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五步联想法”组织作文材料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5:09: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五步联想法”组织作文材料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区分“联想”与“想象”,明确“想象”与“联想”的特点和类型。 2.结合高考优秀作文,分析探讨如何运用“五步联想法”组织作文材料。 [教学方法]

分析法

探讨法

归纳法

总结法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人们看事物的角度不一样,因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写作也如此,同一作文题,有的同学文思泉涌,洋洋洒洒,纵观全篇,内容丰富,文采飞扬;也有的同学文思枯竭,举步维艰。即使挤出几百字,也没有什么看头,文章内容干瘪得很。这说明我们的同学作文材料库存少或者是不会选用材料,组织材料作文。今天,我们一起就这方面的话题进行探讨——引入源头活水,运用“五步联想法”组织作文材料。[(板书:“五步联想法”组织作文材料(引入源头活水))

二.引入两个概念——“想象”和“联想”,明确想象与联想的特点和类型。 1.提问:什么是想象?什么是联想?

想象是人脑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改造并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联想是由某一人物、事物或概念而想起其它有关的人、事物或概念的思维活动。 根据联想和想象的概念,大家判断一下:

(1)我们由鸟的飞行想到飞机的飞行,是联想还是想象?(联想)

(2)我们看到飞机在天空中飞行,想到飞机上的许多人可能正俯视着大地,这是联想还是想象?(想象)

2.善于想象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对于科学研究是这样,对于表达情感与交流思想也是这样,一个不善于想象的人无论如何是成不了文学高手的。那么什么是想象呢?想象有哪些类型呢?

想象,分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

(1)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客观上已存在的、但自己并未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过程。有一年的高考题要求“以一个圆的想象物作为描写的对象,外加陪衬物构成一个画面、一个镜头或一个场景,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想象作文”,这就是要求用再造想象作文。

(2)创造想象,是一种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是在对记忆表象进行加工的基础上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文学作品中创造的典型形象、科学幻想以及学生对未来的理想等,都属于创造想象。

善于想象的能力主要是指能利用事物间的各种关联,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根据已有生活经验与认识,对未来进行谋划与设计,化空为实;还在于建立在不悖常情常理的前提下的大胆虚构、超越时空、突破现实等。

3.善于联想的能力

1

如同鸟的翅膀不凭借空气就不能飞上天空一样,人的生活离开了联想就无法成就艺术品。所谓联想,就是由当前的某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或由甲观念想到乙观念的心理过程。由于事物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联系,联想也就有不同的方式和类型。大致说来,常见的有如下几类:

由三国时期随兄经商的董遇,利用“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者时之余”的“三余”时间读书终成学问家,联想到欧阳修利用“马上”“枕上”“厕上”的“三上”时间进行艺术构思,终成北宋诗*新运动的领袖,这是同类事物间的联想。

《庖丁解牛》中梁惠王听了庖丁的一席谈,悟出了养生之道。这“养生”与“解牛”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梁惠王却明白了,这是不同事物之间因某一点相似而展开的联想。

由“失败乃成功之母”,想到“成功乃成功之母”,或“失败乃失败之母”,这叫一正一反、对比鲜明的联想。

还有从已知的信息,联想到某一观点,然后由此及彼地联想下去,思维流向随之一层一层向纵深发展下去,这是连锁联想。从原信息点出发,合理地增加一些与它有关的信息材料,来诱发思维、拓展思维的联想叫做变形联想。

善于联想,有助于解决作文的材料问题。因为由此事联想到彼事,可以丰富材料;由进步的联想到落后的,可以加深思索;由表层的联想到深层的本质,可以深化理念;由可见的联想到不可见的,可以拓宽思路。叶圣陶先生曾说:“训练学生写作,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累。”调动生活积累,靠的就是联想。种种联想的迁发、扩散、引伸,常常还是避免选材枯燥和老化的有效办法和主要途径。这就是说,联想还有助于提炼和深化主题,有助于运用托物言志、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借景抒情等构思和表达技巧。

三.例文引路。

阅读下面几段优秀作文片段,结合思考题,高考作文怎样选材?

(一)

有如青翠高大的松柏,有如玲珑芬艳的野花,高与低,绿与红,点染完美的画卷;有如云朵飘飘的风帆,有如赤磷翔浪的木船,枝与本,动与静,成就远航的轻骑。灿烂的阳光下,“万类霜天竞自由”,也正是鱼与鸟、人与兽、雷与电、风与雨,托起乾坤中万象争荣的丽景。让参天大树、芬芳花草,长短互补,在竞争的天地间,让前进的齿轮转动。(2005年高考山东卷优秀作文)

思考:

1、作者在文中想到了什么?这给我们作文选材有哪些有益的启示?

通过联想自然,作者给我们展示出一幅浓妆淡抹的山水画:青柏、野花点染自然,风帆、木船成就轻骑,鱼鸟、人兽、雷电、风雨托起丽景。我们在作文选材、组材时联想自然万物,将是作文文思泉涌的不竭动力。

[板书:联想自然万物(青柏、野花、风帆、木船、鱼鸟、人兽、雷电、风雨„„)]

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陶渊明赏菊,陆放翁咏梅,周敦颐说莲,鲁迅赞美小草,茅盾咏叹白杨,陶铸歌颂松树,普希金“致大海”,裴多菲“愿意是急流”,这些无独有偶的惊奇都源于自然赋予人类的启示。你看袅袅白云多像流浪的歌手,巍巍青山多像睿智的长者„„走进自然,你可以联想飞禽走兽、风雨雷电,可以联想日月星辰、江河湖海,也可以联想北国的大漠、南国的古镇„„

2、本文语言有哪些特点?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

2

本文的语言清新典雅,自然脱俗;比喻贴切,生动形象。自然万物成为情感的载体,回归自然,拥抱自然,让作者的笔端充满了灵气。

(二)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是的,长江一直在流淌着,如此之长地横亘在中华大地上。然而,在时间上,它似乎更长,贯穿着整个历史。在长江的上游,有刘备托孤的眼泪,也有李白扬帆荡桨的身影。或许,刘备与李白完全是两类人,一位是争逐天下的君主,一位则是周游天下的诗人。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文人骚客成其千古文章,然而长江以它的广博客纳了这一切。

(2005年高考浙江卷优秀作文)

思考:

1、作者以长江为纽带,联想到了什么?

作者联想长江的浩瀚气势,以长江为纽带,继而联想刘备托孤的凄婉、李白周游天下的豪情。

[板书:联想人文景观(①刘备托孤②李白周游天下)]

2、这种写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以小见大地概括了华夏文明的宽容与博大。

联想人文景观,其实就是缅怀历史,追溯投射在景观里的人文精神。我们赞美过莫高窟壁画里的飞天,因为那是中国人的骄傲;我们痛斥过秦始皇陵墓里的兵马俑,因为那是封建统治阶级罪恶的见证。当我们谈及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赤壁古城战场、永州柳子庙时,我们仿佛神游在文化的海洋里,仿佛沉浸在命运多舛、人生易老、忧国忧民、壮志未酬的复杂情绪中。这时你可以撷取思想的花朵,点缀情感的空白,与文人墨客、时代枭雄做一次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三) 文段一:

贝多芬甩开了尘世的喧嚣,在音乐的国度里心情跳跃;居里夫人抛弃了名利的纷扰,在科学的世界里迈出了更深远的步伐;陶渊明忘却了世俗的黑暗,在自由的南山悠然采菊……他们在人生路上轻松徜徉,嗅着人间的芬芳。而别里科夫被世俗束缚在了口袋里,葛朗台被金钱拖至了死神的身边,他们没有全力轻松地奔跑,最终被卷入世俗的浊流之中……(2005年高考湖南卷优秀作文)

文段二:

宽容和忍让是成功的阶梯。历史上有许多广为传诵的佳话。齐桓公捐弃前嫌,不报管仲的一箭之仇,终于让齐国强盛起来;蔺相如为国家忍让,才有了廉颇的负荆请罪,将相之和,才有赵国的争霸诸侯;唐太宗不杀帮助李建成出谋划策的魏征,并拜他为相,还多次宽容他直言顶撞,才有了唐朝的“贞观之治”。这些例子都说明了宽容能化解仇恨,宽容能成就事业。有人说:“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征服。”也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智慧,忍耐是一时的痛苦,但他结出的果实则是芳香甜蜜的。”从这些话中,我感受到了宽容的力量。

思考:

1、文段一为证明观点,作者罗列了一些什么人?试给这些人分类。

(1)历史名人(贝多芬、居里夫人、陶渊明)(2)文学作品人物(别里科夫、葛朗台)

2、结合这两个文段思考:这给我们作文选材有哪些有益的启示? [板书:联想历史名人(包括引用或化用名言名句、文学作品人物)]

3

无论是中国的文学家、思想家,还是外国的科学家、音乐家,这些历史名人馈赠给了我们许多人生的启迪,指引着我们人生的方向。根据文章需要,我们可以筛选历史名人的相关事迹,或充实文章内容,或作为论据。

联想历史名人,还可以联想其名言名句或其作品中的人物。引用或化用名言名句,能使文章语言富有文采,显得典雅凝练,同时也会增加文章的文化底蕴。

(四) 文段一:

或许,在血脉亲情之上,爱永远都是倾斜的。也正是有了倾斜才看到了不死的希望,才有了不破的梦,才有了爱的延续。在我们的一生之中,青年时是精彩亮丽的,中年时是充实丰富的,可又有多少人注意到老年时响亮有力呢?

……

一到厨房门口,外婆警惕地用身子挡住众人的视线。然后,掏啊掏地,从口袋里掏出刚才的菜,放到母亲的手上:“欣欣,你快吃呀,快吃呀。”母亲愣了,看着那还冒着热气的菜,半晌,抬起头,使劲儿盯着外婆异样的笑脸。哇的一声,她大哭了。(2005年高考江苏卷优秀作文)

文段二:

每一次当我向您提及我的计划和目标时,我几乎可以预测到,您会回答“不”。难道您心目中,我依然只是一个冲动的少年吗?在成长过程中,我学会了理智的分析,也逐渐找到了自己人生道路的方向。……

我向您提及我要当义工的时候,您慈祥的脸突然充满陌生感,一句决断的“不”,把一个跃跃欲试的我的热情全部驱散。看见了坚决地不容许任何上诉的表情,我只得放弃。…… 您也记得我上高三以来的成就吧。通过自己制定的计划,在学习上不断进步,在学生会里丰富了阅历和经验。这些事实都告诉您,该对自己的儿子刮目相看了。在我做每一件事之前,我也有细心的考虑,然后再做出决定。当我由于对您的尊重和信任而询问您时,更希望得到您的肯定。……(2008年广东卷优秀作文《母亲,我不要您的“不”》)

思考:这两段作文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板书:联想自我生活(从自己的身边去搜集材料,组织材料。)]

老师的谆谆教导,父母的体贴关怀,朋友的亲切问候„„都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主张联想自我生活,就是主张要写真人,记真事,抒真情。我们反对一味编故事和虚构人物。一些脍炙人口、催人泪下的名篇佳作大多是写真人、记真事、抒真情的典范。朱自清的《背影》令多少人潸然泪下;魏巍的《我的老师》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一封《出师表》演绎了怎样一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耿耿忠心;一首《江城子》诉说了怎样一场“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夫妻至情。

(五) 文段一:

2004年,中国健儿在雅典奥运会上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平了世界110米跨栏记录的英雄刘翔一下子被世界所关注,各种名号接踵而至,媒体用“奇迹”来形容刘翔的成功,请问何为奇迹?这是实力,夺冠应该早已在刘翔的意料之中。他是用实力说话,并不是偶然碰运气创造了奇迹。(2005年高考安徽卷优秀作文)

4

文段二:

十几年前,互联网在中国还没有造成重大影响,一个外国记者采访某外资企业老板时问:“你认为互联网在中国有市场吗?”那位老板几乎不假思索地说:“不,那不可能,中国技术太落后,经济也不行。”但这句话却启发了当时正从事翻译工作的马云,他仔细地分析,中国有十几亿人口,且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也逐渐发展,如果利用互联网发展贸易,不是有很大的市场吗?于是他敏锐地从别人说“不”的事业里看到了商机。马云也成为了著名网业“阿里巴巴”的总裁,他的智慧也为人称道。(2008年广东卷优秀作文《不要轻易说“不”》)

思考:

1、这两段作文取材的着眼点在哪里?

[板书:联想新闻媒体(报刊、电视、电台、网络等传媒)]

2、引用刘翔、马云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引用刘翔、马云成功的故事,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真实可信。一个喊出了“人生一切皆有可能”这样振奋人心的声音;一个敏锐地在别人说“不”的事业里抓住了商机,成为互联网的巨头!

四.课堂练习。

根据材料,请选用以上介绍联想法写一段话,不少于80字。

波兰女孩多明尼卡?芭兰,一名哈佛大学的学生,在完全不懂中文的情况下,独自由伊斯坦布尔经乌兹别克和哈萨克,向东,穿越天山、黄土高原和沙漠来到北京,再经深圳、香港转往台湾。

她能在夜幕中一个人骑车进入沙漠,到达阳关;她能挨着饥渴爬上司马台长城的最高点;她能忍着病痛玩遍紫禁城;她甚至能寻找到天山尽头的小教堂去住宿„„

你是怎样认识多明尼卡?芭兰这一举动的?它引发你联想到些什么?请就此写一段话。

提示:在完全不懂中文的情况下,独自一人走过中国,试想,我们的学生敢做类似的事吗?本题相对适宜于写成议论文段,作文时可由赞叹多明尼卡不同凡响的探索精神起笔,进而联系个人行为背后的鼓励探索、创新的教育思想,展开有力的对比论证,剖析中国当前教育中存在的某些弊端。

五.课后作业。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就宣告开始了;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就宣告结束了。

——环保主义者的警世通言

爷爷以打猎为生,爸爸以伐木为生,儿子以卖菜墩子为生,孙子以卖根雕为生。

——一个家族的兴衰印证了环境的破坏

阅读上面材料,请就“保护我们的绿色家园”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作文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5

【板书设计】

“五步联想法”组织作文材料

(引入源头活水)

1.联想自然万物(松柏、野花、风帆、木船、鱼鸟、人兽、雷电、风雨„„) 2.联想人文景观(长江)

3.联想历史名人(包括引用或化用名言名句、文学作品人物) 4.联想自我生活(从自己的身边去搜集材料,组织材料) 5.联想新闻媒体(报刊、电视、电台、网络等传媒)

【作文教案“五步联想法”组织作文材料教学设计说明】

学生作文问题:

作文在高考卷中占了60分,所占比例最大,因此是我们复习的重点。但作文复习耗时多,收效少,却又是困扰同学们的问题。

反思这几年高三作文的备考,学生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畏难情绪、轻视心理。学生怕写作文,一怕不会审题,不知怎样写;二怕没材料,不知写什么。怕写作文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轻视作文。作文训练不讲究实效,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干脆就不重视作文甚至放弃作文。

2、内容空洞无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的积累,同学们的作文多数是东拉西扯,言之无物。

3、文体单一化或文体不规范。自从高考作文取消了文体限制以来,学生文体意识越来越淡薄,近年来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评改作文时我们经常发现文体不清的“四不象”的文章,而更多的同学在作文时集中选择议论性散文这种文体。他们认为使用这种文体,内容容易展开,且比较容易讨好评卷老师。

4、语言平淡苍白。学生作文中生动形象、有感染力的语言不多。 „„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想在某方面寻求突破,于是想到作文材料的积累和运用,学生之所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内容空洞无物,材料的积累不足是一个问题,另外与学生没有掌握相应方法、规律也有很大的关系。

联想是写作中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也是组织作文材料的重要方法。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指出了联想“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的重要意义。那么如何联想?怎样组织作文材料呢?

“五步联想法”为我们探索出了一条组织作文材料的新路。

设计思想:

随着教改向纵深发展,学校的课堂教学及教研活动正进行着重大变革。为切实提高教学活动质量,我校语文科组提出了语文教学要注重作文教学、注重实效。围绕这一中心,我选取了《“五步联想法”组织作文材料》(见《语文教学通讯》2006年第3期,湖南永州市第一中学吴春来)这篇论文作为教材,这篇论文很好地总结了在作文备考中如何组织作文材料的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

于是,在吃透这篇论文的基础上,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以高考的优秀作文为例子,我在授课时设计了若干个浅易问题引路,旨在探讨如何组织作文材料方法和规律,并兼顾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更好地把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等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学业务水平。选择《“五步联想法”组织作文材料》目的引导学生进行作文的材料探究,让学生走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引入源头活水。同时告知同学们只要能有效调阅平时库存,在考场上就有东西可写,就不怕没材料,不知写什么了。

6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粤西农村中学高三年级的学生,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而学生作文的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历来是困扰我们作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在此之前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作文审题的基本方法,并且对近几年高考作文题有了大致了解,对一些优秀的作文也能说出个大概,具备了对作品初步的鉴赏能力。但是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东拉西扯、大话连篇„„所以教师应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引导注重作文材料的积累与运用,或者引导学生利用库存,打开思路达到提升作文的目的。所以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分析法、探讨法、归纳法、总结法”,用大家高度关注的优秀作文为蓝本,同学们学起来兴致也高,从而希望突破写作学习和教学的难关。

结语:

“五步联想法”组织作文材料,集自然、人文、现实于一身,古今一体,中西合璧,这样就能较好地做到作文内容丰富,思维开阔,文笔流畅,写出令人眼前一亮的佳作。文学即人学,我们联想的一切,归根结底都跟人、人生有关的,平时应多领悟人生,多思索人生。

诚然,作文不只局限于联想,它也需要想象、分析、综合、推理等能力。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加强联想能力的训练,也要加强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7

2010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

1.继续以“软文化”为主导思想。

所谓“软文化”就是那些能体现精神、心灵层面的内容。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体现在作文中,例如那些能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就是一个好的

例证,“北京的符号”也是这样的。

2.以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为主打。

2009年高考作文中,全国18套试卷,其中材料作文9道,命题作文8道、话题作文只有1道,可见话题作文渐渐的淡出,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平分秋色。所以说在2010年高考中,首先考虑的就是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命题作文中涵盖一些半命题作文,例如海淀期中试卷中的今天的名字叫——。这样的题目开放性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在

复习中要注意。

3.贴近自我和关注生活是主流。

新课改的要求是注重个性,关注社会。无独有偶,在2009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中,北京卷“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重庆卷“我与故事”,天津卷“我说90后”,三个直辖市一致的以“我”为主题,直接关注了“我”的心灵世界。所以说以“我”的眼光看世界,避免假大空的策略,体现了人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和展示个性的途径。因此说在2010年高考作文命题意图中,

继续会贴近生活,贴近时代。

4.真实诚挚和健康向上是主调。

作文中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要倾向健康、积极的真情实感。在情感的表达上要融入一种诚实、守信、宽容的心理、体现人间的真爱。例如2009湖南卷“踮起脚尖”中一考生朴实的叙述了“我”躺在床上,夜深人静却难以入睡,在等待在外谋生的父母回家这样的一件事,而父母回家时怕吵醒“我”,于是踮起脚尖上楼、开门、给“我”盖被子等细节,生动表现了父母对子女的真爱。一些细节的描写,蕴含了真情。

5.理性思维和发散思维。

2010年高考作文在整体上应该继续保持理性的倾向。在2010年《读者》第一期上有“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翅膀的零分作文,因为作者太注重个性张扬了,没有全面、理性的看待问题,一些偏激的思想在作文中出现,给自己打造成“愤青”的形象,于是作文就得不到分数了。大学也不会招这样的学生。因此高考作文题主要思想之一就是要求学生在整体把握得基础上,多角度的阐发思考问题,从而形成一种发散。

为此学生们应该在剩余的几个月中加强对写作的规范性训练,尽量围绕人生、社会、自然、文化四大话题写出切合实际、切合题意、中心明确、层次清楚、语言流畅的文章。相信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成绩会得到提升。

8

“五步联想法”组织作文材料教案设计

作文五步联想法的运用

议论文写作五步联想法

记忆英语单词拆分联想法

模联组织

五步作文教学法

作文教学五步

记忆4对应词语联想法

神经联想法(自我成长日志)

悔的边缘 五步教学法教案设计

“五步联想法”组织作文材料教案设计
《“五步联想法”组织作文材料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