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立意训练

发布时间:2020-03-02 07:48: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立意训练

建议考生关注储备如下几个方面的素材:

1、关注国家命运,彰显青年责任

要有将“我的梦”融入“中国梦”的使命感,我的梦、中国梦、梦想与现实等都应该是备考的重点。

写作角度宜小,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入,融入个人的体验与感悟,体现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2、关注人生态度,思考人生意义

追求积极向上而又理性务实的人生态度,可以围绕“进取与务实”“准确定位自己”“可以平凡,不能平庸”等方面备考。

选取生活中的典型事例阐述,且不能就事论事,要挖掘其深层的内涵。

3、关注新闻热点,体悟传统美德

关注“光盘行动”“整治奢靡风”“三节活动”等社会新闻热点,传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勤俭节约可写的内容很多,既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抽象方面的。要避免人云亦云,要有新的思考和新的素材。可以写我家的节约行动;提倡步行、骑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绿色出行;运用科技节约成本;长沙餐厅为杜绝“中国式剩宴”给“光盘”食客打八折等。

4、关注社会改革,尊重发展规律

针对某些社会改革,如南方某些高校开设诸如“爬树课”等“潮课”,“余额宝”“快的、嘀嘀打车”的出现等,可以从辩证的角度展开思考,如“创新与作秀”“改革需要勇气与严谨并重”“深化改革与科学发展”等。

5、关注社会现象,规范社会道德

面对老人摔倒无人敢扶和不断遭遇的食品安全危机等社会现象,应该落实法治和德治的统一:在严格执法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道德体系建设。

可以写河北邯郸一位七旬老人摔倒长达半个小时行人视而不见;近年来“毒奶粉”、“毒大米”、“地沟油”、“瘦肉精”、“毒生姜”等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

搜集素材是基础,运用素材是关键。如何运用呢?要培养“一材多用”的思维习惯,同一素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可以运用到不同的文章中去。贯彻“一材多用”最好的方式就是一个素材多准备几个细节材料,对事物把握得越全面透彻,下笔的角度越多,越能够以不变应万变。

立意训练:

1、美国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富兰克林有句耐人寻味的名言:“空无一物的袋子是难以直立起来的。

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沈尹默先生有句深深触动人们内心的诗句:“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依靠着。”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可以寻找两则材料的内在联系。前一则材料的内涵是告诫人们要充实自我,后一则材料的内涵是告诫人们要自立自强。合起来说,就是:人,既要不断充实自我,又要自立自强。 2.有个四五岁的男孩,平时总爱反着穿袜子,父亲有时帮他把袜子好好地穿上,他还要自己脱下来,再翻个面穿上去。有一次父亲生气地问他:“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没想到男孩竟理直气壮地说:“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 (1)多角度立意: ①儿子角度: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父亲角度: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综合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佳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儿子角度(关键词:自知、适合自己、坚持自己的做法、亲身体验) 与儿子角度相关的关键语句是“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这应该是本次作文立意的关键句。审题的核心要素是如何看待自我行为,“自己”一词为立意的关键点。从另一个角度看,材料还有一个如何看待他人与外物的角度,这就给学生留下了辩证思维的空间。解读此关键语句,可有以下立意: a.为自己而活(不必活在别人的眼光下); b.坚持自己的正确判断;

c.勇于打破常规,选择适合自己的; d.只要适合自己,就应该被尊重; e.坚持符合自己发展的做法; f.人生如人穿袜子,苦乐自知; g.别人只是观众;

h.快乐的感受因人而异;

i.实践出真知,行不行要靠亲身体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j.人要根据需要去控制物,而不能成为物的奴隶(物的价值在为人所用,而非为了好看)。 ②父亲角度(关键词:别人的感受、合乎习惯常规、站在孩子的角度) 与父亲角度相关的关键语句是“有一次父亲生气地问他:‘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父亲想引导孩子照常规穿袜子,孩子却不听从,父亲生气也是人之常情。但父亲也不能不尊重孩子的感受,不能一味要求孩子按惯例做事。毕竟,孩子的做法是建立在真实感受上的,看似违反常规,却不违反常理,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作为父亲有必要予以尊重,这对培养孩子的个性很重要。孩子的童真不应该被扼杀,只要孩子的举动不违背常理,只要适合其成长轨迹,都应该被理解、尊重,甚至引导、鼓励。因此,面对孩子的另类表现,家长怎样处理就是一门成长教育的高深学问。 解读此关键语句,可有以下立意:

a.教育孩子时要尊重孩子的真实感受,因势利导;

b.人要努力适应、遵守社会规范(我们的行为举止要合乎习惯,顺乎常规); c.要多考虑他人感受。 ③综合角度

人既要保有本真,尊重自我;又要努力适应社会规范。 (2)略。

.某著名外企要招聘一名资深会计,一位女大学生去应聘,因为没有工作经历被拒绝了,可她却坚持参加笔试并且拿了第一。于是人事经理亲自复试,女孩坦言唯一的工作经验只是在学校掌管过学生会财务。经理失望了:“以后有消息我会打电话通知你。”女孩点点头掏出两块钱双手递给经理:“不管是否录用,请都给我打个电话。”“如果没被录用,你想知道些什么呢?”“请告诉我,哪些方面我没有达到你们的要求,我好改进。”“那两块钱„„”女孩微笑道:“给没有被录用的人打电话不属于公司的正常开支,所以由我付话费。请您一定打。”经理笑了:“你把两块钱收回。我现在就通知你:你被录用了。”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尽管没有工作经验,但是面试细节反映了她具有一个财务人员所应当具有的良好素质和人品。我们可以从“良好的素质和人品,有时比资历和经验更为重要”切入来构思作文。

另外,我们也可以从女大学生应聘之所以成功的原因,选择某方面切入来构思作文:

⑴ 从坚毅的品格切入。她应聘一开始便遭拒绝,但却毫不气馁一再争取。财务是十分繁杂的工作,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是不可能做好的。

⑵ 从诚信的品格切入。明知外企要招聘的是“资深会计”,她却能坦言自己没有工作经验,这种诚信的品格对搞财务工作尤为重要。

⑶ 从直面不足的勇气和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切入。即使没被录用,她也勇于直面不足,敢于承担责任,要求听到别人对她的批评意见。

⑷ 从公私分明的良好品德切入。女孩自掏电话费,这公私分明的良好品德更是财务工作不可或缺的。

当然,也还可以从人事经理善当伯乐,善于见微知著,从一个个细节发现一个优秀的人才切入来构思作文,等等。

据说,在东南沿海一带,渔民在捕到螃蟹后,将螃蟹放进一个上小肚大的竹篓里面,第一只螃蟹放进去时,渔夫就用重物将口封住,当第二只、第三只放进去后,渔夫就不再盖重物了,因为,第一只即将爬出篓口的螃蟹,会被第二只、第三只螃蟹拉到篓底。如此下去,即使篓口没有盖盖子,但也没有一只蟹能够爬出去。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故事要叙述,有什么观点要阐发,有什么情感要抒写,请围绕上面这则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中央电视台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兴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这种精神,那么这个国家是不可能走向繁荣富强的,螃蟹之所以不能冲出篓口,主要原因是他们不团结,尔虞我诈;所以,没有一个能够爬出篓口。这样“团结”是我们首先会想到的话题。我们还可以从渔夫的角度寻找话题。渔夫之所以在放进第二只螃蟹后,不再关篓口,从而减轻了渔夫的劳动量,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创造更多的价值。渔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呢?这主要源于他对生活的观察,所以,我们可以拟出第二个话题“成功源于对生活的观察”或者“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此外,我们还可以“和为贵”、“互助”等为话题,进行写作。

绵羊下海经商。开理发店,把刺猬的刺烫卷了,刺猬大哭;开洗染店,又把乌鸦的黑色羽毛染白了,乌鸦很生气;开饮食店,竟给狐狸送上炒青菜,狐狸砸了它的店牌。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考:绵羊经商为什么失败?

1、没有经验;

2、没有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3、没有注意对象的特点和要求;

4、没有按实际需要、客观规律办事;

5、只是从自己的主观想象出发,没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6、不善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7、没有认真学习;

8、不懂得“吃一堑长一智”,没能够从挫折失败中吸取教训;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螃蟹的责备

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

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到:“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意分析

这是一道带寓言性质的多角度命意作文题,对学生而言难度稍大,但通过这道题目的训练,希望学生能够明白这种带寓言性质的题目的思考方向。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青蛙与螃蟹之间发生了一场美丽的误会,从某种程度上说青蛙的指点没有问题,螃蟹的理解也是理所当然,那么如何把握住这则材料的中心呢?关键在于抓住材料中“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这个关键句,另外由于题目中要求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所以我们在构思的时候可以分开从青蛙或螃蟹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如果从螃蟹的角度思考,我们不难看出螃蟹之所以找不到去河边的路,是因为它对青蛙的意见生搬硬套,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得出“对别人的意见不要盲从”“接受别人好的意见(思想)的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等观点。 如果从青蛙的角度思考,我们也可以看出青蛙之所以好心没办成好事,是因为它给别人提建议是只是从自身出发而没有站在螃蟹的角度替它着想,忘记了它天生是横着爬这一特点,结果好心办坏事。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得出“帮助别人(给别人提建议)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等类似的观点。如果有同学全面地把握材料,提出“误会源于错误的沟通”等观点并能自圆其说,那也属于切合题意。

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惠州二模)

青蛙和雄鸡比赛歌喉,由村民们当评委。青蛙鼓着腮帮子,唱了一整夜;雄鸡在快天亮时,伸长脖子,唱了一遍。评委一致判定雄鸡胜出。对青蛙的评语是:“聒噪,非时。”对雄鸡的评语是:“动听,知时。”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字数800以上;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就材料看,本题可选角度很多。试例举数种,供大家参考。

一、议论文〔或杂文〕

1、选村民当评委,是否合宜?——看事物是好是坏,立场、角度第一重要。要想正确对待事物,就要培养正确的是非观,有时是要超出自我、超越功利的。(如,工厂主追求利润,不顾污染环境;周围居民反对污染,不顾工厂利益;国家法规则两兼顾,允许在不破坏环境前提下开工生产。)

2、时机与方法的问题。做事情要有方向性,适应需要,注重效果,尽量不做无用功。(鸡蛙鸣叫结果对比)

3、不被接受、不被看好的事情,不一定就坏;被一致推崇看好的事情也未见得都好。关键是,看由什么人来评判它,以什么观念、角度来解读它。什么时候都不能为了迁就低级趣味、无理要求、强权恶霸,丧失了做人的道德分寸。所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青蛙整夜鸣声嘹亮,却不被村民认可)

高考作文立意训练

作文立意训练

作文立意训练

作文立意训练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话题作文立意训练

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作文立意训练1

材料作文立意训练

二轮作文立意训练

立意训练
《立意训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立意训练答案 立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