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品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21:13: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品德扎根生活

摘要: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是小学德育课程的基本特征,三者密不可分。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育应该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教材内容的主要源泉。在教学中,根据本课程的特征,要创设开放式教学环境,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实践,在生活中学习,并引导学生更多的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在快乐的学习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内化的道德品质快乐成长

儿童的品德与生活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他们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教学中采用儿童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它突出的表现了其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的特征,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之中,引导学生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

一、联系生活,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学生的世界是丰富的,也是纯真的。 走进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是我们作为老师必须了解的事情。 在教学中应注重儿童自身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努力促使他们在自身的生活中学习。

在讨论“我们选谁来当班干部”这一话题时,学生的发言是多元化的。这是源于学生已有的经验不同,他们的生活经历不同,他们原来的班级干部选举的方式方法不同,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不同。所以,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效果就不同,选择班干部的标准就明显不同了。因此,在讨论中,教师要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选举班干部一定要从班级的需要出发,从同学们的需要出发,从有利于班级的进步和发展出发,从培养同学们的能力出发。总之,必须有利于班集体和每一个学生。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班以民主投票的方式选出了两名最受大家喜爱和赞赏的班干部。一位是学习委员,一位是卫生委员。因为,我班的学习委员在老师不在的时候会及时的给同学们布置恰当的作业。我们班的卫生委员更是尽职尽责,不仅每天到卫生区检查卫生情况,而且经常帮助其他小组打扫卫生。如此,也有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优化自己的行为,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

二、开放课堂,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我们的学生也是如此,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小学生处于人格形成由发展到基本定型的关键阶段,不同的环境创造不同的个体性格。因此,创造开放式的课堂环境能够让千姿百态的个性在合适的环境中得以发展,激发自主学习,培养创造潜力,让学生在活泼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发展。

在“我在长大”主题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认识自己的成长过程,感谢父母对自己的养育恩情。结合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以进行:课前让学生搜集自己小时候的照片以及衣服、鞋子等小件物品。在课上开展“展示台”(我来介绍我自己)的活动。等学生们一个个兴致勃勃地拿出准备好的照片、精美的出生纪念品和小时候穿过的小衣物„„再以“猜猜这是谁”的方式请出猜中的同学继续自我介绍。我想我们会看到孩子们儿时一张张天真、童稚、有趣的照片,猜起照片上的人还要费些周折,因为身体上的变化太大了!一脸秀气的小娃娃可能如今壮得像小牛犊;而头无毫发,小脸胖乎乎的,一幅男生像的宝宝今天可能是竖着小辫亭亭玉立的女孩。同学们会在惊诧和欢笑中了解了自己的成长过程,看到自己身体上的变化的同时意识到自己在知识,能力上的提高,进而懂得长大了要更加懂事,要懂得感激父母的养育,并表示以力所能及的自理和家务劳动来分担父母的劳动。

如此,开放式环境创设会给学生自学、互学和师生共学提供多向的选择形式,从而提供让学生自由思考、互相促进,轻松活泼的交往氛围,进而会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三、参与活动,内化学生的道德品质

活动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的重要特征。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问题--讨论”思考。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实践活动,有助于形成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构建知识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小组讨论是一种重要的活动形式。这种教学思考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培养学生“悟理--讲理--用理”资源开发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使得学生积极性提高,使学生的思维火花积极碰撞,各种奇思妙想集思广益。

角色扮演是另外一种重要的活动形式。这种模式通过设置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向生活“取样”,从中引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以行为训练为主的课和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我们低年级的学生都特别喜欢这种模式,课堂上争先恐后的巨兽表演,往往在课后还自发地围在一起继续“扮演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收到的效过较好。角色扮演这种模式深受学生的喜爱和欢迎。

总之,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育应该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教材内容的主要源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是小学德育课程的基本特征,三者密不可分。品德与生活课

程的教育应该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教材内容的主要源泉。在教学中,根据本课程的特征,要创设开放式教学环境,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重视儿童的创造性,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实践,在生活中学习,并引导学生更多的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我的愿望是让孩子们快乐健康的成长。赞可夫说:“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重复,不如说靠理解,靠内部的诱因,靠学生情绪状态而达到的。”我相信,苦口婆心,反反复复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不如创设一个丰富多彩,具有生活性,具有开放性,具有活动性的课堂环境,让孩子们在开放、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去体验、去感悟、去收获,在快乐的学习中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师教学用书》

小学品生论文[推荐]

小学品生品社论文

小学品生品社论文(优秀)

品生品社

品生总结

品生教案

品生教案。

大坊小学品生品社论文

二年级品生教案

一年级品生 (25)

品生论文
《品生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品生教学论文 论文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