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风俗习惯

发布时间:2020-03-03 22:21: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风 俗习惯

(1)、简单的食

九寨沟藏胞以青稞、玉米、小麦为主食。青稞炒熟后磨成面、做成糌粑,

或酿制成青稞酒,是藏胞最喜欢的食品和饮料。玉米做成的炒炒饭、烧馍、

搅团和小麦做成的馍饼、面条是九寨藏胞的日常食品。早晨,一般喝酥油茶,

吃糌粑;中午,吃烧馍;晚饭吃酸菜面块。饭后喝一点青稞酒或大麦黄酒。

逢年过节吃血肠、糌粑肠、烤羊肉等。肉食以猪肉为主,也吃牛羊肉,肉清

炖,佐料放得很少。由此可见,清淡、简朴是九寨藏民饮食的两大特点。

(2)、住

九寨沟藏胞的住宅大都是木结构楼房,一般分为三层,底层关牲畜,二楼住人,三楼设经堂。藏族以上为“净”,下为“秽”,所以将神圣的经堂设在第三层。藏家的家具一般都做成组合式,与板壁镶嵌在一起,不加油彩,保持木质本色。藏家也不需凳椅,男子席地而坐,女子折腿跪坐。

(3)、行

由于九寨沟所处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古时候,他们大多以骡马为交通运输工具

(4)、葬

土葬、塔葬、天葬

(5)、特的婚礼

在九寨沟,藏族青年男女的择偶方式同汉族差不多,一种是自由恋爱,一种是父母包办。但婚礼就比较独特了。婚礼时,男女双方都要选好已婚夫妇作陪伴,男方迎亲的代表,骑马先到女方家住一夜,第二天再将新娘接回家。女方村寨的妇女在道口、桥梁处用酒迎侯迎亲的马队,并把灌醉客人视为天大的乐事。到男方家门口时,男方要鸣枪二响,表示欢迎。然后由新郎将新娘扶下马,与陪客一同进新房并排坐下,全寨的人带上酒和哈达前来贺喜,先由德高望重的长者致祝酒词,接着自由喝酒。新娘在男方住三天后回娘家,这次要由男方寨上的妇女在道口敬酒送女方的陪同人马回寨,谁灌醉的客人越多,谁就是最能干的女子。新娘 一般要在娘家住上半年才接回男方家。

民 居 建 筑

民宅建筑为土木结构相结合,以木结构为主,依山坡而建,墙基础用块

石砌成,墙体用土垒成。房子的大小由柱头的多少来决定,最小的是9柱,

多的有40多柱。房顶一般人叫“榻板”或“榻子”,长1.3米左右。榻板有

两种规格,一种是均匀型,厚薄相等,称为汉式榻;另一种是刀片形,一边

厚一边薄,称为藏式榻。在建筑施工时前一种较容易铺盖,两片榻之间的缝

隙上面盖一片,后一种单层压边,难度大,铺盖时技术要求高。用榻刀劈出

来的榻板,在板面上有一条条由年轮形成的纹沟,下雨时,雨水随纹沟流出,流线形的房顶很容易排出雨水;太阳一出来,潮湿的榻板很快又会被晒干。用榻板盖的房顶,面上风吹雨打日晒,木质逐渐变质,而朝下的榻面经过炊烟的长期熏烤逐渐变厚变硬,两年左右,把整个榻板翻过来铺盖,这样反复一直到不能用了才换新榻片。流线型的榻板房顶,排水性能强,随房檐淌下来的雨水,天长日久,容易冲刷土墙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藏族住宅的房檐两边都安装了上长长的木水槽,用来排水。

这种水槽每户都备有几根,

随时调换房檐上的水槽或作为其他应急用。在水槽口下备有数个大大桶,高1.3米左右,直径约1米左右,用来储蓄房顶淌下来的水。为了防止大水槽和木桶腐朽,选择用材时,主要用松科植物红松。这种用榻板铺盖的流线形房顶,适合九寨沟多雨雪的天气。木结构的住宅房分为三层楼。二层楼前面为平台,边上有偏房,主要住人,三楼堆放草料和其他杂物,底楼作为牲畜圈棚。这种建筑特性,适合于九寨沟半农民半牧地区,人畜分居,粮草物资储存,又有足够的肥料供农业生产使用。

宗 教 信 仰

九寨沟的宗教是以苯教为基础,佛教文化为主导的藏传佛教。苯教,是

古代藏区存在的、以崇拜自然对象为主的原始宗教形式,这种崇拜传统一直

在民间流传。苯教是一种多神崇拜,崇拜的对象包括日、月,星辰、山川、

河流、湖泊、飞禽走兽等,相信“万物有灵”。苯教“万物有灵”的多神论思

想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同时,佛教”人生唯苦,四大皆空,生死

轮回,因果报应“等缘起的思想理论以寺院为主在九寨沟藏传佛教文化中起

着主导作用。

藏传佛教文化特点——活祭与放生

佛陀说:“一切有为之善业,放生功德最大”,这是藏传佛教产生“活祭”的理论依据。“活祭”同时又是苯教“万物有灵”崇拜动物的产物。放生有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的是把自己的家畜、家禽中年龄最大的通过念经等宗教仪式,披挂放生。放生的地点是当地的主要“神山”。间接分为:一是向他人宣传放生,达到阻止他人杀生的目的;二是用自己所拥有的权力和地位封山封水,定为“神山神水”,使其变得神圣不可侵犯,从而达到保护各种野生动物的目的;三是把别人将要杀害的家畜和野生动物买下来。

转 经

转经,按苯教“雍仲”的旋转方向,向右转。转经是普及面最广的一种特别礼仪。转经筒内装有一定数量的经咒,每转动一下经轮就等于念诵了数百遍经轮内的经咒,其无量的功德就在于此。因此,“转经”在藏族社会久兴不衰。

佛神山与神山

佛神山与神山,如九寨沟的扎伊扎嘎山,是藏传佛教的象征,藏族人称之为“尼”。佛神山是藏传佛教教徒信仰佛教的活动场所,通过转山磕长头,诵经虔诚,祈祷达到自己清心净身的目的。

嘛尼堆

嘛尼堆,九寨沟藏区称为“牙则”。是堆积在神山的山顶或转山必经的山口和各藏寨神山指定的位置上的有经文的石堆或神箭(木制的各种兵器),堆上还插有经幡。“牙则”起源于苯教万物有灵,属于原始宗教的大自然崇拜,是藏传佛教中崇拜祭祀山神的主要仪式,是原始苯教山神崇拜的具体体现。“牙则”的位置由*或高僧选定。“牙则”分为地上和地下两种。地上的堆放石头,这些石头,有的是信徒经过千难万苦从其他佛山圣地带来的;有的是本地经过念经护法的;有的是转山人放上的。九寨沟多数“牙则”是各种木制的兵器,是每次念经祭祀山神时由各户做的。第二种是埋在地下的,叫“布得”,主体用金属罐或陶瓷瓶,中间竖一段用方枝柏树心做的方木,称为“命木”。上面缠绕八字真经,周围装上五谷、金银、珠宝、宝瓶、各种兵器等物 ,深埋后在上面栽上树木花草等堆成“牙则”。

龙 达

龙达是藏语。“龙”是指天地间大气中的元气和无形的神灵;“达”是指信教徒在元气的充沛下和神灵的保佑下,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龙达”属于原始苯教崇拜大自然的产物,是藏传佛教祭祀各种神灵的主要内容之一。“龙达”有纸和布做的两种,上面印有图案和经文,呈正方形或长方形,中间印有一匹驮摩尼宝珠的骏马,上有日月,四角印有龙、鹏、虎、狮四种动物。“龙达”使用时,纸做的顺风撒放,布做的用毛绳串联起来,悬挂在桥上或神山、“牙则”等地。现今藏族社会信教者放“龙达”,主要是为了祈求神灵保佑自己吉祥如意。

经 幡

九寨沟藏民称为“葛达”,意为插在门口的旌旗,实是密宗文化与中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经幡根据其用途和不同的内容长短不一,短的几米,长的树十米,分蓝、白、红、绿、黄五种颜色,在长经幡的边上还有各种颜色的小装饰片,上面印有“龙达”。九寨沟的经幡多用木条做成旗杆,且高大,多为竖插,横挂的较少,这是九寨沟经幡的特点。

藏 族 服 饰

九寨沟的藏族服饰做工精细,华美洒脱。男子穿红、紫、咖啡色氆氇,

或白色衬衫,衣袖宽松,系红色或黄色腰带,腰间佩带腰刀和吊刀,头戴礼

帽,显得英武潇洒,恰好衬出他们的健壮体魄和剽悍豪爽的性格。女子爱穿

长至脚踝的黑色 衫,系红色腰带,头戴羊皮镶边的圆形帽。节日盛装时,背

后从头到脚披一长带,上缀镂花银碟和珠宝,加系皮制窄腰带,上缀大银花。

佩带双耳环和玉石、琥珀、象骨、玛瑙等制成的项链、手镯和嵌珠银戒。她

们款款走来,既不失村野风味,又显得雍容富丽。中老年妇女常在肩上斜挂一个银制经盒,将头发梳成许多长而细的小辫披在肩上。老年男子喜欢手摇转经筒,戴一串佛珠项链。冬天,男女都穿豹皮镶边的大皮袄,头戴漂亮的狐皮帽。

现代藏装正向多样化和豪华方向改革发展。随着藏区的开放,旅游经济收入的增加,人民生活和生产方式的逐步改变,适应新形式下的需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九寨沟出现了一些藏装改革派,她们集汉装和西藏服的优点,对藏族女装进行了大胆地改革。

经过改革的服装,腰间扎上腰带和银装饰品,既具有藏民族特色,又便于妇女参加各种活动。以九寨沟宾馆为例,按九寨沟的藏装的特点和西藏服的样式,把女装设计成无袖长开衫,作为具有九寨沟藏民族特色的礼服。这种服装由于是无袖长开衫,穿着时比西藏服方便,不同身材体形的淑女穿上各显其美,优美而自然,适合宾馆服务人员穿着。现代藏装有三种类型:一是表演性服装,主要是各文艺团体和个人演出节目时作表演服用。表演性服装还包括展示性服饰,这种服饰全面向人们展示各种豪华的藏族男女服饰。二是各旅游服务行业的礼服,这种服装从较流行的西藏服正向九寨沟的传统式豪华型服装发展。三是藏民族传统的服饰,取材从单一向多样性发展,色彩从传统的黑白红色向多种色彩和花样发展,服饰从普通型向高档豪华型发展。

教 会 寺 庙

扎如寺位于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扎如沟宝镜崖下,据藏文史籍记载,距今

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藏语全称叫“然悟贡巴扎西彭措岭”,简称“然悟贡巴”

由于该寺地处扎如沟内,因此汉语称为“扎如寺”。

扎如寺属藏传佛教的“苯波”教,历史上属“奔卡拉康”。由21世奔卡旦增建参*在西藏麦日一位堪布的指点下,于公元1573年迁移到扎如沟的宝镜崖下。经过历代奔卡对寺院的改建和扩建,到50年代,寺院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寺院占地面积15200平方米,拥有大小经堂多座,茶房、库房、客房、藏经房各一座,僧房六十余座。重要法器、文物、佛祖塑像、佛经等财物价值上亿元。有僧侣129人,*2人,信教村寨、四十多个,信教群众六千余人。1956年阿坝州藏区发生的叛乱使寺院的房屋和主要文物法器遭到严重破坏。1986年,四川宗教局负责人对扎如寺的情况做了详细调查后,同意恢复扎如寺。国家拨款一部分,加上群众的捐款捐物,扎如寺才得以逐渐恢复。经过重建恢复的扎如寺现已处具规模:占地面积14510平方米,寺院现有*1人,僧侣61人。寺院每年举行4次佛教活动,分别是:第一次是“良美都钦”,举行时间为正月初三至初六;第二次是“麻艺助钦”,举行时间是四月初七至十六日;第三次是“郎幺东确”,举行时间是五月十四至十六日;第四次是“顾朵”,举行时间是九月二十七至二十九日。

1995年,扎如寺纳入县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扎如寺在九寨沟生物圈保护区内,作为藏族文化遗产,寺院具有宗教、教育和文化三个功能。

节 日 盛 会

麻孜会

农历正月为藏族的年节。而九寨沟最隆重的节日当数农历三月十五的“麻

孜会”。这天男女老少都身着盛装去扎如寺参加庙会, 烧香敬神,朝佛转山,

向师长亲友、和尚喇嘛敬献哈达,表达美好的祝愿。庙会上也有唱歌跳舞、

演藏戏等庆典活动。青年男女也常在这天寻觅知音,交结朋友。

德朵节

每年冬季至初春,是易发生火灾的时节,就以村寨为单位,请喇嘛在专门的院内念经祈求免灾。这一节日由两个仪式组成:一是守火仪式,一是驱火仪式。守火仪式时,要在寨子中最适宜观望的地方搭一个了望蓬,每家委派一名代表驻守望蓬。在晚上十二点前,寨民围寨转游,边转边唱,告戒人们防火。驱火仪式由几个寨子联合举办,持续一天。寨民均穿漂亮的新衣,念经祷告,观看由数十人组成的马队摇旗呐喊,鸣枪驱火。

转山节

农历六月十五和七月十五的转山节,主要活动是朝拜扎依扎嘎神山,但也充满节日的喜庆气氛。转山这天,藏胞大都要着盛装,相互祝酒,齐声歌唱,骑马或步行绕神山一圈。

“良敏王清”庙会

每年正月初五,为纪念苯教有名喇嘛人圆寂升天,藏民们聚会于扎如寺转经。

乐 器

藏族乐器,主要有以下几种。

吹管乐器 甲岭(唢呐)、柴岭(横笛)、雄岭(竖萧)、岗岭(人腿骨笛)、鹰骨笛、雁骨笛、杂岭(陶埙)、洞(法螺)、洞钦(长号、大号)等。

弹拨乐器 毕旺(琵琶、琴)、毕旺居吉巴(单弦琵琶或琴)、毕旺居松(三弦琵琶或琴)、毕旺居芒(多弦琵琶或琴)、札木年(弦子)、竹质和钢质口弦等。

拉弦乐器 牛角琴、札尼(牛角胡)、铜胡、根卡等。

打击乐器 鼓、大鼓、杂额(腰鼓)、桑额(铜鼓)、钹、铙、铃、止尔布(小铃锋)、札如(手摇鼓)、串玲、盘铃、达玛如(拨浪鼓)、叮夏(碰铃)、达玛(碗形鼓)、锣等。

它们有独奏,有的配歌伴舞,有的用于宗教仪式。

羌族有哪些乐器?

羌族的民间乐器中最具特色和最著名的要算羌笛。据说这种乐器系秦汉时游牧西北高原古羌牧人所发明,故名羌笛。因为当地不产竹子,所以最初的羌笛是用羊腿骨或鸟腿骨制成。现今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博物馆还珍藏着一段三个孔的骨笛。早期的羌笛还是一物二用,既可当吹奏的乐器,又可作策马的马鞭,所以又叫“过”(马鞭)或“吹鞭”。在西汉以前的羌笛只有三至四个按孔,到公元前一世纪,经过京房(公元前77年—37年)在后面加了一个最高音的按孔,才有五个按孔,并逐渐传入了内地。关于羌笛的演进过程,后汉马融在《长笛赋》中有详细的记述。

近代流行于阿坝州羌族地区的羌笛,是一种六声阶的双管竖笛。管身用岷江上游高山特产的油竹削成,方筷形,长约15-20公分,粗如小指,两管并列,以细线捆紧,竹簧插于管头,竖吹。多独奏,用特殊的“鼓腮换气法”,不断地吹奏,音色柔和、纤细,悠扬而婉转。

此外,羌族人民常用的乐器尚有小锣、铜铃、唢呐、羊皮鼓、月琴、胡琴和竹口弦等。

风俗习惯

彝族风俗习惯

端午节风俗习惯

中秋节风俗习惯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各民族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调查报告

蒙古族风俗习惯

韩国风俗习惯

藏族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