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入学教育李书记讲话稿

发布时间:2020-03-03 13:06: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加强德育管理,构建和谐校园

新生入学教育

德育是当前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大课题。随着全社会对学校德育工作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德育地位正在得到改善。根据当前实际,急待解决的是如何加强对中学生德育教育,避免简单的空洞的说教。让德育工作变得生动形象,让中学生听的入耳入心,从而使德育工作更具可行性和有效性。根据古今中外德育工作的先进理论和本人十多年来的教学探索,欲使德育工作更具时效性,必须注重从以下六个方面加强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

(一)明确知、情、意、行内在联系,重视知、情、意、行教育 知、情、意、行是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四个方面密切相关,互相影响,协调作用,不可分割。中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正是知、情、意、行同时作用、综合影响的结果。知是道德认识。认识是否正确, 关系极为重大。现在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在一些青少年学生中是非颠倒:如视挥霍为慷慨,视节约为吝啬,视暴躁为直率,视友谊为“哥们义气”,视尊敬教师为“拍马”,视反映情况为“出卖朋友”,视庇护错误为“ 忠诚”表现,视破坏公物为“英雄行为”、视染发、戴项链、抽烟、喝酒为时尚等等。因此,在中学阶段不仅要掌握科学知识,还要增强判断能力,提高道德认识。

情是道德情感,即对某种道德义务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它是道德认识的具体表现,具有极大的感染力量。 在中学生中,有的认识较高,但对美丑与善恶,缺乏爱憎的情感;有的情感丰富,但自控能力

差,极易冲动,做出错事。实践表明:情感与理智结合,就能自我控制,产生正确行动;情感与冲动联系,必将主观武断,生惹是非。

意即道德意志。它是在履行道德义务时自觉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是人们能否达到一定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有了道德意志,就能不畏险阻,勇往直前,克服困难,实现目的。反之,必将遇难而退,半途而废,甚至屈服强暴,变节弃义。

行即道德行为。它是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的集中表现。中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他们在生活中就能遵守社会的基本准则,言行就会显得高尚,并能积极地做一些有益于社会或他人的事。

中学生的身心条件各有差异,品德水平不尽相同,面对差异,我们要永勇于改正缺点,发挥长处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作为教师,也要必须寓情于理,寓意于行,情理交融,意行结合,促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切实提高教育效率。

(二)重视各种有形教育,组织高质量的交往活动

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培养,离不开各种有形的活动交往。中学生在参加学习、文体、听报告,参观旅游和生产劳动等项活动中,必然产生相应的交往,这些活动和交往,都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影响其思想品德发展方向。在实际工作中,一切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交往,就能使学生追求理想,自强不息,蓬勃向上,勇攀高峰,健康成长。反之,那些无益的活动交往,必然导致学生思想空虚,贪图享受,缺乏理想,鼠目寸光,甚至误入歧途,后果难以设想。因此,要十分重视活动交往内容的选择,做好引导工作,依靠中学生集体的力量,达

到学生在每一次活动交往中获取知识,转化思想,经受教育,提高觉悟的目的。

一切交往活动的成功组织,并使之充分发挥有益的示范教育作用,是同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分不开的。正如加里宁所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可见教师具有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以及感人的表率作用,永远是组织好交往活动,做好思想工作,提高教育效率的可靠保证。

(三)坚持学校教育与中学生自我教育相统一,确保德育工作的最佳效果

德育须把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离开了教育的影响和作用,自我教育就难以健康发展;忽视了中学生自我教育的特殊地位和功能,德育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个体自觉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是学生自身思想品德塑造的最高形式。

中学生自我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对应,其地位和作用是教育所不能取代的。首先,中学生自我教育就其形式而言具有个体性,总是与个体的观念体系及心理活动密不可分的。只有通过自我教育,才能把社会性的教育要求转化为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其次,只有通过中学生自我教育活动,才能使受教育的中学生逐渐成长为教育者所期望的人。第三,中学生自我教育是内部的思想转化活动。无论克服自身的消极因素,还是升华原有的积极因素,都表现为自觉性、主动性。只

有通过中学生自我教育,教育活动才能与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相适应。

(四)认清德育的长期性和反复性,始终如一地抓好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工作

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既来自知识的逐渐积累,又来自对客观实践的亲自体验,因而必须长期培养 ,反复提高。比如学生的道德认识,是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学生的道德情感,来自对是非善恶与美丑的不断认识与体验。学生的行为习惯,更需长期实践,持续锻炼。实践证明,塑造正确的思想与习惯、不能短期完成,改变错误的思想与习惯,往往需较长时间。离开长期教育、反复培养,很难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尤其是我们德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认识、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习惯,使之对工作具有责任感,尊重别人,关心他人,能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对社会对人生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总之,要使把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

中学生可塑性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受不同的思想影响,就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变化。当前,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腐朽的东西,经常侵蚀着学生心灵,他们的思想不可能风平浪静,而是时有起伏。面对中学生的思想状况,不应悲观失望,惊慌失措,而要深入调查,关怀体贴,反复教育,把德育工作做实做细。那种大发雷霆,严厉惩办,灰心丧气,厌烦学生、斥之为“品质恶劣”“社会渣子”的简单粗暴做法,只能伤害学生,而不利于德育工作的进一步深化。

由此可见,要想做好中学生的德育工作,只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和风细雨,耐心疏导,才能滋润学生心田,促进其健康成长。

(五)把传统美德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

汉代大思想家王充说:“德不优者,不能怀远。”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传统美德,很多名人、伟人他们在立德修身、治国安邦方面有着感人的故事。像疏食淡饭不改其志的孔子,威武不屈、忠贞如一的苏武,忧乐天下的范仲淹,万古忠义的岳武穆,等等。如果把这些可歌可泣的人物事迹讲给学生们听,足以在思想上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他们走向人间正道。但是这些人物事迹却代替不了学生们的实际行动,因为我们的学生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社会现实;而且我们的社会即将跨进21世纪,我们的学生即将成为21世纪的青年。新的社会形势和激烈的竞争在等待着他们,各种不同形式的人生观、价值观摆在他们面前,如果不把传统美德教育与社会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们就很难培养出健康而高尚的品德。当然,在学习上他们的进取心也将受到不良的影响。

(六)把严肃的纪律与活泼的班风结合起来

一个班级具有严肃的纪律是每个学生顺利学习的保证,而活泼的班风又能使每个学生以更加愉快的心情,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严肃的纪律与活泼的班风,二者之间不仅不存在着任何对立,而且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只有严肃的纪律才能创造一个具有朝气的班集体,而在一个积极上进的班集体中,每个学生会更加遵守纪律。所以每一名学生没有理由不执行的校规、班规,一旦有人违背了,将要受到严

肃的批评。与此同时,同学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有意义活动,千方百计地创造一个活泼的班风,如演讲比赛、体育竞赛,各类征文活动、学雷锋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习生活,也促进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培养了集体荣誉感。 总之,一个有道德、有理想的人,他会努力地学习;同时,一个正在丰富自己知识的人,他的道德修养也会在逐渐地提高。知识与品德应该是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对于一个中学生,如果不把品德培养放在首位,就很难使之成为将来对社会有用的人。元朝的学者吴澄说:“学必以德性为本。”清末的康有为也提出“以德育为先”的口号。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必将为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我们要更加珍惜团结和谐的局面,始终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稳定持续的发展,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把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李书记讲话稿

入学教育讲话稿

入学教育讲话稿

学院书记某年新生入学教育大会讲话稿

新生入学教育讲话稿

七年级入学教育讲话稿

新生入学教育讲话稿

职业中专入学教育讲话稿

新生入学教育讲话稿

级新生入学教育讲话稿

入学教育李书记讲话稿
《入学教育李书记讲话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