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豫鄂边区烈士陵园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2 17:32: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豫鄂边区烈士陵园观后感

2011年4月10日,闵集中学党支部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进党支部的凝聚力,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来到了大悟,参观了豫鄂边区烈士陵园。鄂豫边区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湖北大悟县城关镇东河东岸江岗山西麓。占地230亩,以纪念碑、纪念堂为主体,工程雄伟,气势磅礴,竣工于1984年,原国家主席李先念亲自题写园名。鄂豫边区革命烈士陵园为中国十大陵园之一,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纪念堂宽大敞亮,内陈列有鄂豫边区革命英烈的生平事迹图像200余幅,还有部分革命历史陈列其间。纪念堂后是烈士祠,历石阶242级便到了江岗山顶峰,上辟平面1600平方米,四面石栏围绕,中间矗立革命烈士纪念碑,底座四米见方,为白色大理石砌成,高21.8米的碑塔,巍峨英姿,直指长空。我怀着十分庄重的心情走进了烈士陵园,我仿佛已置身于千里跃进在别山那硝烟迷漫的战场。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6月至8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中原军区部队在鄂豫皖边区突破国民党军包围,进行战略转移的作战行动。中原解放区位于鄂、豫、皖交界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抗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后,新四军第5师和八路军南下支队在鄂、豫、皖、湘、赣五省交界地区创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日本投降前,我军积极发展根据地,缩小沦陷区,使中原根据地扩展到60余县,形成了对战略要地武汉三镇的包围态势。抗日战争结束后,武汉三镇成为国民党自大后方进军华东、华北、东北的战略枢纽。国民党调集了20多个师,加紧包围和蚕食中原解放区,先后占鄂中、襄西、襄南、鄂东、鄂南、豫中、豫西等广大地区,企图首先消灭中原我军,打通向华东、华北、东北进军的通道。1946年5月10日,国共双方虽就中原地区停止武装冲突签订了《汉口协议》,但国民党军的蚕食进攻并未停止。至6月下旬,中原解放区仅剩下罗山、光山、商城、经扶(今新县)、礼山之间以宣化店为中心、方圆不足百里的狭小地区,面积不及原先的1/10。中原军区部队5万余人压缩包围于此。鄂豫边区革命烈士陵园旧址中原局、中原军区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及当面国民党军的企图和兵力部署,决定以军区第1纵队第1旅(旅长皮定均)伪装主力,向津浦路(天津至浦口)以东转移;主力则分左右两路向西突围;鄂东军区、河南军区部队及江汉军区一部于掩护主力转移后,就地坚持斗争,以迷惑、牵制敌人;江汉军区主力西进,相机入川。主力分左右两路于26日开始向西突围。 26日拂晓,国民党军第1线部队分路向中原军区部队大举进攻。第1旅伪装主力向东转移,鄂东军区部队就地坚持斗争,河南、江汉两军区部队亦于平汉路西隋县南北地区积极活动,以掩护主力突围。中原军区主力于当日黄昏秘密由宣化店向平汉路移动:由中原局、中原军区机关及第2纵队第13旅、第15旅1个团、第359旅

及干部旅组成的右路突围部队在军区司令员李先念、政治委员郑位

三、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震率领下,于29日晚在信阳以南的平汉路(北平至汉口)柳林、李家寨车站间突破敌人的封锁线,越过平汉路,向西北疾进。由第1纵队主力和第15旅主力组成的左路突围部队,共1万余人,在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第1纵队司令员王树声率领下,由泼皮河地区出发,7月1日于孝感以北之王家店附近突过平汉铁路向西疾进。刘峙急令整编第

3、第

15、第

41、第47师追堵右路军;令整编第6

6、第75师各一部阻击左路军。左路突击部队于26日晚由光山县的泼陂河向西移动,7月1日越过平汉路,其主力于7月12日冲破敌整编第6

6、第75师等部在宜城东南的流水沟等地的堵截,7月26日进入武当山区,在竹溪、竹山、房县、保康、南漳等地分散活动。8月上旬,与由安陆向西突围,原拟入川,受阻后返回的江汉军区部队,在房县西南地区会合。27日,成立鄂西北军区,开展游击战争。一部转道北上,经枣阳、新野、唐河、内乡进入伏牛山区。担任迷惑与牵制敌人任务的第1纵队第1旅,于6月26日开始行动。为造成敌人的错觉,部队先向西,再折而向东,于29日在麻城以北突破敌封锁线,随即以强攻手段打通敌凭险扼守的鄂皖边咽喉大牛山,进入大别山,克服了高山、峻岭、暴雨、洪水等重重险阻,冲破了敌人的多次拦截,连续行军、作战20余天,终于在7月20日进入苏皖解放区,改归华中野战军序列。与此同时,鄂东军区部队掩护主力突围后,积极活动于麻城、太湖(县)、霍山等地。战役结束。在陵园中不仅使我们了解到了中原突围战役的全过程,同时也展现了当时群众是如何搞好生产,支援前线,可以说解放战争之所以胜利是与我们的烈士和群众分不开的。在感受解放战争时期的艰苦岁月,追忆先烈的英雄事迹时,不禁感慨今日生活的幸福。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那种不怕牺牲,勇于战斗的精神使我深受感染,仿佛跨越了时空,又走进了半个世纪前那场壮烈的战争……

我们都是跨世纪的新人,在这个科技比较发达的社会,一定要跟上时代发展要求的步伐,严格要求并不断的充实自己,我们一定要缅怀先烈遗志,努力学习,不断的进步,使自己成为国家的有用之人一个名副其实的建设者,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愧对死难的烈士,才能以实际行动告慰他们的英灵。

参观“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有感

烈士陵园观后感

烈士陵园观后感

烈士陵园观后感

烈士陵园观后感

烈士陵园观后感

烈士陵园观后感

烈士陵园观后感

烈士陵园观后感

烈士陵园观后感

豫鄂边区烈士陵园观后感
《豫鄂边区烈士陵园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