕,为了保护北京的古建筑,他便在古建筑上作了标志,提醒共方军队别向古建筑物开炮,因而保存了北京的古建筑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亲自领导并参加了中国国徽图案及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1952年担任北京市政协副主席。

1955年,当北京市提出是否要拆除北京城墙时,一向爱护古建筑的梁思成坚持城墙不应该拆除的见解,受到严厉的批评,结果城墙被拆除了,只剩下正

阳门(北京人称为“前门”) 的一段。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受尽折磨,含冤而逝。1986年清华大学举行隆重集会,庆祝他85岁诞辰,算是死后为他进行的平反。

梁思永(1904-1954) 梁启超三子,是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毕业于清华留美预备班。随后到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曾参加印第安人古代遗址的发掘。1930年毕业后,回国参加考古工作。1931年春参加河南安阳小屯和后冈的发掘(即史前小屯文化) 。同年秋天参加山东历城龙山镇城子崖的第二次发掘工作(即新石器时代晚期公元前2800年-2300年的龙山文化,第一次发掘龙山文化是在1928年) 。

梁思永的考古工作提高了中国考古发掘的科学水平,把中国的考古工作纳入近代考古学的范畴。1934年他执笔撰写>,是中国第一次出版的大型田野考古报告集。接着他又主持安阳候家庄西北冈商代王陵区的发掘工作,共同发掘大墓10座,小墓千余座。

1941年梁思永不幸患上肺病,休息了8年。在这之前,即1932年,他也曾患上烈性肋膜炎,卧病2年。1949年北京解放后,他又投入考古工作。1950年8月,他被委任为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他以虚弱的身体,躺在病床上主持考古研究所的工作,制定长远计划,指导野外工作和室内研究,培养考古学接班人。1954年4月2日,终於体力不支,心脏病发作而与世长辞,终年未满50岁。著名考古学家夏鼎说:“梁思永是中国第一个受过西洋的近代考古学正式训练的学者” 。另一位著名考古学家安志敏,称赞他是中国考古学和近代考古教育的开拓者。

梁思庄(1908-1986) 图书馆梁启超五女,是中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1930年考获加拿大蒙特里尔麦基尔大学文学士;接着又到美国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学院攻读,考获图书馆学士后即回国服务。她先后在北京图书馆、燕京大学图书馆、广州中山图书馆从事西文图书编目工作。1952年出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 文化大革命期间,梁思庄以“保皇党梁启超的女儿,反动学术权威” 的罪名而遭到批斗,被毒打得遍体鳞伤。1976年被令退休,1978年复职。梁思庄一生致力于西文图书编目工作,北大图书馆的几十万种西文图书的目录,都由她亲自或指导编制而成。1986年5月20日逝世。

罗承德医生(1883-1949) :在新加坡的新会罗氏家族当中,最有声望的要算罗承德医生和罗广霖医生父子。罗承德医生在中国家乡出生,童年在家乡接受私塾教育,15岁南来槟城进入大英义学就读,开始学习英文。中学毕业后,到新加坡考人七州府医学堂学医。1911年医科毕业后,在桥南路(余仁生药行附近) 开设罗氏药房。

罗承德医生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历任冈州会馆总理(主席) 及世界红十字会星洲分会的领导人。新加坡沦陷时期,罗承德医生和罗广霖医生父子在冈州会馆成立红十字会支会,义务替病人治病,因而保护了会馆的家具和文物没有受到破坏。

Copywrite©2007 Kong Chow Wui Koon.All rights reserved.

近代名人事迹

湖州近代名人调查报告

近代爱国人士事迹

名人事迹

名人事迹

名人事迹

名人事迹

名人事迹

名人事迹

名人事迹

资料2:近代新会名人事迹(整理)
《资料2:近代新会名人事迹(整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