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水浒传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21:06:2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水浒传》

从武松形象,探讨小说的悲剧意义

《水浒传》第23—32回些的都是武松的故事,作者用了近十回的内容来塑造武松形象,是小说中除了宋江之外,故事单独篇幅所占最长的,是全书偏重描写的人物。所以谈《水浒》离不开谈武松,谈到武松,我们又要问:武松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人直到现在仍为我们津津乐道的魅力在什么地方?

一、武松形象

从小说中我们不难知道武松是一个英雄,英武豪迈,扶贫济困,好打抱不平,敢作敢为,铁骨铮铮。他最为大众喜爱的性格便是勇猛刚烈。

1、勇猛刚烈

武松先在景阳冈打虎为民除害,后到阳谷县杀嫂代兄报仇,及至发配孟州,又醉打蒋门神,义夺快活林,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面对危险,面对恶贯满盈的奸人,他斗恶虎、杀毒妇、戏恶霸,灭贪官,由此可见武松之勇。

武松从小父母双亡,与兄长武大郎相依为命,虽然没有什么远大的政治理想,但对哥哥敬若父母,所以面对潘金莲的意欲勾引,武松毫不动心,反将教训潘金莲,要安分守己与大郎好好过日子;兄亡噩耗传来,武松对死因起疑,在查明了兄长被害真相又求告无门之后,他不顾杀人偿命的危险,手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替兄报仇。杀人之后,他也没有逃之夭夭,而是手提敌人脑袋,前去自首。由此可见武松之烈。

2、武松的“痞”性

武松性格暴躁,动辄伤人。武松一出场就是以醉酒后斗殴现身的,接下来做客柴进府上,却动手殴打庄客,对不小心碰到自己的宋江也想出手相向。书中多出描写武松喝酒的情节时,很少有规规矩矩的,

1 动辄就恶语伤人,甚至以暴力威胁。还有在鸳鸯楼怒杀张都监一家,武松未免有些嗜杀,想拿张都监身为一任官吏,本该伸张正义,造福于民,不想却助纣为虐,还有蒋门神作恶一方,都是该杀之人无可非议,但是张都监的家人,尤其是那些丫环仆女,何罪之有?只因出身卑贱,却无端惨死在武松刀下。这些都体现着武松小市民般的痞气。 但是武松的这些痞气并没有影响到他在大家心中的英雄形象,为什么呢?这里体现出的就是武松形象的深刻性。

3、武松形象的深刻性

(1)武松形象表现了当时市民阶层的思想

作为那个时代的产儿,武松出生在平民家庭里,从小与下层社会的游侠哥们儿们舞枪弄棒,逐渐养成了一种好打抱不平的品行,特别是看到身性胆怯的武大郎常常被欺负的事实,激发了他对个体意识的重视,以及拼命讨回公道的价值取向。哥哥被害,他报官无门,只得依靠自己的力量调查案情,为哥哥报了仇。在他身上寄托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求得公道,争取解放的人格理想和精神追求。

(2)蕴含着对宋代黑暗现实的批判

宋代社会的黑暗与腐朽,从《水浒传》描写宋代监狱的黑暗可见一斑。监狱里贿赂成风,无权无势、毫无经济地位的平民百姓只能忍气吞声、任人宰割。正是这种有仇难报、伸冤无门的现实,激发了武松为民平愤的正义感,也为武松替平民百姓讨还公道提供了契机。武松讨还公道的举动,涵盖了对罪恶社会的强烈批判精神。 (3)武松形象揭示了被剥削被压迫者的反抗心理和复仇意识。

宋代社会阶级矛盾尖锐,阶级压迫残酷。而武松等梁山上的绿林好汉的英雄行为和侠义之举是出于对贪官污吏的痛恨,及对受欺负百姓的深切同情,他们的英雄主义与复仇精神满足了下层人民的愿望,无论是做光明磊落的英雄,还是具有痞性的无赖,人们在武松身

2 上都找到了自我。尽管武松也有很多不英雄的地方,但是人们都给予了谅解与忘却,一如既往地喜欢武松,也正是这种英雄气息与生活气息相融合的形象,才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这也是作者人物塑造的成功之处。

二、小说的悲剧意义

《水浒传》大故事套小故事,塑造了梁山108将绿林好汉,同时也艺术真实地描写了封建社会农民起义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

在小说中,冲突的反方是以高俅为中心的统治网络,而冲突的反方则是殊途同归、官逼民反的底层人民。在反方的不断逼迫下,正方队伍逐渐壮大,目的逐渐明确,由最初的自发逃亡,劫富济贫、惩办恶霸,到最后走上彻底的反抗之路,期间人民的思想也在逐渐发生转变,由逆来顺受到最后的彻底反抗。一切看着是那么的顺理成章,那么的富有正义感,但最后依旧是以失败告终,108将好汉死的死伤的伤,最后善终的没有几人。武松在征讨方腊的战斗中,被包道乙暗算失去一臂,最后在六和寺出家,算是善终。

那么造成梁山好汉最终惨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对,是招安。那么有人就说了,既然招安的结果是失败,就没有必要招安啊,到底有没有必要,我们来分析一下。

从历来农民起义的经验和教训中我么可以看到,农民起义有这么几种结局:要么,起义被镇压,要么起义胜利的果实被窃取,要么就义军内部腐化,最终导致失败。这几种情况的最终结局都是失败。还有一种情况可能转败为胜,那就是招安,所以农民起义要想获得最终的成功,只有招安这条路可走,所以说招安是很有必要的,最起码胜利有望。

可是在《水浒传》中呢,梁山队伍最终接受了招安,可结局呢,依旧是死路一条。“招安”实则是朝廷的一项怀柔政策,先是武力镇压,再施招安一计,利用后进行残害。

3 那么不招安是死,招安也败,究竟是为什么呢?这就是小说结局的悲剧意义所在。这其实就是当时的腐败、黑暗的社会环境所致,这就要求朝廷肃清权奸,创造一个清明的环境,以防止农民起义的发生。元芳,你怎么看?

在武松的描写中,有两个重要的词就是“醉酒”和“女色”。在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们几乎个个都爱酒,特别好酒的有鲁智深、李逵、武松。然而,酒带给鲁智深和李逵的是鲁莽行事,而给予武松的却是力量、胆识与豪侠壮举。从武松打虎到醉打蒋门神,其间的各项义举几乎都有酒的陪伴。

在小说中武松接近的女性有嫂嫂潘金莲、江湖女子孙二娘,酒店老板娘蒋门神之妾,张都监的养娘玉兰,还有张太公的女儿等,面对潘金莲的引诱,玉兰唱曲儿劝饮,被搭救的张太公的女儿的酬谢,武松都镇定自若,不为女色所动。不光武松,梁山好汉中的大多数英雄都不近女色,可是作者却在小说中塑造了四大淫妇的形象。下面我么就来讨论一下,为什么梁山好汉不近女色?作者为什么要如此塑造四大淫妇?或者换一种角度,为什么作者的女性观如此落后?

三、为什么作者的女性观如此落后?

1、水浒传是男性文学,打家劫舍、南征北战是男人的事情,女人是没有份儿的,为了突出不近女性的男性英雄本色,就得有淫荡的女性作为陪衬。从话本演变来的小说,为了招揽听众和读者,搭配荤料才能流传的更广。

2、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男权文化和“女人祸水论”的投射

3、江湖观念和错误的养生观念作祟,认为练武艺和近女色是互相矛盾的

4

水浒传教案

《水浒传》教案

水浒传教案

水浒传教案

水浒传教案

水浒传教案

水浒传教案

水浒传阅读教案

《水浒传》阅读课教案

《水浒传》教案(二)

水浒传教案
《水浒传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水浒传教案 水浒传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