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初一新生家长会讲话稿: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发布时间:2020-03-03 20:32: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初一新生家长会讲话稿: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初一新生家长会讲话稿: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

首先,感谢家长光临学校的家长会,祝贺您的孩子迎来了人生新的里程碑。

孩子从小学进入初中,这是孩子成长的一个关健阶段,也是人生历程中的一次转折。现在的小学升初中是免试入学的,他们没有升学压力。小学生可以说是唱着、玩着度过了幸福的六年,正因为如此,有些孩子在小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但初中升高中不一样,初中升高中要参加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次选拔性考试,初中的竞争不可避免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所以小学升初中的衔接非常重要。 中小学衔接工作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学校、家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家长如能及时地了解、分析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主动和学校、老师协调一致地做好中小学衔接的教育工作,对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初中生活、顺利实现从小学到中学的“飞跃”,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为整个初中,乃至高中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所以,今天的家长会的主要内容就是介绍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做好中小学的衔接教育,为初中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上中学是孩子人生发展的新起点,和小学时相比,中学生在发展目标上要上一个新台阶。如果说小学阶段是养成教育,那么中学时期则是培养孩子具有健康的身心、突出的智慧、和谐的情感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为进一步升学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学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要有更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独立性,而不像小学那样完 全由老师哄着、带着学。如果进入中学不能尽快的适应中学学习生活,听课不专心,学习任务不能够及时完成,就会很快的对中学生活失去兴趣。这也是我们经常听到有的家长说的:“为什么孩子上中学和小学变化这么大,我的孩子在小学很好,为什么到了中学就这样差了!”这样的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没有走出小学时期那种依赖状态,缺少主动性和独立性,缺乏自我调节和主动适应的能力,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初一家长一定要了解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针对孩子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早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

下面讲讲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的四个不同:

1、环境不一样。

首先,中学的同学来自多所学校,大多数是陌生的,彼此不太了解。而同学结构的重新组合,会使个人原来习惯的位置发生变化,有的学生在小学时期,无论是成绩还是其他方面都较优秀,进中学后三山五岳群雄汇聚,班里高手如云而自己成绩平平,感到自己变得没多大光彩了;还有的进入班级以后,因为来自不同学校,而每个学校的教学及德育管理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学生之间也存有差异。如果这些问题在进初中时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思想引导,很有可能就会产生不良反应。例如,某学生感觉初中老师的注意力没有像小学老师那样关注自己,当发现第一次考试后自己在班里排名不靠前,当在小学时有几个玩得来谈得来的好友已经不在一起,自己蓦然成为一片陌生人中孤单的一个时,小小的孩子顿时热情剧减,不思进取,竟有一副老气、颓废神态,状况必然直线下降。

其次,教师也有很大的变化。小学时期完全由班主任一个人负责到底,中学就不同了,每个老师负责教一科,老师上完课就走,这科刚结束,下一科又来了;作业多得令人喘不过气来,老师来去匆匆非常忙碌,再也不像小学老师那样时时刻刻、一步一步逐个安排,等等这些都会促使孩子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对孩子心灵造成的冲击,家长要特别关注,这一切都可能使你的孩子在短暂的兴奋之后坠入深深的失落之中。

有一个案例,学生夏某从小聪明懂事,学习成绩优秀,还会演奏萨克斯,爱好打篮球,父母对他的期望很高,小学毕业后,他顺利的考上了本地的一所知名中学。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入学后的第一次考试他就吃了一记闷棍,她的成绩出人意料地低,在60人的班级中仅在中上游水平。他的心里很不服气,暗暗下定决心:等下一次考试我一定要挽回来!没想到,下一次考试结果一出来吓了他一大跳,成绩还不如第一次,竟然滑到班级后面去了,他简直都不能相信这些卷子是自己答的。从此以后,他上学一直闷闷不乐,觉得自己不是别人的对手,学习兴趣大大的减弱。他怀疑自己不如小学时期聪明,肯定自己的脑子有病了,要求家长带他去治病。他的父母带他去看脑科、神经科,都没有毛病,以为过一段时间自然就会好,没想到,后来他觉得自己更重了,常常胸闷、气短,总是想长出一口气才能好一些,舒服一点。每当课堂上出现有趣的情景,大家都笑时,他却觉得没有意思:有什么可笑的,我都快烦死了!上课时他强迫自己认真听讲,却不由自主的走神、犯困,一点也听不进去,作业也是勉强对付着。这时家长紧张得不得了,背地里偷偷的痛哭起来。他们不明白这还这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针对夏某,问题是他第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疏导,而且还对第二次考试抱着彻底“翻身”的期望,这样就使得他对第二次考试目标要求过高,加重了心理负担,结果导致两次考试都失败。这种失败变成的巨大心理挫折反射到他的身体上,就出现了胸闷、气短、走神儿、注意力不集中、疲倦、乏力等一系列躯体化症状。

给家长几点建议:

①、理解孩子,理性对待

②、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接近学习目标

③、建议孩子多参加体育活动和其他活动

④、不断总结自己每周的学习

⑤、对于个别心理敏感的孩子,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采取心理辅导的方法来解决

2、学习任务不一样

学生的任务首先是学习。较之小学,中学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特点都有很大的变化,无论课程的深度、广度、难度,知识的密度都比小学大得多。身处为进入成年作知识准备的阶段,一个现代人应涉猎的人类文化知识各大体系,在中学基本都有所接触。我们从现在开始已经是家里人了,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虽然现在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综合素质评价,这综合素质评价的决定因素还是他们的中考成绩,因为“高考独木桥”的主要形式还没有改变,“以考试成绩论英雄”,这基本上还是对的。所以进入初中,也就是正式地拉开了竞争的大门。

有这样一个段子形容已经打怵学习的孩子的生活:“我本不是读书材,爸爸妈妈逼我来,大考小考从天降,鸡蛋鸭蛋滚滚来,电视被掐电,电脑被扯线,看初一走远,初二又出现,但愿我长寿,活过这几年。”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她的签名档是:“背着棺材跳舞,带着灵魂散步。”多么可怕!这就是厌学学生的心理写照,虽然夸张了许多,但这段子说明了一个事实:学生,真的很累。它也给在座的我们敲响警钟:教育孩子要讲究方法,千万不能让孩子产生厌学的苗头。但学习势在必行,我相信诸位不想放弃。所以在座的家长首先要清楚中学的学习特点,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及早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

3、学校生活不一样

“要成才,先成人”,大家知道,无论你的孩子将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素质和能力都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张家港市实验小学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女同学把在校园里捡到的一块手表藏在书包里打算带回家,老师发现了就给她讲道理,没想到她却理直气壮地说:“我妈妈说了,捡到的东西就是自己的。”于是,老师找来了她的家长,告诫他们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品德。老师的话没有激起这对夫妇什么反应,可说到他们的孩子最近学习不太好时,父亲的情绪顿时激动起来,“小孩子沾点便宜不算什么,长大了就好了;学习不好可不行,将来要吃大亏。老师可得为我抓紧点!” 尽管升学就是看成绩,好像“分分小命根”的观念很正确,但实际上这种急功近利的想法会让孩子吃大亏的。在德育与智育面前,许多人看到的只是分数,语文、数学、外语学得好,就是好孩子,就能得到各种表扬,于是“好学生”自己也认为已经全面发展了。但他们可能对劳动不认真、不积极,在同学面前容易流露出骄傲自满的情绪,他们争强好胜,助人为乐的精神往往不够,每遇到事情,大多想到自己要出头,很少考虑他人。他们往往胸无大志,缺乏理想,计较得失,甚至心怀仇恨,很难与他人友好相处。06年发生的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硫酸泼熊猫”的案件大家还有印象吧,清华大学的学生,很有水平的高材生啊!其实呢?„„。

很多家长教育自己的孩子要立志当科学家、艺术家或企业家,却忽略了培养他们做人的基本准则和技能。而能够成为“家”的毕竟有限啊,何况即使成了某某“大家”,心理不健全、不健康的他能得到终生的幸福吗?——只看重孩子一时的成绩,而忽视孩子的心灵成长,终将害了孩子,也害了我们的国家。

德育工作,在于日常的渗透。所以,家长应理解和配合中学开展的道德教育,除了关注孩子的学业发展外,更要关注孩子的道德品质、人生理想和健康心理的养成。我们将按照国家的统一要求通过校园文化建设、青春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保教育等等,塑造学生的精神领域。家长应支持和配合学校,引导孩子在中学期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灵魂高尚的人。

教育,一定要一致。 “自私”的孩子难成大器!

4.管理不一样

中学生在成年人眼中是青年,至少也是大孩子,教师不再像小学那样管头管尾事事管。许多事情是引导一下,扶一扶,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干了。在学习和活动中,自由支配的时间也较小学多了。走向青年期的孩子应该有较强的自理自立能力,而自理自立能力不是扶着捂着抱着能长出来的。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也有了作为独立个体的人的需要,他们需要独立,需要体验,需要尊重,需要对自我行为进行自我抉择,并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我的感觉是,家长和老师在那一方面对孩子帮助得越多,孩子就在那一方面就变的越低能。

再举一个案例,高某在小学学习还可以。可是上了中学以后,不久老师就给家长打电话,说高某每天自习课上不写作业,不是摆弄东西,就是找别人说话,一点也不像一个中学生。后来家长问他才知道,上中学之后,他感到很不适应,每天的课程太多,作业也多。小学的时候都是妈妈陪着学习,一有不会的问题妈妈马上就告诉他,上中学以后,他说自己就是喜欢上课听讲,可是不愿意动笔写作业,练习册也落下很多。他一看作业就头痛,更不用说赶上去了,还有老师要求的背诵、默写,值日、活动等等,真是应付不过来,他本来以为自己脑子聪明,在小学还当过班干部,上中学没什么了不起的,现在他越来越感到困难,想不到上中学这么难过。

高某的表现就是不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换句话讲,他还没有完全走出小学时期的那种依赖状态,缺少主动性、独立性。

家长应该在孩子刚上中学的时候,及早做好孩子的入学适应准备,从规范学习和规范生活几个方面训练孩子,帮助孩子极快适应老师的要求,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另外还需和大家说明的是,中学对学生的约束力还体现在学校的文化精神上。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基本生源实际、周边社会环境等,向学生提出的一些具体要求。有些要求并非每所学校都一样,进得这个家,就得守得这个家规。如果不是要求苛刻,家长不应在孩子面前抱怨。例如,某校学生位居市中心,学生家庭氛围较好,但普遍娇气重,动手能力差,学校加强了一些劳动技能和认识社会现实、活动课程。这本来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却遭到有些家长的责难,说还不如把那些时间用来再补一节数语外。其实这是一些很外行的见识。中学生的能力培养很重要,这不但不会影响学习,还会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最后,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我校的初一班主任,是经过校领导精心选拔,层层筛选出来的,他们是一批乐于奉献,充满活力,有爱心,有耐心,有事业心的教师,有了我们学校和家庭的一致教育,家长和老师的协调配合,您的孩子一定会健康成长,蓬勃发展。预祝我们合作愉快!

谢谢!

初一新生家长会班主任讲话稿

初一新生家长会班主任讲话稿

初一新生家长会班主任讲话稿

初一新生家长会班主任讲话稿

届初一新生家长会讲话稿

初一上期新生家长会班主任讲话稿

初一新生讲话稿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初一新生家长会讲话稿: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初一新生家长会讲话稿: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