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论析

发布时间:2020-03-02 18:26: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论析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革命斗争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这一重要命题。在他这一时期的许多重要著作中,如《矛盾论》、《实践论》、《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新民主主义论》、《反对党八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关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论联合政府》等,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建设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科学论述了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文化建设的方针原则、文化建设的人才队伍、文化建设的领导力量等多个方面。毛泽东在这一时期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观点、重要论述,形成了基本完整和相对成熟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为动员千百万人民群众进行抗战并争取战争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食粮,也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值得我们认真进行梳理、学习、研究和借鉴。

一、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是由人类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相互交织、共同作用构成的实践活动,文化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以人类本身的进化发展来说明文化的重要性。他指出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进一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人类拥有的文化越多,越脱离必然王国而越接近自由王国。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论证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之间的关系,既充分肯定了物质生产的终极决定力量。又充分肯定了精神生产对物质生产的巨大反作用力量。实现了二者的辩证统一,奠定了他们在科学史上的不朽价值。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至理名言深刻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是对精神文化重要作用的高度褒奖。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政党,重视文化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指导革命实践活动,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艰巨的文化建设任务,日本侵略者为了实现长期统治中国的目的,在其占领区内,建立奴化教育的统治机构与制度,提倡与利用中国买办性的封建主义文化,培植为他们奴役中国人民服务的奴化文化。这种文化奴化政策,消弭了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精神,加深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危机。因此,为了反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实现国家解放民族独立,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必须组织起革命文化大军,用革命文化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化文化。毛泽东指出: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的战线,其中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文化斗争,是没有硝烟的斗争,是另一条革命的战线,为了战胜日本侵略者,共产党既要组织起浩浩荡荡的军事大军,又要组织起浩浩荡荡的文化大军,从文武两条战线展开斗争,使日本侵略者,不仅在军事上遭到打击,在精神文化上也要遭到打击,加速其失败,文化是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

在毛泽东看来,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不仅仅是为着打败日本侵略者,争取民族独立的需要,而且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目标之一,是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需要。他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这就是说,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一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在毛泽东所设想构建的新中国里,文化具有重要位置,是必不可少的,没有文化任何社会都是建立不起来的,文化与政治、经济三位一体,有机统一,不可分割。1945年4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毛泽东再次把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确立为未来新中国的基本目标之一,强调没有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即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发展,&&要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毫无疑问,文化建设是毛泽东所追求和确立的国家建设重要目标之一。

二、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以其特定的指导思想为核心,从而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是历经百般挫折、千辛万苦的历史必然。近代以来,面对中华民族文化危机,中国的仁人志士不断努力探索文化启蒙与文化复兴的道路。从洋务派对器物文化的青睐,到维新派对政治文化的关注,再到新文化运动对观念文化的变革;从中体西用,到西体中用,再到中西综合;从文化保守主义,到文化自由主义,再到文化激进主义等等,一大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启了中国新的文化自觉之路,执著地探索着一种新型现代文化,期间经历了漫长曲折的道路,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始终没有找到中国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毛泽东指出:在‘五四’以前,中国文化战线上的斗争,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和封建阶级的旧文化的斗争。&&那时的所谓学校、新学、西学。基本上都是资产阶级代表们所需要的自然科学和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说基本上,是说那中间还夹杂了许多中国的封建余毒在内)。在当时,这种所谓新学的思想,有同中国封建思想斗争的革命作用,是替旧时期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服务的。

延安整风运动时期毛泽东建党思想释析

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完

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论析

论毛泽东的思想精髓

论毛泽东的人本思想

论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论析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论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