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建国六十年语文教育大事

发布时间:2020-03-03 07:41: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建国六十年语文教育大事(简录左文之整理)

1、1950年,《人民教育》在第一卷第二期发了董纯才撰写的《改革我们的中学国文教学》。文章对中国国文教学的任务、教材、教法以及中学国文教师学习等问题,都提出了改进意见,如“中学国文教学含有语文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双重任务”,“我们必须着重教学今天的中国的语文和文学”“中学国文课,是应该教一些基本的文法知识的……教文法,也不应孤立的讲,而应配合着文章习读讲授”等等,此文的发表对指导建国初期全国中学国文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1950年8月,教育部制订了供五年制小学使用的《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语文作为一门学科的名称,代替以往的国语学科,并以国家课程法规文件形式规定下来,这在小学课程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它樗着语文教学思想的转变,樗着小学语文教学进入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时代。

3、1950年至1951年,出版总署编审局以陕甘宁边区的初高中国文课本为蓝本,组织编辑出版了全国统一的初高中《语文》课本。其编辑大意中写道:说出来是语言,写出来是文章,文章依据语言,“语”和“文”是分不开的。语文教学应该包括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项。因此,这套课文不再用国文或国语的旧名称,改称语文课本。“语文”一名在中学的使用至此开始。

4、1951年,《人民日报》自6月6日到15。5连载了吕叔湘、朱德熙合著的《语法修辞讲话》。还配发了《正确使用祖国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的重要社论。掀起了建国后第一次全国性语文规范化活动。

5、1951年9月,出版总署公布了《标点符号使用法》,对14种标点符号(句、逗、顿、分、冒、问、引、括、感叹、着重、破折、省略、专名、书名号)的用法作了具体规定。10月5号政务院发出《关于学习标点符号用法的指示》。

6、1950年,祁建华的“速成识字法”试验成功。51年开始推广,52年全国推广。此识字法对当时社会背景下扫除文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它以注音符号作为辅助的识字工具、分散难点进行识字教学和集中识字、大量阅读等经验,对我们的汉语教学也具有普遍促进的意义。

7、1952年6月,教育部公布选有1500字的《常用字表》,后又由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突击选出500字作为补充常用字,全计2000字。这是建国后由政府正式公布的第一份常用字表。

8、1952年7月到55年1月,在《人民教育》上进行了一场如何编制小学语文教材的大讨论。讨论的主角一方为时任小学语文课本编者的刘御,另一方为时任教育部小学司司长的吴研,所以这场讨论又称“刘吴之争”。讨论开始是围绕新编语文试用课本第一册展开的,后不断深入,便超出了第一册课本的范围,直接涉及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原则方法以及小学语文教学思想等问题。它直接影响了当时的小学语文教学以及后来历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制订和教材编写。

9、1953年,新中国第一部语文工具书《新华字典》出版。

10、1953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教育工作,毛泽东主持会议,会议决定成立语文和历史两个教学问题委员会,分别形容语文、历史教学和教材的编写方针原则,如语文科语言和文学分开教学的问题等,中国古代社会历史时期划分问题等。53年12月,语文教学问题委员会向中央提交了关于改进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请示报告,报告提出“应当氢衽中小学语文一门课程,分为语言和文学两种独立的学科进行教学。”54年2月1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准了这一报告。1956年4月,教育部发出《关于中学、中等师范学校的语文拉分汉语、文学两科教学并使用新课本的通知》,决定从1956年秋起,中学,中等师范学校的语文科分汉语、文学两科教学,并且使用新编的汉语课本和文学课本。

11、1953年7月《人民教育》发表了叶苍岑的《从《红领巾》的教学谈到语文教学改革问题》,详细介绍了苏联教育专家普希金以观摩北京第六女子中学《红领巾》教学后提出的意见和北师大中文第学生依照普希金的意见再次教《红领巾》的经过与体会。同期《人民教育》还配发了《稳步的改进我们的语文教学》的短评。飞机场发行后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密切关注,许多学校纷纷仿效《红领巾》教学方法,把“文学分析”当成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把提问、谈话法当成唯一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一时间红领巾教学法盛行全国。

12、1955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举办小学语文教师标准语语音训练班的通知》。全国各地积极行动,通过训练,许多地方的小学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普通话在全国迅速推广。

13、1955年11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在中小学和各级师范学校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指示》。5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

14、1955年11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在中小学和各级师范学校以及工农业余学校推行简化汉字的通知〉。

15、195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拟定了〈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作为全国中学共同采用的语法教学系统。

16、1956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其主要特点:1比较全面阐述了学科的目的任务,2把字词教学放到重要位置,3把汉语教学单列,使其成为和阅读、作文、识字、写字教学并列的一项教学内容,4阅读教学强调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发展儿童思维。

17、1958年2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提交的《汉语拼音方案》,这年秋开始,全国小学开始汉语拼音教学,用汉语拼音给汉字注音。

18、1958年秋,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完全停止。新编《语文》课本的选文突出政治性,增加了政论文,选入了新民歌。一些省市开始自编课本,这些教材的共同特点是从“三面红旗”的教育出发,积极选录时文为教材。

19、1958年,南京师范学院附小教师斯霞进行“分散识字法”教学实验。其特点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名,把字音,字形和字义的教学有机的结合课文词句、篇章进行,把生字新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感知、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辽宁省黑山县北关学校教师贾桂枝、李铎等创造了“集中识字法”。集中识字就是把汉字集中起来学习,先识字后读书。学一批字,再读一些课文,即集中教,分散练。 20、1959年,《文汇报》发起“关于语文教学目的任务的讨论”。讨论中,很多同志都用“文”“道”来说明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与语文知识教育这两重任务的关系,并由此展开争论,这就是现代语文教育史上的“文道之争”。

21、1960年,北京景山学校开展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实验。这种整体性的,循序渐进的,遵循科学理论指导的改革在国内个教育界产生了深入的影响。

22、1960年山西万荣县的“注音识字”经验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全国掀起了学万荣赶万荣的注音识字运动。其经验:一利用汉语拼音学习汉字,二利用汉字注意提前阅读,扩大阅读量,三在阅读中识字。教学初是先识字后读书,一段时间后则先读书后识字,以熟带生,越带越熟,以多带少,越还越多。

23、1962年,上海语文教育界把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能力训练(双基)的内容概括为“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简称语文教学的“八字宪法”。

24、1963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和《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首次明确提出语文学科的某些人性——“玉器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强调语文教学要加强双基训练。

25、1963年10月,《人民教育》发了许宗实,王泰然,敢峰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自然成长论与线爱教育的三篇文章,由此拉开了轰轰烈烈的围绕“爱的教育”思想的大讨论的序幕。爱的教育被当成资产阶级思想遭到猛烈围剿,使本来很有特色的科目都被政治化了。

26、1965年到66年,《光明日报》先后发起“怎样掌握启发式教学法的精神实质”和“怎样才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地进行学习”的讨论。

27、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各级学校基本停课。67年,中央号召复课闹革命。68年,各地相继成立中小学教材编写组,着手自编教材。有的地区把政治、语文、历史合并,以毛主席的菱为基本教材,有的地区把大批判稿也选入课本,78年全国能用中小学教材出版后才陆续停止。

28、1969年,《光明日报》发了题为《小将上讲台》的调查报告,对北京草场地中学实行的小将上讲台(教师上课,学生也教课,教师向学生学习,学生向教师学习)做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一时小将上讲台引为时髦。

29、1973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拟订了《汉语拼音基本式教学法》,各地纷纷试验。山东北京辽宁上海等将其编入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教材。

30、1977年,北京月坛中学刘月出月出和北京师院分院教授高原开始进行实验,目的是探索将作文教学从语文教学混合体中分离出来的可能性。79年,他们正式提出观察-分析-表达三级作文训练体系。产生了很大影响。

31、1977年,高考招生考试恢复。77年12月570多万考生参加高考。

32、1978年,教育部制定《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小学初中高中一年级开始试用新编的十年制教科书。这是教育事业拨乱反正的结果。

33、1978年,吕叔湘《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和叶圣陶《吕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重要文章相继发表,揭开了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序幕。

34、1978年,张志公提出小学语文教改应走分进合击之路。具体做法是:小学采用五年学制,分两段进行。第一阶段一到三年级,为“语言训练、识字训练、写字训练”三线分进段,第二阶段四五年级,为三线合拢阶段。

35、1978年,《现代汉语词典》出版。它是按国务院指示编撰的。从56年收集资料开始,历时22年。

36、1978年,语文教学通讯社成立。《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报》相继创刊。后一批杂志相继创复刊:78年湖北《中学语文》复刊,79年上海《语文学习》创刊,79年北京《中学语文教学》创刊。

37、1978年,北京八十中学宁鸿彬开始中学语文教改实验。课题分别是: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会学生学习语文、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语文教学中的世界观方法论教育。这五轮实验,大体与新时期中国语文教育改革的进程吻合。

38、1978年,江苏南通师范附小李吉林进行“情境教学”实验。

39、1979年,上海育才中学在时任校长段力佩的领导下进行语文教改实验。实验主要体现在三方面:自编教材与统编教材的有机结合/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方法/作文批改的革新 40、197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分赴四川、福建进行中学毕业生语文程度的实地调查。形成《从三百份测验卷看当前中学生语文水平和存在的问题》《从三百篇作文看当前中学生语文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张志公、刘国正为专门为这次活动写了专题文章。调查结果结集为《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和设想》。

41、1979年,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会成立。

42、1979年,教育部召开中学语文教材改革座谈会。会议指出:中学语文教材要在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大力改革,现行通用教材经过必要的修订后,要稳定一段时间,以便集中精力和时间研究有关进一步改革语文教材的一些重要问题,同时也便于教师熟悉教材,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43、1979年,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成立。12月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年会,会议回顾了建国以来中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总结经验教训,并对语文教学的特点、规律、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讨论。选出名誉会长叶圣陶,会长吕叔湘。

44、1980年,教育部召开中学语文教材改革第二次座谈会。会上,叶圣陶提出“玉器文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的必不可缺的工具”“课本必须对学生负责”,苏灵扬提出“语文课还要担当美育任务”“语文课要学语言知识,也要学文学知识”等重要观点。

45、1980年,《优秀语文教师上课实录》出版。选编了于漪、陆继椿、高润华、陈钟梁等老师的44节课。一时成为高师中文系和各发重点中学必备书。

46、1980年,《中学语文教学法》出版,这是新中国第一本由教育部直接确定专供高师院校中文系语文教学法课使用的教材。它的出版,樗中学语文教学法的理论研究理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47、1980年,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成立。会长郭林,副会长顾明远、陈哲文、李秉德、袁微子、斯霞。

48、1980年,《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出版。使语文界出现了一个学习研究应用实践叶老语文教育思想的热潮。

49、1980年,为贯彻中央“城市小学可先试行六年制”的精神,沪、浙、京、津四省联合编写了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编写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学要为培养21世纪创造型人才打好基础,必须转变教学思想性,由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由仅仅传授基础知识转为重视培养自学能力。

50、1980年,江西南昌三中张富开始进行实验,逐步探索出“跳摘”教学模式和“问题组合”教学法。

51、1981年,杭州大学《语文战线》杂志主办“西湖笔会”,参加者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和理论工作者,其中有欧阳黛娜、钱梦龙、章熊、顾黄初等。议题是关于语文教学中的智能培养问题。会后发表题材为《我们对发展智能问题的看法》。

52、1981年第二十期《中国青年》杂志发表了题为《羊肠小道上的竞争叫人透不过气来——来自中学生的呼吁》,呼吁重视中学生的负担过重的问题。叶圣陶听读了摘要后写成《我呼吁》一文,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最近,叶圣陶发了题材为《我呼吁》的文章,词意恳切,表达了学生、教师、家长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希望有关各方面注意这个问题,切实加以改正。

53、1981年,于漪发表了《在探索语文教学的路上》一文,总结了其30年教学经验与体会。

54、1981年,魏书生发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一文,总结了他进行语文教改实验的初步认识与经验。

55、1982年,韩雪屏、张春林、鲁定元合作撰写了《应当建立一门阅读学》在《语文教学通讯》发表,引发了一门新兴学科——阅读学的诞生。

56、1982年,黑龙江进行“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学生仅用三年时间在识字、阅读、写作方面完成现行的小学五年的任务。

57、1983年,张孝纯在河北邢台八中组织实验小组,进行“大语文教育”实验。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58、1984年,钱梦龙发表《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探索》,提出三主原则是组织语文教学过程的指导思想,四式是体现这个过程的基本程式。

59、1986年,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成立。

60、1986年,目标教学在我国诞生。86年10月,西安教委教研室提出“九年义务教育目标教学与常规参照性测试”科研课题。

61、1987年,广东省高等学校招生试行语文标准化考试。

62、1987年,上海闸北八中进行语文成功教育实验。语文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63、198

8、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初审稿和试用本先后问世。其特点:一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二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三各年级教学要求明确具体,层次分明,便于操作。对教学起了切实的指导作用。

64、1988年,国家语委,新闻出版署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65、1988年《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公布实施。国家教委、国家语委要法语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现代汉语一律以此为规范。 6

6、1990年,《语文学习》十期发了钱汉东《语法教学弊多利少》和董金明《正确对待语法教学》两篇观点对立的文章,引发了一场关于“淡化语法”的讨论。半年时间仅《语文学习》就刊文30多篇。这次讨论引发了中学语法教学体系的变革。

67、1991年,中国写作学会阅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旨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阅读学理论体系和训练体系,为营造书香社会而努力。下设快速阅读研究中心,快速作文研究中心,快速识字研究中心等组织。

68、1992年,中国语文报刊协会成立。

69、1992年,愉快教育实验、和谐教学法实验分别在上海、山东进行。

70、1993年,多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在全国初中小学使用。92年,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了人教版、北师大版、川教版、辽教版、苏教版等各种教材。

71、1993年,荆州余映潮系列论文“中学语文教例品评100篇”在〈中学语文〉连载,提出“主问题教学”和“板块式教学”。

72、1993年,湖北宜昌开展“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实验,创立了大语文教育格局。 7

3、1995年,山东高密一中试行“语文实验室计划”,以语文实验室为载体,衽开放性语文教育,实现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发展个性,健全人格的语文教学目标。

74、95年,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诞生。每两年一届。为全国语文教师和教研员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7

5、1997年,《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发布。 7

6、97年,《北京文学》引发了有关语文教育问题的大讨论。其十一期以“忧思中国语文教育”为题,同时发了邹静之的〈女儿的作业〉王丽的〈中学语文教学手记〉薛毅的〈文学教育的悲哀〉等三篇文章。对语文教育展开批判。其后大量媒介卷入,语文教育问题成为社会热点问题

77、98年,教育部在全国七个地区(苏州、荆州、福建莆田、烟台、吉林辽源、上海闵行区、北京顺义)进行语文中考改革试点工作。打破刻板命题套路、提高命题水平是其核心。 7

8、98年,由〈萌芽〉发起的新概念作文大赛诞生。提倡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 7

9、99年,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召开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80、90年代,进行了一场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大讨论。是由87年申小龙在〈读书〉第八期上发的〈汉语的人文性与中国文化语言学〉和陈钟梁在〈语文学习〉8期上发的〈是人文主义,还是科学主义〉开始,朱绍禹、张志公、于漪、魏书生、程红兵、韩军等一批大家与新锐参与,成为热点。

81、99年2000年新一轮高考改革试点。改革科目设置:为3+X,改革考试形式:增春季招考,改革录取方式:计算机阅卷和网上录取。 8

2、2000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1年1月1日施行。 8

3、20世纪末,网络写作兴起。 8

4、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新课程改革启动。 8

5、2001年,广西教育出版社〈新语文读本〉出版。在出版界和校园内掀起了读本热。 8

6、2004年,全国高考实施较大规模的分省命题。这是我国高考大一统制度的突破。 8

7、200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从今年起,免除592个国家扶贫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 8

8、2005年初,教育部调整教育结构,将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之一。 8

9、2005年春,我们尝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试探性地出台了两个重要制度:一是《教职工教书育人首遇负责制》,二是实施《学生处分听证办法》。

90、2005年11月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91、2005年,教育乱收费:政府频出“治乱”举措。 9

2、2006年9月1日起,修改后的义务教育法正式实施。 9

3、2006年,教育信息化的实现,网络开始进入校园。

94、2008年2月25日,由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与英国伦敦南岸大学合作建设的伦敦中医孔子学院正式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所中医孔子学院。

95、2008年4月3日,我国推出针对大中小学的学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规范汉字书写。据介绍,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语言课程标准已对汉字书写提出要求,但没有具体的考核评价指标。进一步推广这项工作,有助于青少年书写规范优美汉字,提升文化底蕴。

96、2010年6月,北京的王大绩先生连发五篇洋洋洒洒的博文,以《无知者无畏——给高考作文试题点评专家的写作启蒙课》为题,站在一线教学及教研的角度,深入地批驳了一些所谓名流专家隔鞭搔痒想当然的点评,就审题立意、选材以及诗歌等考场写作的问题,进行深入、详尽、有效的分析论述,在中语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9

7、2010年7月,鲁迅部分作品被删除引发大讨论。

98、2010年12月,全国首届高中语文模块教学研讨会将在深圳召开,这标志着我国语文教学已由农业文明时代的单篇到工业文明时代的单元再到信息时代的专题探索时代的正式开始。

99、2010年11月22日至12月1日,全国中语会组织了中语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及部分骨干教师首次赴台湾进行中学语文教育的学习考察和探讨交流。

100、2010年11月底,一本民国老教材《开明国语读本》悄然走红,引发了一场热议。

建国六十年

建国六十年

建国六十年演讲稿

建国六十年征文

建国六十年诗歌

建国六十年征文作品

建国60周年作文:建国六十年

庆祝国庆建国六十年演讲稿

建国六十年我国十大成就

建国六十年歌剧发展道路论争

建国六十年语文教育大事
《建国六十年语文教育大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