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学生文明礼仪常规(新)

发布时间:2020-03-03 05:37: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寄宿制中学学生文明礼仪常规

一、个人文明礼仪

1.穿着要适时、得体、整洁、大方,讲究场合,合乎身份,不穿奇装异服。在校期间,应按要求全身着统一的校服,不得随意更改校服。

2.要适时理发,经常梳洗,勤剪指甲,勤换衣服。不在人前“打扫个人细节卫生”,比如剔牙齿、掏鼻孔、修指甲、梳头发等。

3.不染发、不烫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不佩带手机,男生不留长发。在公共场所,男生不穿拖鞋、汗背心、短裤;女生不穿高跟鞋。

4.接受或递送物品时,要起立并用双手;递送尖锐器物给他人时,应将尖锐部分向下或向侧面,切不可指向他人。当别人用双手给我们递物品时,我们应当用双手相接。接过物品的同时,还要道谢。

5.讲话态度诚恳、吐字清楚、意思明白、语调亲切、声音大小适宜;公共场合不与他人大声交谈、打闹。不用手指着别人说话。

6.会用敬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等。 7.交谈时,要正视对方、认真倾听,不东张西望、并做出必要的表情或语言呼应,不要轻易打断别人的谈话或突然强行转换话题。

8.站立时,应挺胸、收腹、抬头、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双手在体前自然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

9.坐时要腰背挺直肩放松,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女生应两膝并拢,男生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也不要超过肩宽。

10.走路时,步履稳健,挺胸抬头肩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 11.在社交场所就餐时,对所参加的人员应有大致的了解,如果不知道当地的餐饮风俗,一般情况下不要先入坐,听从安排。就餐中途无特殊情况不离席。

二、学校文明礼仪

12.课前,备好与本节课有关的学习用品。老师进入课堂后,不宜再翻找资料,以免课堂不安静,影响正常教学活动。

13.上课铃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静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起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

1 / 4

14.按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迟到,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课下主动向老师说明迟到原因。

15.课堂上,遵守课堂常规,不戴帽子、围巾、口罩。尊重老师的劳动,集中精力,认真听讲,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对待提问,举手发言,老师允许,起立回答,表情要大方,语言要得体,声音要清晰响亮,使用普通话。不得故作松垮姿势或引人发笑的举止。对老师的提醒和批评,不得顶撞。如有意见,可在课后与老师交流。

16.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仍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17.路遇老师时应主动问好;进出门口、上下楼梯,遇到老师,要让老师先走;在校外遇到老师时,应主动和老师打招呼,不得故意回避。在校园内遇到校外来宾或客人(陌生人),应以“老师”称呼问好。

18.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应先敲门、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给老师提意见或建议时,态度要诚恳。办公室内无人,学生不准进入,更不准翻阅或拿走室内的任何物品。

19.敬师爱生,对同学和老师的相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他人的习惯和人格,不给别人起绰号,不嘲笑他人的生理缺陷。

20.借用同学的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用后应及时归还并致谢。分发、传递书籍簿本、试卷等学习资料时,应轻放于同学桌上或递至同学手中。

21.同学间谈话,应语言文明,尊重对方。不涉及同学忌讳的话题,不在背后议论、攻击同学。不打听其他同学的谈话内容,不传播不利于同学团结的话语,不编造虚假言论伤害同学感情。

22.男女同学之间交往要有礼貌,有分寸,相互尊重,举止得体。

23.升旗时,队列整齐,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当升国旗、奏国歌时,应停止走动,立正并面向国旗,脱帽,行注目礼,高唱国歌,直至升旗完毕。

24.参加公共集会时,应按时进场;进场后,要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做小动作,不和他人交谈,不起哄,不吵闹,要学会适时适度鼓掌。无故不得中途离场。

2 / 4

25.集会结束时,应按照老师要求退出会场,不大声喧哗,不拥挤;如果有来宾、老师或长辈在场,应礼让他们先行,坐(或站立)在自己原来位置,安静等候,待他们离开后,方可出场。

26.自觉保持环境清洁卫生,不乱扔果皮、纸屑等杂物;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乱涂、乱画、乱抹、乱刻。

27.中午及夜晚在宿舍区交谈,声音要小,上下楼梯脚步要轻。下晚自习离开教室(或校园)时,应保持安静,以免影响其他年级同学自习及他人休息。

28.进出校门时不抢行,不拥挤;校园内禁止骑车,校外不骑英雄车。

29.在图书馆、阅览室应保持安静,爱护书报杂志,并及时归还归位。 30.不在教学楼内从事打球、踢球等体育活动。

31.集体就餐时,坚持“分餐制”与“食无语”;等候分餐时,不急不吵, 不敲餐具,应尽量吃光所分饭菜;如有剩余,应按要求放到指定地点(如:饭盆中),桌面上不留残羹。

三、社会文明礼仪

32.不在公共场所边走边吃零食或嚼口香糖等,注意个人形象。公众场合中,要尽量避免发自体内的各种声响,如打哈欠、咳嗽等,如果患感冒打喷嚏、咳嗽时,应用手帕掩住口鼻。

33.不随意采摘花果,不践踏草坪,自觉爱护花草树木;不翻越护栏,不入禁区,不闯红灯。

34.健康阅读,文明上网,不造谣、不传谣,不诋毁他人,不随意发帖、跟贴。不听、不看不健康的音频、视频,不参与迷信邪教活动。

35.在迎接宾客时,通常应该说“您好,欢迎您,这边请”等文明用语;主

动向后到的宾客介绍先到的宾客。

36.邻里和谐相处,见面主动问候,邻里有困难主动关心,热情帮助。 37.积极、规范参加综合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调查等活动。

38.乘行电梯时,应靠右站立,不占用左侧通道。进出商场时,如果门口有垂帘或弹簧式拉门,应轻轻放回,必要时,应适当注意后面的人,为其提供方便。

39.向别人问路时,应有礼貌,注意尊称,知道道谢。给别人指路时,要有耐心,说清楚方向与路径,告诉重要的标志物;如果自己不清楚,可告诉问路的

3 / 4

人,到什么地方再问;如果是在校内或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应把客人带到要去的地点;如果不能带客人前往,应表示歉意。

40.在上下楼梯时,要靠右慢行,不争抢、不推搡、不拥挤、相互间不交叉膀臂。如遇行动不便的人上下楼梯时,应放缓速度通过或适当等待。

41.遵守交通规则与社会公德。乘车时,要尊老爱幼,关心残疾人、孕妇、病人等,主动为行动不便的人让坐;不占用特殊座位(为孕妇、老人等专设的座位)。

42.在购票窗口,不插队,不推挤,不大声讲话,准备好票款,按次序等候购票,结束时,按指定的方向离开。

43.文明如厕,爱护卫生设施。

四、家庭文明礼仪

44.孝敬长辈,逢年过节要向长辈表示问候和祝福,要牢记父母的生日。对父母长辈不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妈妈、、奶奶、外婆、叔叔等。

45.对至亲、长辈的忠告和教诲,要虚心接受,恭敬有礼。不任性,不固执,不说不敬他们的话,不因他们地位低或文化层次低而瞧不起他们。

46.和家人有不同意见时,要心平气和地进行沟通,不赌气,不吵闹。

47.对父母的过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要柔 和,神情要不急不怒。

48.尊重父母隐私,不随意查找父母的物品,不打听、不外传家庭私事。 49.进家时,要主动和父母、爷爷奶奶等家人打招呼,在家中,帮助他们做 力所能及的事情。出门要给家人说明目的地、回家时间等内容。

50.尊重家长的生活习惯,关心家人的健康、安全和学习。保持家庭环境的 整洁、安宁。生活节俭,不摆阔气,适度消费。

4 / 4

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规

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规

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规

新常规

文明礼仪新三字经

文明礼仪常规宣传月活动方案

中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规及考试题

低年级文明礼仪常规知识竞赛题

学生文明礼仪演讲稿

培养学生文明礼仪

学生文明礼仪常规(新)
《学生文明礼仪常规(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