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辽宁省党代会14市委书记发言

发布时间:2020-03-04 01:31:2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曾维——围绕“三大目标”建设“五个沈阳”

“王珉同志向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的报告主题鲜明、思路清晰,是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的动员令,也是指导全省未来五年又好又快发展的行动纲领。”曾维代表在接受采访时说。

曾维表示,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沈阳市将围绕实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生态宜居之都“三大目标”,深入推进做优发展空间、做大中心城市、做强县域经济、加强生态建设、着力改善民生“五大任务”,加快建设实力沈阳、活力沈阳、宜居沈阳、文明沈阳、和谐沈阳“五个沈阳”。

建设实力沈阳。要坚持在做大总量中调整结构、在调整结构中扩大增量,切实把空间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积极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新型工业体系,努力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体、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的发展新格局。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力争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00亿元。

建设活力沈阳。要紧紧抓住沈阳经济区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大机遇,因地制宜搞好各种专项改革试验,及时推出具有引领和借鉴意义的重大改革举措。积极构建开放型经济,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切实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活力。

建设宜居沈阳。要以承办“十二运”为契机,改造提升老城区,加快建设新城区,高标准、高起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乡绿化水平,大力加强水系建设,全方位提升浑河自然景观,加快蒲河生态化、景观化、城镇化、产业化,让沈阳这座城市更加宜居、更具魅力。

建设文明沈阳。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高城市文明程度。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培育和引进一批大型文化企业,增强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确保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建设和谐沈阳。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提高就业和创业能力。完善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政策措施,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面做好国家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努力在全国率先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唐军——实施“四大战略”建设“四个大连”

唐军代表在接受采访时说,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是指导全省建设新辽宁的行动纲领,也是引领大连市“十二五”发展的行动指南。王珉同志所作的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这使我们深受鼓舞,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全面实施开放引领、转型发展、民生优先和品质立市的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活力大连、创新大连、幸福大连和文明大连“四个大连”。

唐军表示,今后五年,一是要实施开放引领战略,把大连市放在东北振兴和辽宁发展的全局中谋划,加快推进“三个中心”建设和沿海重点区域开发开放,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集装箱吞吐量突破千万标箱,到“十二五”期末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5亿吨,主要金融指标在东北地区占比超过22%,使大连成为开放优势更加明显、服务功能更加完备、区域带动作用更加突出的活力大连。二是要实施转型发展战略,加快现代产业聚集区建设,建成装备制造、石化、造船等千亿级产业集群,推进一汽、北车集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建设,打造以英特尔为龙头的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0%以上,成为产业结构更优、自主创新能力更强、内生动力更足的创新大连。三是要实施民生优先战略,深入推进富民工程,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稳步提高,新增城镇就业100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9%以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5%以上,新建公共租赁住房12万套,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21.31%,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使大连成为社会和谐稳定、生活富足殷实、人民健康幸福的幸福大连。四是要实施品质立市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质量与速度的关系,“十二五”期末林木绿化率达50%,城市、中心城镇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基本实现全覆盖,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9%,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达14.7年,市民素质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使大连成为发展更有质量、文化更具品位、城市更富魅力的文明大连。

唐军满怀信心地说,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实现大连市“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倍增的工作目标,努力把大连建设成为富庶美丽文明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在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中充分发挥先行和表率作用。

谷春立——把鞍山打造成东北第三大城市

谷春立代表认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总结了5年来辽宁老工业基地取得的巨大成就,确定了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的奋斗目标,为加快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结合鞍山市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全面推进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体制转型和创新党的建设,努力把鞍山市打造成东北第三大城市。

谷春立说,鞍山市首先要做的是加快经济转型。按照省委提出的“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的要求,坚持以转方式、调结构为重点,以增量调结构、创新促升级,提高产业丰厚度,不断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力争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000亿元。

其次是加快社会转型。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社会保障正常增长机制,力争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大力促进充分就业,确保每年实现实名制就业1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加大城市对农村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速推动城乡共同发展。全面加强社会建设,确保每年新建保障性住房面积达到全市新建住房面积的30%,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速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创新社会管理,将改善民生服务群众体制化、职能化、制度化、日常化,解决好人民群众各种利益诉求,全面构建和谐鞍山。

再次是加快体制转型。通过完善城乡统筹发展机制,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用城市化理念建设农村,用市民化理念造福农民。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推动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阶层差距,实现共享式发展。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财政支出的公共性投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均有化、均优化。

刘强——抓好“六个做”争取更大作为

刘强代表认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宏伟目标,符合辽宁实际,更贴近人民生活,必将对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力争到2015年,抚顺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400亿元,年均增长2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27%。

刘强说,为实现这一目标,抚顺市将继续保持科学发展思路不动摇,重点抓好“六个做”。

做大新城。西部沈抚新城,突出发挥主战场作用,提升城市建设管理、现代服务业档次和特色;东部石化新城,突出资源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做新老区。老城区建设突出一个“改”字。通过大规模城市危旧楼房改造,塑造出城市整体新特色。

做深产业。坚持以增量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经济效益好的产业集群。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引领,强化农产品精深加工,把农业真正做成让一家一户都富起来的富民工程。坚持工业强市,扩大传统产业优势,做强优势骨干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主导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做强做大以商贸物流业、旅游业和房地产业为重点的服务产业,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占全市经济的比重。

做强县区。3个县按照新一轮3年倍增目标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制定发展规划,力争在全省排名有大幅提升。提高县城规划和建设水平,加快建设新市镇和重点镇,大力发展城镇产业。牢固树立工业强县理念,打造百亿产值的工业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旅游品牌,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实现错位发展,要有特色、有规模。

同时,要做靓城乡,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做精文化,叫响“雷锋”品牌。

唐志国——五大发展战略助辽阳崛起

唐志国代表说,王珉同志向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的报告,描绘了未来5年辽宁的发展蓝图。学习贯彻好会议精神,要按照报告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总体部署,紧密结合辽阳市实际,深入实施五大发展战略,加速辽阳崛起腾飞。

要举全市之力建设河东新城,改建老城区,把辽阳建设成为新老城区跨河而立的滨水型城市。

唐志国介绍,要把辽阳建设成为全域城镇化的城市。未来5年,要继续大力度推进新城新市镇建设,形成滨水中心城区和7个卫星城的空间布局,同时抓好其他重点镇、村和全市的新农村建设,使全市城镇化率达到70%。

打造大型工业产业集群和服务业集聚区,把辽阳市建设成为实力雄厚的新兴工业化、特色产业化城市。

唐志国说,“要加快发展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的社会事业,把辽阳市建设成为和谐文明的城市。通过5年的努力,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体系,使全市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收入水平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同时,大力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把辽阳建设成为生态宜居的城市。”

李文科——建设实力活力魅力幸福铁岭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立足于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提出了今后5年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的奋斗目标。李文科代表说,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铁岭将抢抓机遇,以更大力度推进开放立市、工业强市、三产活市,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发展模式,全力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实力铁岭、活力铁岭、魅力铁岭、幸福铁岭,为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作出积极贡献。

建设实力铁岭,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确保到“十二五”期末建成专用车、有色金属加工两个1000亿元产业集群,起重设备等三个500亿元产业集群,绿色食品加工等五个100亿元产业集群,努力打造光伏产业园等三个1000亿元产业基地,提高产业丰厚度,将沈铁工业走廊打造成为东北重要经济带。以把中心城区建成“100平方公里城区、100万城市人口、100亿元财政收入、1000亿元生产总值”的现代化大城市为重点,加快构建现代城镇新格局。

建设活力铁岭,将坚持开放立市不动摇,全面加快沈铁同城化,积极参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四省(区)经济合作,深入开展“项目年”活动,重点引进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用项目支撑发展。

陈铁新——以“五化战略”促进朝阳跨越发展

王珉同志向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的报告描绘了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的宏伟蓝图。陈铁新代表说,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朝阳将更大程度地提高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更大程度地改善民生状态,在辽宁全面振兴的伟大进程中实现跨越前进和全面崛起。

今后五年,朝阳将重点实施“五化战略”。即强力推进工业化,做大做强冶金、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加快新能源电器(超级电容器)等重点工业产业集群建设,继续提升工业在全市经济中的首位度。强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以打造设施农业强市为牵动,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走出一条具有朝阳特点的农业发展之路。强力推进服务业多元化,以文化旅游业发展和现代物流产业聚集区建设为重点,推进传统服务业与新兴服务业、城市服务业与农村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共同发展。强力推进城镇化,着力推进燕都新城、朝阳县新县城建设,加快县城、重点小城镇及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强力推进城乡生态化,以节能减排、大小凌河流域治理等为重点,持续强化生态建设,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观的互促多赢目标。

孙国相——加快向海发展全面转型步伐

孙国相代表认为,王珉同志向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的报告,科学谋划了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的宏伟蓝图。“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盘锦将奋力推进沿海开发开放、城乡一体化发展、和谐盘锦建设‘三大任务’,建设更具实力活力和竞争力的滨海新盘锦。”

孙国相说,盘锦将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经济国际化和市场化。紧紧抓住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的国家战略机遇,高水平开发建设辽滨沿海经济区,形成对外开放的制高点,加快亿吨海港建设,形成对外开放的突破点,不断创造对外开放的新热点,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不遗余力地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工业新型化。以增量调结构,以创新促升级,着力推进一批具有重大牵动力的项目建设,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丰厚度,倾力建设具有竞争力的石化及精细化工、石油天然气装备等五大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十二五”末期,接续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要提高到90%以上。

孙兆林——加快把葫芦岛建成沿海经济强市

王珉同志向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的报告提出了“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的奋斗目标,并把沿海经济带作为增量调结构的重点区域,着力建设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先导区和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打造东北地区对外开放重要平台。孙兆林代表说,葫芦岛将按照省党代会精神,充分发挥沿海开放优势,加速建成“生态宜居滨城”和“沿海经济强市”,为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贡献力量。

孙兆林说,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葫芦岛将坚定不移地推动沿海开发开放、产业结构调整、县区经济“倍增”发展、城镇化等重点工作,在全面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的基础上,保持经济发展速度“不低于省内沿海各市平均水平”,实现经济总量全省位次前移。

围绕落实省党代会提出的“充分发挥沿海优势,构筑对外开发新格局”,葫芦岛将立足全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借助国家优化开发环渤海地区的政策优势,努力打造环渤海经济圈“特色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先导区”。

冮瑞——努力建设钢都药都枫叶之都

“王珉同志向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的报告,让我们深刻领会了‘建设新辽宁’的丰富内涵和工作重点,也更加坚定了本溪市在辽宁新一轮发展格局中所承担的责任和努力的方向。”冮瑞代表说。

建设新本溪,本溪市的经济总量要实现快速赶超,产业格局要实现多元突破,城市规模要实现跨越式拓展,百姓收入要实现5年翻番,社会管理要实现全面创新,精神风貌要更加昂扬向上,党的领导要更加坚强有力。冮瑞说,未来5年,我们要把本溪建设成为钢都、药都、枫叶之都。

建设钢都,就是依托本溪市钢铁企业,全力发展钢铁产业。目前,本溪市已规划建设了桥北和东风湖两个钢铁深加工产业园区,顺利完成了本钢和北钢的合并重组,为把本钢打造成国际化钢铁企业创造了条件。

建设药都,就是在沈阳市与本溪市之间,全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就是在沈阳市和本溪市节点上建起一个以生物医药产业为支撑的新城市。

建设枫叶之都,就是依托本溪市丰厚的旅游资源,全力发展旅游产业。目前,本溪市依托水洞和温泉地热资源,规划建设了水洞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依托五女山和本溪水洞,积极打造“双世界遗产城市”品牌,全力建设辽宁山水旅游休闲基地,5年后本溪市旅游总收入要达到1000亿元。

冮瑞说,在建设“三都”的同时,还要把本溪市建设成全国优秀旅游城、国家森林城、国家园林城、国家卫生城和全国环保模范城,将本溪市的自然山水、地域文化和现代产业完美结合,努力把本溪建设成为中国最美的山水工业城市。

冮瑞说,新的5年,本溪市将继续推进沈本一体化,不断增强本溪在沈阳经济区特有的城市功能,把本溪市建设成一个产业更有竞争力、社会更有创新力、文化更有影响力、环境更有承载力、百姓更有幸福感的新本溪。

戴玉林——全面推进大气秀美新丹东建设

戴玉林代表认为,贯彻落实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要围绕“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的奋斗目标,牢牢把握住“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主题,全面推进大气秀美新丹东建设。

谈到未来的发展,戴玉林代表认为,丹东市要加速跨越发展,打造辽宁沿海经济新的增长极。首先要搞好丹东新区和大孤山经济区等重点区域的开发建设,将产业重心向沿海推进,全力推进沿江沿海产业带发展。快速壮大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仪器仪表、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等产业集群,提高产业丰厚度,拉长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升级。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引进大型现代服务业企业。加快鸭绿江公路大桥、口岸通关服务区和物流配套区建设,加速推进黄金坪经济区及丹东特殊配套区开发和海洋红港规划与建设。

“丹东市的定位应该是国际化港口城市。”戴玉林说,全市将按照“带状城市、组团布局”的总原则,以一体化发展为方向,科学有序推进城市区划调整,形成人口与土地等资源大体均衡、基本匹配的城市空间格局。下大力气改造老城区,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新城区,努力把“三湾两港”打造成城市带的新亮点。开展好“四城联创”活动,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地区文明水平,力争在5年内夺取全国文明城和国家园林城、卫生城、环保模范城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本报记者 方亮

王文权——加快沿海第二大城市建设步伐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了我省‘十二五’时期的工作思路和发展定位,特别提出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的奋斗目标,令人振奋、催人奋进,坚定了锦州人民实现全面振兴的信心和决心。 ”王文权代表说。

王文权认为,贯彻落实好省党代会精神,锦州市必须积极抢抓多重机遇,把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作为振兴发展的战略突破点与支撑点,以沿海作为突破口,辐射带动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切实加快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建设步伐。

坚持增量带动结构优化,全面加快实力锦州建设步伐。充分利用沿海区域的发展空间,积极放大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承办世园会等机遇效应。积极推进“一港四区”建设。全力推进县域经济“双增升位”。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坚持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全面加快活力锦州建设步伐。加强改革开放创新能力建设,切实把这种优势转化为发展强势。着眼于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眼于服务型政府建设,大力倡导全民创业,推动民营经济提升规模、质量和效益。本报记者 柏岩瑛

魏小鹏——建沿海强市提高人民幸福指数

“王珉同志向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的报告,通篇贯穿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的思想。报告总结成绩恰如其分,指出问题实事求是,确定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清晰准确,提出目标任务振奋人心。”魏小鹏代表对记者说。

魏小鹏谈到营口未来时说,当前,营口市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未来5年,将以建设沿海强市为目标,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为根本目的,大力实施“以港兴市、产业立市、文化强市”三大战略,全力打造“实力营口、活力营口、魅力营口、和谐营口”,奋力实现在辽宁沿海经济六大奋斗目标:一是在经济发展速度上实现率先;二是在产业升级上实现率先;三是在改革开放上实现率先;四是在城乡建设上实现率先;五是在社会建设上实现率先;六是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上实现率先。

为实现这六大目标,营口市将着力抓好几项工作: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壮大经济总量;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全面提高创新发展能力;着力推进沿海开发和东部振兴,构筑互动发展的新格局;着力推进滨海大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力;着力关注和改善民生,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着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潘利国——努力创建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

潘利国代表说,王珉同志向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的报告为阜新市经济转型指明了方向。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新阜新需要扎扎实实的工作和锐意创新的理念。

过去5年,阜新市以经济转型为主线,全面实施“突破阜新”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5年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分别增长15.1%、25.8%和31.6%,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潘利国介绍,今后5年,阜新市将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在10年转型试点的基础上,积极创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以实施“工业强市、城镇化带动、开放创新、生态立市、文化兴市”战略为支撑,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和体制机制转型,实现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潘利国说,阜新市要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三大基地”建设,做大产业规模,提高发展水平。加快推进皮革、液压、板材家居、铸造、氟化工、新型材料“六个重点产业集群”建设,提升产业完整度、关联度和丰厚度,将其建成阜新区域性支柱产业。

市委书记在党代会讲话

党代会发言

党代会发言

党代会发言

成都市委书记发言

市委书记党委换届党代会工作报告

市委书记党委换届党代会工作报告

市委书记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

市委书记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

市委书记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

辽宁省党代会14市委书记发言
《辽宁省党代会14市委书记发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