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历史试卷

发布时间:2020-03-01 22:49: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

历 史

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日。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下面图片中的历史文物上均有文字,这些文字

“司(后)母戊”方鼎(局部) “汉并天下”瓦当 “汉委奴国王”金印 A.完整呈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 B.有印证历史史实的作用 C.都体现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 D.均以隶书字体进行呈现

2.蒋廷黻曾写道: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作者强调了当时中国 A.军备落后 B.国力贫弱 C.政治腐败 D.急需改革

3.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4.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A.开设江南制造总局 B.创建福州船政局 C.成立轮船招商局 D.修筑京张铁路

5.把科学和民主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像的价值原则,合之者则接受、信仰。反之者则摒弃、批列。在近代中国首先们导这一“原则”的代表人物是 A.魏源 B.严复 孙中山 D.陈独秀

6.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現民众势力的图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

A.建立中国同盟会 B.成立无产阶级政党C.创办黄埔军校 D.实现国共两党合作

7.毛泽东曾说:因为困难的时候不动摇,长征后不到三万人的队伍,要比长征前三十万人更强大。毛泽东强调的是

A.反“围剿”积累了斗争经验 B.遵义会议作出了正确决策C.长征锻炼了红军的基干力量 D.红军三大主力得以胜利会师

8、右图反映的情景表明近代中国

清末上海电话公司的接线生

A.书信往来彻底结束B.社会礼仪发生变化 C.信息传递主要靠电话D.出现了新兴的职业

9.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是指

A.创建新中国 B.实现祖国统一C.进行土地改革 D.恢复国民经济

10.在这场与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军事较量中,新中国领导人更坚定了加快国家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的决心,随后新中国

A.实施了“一五”计划 B.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

C.制定了“863”计划 D.确立了科技强军的战略

11.流行语言是时代发展的一面镜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下海、打工、跳槽、经济社会、出国留学等语言迅速流行起来,这反映了我国 A.文学艺术创作的繁荣 B.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 C.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D.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变革

12.它致力于边境地区军事领域的信任与合作安全,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性合作组织,最初由中国、俄罗斯等六国组成。它是 A.亚太经合组织 B.华沙条约组织C.世界贸易组织 D.上海合作组织 13.亚当·斯密曾指出,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是人类

历史上最伟人、最重要的两件事,这样评价是因为这些事件使

A.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西欧获得了急需的金银;C.世界贸易中心转至美洲 D.西欧拥有新的殖民航线。

14.独立战争后,美洲土著的实际地位更加恶化,他们被屠杀,驱赶,并被限制在遥远、荒凉的保留地。这说明当时的美国

A,启蒙思想影响有限 B.种族歧视十分严重C.法律意识有待加强 D.美利坚民族尚未形成

15.1871年日本教育部成立,其中第一批预算费用就包括派道250名留学生出国深造;同一时期,日本仿效德国模式训练陆军军官,海军则仿效英国。这些举措共同表明,明治时期的日本

A.重视军事训练 B.注重国民教育 C积极学习西方 D.提倡“文明开化”

16.马克思出生于1818年的德国,青少年时代便萌生了为全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为此他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系统地阐述此理论的文件是 A.《人民宪章》 B.《人权官自》

C.《共产党宣言》D.《解放黑人奴隶宜言》

17.1920年,列宁认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上全国电气化,他还邀请德国和英国的技师来俄国协助提高生产力。这些们助于

A.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B.苏俄经济政策的调整C.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D.苏俄社会性质的改变

18.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科技的运用(坦克、潜艇和飞机)和军队的数量一样, 都在急速增长,战争结果表明,能够在先进装备上花费更多的一方取得 了胜利。这段话强调了

A.军队数量决定战争成败 B.科技影响战争结果C.团结是战争决胜的关键 D.战争队碍社会发展

19.1993 年欧盟成立时,有12个成员国,后来经过几次扩大,2007年成员国已达27个。这说明

A.欧盟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B.欧洲一体化进程已无阻碍C.“-超多强”的局面已经形成 D.欧洲实现用一个声音说话 20.右图反映了当前人类面临的问题是

捷克瑟比斯提拉地区酸雨毁坏的树术

A.经济混乱B.资源匮乏 C.环境恶化D.贫富分化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村料一:

郑州城隍庙古戏楼 古希腊埃皮达鲁斯剧场

材料二:中国古代戏曲起源于祈获丰收和狩猎胜利的原始宗救歌舞。明清是中国古代戏曲的繁荣时期,这时的戏曲多为反映忠孝节义的美德故事,扎根人民生活,并形成了多样的剧种和流派。古希腊戏剧起源于群众性的节日歌舞和祭祀活动,有悲剧和喜到两种形式。悲剧主要取材于神话传说和英雄史诗,寄寓了剧作家的政治主张;喜剧取村于日常生活,多为政治和社会讽刺剧。观看戏剧是古希腊公民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1) 据上述材料,比较中国古代戏曲与古希腊戏剧的相同之处。(3分)

(2) 请举出你所知道的我国戏曲剧种一例。 你能为戏曲文化的传承做一件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2 分)

22.(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8 年,顽固派教训康有为说: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康有为应辩道:祖宗之法是用来治理祖宗之地的,时代变了,祖宗之法非变不可! 材料二:康有为求学之初,就特别留心中国政治制度的沿革和各种经世之学。他到过香港、上海, 看见西洋人地方行政整齐,觉得这种行政必有文化思想的背景和渊泉。

材料三维新变法运动失败了, 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在那个时期的新式学堂和开设西学的书院里,出过黄兴、蔡锷等民主革命的风云人物;而随之兴起的学会,为广开民智介绍了西方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在近代中国几乎必然地会转化为政治力量;维新人士还提出了“论白话为维新之本”的主张,早了胡适20年,可以说,后来的许多进步主张,在戊戌维新的时候都已露出了端倪。

(1) 材料一中的“祖宗之法”主要指什么?维新派为改变“祖宗之法”所做的努力有哪些? (3分)

(2) 据材料和材料二,概括指出康有为主张变“祖宗之法”的原因。(2 分)

(3)据材料三,谈谈你如何理解维新运动在社会上的“思想启蒙”作用。(2分)

23.(7 分)阅读卜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我国仿制的喷气式飞机 我国自主研制的隐身战斗机歼—20 材料二 2001年以来,“中国制造”与世界经济的融合进一步加快。2012 年,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达到1.9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5.6倍;机电设备类商品出口8632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6.4倍……随着中国出口的快速增长,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严业竞争力大幅提升,“中国智造”“中国创造”等誉词扑面而来,中国正在由“贴牌大国”向“品牌大国”稳步迈进。据统计,2011年我国共投权发明专利17.2万件,共中企业的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更是迅猛增加,与此同时,我国国际专利申请量已经跃居世界第四位。

(1)比较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概括指出我国工业制造领域发生的变化。(2 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原因。(3分)

(3)综上所述,关于擦亮“品牌大国”的名片,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举出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品牌。(2分)

24.(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交通发展简表

材料二英国的煤产 量从1770年的600 万吨上升到1861年的5700万吨;铁产量也从1770年的5万吨增长到1861年的380万吨。1801——1851年,英国国民总产值增长125.6%, 英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它庞大的远洋船队把数不尽的工业品运往世界各地,再把原材料运回国。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以后国内交通飞速发展的原因。(2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科一与材料二内容之间的联系。(2分)

(3)交通与经济发密切相关,请再举一例并加以说明。(2分)

25.(5分)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非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

1938年张伯伦从慕尼黑返回 《联合国家宣言》签字仪式 承诺确保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和平”

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

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

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

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思想品德试卷

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化学试卷

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命题要求

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英语试卷及答案(版)

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化学试卷及评分标准

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命题要求化学

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命题要求语文

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历史试卷
《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历史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