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幼儿科学观摩课教研活动反思

发布时间:2020-03-02 12:27: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幼儿科学观摩课教研活动反思

近期参加了全省幼儿科学观摩课教研活动,让我倍受启发。四节生动有趣的观摩课,让人忘却了两天以来听课的疲惫,感受到了理想中的高效课堂,使人倍感鼓舞。其中三节大班的科学示范课和一节中班的科学示范课,尤为精彩,真正体现了以幼儿为中心,以幼儿的发展为本,实现了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此,我将参与本次活动的感受和自己的一些看法,浅谈如下。

一、生活是科学的源泉。

有一句话说得好: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本次科学观摩活动中的一节课《会叫的纸杯》,是一节关于摩擦能发出声音的课,收效明显。老师在平时的生活中发现了教学的切入点,原来是孩子在喝水时将水流洒在了桌子上,用手在桌上来回擦拭,发出了“吱吱”的摩擦声。从而引发了老师的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幼儿熟悉的事物,摩擦也会发出声音呢?

另外一节课《“舞”起来》,阐述了孩子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影子,它利用生活中的情景为科学搭建了一个支点。利用课的前期经验作为铺垫。如:大太阳时侯我们应该躲在树影下乘凉,捉迷藏时影子有可能会暴露自己的行踪,让幼儿从以前的生活经历中去回味,去思考,去想象,从而培养了幼儿多角度感受科学问题的能力,这种方式比教师单

一地讲解更生动,更有力度,更加有效。

二、科学需要严谨。

1、教师的提问语言要严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三问(提问、反问、追问)要严谨。语言简洁明了,提问准确,反问帮助了幼儿梳理思路,追问简练。在本次活动中,老师在指导语言巧用了提问,如:发生了什么?你观察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你是怎么想到的?你是怎么解决的?等等。

2、材料的提供要严谨。

材料的准备一定要经过周密思考和多方论证,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同时材料的发放时间要恰到好处。如《会叫的纸杯》一课教师分组提供了水和面粉作为辅助材料,但这两种材料不能同时操作,所以老师采用了分小组操作,比较声音的效果。

3、组织环节要严谨。

科学课程是一门以探究活动为主的学科,通过探究学习使幼儿获得一些自然的常识,同时获得各种情感技能。如《会跑动的小汽车》一课,孩子们尝试用吸管与筷子结合运用轴转动的原理让车轮转动。活动中幼儿边操作边试车,在困难中寻找解决办法,在实践

中获得知识经验。

三、让孩子参与其中是科学课的核心。

“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包括“设置环境——观察发现——抛出问题——引发探索——求证实验——表达与交流——总结、评价与反思”,这一过程中幼儿才是主要参与者,只有自己亲身去体验、去发现,最后总结,才是最有价值的学习活动。只有参与活动的幼儿,才会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他才会主动提出“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问题,才会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本次活动的几节观摩课都体现了幼儿主动参与,探索求证的学习过程,是比较成功的。

四、科学活动类别需要多样化。

以往我们常常在选择科学教学活动,会出现内容上的单一化,如:学习“水”的知识我们只会想到沉浮和水的特征,其实很多的科学现象都可以作为教学内容,并且幼儿很感兴趣。如:水包含沉与浮、蒸发、沸腾等现象;空气包含空气和风、空气压力、空气阻力、空气燃烧等知识;力包含平衡、弹性、摩擦力;光包含光和影子、光与镜子、光与植物。声音、磁铁、热、电、植物、动物等等都可以作为科学教育的素材,这就需要老师的细心发现、科学论证和精心组织。

正如《做中学》书中所说的,同样的实验、同样的观察,对于不同的孩子来讲,有着不同的体验、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理解。《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幼儿是科学学习

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探究活动中必须为孩子创造一个气氛和谐、安全的情境,组织和管理好学习的课堂,不断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观摩课教研活动简报

观摩课活动教研总结

对幼儿科学活动的反思

数学观摩课活动反思

科学观摩课活动总结讲话

幼儿观摩课教案

科学教研活动总结与反思

科学活动教研

科学教研活动

观摩课反思

幼儿科学观摩课教研活动反思
《幼儿科学观摩课教研活动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