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百年诺贝尔第一次与流行握手

发布时间:2020-03-02 03:00: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百年诺贝尔第一次与流行握手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16年10月13日下午1时,诺贝尔奖官网公布了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美国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是的,你没看错,就是那个唱了《答案在风中飘扬》的美国摇滚乐手鲍勃?迪伦。虽然人们一直将这位伟大的摇滚乐手称为诗人、文学家,但这一次,诺贝尔文学奖终于给了他一个“官方肯定”。

1.鲍勃?迪伦获诺贝尔文学奖引发了巨大争议: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一位民谣歌手是否合适?歌词跟文学创作(或者说诗歌)的界线在哪里?在文学成就和文学影响力方面,鲍勃?迪伦与那些久负盛名的世界级作家能否比肩而立?

支持者认为评委会态度先锋,大胆突破;反对者则认为将文学奖颁给歌手,更像是评委们的一次集体“致青春”。

实际上,对诺奖而言,这不是第一次把文学奖颁给“非文学”人士。此前有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和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2015年的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一位记者。而在全世界数不尽的文学写作者中,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都无疑是另一种层面的“遗失”。我们还可以列出另一份名单:列夫?托尔斯泰、易卜生、契诃夫、卡夫卡、乔伊斯、博尔赫斯、纳博科夫、卡尔维诺、普鲁斯特、伍尔夫,包括鲁迅、老舍,他们都是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但又无可争议的大师,依然在一代代写作者和阅读者心中闪耀着光芒。

作为“硬奖项”的科学类诺贝尔奖都具有亲民、接地气的一面,作为“较软”奖项的文学奖,在重视文学成就的同时,当然更会考虑作家和作品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对于时代进步的价值和意义。恰恰是在这些方面,鲍勃?迪伦的成就,是其他提名作家难以企及的。鲍勃?迪伦获奖,可以视为诺贝尔奖对大众流行文化的承认和加冕。

解读:从诺贝尔奖的权威性看,争议引发的是关于“流行文化与高雅精英文化”“歌词创作与文学作品的界定”等观点的碰撞,并且由此反射出鲍勃?迪伦的成就以及他的音乐、词曲所引发最大程度的社会参与,这可能正是鲍勃迪伦获得本届诺奖的重大意义。

2.上海西外外国语学校校长写在鲍勃?迪伦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好歌也是一首好诗,诗词本来就是用来吟诵歌唱的。但这次诺奖的意义不仅在此。瑞典文学院的那些大佬们,已经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深刻变化,大众和精英的日常文化消费品,早已不再是传统的印刷文本,阅读早已碎片化、娱乐化、多样化了。

大众与精英的阅读模式已越来越同一化,各种文本的界限日益模糊,文学或文化经典也已被消解或转化成雅俗共赏的多种“迭代”产品:流行歌曲、动漫游戏、影视形象,甚至推特、脸谱、谷歌、百度、微信、微博、公众号、直播……

互联网不断将以前不登大雅之堂的个体创意或想象,通过移动终端联结成公众文化消费产品,最终消解了传统以书写文本为中心的知识构建系统。

思想、文化、创意、美感、生活及生命的意义都可以用多元的、丰富多彩的,极具个性的方式呈现和联结,边缘随时可变成中心,特殊转眼成为主流。

解读:就像上海西外外国语学校校长所评论的:“诺奖给了歌唱,给了灵魂,给了流行。”这个时代是轻的、微的、率真和活泼的,这是时代的选择。所以阅读碎片化、娱乐化、多样化引发了大众与精英阅读模式的同一化现象的产生,那么这应该是社会进步推动的“文化趋势”,这样的趋势决定了我们应该倡导多元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这是一种世界文化潮流。

现象――再掀读书热

(来源:中国青年网)美国当代民谣艺术家、文学家鲍勃?迪伦获得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这样评价他,“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鲍勃?迪伦获奖的消息一公布,瞬间在朋友圈里被刷屏。

近年,随着诺贝尔文学奖颁布后,中国总会掀起一波读书热,中国的商家们早已习以为常。但是也是真的是爆冷夺魁,鲍勃?迪伦获奖的消息刚出没多久,多家网站相关书籍就已上升至销售榜首并且已售罄,目前只可接受预订。2012年我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W奖的消息公布后,“莫言热”迅速席卷全国。书店紧急备货却仍然供不应求,莫言的作品在各大网络书城遭到热捧,甚至被一抢而空,一时间“洛阳纸贵”。莫言本人却很淡定,他说:“我就希望大家把对我的热爱变成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热情,把对我的作品的关注普及到中国当代文学上,把对我个人的关注普及到所有的作家身上。”在“莫言热”慢慢退烧之后,人们开始趋于理性地去思考读书这件事。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新公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成年国民纸质与电子图书人均阅读量有所提升,综合阅读量增至7.78本。

适用话题:理性看待读书名人热与读书热,正视文学创作

运用点拨:当下社会商业化气息太为浓厚,很多读者往往被一时之“热”裹挟,只关注“读了哪位名家的书”“是不是名著”等,忽视了读书本身的意义,从而出现了“伪读书热”。

作家莫言对于“莫言热引起的读书热”现象理性的态度及言论可作为“名人热与读书热”“理性看待读书”“正视文学创作”等议论文的开头引出论点或作为论据使用。

评议――不老的诗意

(来源:人民日报)奖项最大的价值不在于对过去的肯定,而是对未来的召唤。因为获奖,文学作品得以传播与二度传播,经典化和再经典化。连日来,鲍勃?迪伦迅速占领微信订阅号、刷屏朋友圈,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在我们的时代,经典与大众,主流与非主流,纯文学与俗文学之间并没有一道无法翻越的高墙,在表达人性的维度和阐释理想的媒介上,文学、音乐、绘画、舞蹈甚至影像,就像花园里一条又一条彼此交叉的小路,都能通往星辰大海。与其说诺奖颁给了歌手和六十年代,不如说是颁给了诗意和一颗不老的心。因为,不老的诗意是一个时代的指针。

适用话题:经典与大众,主流与非主流,诗和远方,奖项的意义,过程与结果

运用点拨: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人总是一个时代最敏感的群体,他们拥有一颗不老的心,所以常常感时忧世,“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他们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也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人间大爱……在那首脍炙人口的成名曲《答案在风中飘扬》里,鲍勃?迪伦浅唱低吟:“一个人要走过多少路,才真正配称为人?……在冲进大海之前,山能有多少春秋?”是啊,任何诗歌都不可能脱离自己的时代,没有生活的诗一定是干瘪而了无生趣的。

本素材可运用于“获奖不是唯一目的”“经典与大众”“诗和远方”等作文中,呼吁学生不仅要注重学习结果,更要懂得欣赏及发现学习乐趣,要正确理解和掌握诗歌、戏剧、小说等各种文学体裁,用诗意沉淀生活,用诗意去补充人生,将“人生不止有苟且,更有诗和远方”的生活哲理运用于实际生活。

深挖――传递正能量

(来源:东方网)把诺奖颁给鲍勃?迪伦,并没有降低文学的价值和追求,相反,把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扩大成一种“大文学”,文学的外延扩大了。鲍勃?迪伦获诺奖,人们看到的是他作为著名民谣、摇滚音乐人的价值,但诺奖评委看到的却是他的文学成就。有人这么评价鲍勃?迪伦:三流歌手,二流吉他演奏家,一流作曲人,顶级诗人。

事实上,鲍勃?迪伦的文学成就在美国是得到公认的,1990年他获得法兰西文学院的“文学艺术杰出成就奖”,2008年第92届普利策文学奖上获得“特别荣誉奖”。此番获奖,诺贝尔官方给出的获奖理由是,鲍勃?迪伦“用美国传统歌曲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这几乎是其他文学家没有做到的。就如同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一样,她是记者,却用新闻视角书写了宏大的文学画卷。

适用话题:边缘文学与传统文学

运用点拨:传统文学不是不好,但文学大众化的努力更值得点赞。诺贝尔文学奖不只是表彰小说、散文、诗歌创作中的佼佼者,也表彰影视文学、音乐文学等边缘文学中的佼佼者,说不定哪年就颁给了曲艺文学作者。是文学就有获得诺奖的资格,让有文学潜力者获奖,更有利于文学的健康发展。

瑞典学院百年诺贝尔史上的第一次与流行握手

与文明握手

与文明握手

诺贝尔文学奖的百年之痒专题

读《与大师握手》有感

与文明握手(中英文演讲稿)

握手礼仪

握手礼仪

握手ABC

握手礼仪

百年诺贝尔第一次与流行握手
《百年诺贝尔第一次与流行握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