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百年老校谱新曲 特色办学奏强音 戴改

发布时间:2020-03-02 04:42: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百年老校谱新曲

特色办学奏强音

——凌源市回民小学特色办学纪实

凌源市回民小学位于凌源市北街,是辽西唯一一所回民学校,也是一所具有百年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老学校。来到凌源市回民小学,校门两侧一幅带有浓重回族特色的白底深绿字的木刻校联首先映入你的眼帘,字体飘逸洒脱。“回族万家,百载学庠成骏业;凌河一脉,三燕赤子续华章”,它传递给人的是一种浓郁的儒风雅韵的楹联气氛和办学人的雄浑胆略。走进校园,绿树茵茵,红砖铺地。整洁、温馨。跑道白色镶边,绿色打底,更是娇媚。

近年来,在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学校坚持“科研为先导,特色树品牌”的办学理念,全校上下戮力同心,精诚团结,埋头苦干,在特色办学、科研实验、校本教研等特色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一、特色办学,树立辽西教育典范

学校秉承“踏实、勤奋、创新”的优良传统,开辟了回民小学特色办学发展的新纪元。学校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办学宗旨,确立“以科研为先导,以特色树品牌”的办学思路,致力把回民小学办成辽西教育的特色校。

(一)打造民俗教育基地校。学校凭借临近清真寺的优势,借助百年老校浓郁的文化积淀,开展回族民俗教育。定期每周五请清真寺教长讲解回族风俗习惯,传授文化知识,教授回族舞蹈,以此弘扬民族文化,继承民族文化精髓。

(二)争创科研实验示范校。回小从国家、省科研项目入手,先后通过了国家级“小学生段篇积累与读写能力之内在联系的研究与实践”和省级“小学语数英口语表达”课题验收。

(三)夯实校本教研示范校。学校注重校本教研,通过校本教研激发师生参与的热情,在教研中教改,在教改中提高,在提高中体现特色,充分调动教师研究的积极性。

(四)突出楹联特色校。2007年启动了创建“朝阳市楹联之校”活动。活动开展近6年来,学生兴趣盎然,家长拍手称快,社会反映较好。2008年1月15日《辽宁楹联》做了题为《凌源回小举行征联活动》的报道,介绍百年校庆征联活动情况。2008年3月14日《小学生报》做了题为《开展楹联教学,继承传统文化》的报道。

有了清晰的思路,明确的目标,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多年来,回小人挖掘自身潜力,发挥回汉同校的优势,师生相濡以沫,在多个方面特别是特色办学方面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

二、措施得力,助推特色教育成长

回民小学在特色办学方面,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但在成绩的背后,体现着学校一整套严密的得力措施。准确定位,把握方向,使学校在特色教育上统筹兼顾,扬长避短,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一)学校特色定位:

1、从回民小学的悠久历史来审视和定位。凌源市回民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始建于光绪33年,也就是1907年。现在教学班16年,学前班2个,在校生已达千人,教职工48人。经过几代回小人的不懈努力,使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了使这所百年老校的文化底蕴释放出来,更好地引领学校的发展,进一步宏扬学校的传统,故确定把楹联这一国粹作为回民小学的一个办学特色。

2、从大环境的角度来审视和定位,把楹联作为学校发展的特色。所谓大环境,朝阳市是中国第一个楹联之市,可以说作为朝阳市内每个子民都具有宏扬和传承国粹的历史责任,因此我们认 为楹联应该从娃娃抓起,从根本上抓起,从现在做起。

3、从学校生存和发展的角度来审视和定位。回民小学过去一直是属于村办或乡办,到2007年5月才正式变成市直小学,所以无论从办学条件还是从生源发展以及学苗质量都与其它市直小学差距很大,要想在夹缝中求生存,并能立足于乃至领先于凌源小学教育之林,走特色办学就是必然选择,所以我们必须用特色强校和强化内功来吸引优秀的学苗和生源。

4、从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来审视和定位,也指引我们选择楹联教学作为我校的办学特色。语文课标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而学习楹联和楹联创造能更好地完成课标中关于学生发展语言,积累语言,丰富语言,发展思维,培养想象和创新能力的多种功能这一目标,能更好地解决积累与应用的问题,所以选择楹联作为教学特色是优中选优。

5、从楹联的德育性要求来审视和定位,楹联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需要。因为楹联的句式可长可短,字数可多可少,因为它对仗工整,平仄相谐所体现出的意境美(非凡想象、生动创造)、音韵美(合辙压韵、平仄相对)、形式美(书法表现),可以说字字、联联无不渗透大自然灵动的美和生活气息,是我们开展德育的活动最好的渠道和资源。

三、体会颇多,与同仁共勉

在特色办学之路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有各自的天时地利。我们的体会是因势利导,灵活多样。

(一)营造氛围,扩大影响

我校对联教学正式酝酿是在2006年12月份,后经过三个月的论证和一些准备工作,于2007年4月正式启动创建朝阳市楹联之校活动,我们邀请了朝阳市楹联家协会李建军主席,孙超副主席,同时还邀请了凌源市宣传部、文化局局长、文联主席、楹联家协会、教育局、城关镇中心校等各位领导到会祝贺,并在凌源电视台加以报道,以此争得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2007年5月4日,我们在回民小学的家长会上,把开展楹联教学活动的意义、方案、步骤向广大家长通报,赢得了大家的支持和认可,更增加了我们开展这项特色活动的信心和决心。

2008年4月,凌源电视台快乐成长节目来我校录制节目,进一步报道了我校开展楹联教学情况,师生学习对联、研究对联、创造对联的情况得以展示,在社会上获得极大的好评。

打造书香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楹联教育的美。当你走进学校大门立刻就会被“回族万家百载学庠成骏业,凌河一脉三燕赤子续华章”校联所吸引,这是由朝阳市楹联家协会副主席孙超同志为我校撰写的校联,是凌源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白友良先生书写。

当你走进教学楼门时也会被“回汉同堂教苑春风荣百载,师生共脉源泉活水润千畴”所吸引,这幅联是我校百年校庆征联侯申涛先生所撰,此联获一等奖。由凌源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乌俊廷先生所书写。

又当你分别走各个进教室和教师办公室时,你都会被眼前的班联和室联所感染和陶醉,这些联的书写都是出自朝阳市书法协会会员马常福先生之手,室联和班联都各具特色,有的是师生自创联,有的是师生合作共创联。四年一班“走英雄道路踏实进取风帆进,创优秀班级守信遵规展翅飞”;五年一班“欣观雏凤巢中舞,笑待雄鹰宇外飞”;少先大队部“以人为本铺成安全路,施教因材架起心灵桥”除班联外,操场上也都有相应的联文,大门左右“遵规队更好,明理语方甜”,树空中“荡婆娑树影,织梦幻童年”,花坛旁“草坪抒壮志,花朵艳联坛”,等等,那消洒飘逸的书法和意境深远的对联内容确实时时处处给人以美感和熏陶。另外在每班一角都开设楹联园地,让学生学有素材,练有舞台,尽量扩充自主空间,感受楹联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学生从小感知对联美,感知书法艺术与对联结合所体现出的灵动的美、飘逸的美。

(二)规范管理,提升品位

虽然我校楹联教学起步较晚,但我们从起点要求较高,对教育教学定位比较合理,我们站在大楹联教育观的旗帜下,放眼未来,科学规划。

管理规范,评价科学。自创建活动开始,我们就建全了各种组织机构,从学校到班级,从老师到学生,分工明确,人人职责清楚,工作有序进行。分别成立楹联教学领导小组,楹联小报编审小组,各班楹联活动小组,备教留批小组。同时把楹联教学纳入教师工作考核之中,并在现阶段规定每周一节楹联教学课。

校本跟进,稳妥实施。因为对于此项教学我们没有现成经验,只得依靠自身,因此教导处翻阅、查阅了大量资料,除请专家讲课外,我们更多的是通过学校自己来组织培训楹联教师,积极编印校本教材,以确保楹联教学扎实有效地开展起来。到目前已基本形成四种类型的课,楹联基础知识传授课、楹联欣赏评析课、楹联活动游戏课、楹联简单创作课。在研讨中涌现出于占生、房艳、杨玉娟、董海艳、孙月秋、房艳等一批楹联教学新秀,为楹联教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注重积累,厚积薄发。学校楹联教育教学定位中明确指出,积累背诵是核心、是重点。所以学校规定每个学生每学期必背对联50幅,那么小学毕业时它就积累600幅对联,再加上积累的好词好句,古诗文80首,那就可想而知,对于小学生来说他的知识容量还不仅仅于此,所以说对学生一生的奠基具有伟大意义。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将来一定可以达到随时信手捻来,厚积薄发。

活动兴趣,创新成长。为了激发学生对楹联的学习兴趣,学校及各班定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征联活动,如:百年校庆、迎学校运动会、迎春、迎奥运、庆六

一、教师节;还有讲对联故事比赛;积累背诵,看谁积累得多等等。活动的开展,使师生情绪振奋。征联活动的开展,给学校增添了无穷的活力。杨玉娟老师的“春催桃李遍天下,教育英才布满园”,六年二班崔世宇同学的“感受童真快乐,品尝成长艰辛”,三年二班任涛同学的“与梦想齐飞,和时间赛跑”,五年三班张蓬嫄同学的“凤舞龙飞喜庆神州奔月,山欢水笑欣迎奥运来京”等富有诗情画意和大胆创意的作品。即在活动中受到了教育,也在教育中得到提升。可以说是教学和德育双丰收,所以说征联活动是楹联教育的最好活动方式,不但激情引趣,还能培养创新。

校报引领,周赛推动。为了推进楹联教育向纵深发展,2007年9月我们就要求每个班每月自编对联小报一份,学生每人每两周自办小报一份,主要是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自主想象、开发思维、创新发展的能力,2008年9月始全校开展每两周一次楹联挑战赛,一个月一个主题,分低中高年级出不同的对句。每学期开展一次对联积累背诵比赛,2009年元月,《回小联报》正式问世,也使楹联教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千秋伟业谱新曲,百载丰功绘美图。回望昨天,勤劳务实的回小人已经用不懈的耕耘收获了累累的硕果,翘首未来,沐浴着新课改的春风,秉承特色办学的宗旨,聪慧执着的回小人必将为百年老校的发展谱就新曲,师生合理奏响特色办学最强音。

均衡教育奏强音鱼米之乡谱新曲

一校两部 特色办学

一校一品特色办学施实方案

以特色办学,走科研兴校之路

校长培训作业之学校办学特色1[优秀]

八角亭课改扬特色黄梅县联教谱新歌

大木希望小“一校一品”及办学特色报告

开展语言文字教育 创造学校办学特色 语言文字工作特色校申报材料

打造亮点 彰显办学个性 整合优势 推动特色兴校工作总结

百年老校谱新曲   特色办学奏强音  戴改
《百年老校谱新曲 特色办学奏强音 戴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文章
    主题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