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开国大典》说课稿

发布时间:2020-03-01 21:45:3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开国大典》说课稿

陡电小学 王艳慧

各位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组课文中的26课《开国大典》的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今天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开国大典》这篇课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展现了毛泽东的领袖风采,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对领袖毛泽东的无比热爱之情。本单元以“走近毛泽东,让学生去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为主题,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为训练目标。

结合第八组课文的训练重点和学生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中典礼、阅兵、群众游行三部分内容。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七自然段。

2.抓住重点词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3.激发学生对新中国建立的自豪感,及热爱领袖,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法与学法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新课标也指出:在精读教学中,要给学生朗读的机会,使朗读和理解密切结合,相互促进。因此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了以读代讲法。再者,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年代较远,因此我还运用了创设情境法。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学法上学生通过读文、画句、议感受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披文入境。

大阅兵视频引入,激发学生自豪感。(插入大阅兵视频)

接下来我们回顾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场面?从典礼前感受到了什么?这既是对上节课的复习,同时谈感受也能让学生们较快地入情入境,进入学习状态。

二、引导精读,体会情感。

(在以下环节中的PPT设计中酌情插入几幅有关开国大典的图片)

(一)初读感知,确定基调。

学生出声朗读5—10自然段。通过交流读后的感受,体会到当时人们的情绪高昂,气氛的热烈,使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

而后,再次默读课文的5—10自然段,动笔勾画使自己有所感受的句子,进行批注并汇报。

(二) 潜入文本,充分感悟,

我设计了这样的过渡语:“你们紧紧抓住描写毛主席动作和群众反应的语句感受到了典礼热烈而庄严的气氛。可究竟是什么激动着人们的心,使他们激情澎湃呢?就让我们依次品读这些语句,到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吧!”这一过渡语的设计,既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方向,又落实了课后练习的第二题。

学生汇报阶段,我着重进行了以下预设。

1、品词析句,体会情感。

如:“排山倒海”这个关键词语,采用一人读,小组读,全班读句子的方式从朗读中体会排山倒海掌声之大,群众热情之高。再结合课后练习三题的要求,通过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体会“一齐”的含义。最后有感情朗读全段。此处训练了体会含义深刻句子的教学重点。

2.精读句段,升华情感。

在教学“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一重点句时设计了三读:

一读是在学生结合这个句子谈感受后,进行初步体验读。

二读是观看开国大典的视频谈感受;在有感而发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读。(插入开国大典原声视频) 为加深理解毛泽东主席的伟大,为体会新中国建立的来之不易,我又设计了观看旧中国人民的悲惨生活的资料图片,激发情感的环节(插入旧中国人民悲惨生活相关图片)。看完后,第三次谈感受。在情感达到最饱满的时候,进行第三次有感情朗读。

此时让学生想象: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都传到全国哪些地方?人们有哪些举动?已是水到渠成。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也就迎刃而解。进而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背诵练习的要求。

“感情朗读”被是学习课文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也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的重要手段。所以在这一重点段的教学中,我重点抓住了两个句子进行朗读训练。前一个句子,结合联想及视频,努力创设情境,学生感受深一层就进行一次朗读,学生读得一次比一次有深度,新中国建立时人们自豪,欢欣鼓舞的画面不断明朗化。后一个句子,主要采用想象,由广场想到全国各地,将情感激发到最高潮,这样来来回回地读,使学生的情感步步推进,理解层层加深。

3.发散思维,提升主题。

对升国旗部分的教学,在指名读文后,借助视频,创设情境,感受升国旗的庄严时刻。(插入升国旗视频)

观看视频后,我设计了一处思维拓练习。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还表明了什么?发散学生的思维。

三、运用学法,展开自学。

新课程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在学生已经掌握学习方法的前提下,放手让学生自学,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因此在教学阅兵及群众游行两部分,采用了仿照前文学法,进行自学汇报的方式。

四、总结写法,拓展运用。

“运用”是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所以结课前,让学生回顾课文是运用哪些描写方法,同时布置作业:用本文学到的方法写一次体育比赛,以此深化学生对写作方法的巩固和运用。

《开国大典》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在短短的40分钟里,如何才能做到长文短教呢?我大胆地做了教学内容的取舍,抓住“一个典礼大场面,三个重点段落”整体规划全文教学。把第七自然段作为点拿出来,以点带面,在这个点上把朗读、感受、体验、想象、情感的升华结合起来,反复诵读、反复叩问、反复感悟,使其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同时,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课后的四道练习题及单元习作,力争上出一节扎实的语文课。

四、板书设计

板书是流动的音乐,建筑化的文字,好的板书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既可以让学生对知识一目了然,轻松地理解文章内容,感悟情感,又可以发展学生思维。因此我精心的设计了我的板书:

„„„„„„„„

一位教育家说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有效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也是我始终追求的目标。谢谢大家!

开国大典说课稿

开国大典 说课稿

《开国大典》说课稿

《开国大典》说课稿

《开国大典》说课稿

开国大典说课稿

《开国大典》说课稿

开国大典说课稿

《开国大典》说课稿

开国大典说课稿模式

《开国大典》说课稿
《《开国大典》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