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本溪市供暖调研报告 文档

发布时间:2020-03-02 11:44: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本溪市城市供暖情况的调研报告

(基础产业处 孟宪堃)

城市供暖是涉及千家万户的重要民生工程,根据市政协调研通知要求,为促进我市城市供暖系统建设更加完善,本文通过对我供暖发展状况分析,在深入分析供暖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市供暖情况发展措施。

一、供暖概况

全市现有人口155万,总户数56万,其中:城市人口约95.6万人,采暖用户23.5万户。区域集中供暖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主要利用本钢生产余热为热源,余热水温度一般在40-50 ℃,最高不超过60 ℃,此后陆续发展其他供热方式及供热区域。

(一)供暖企业基本情况

根据市供暖办提供数据,我市主城区供暖总面积2040万平方米。市区供热企业14家,其中主要四家为:

本钢热力开发总公司供暖面积762万平方米,主要供热区域:市区内本钢住宅区及郊区(歪头山、南芬)。

衡泽热力发展有限公司供暖面积700万平方米,主要供热区域:转山、卧龙、彩屯等地。

本溪泛亚环保热电有限公司供热面积为350万平方米,主要供热区域:以主厂区为中心,东部至程家,南部至朝中、1

西部至12中,北部至小华山。

本溪市华兴热电有限公司现有供热面积160万平方米,主要供热区域:市区东南部。

上述四家供热面积为1972万平方米,占全市供热总面积的96%,其余10家公司(太子城、成德佳园等边缘小区)供暖面积近70万平方米。

(二)主要企业热源现状及改造情况

(1)本钢热力公司主要装机规模:28座锅炉房、70座泵房、94台锅炉、总容量780MW。

改造情况:2009年进行部分水泥管网改造及新建水泥换热站;下一步计划:焦化、发电、平山、二电及溪源新建热源厂。

(2)本溪衡泽热力公司主要装机规模:58MW锅炉3台、29MW锅炉6台、14MW锅炉2台、总容量376MW。

改造情况:从2005年对彩屯热源厂扩建一台58MW锅炉,2006年改造3台29MW锅炉、铺设彩北供热管网10KM,新建转山、卧龙热源安装3台29MW链条炉、2台14MW链条炉铺设管网9KM,2009年扩建彩屯热源厂2台75t/h锅炉,铺设溪湖供热管网16KM;下一步计划:2010完成彩屯热源厂2台75t/h,蒸汽锅炉扩建工程及相应的换热站建设。

(3)本溪泛亚环保热电公司主要装机规模:4台75t/h锅炉,3台1.2万KWH机组。

改造情况:2006年新上1.2万KWH备压机组、09年新上一台75t/h锅炉,新建银亿、锦城、程家等小区换热站及配套管网工程;下一步计划:为适应东部城区发展计划投资

1.5亿元,扩建两台160吨锅炉,计划投资3100万元进行区域内供暖管网调整改造等工程。

(4)本溪华兴热电公司主要装机规模:3台58MW热水锅炉。改造情况:2007年新建换热站7座,2008年新建换热站2座,供热管网自动控制系统;下一步计划:新建70MW锅炉一台和地工路、育龙路供热次网线4公里。

全市共有锅炉房63座,锅炉167台,75吨以上9台,10-40吨30台,10吨以下105台(加压、加热锅炉)。

(三)供热管网状况

我市主城区供暖管网采用金属铸管铺就,以地下埋设为主。管网总长度为883千米,其中:余热供暖管网5条(本钢一铁、二电、三电、焦化和水泥管网),管网总长度为276.8 千米,负担471万平方米供热面积。目前供热管网大部分为超期服役。使用年限在15年以上的占42%,10—15年的占13%。尤其以本钢余热供暖管网超期服役最为严重。为了加快供热设施更新改造,提高供热保障能力和热能效率。2009市政府统一贷款4.5亿元,解决供热管网改造项目资金不足问题,主要用于本钢水泥管网改造项目和市衡泽热力旧管网改造。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供暖管网设施老化,事故频发。目前市区五条余热管网和三条较大型供暖企业管网,使用年限大部分超过15年,其中本钢一铁、二电余热管网使用年限已达30年以上,由于多年没有进行较彻底的改造,现有部分管网已处于报废状态,随时都将爆裂。此外其他由锅炉供暖的陈旧管网(2000年后新建的供暖系统除外)也需要进一步改造。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冬季最冷期,管道爆破事故频发,抢修期达到7-10天,每年约损失1120万吨水,费用3000多万元。这些事故已经引发多起社会问题。

2、小热电机组,难以满足大规模集中供热的需求。我市东部城区现有的热电厂机组规模小,而供暖面积逐年递增,还需增加锅炉房和循环泵站来提高温度,加大了运营成本。

3、现有小锅炉房热效率低、能耗高,污染严重。小锅炉热效率比集中供热低20%以上,同时环境污染也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如:粉尘和二氧化硫排放,废渣、储煤场占用土地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和形象。

三、措施和建议

1、积极推进热电联产项目,缓解热源不足的矛盾。

2010年计划开工建设本溪热电联产工程,该项目装机2×350MW,投资30.2亿元,年发电量33亿kwh,供暖面积

1700万平米。建成后可使我市供热能力成倍提高,拆除小锅炉房63座、小型热源厂2座。退役机组10台装机16.6万千瓦(本钢退役机组13.2万千瓦、泛亚2.4万千瓦),年节约煤量43.62万吨。该项目的建成,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稳定可靠的热源保障,同时也改善了大气环境,达到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也将极大缓解全地区用电矛盾。

2、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加大管网改造力度。

近年来,我市供热管网更新改造项目较多,投资量大,市发改委配合有关部门积极争取建设资金。2008年以来已利用亚行贷款1186万美元,新建和改造管网28公里;2010年计划开工建设本钢热力开发公司集中供热工程,(建设供暖管网总计9公里,5000m³/h的水处理厂一座)总投资2.6亿元,其中已争取世行贷款1.3亿元;近期,衡泽公司计划新建供暖管网工程69公里,总投资1.4亿元,已上报省发改委,拟争取20%国家和省的投资补助。这些项目的建成对本溪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意义重大。

3、提高供热企业集中度,加快推进我市供暖行业市场化。

长期以来供暖行业依靠政府资金补贴,缺乏经营活力和竞争机制,效益低下,严重制约了我市供热事业的发展。“十二五”期间随着本溪热电联产项目投产,不仅为我市提供了主要热源,还创造了供热资源优化重组的机遇。按照省发改

委(辽发改能源594号)《关于本溪市中心城区热电发展总体规划的批复》要求。2015年前,我市将最终保留6座热源厂,其中:华兴供热公司供热面积划归本溪热电厂,华兴将作为本溪热电厂调峰热源;泛亚热电厂将与本溪热电厂联合运行,2015年后,泛亚热电机组停产,其供热面积纳入本溪热电厂,其锅炉房做为本溪热电厂调峰热源,实现集中供热。衡泽热力主城区300万平方米负荷,划归本溪热电厂,作为调峰锅炉与热电厂联合供热,届时我市集中供热普及率将达到97%。

4、科学合理调整好我市供暖发展规划。

目前,城市建设规划已完成,原供暖规划实施缓慢,应在原有的供暖规划基础上,结合城市供热区域的调整,考虑我市地理环境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和改造现有的主要热源及管网,提出新建项目,提高供热企业集中度,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坚持以热电联产为主,大型热水锅炉为辅,逐步取代20吨以下小锅炉,适度发展以大、中型锅炉(单台锅炉容量≥40吨)为辅的集中供热,作为热电供热调峰及补充,推进我市供热尽快走上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0一0年一月十九日

供暖调研报告

供暖报告

南方供暖市场现状调研报告

供热不热原因供暖不热原因供热调研报告版

天然气供暖可行性报告

供暖行业车间主任述职报告

供暖经理年度述职报告

供暖管理制度

供暖通讯稿

供暖申请

本溪市供暖调研报告 文档
《本溪市供暖调研报告 文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