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2020-03-02 06:04: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5名 其中男生23人 女生 12人

学生的语文水平不平衡

尤其是部分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需要加强 也存在少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 作业不完成 字迹潦草

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思维不够灵活 因此新学期中

要一面加强"双基"训练

一面着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总体上分析

全班学习态度还比较端正 由于处在小学阶段的末期 面临升学

有的在积极进取 有的失去了兴趣 需要好好加强教育

二、教材概况: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 共设计了六个专题 依次是:人生感悟 民风民俗 深深的怀念 外国名篇名著 科学精神 难忘小学生活 在六组教材之后

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 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 在教材的最后

还安排了"综合复习" 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 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 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 共有课文21篇 其中精读课文10篇 略读课文11篇

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

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 课例包括4~5篇课文

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 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

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 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 安排"阅读链接"五次

"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 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 "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 "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

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 不再设"展示台"栏目 其中

"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两次 "课外书屋"安排了一次

三、教材特点:

(一)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 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

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 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的依据

六年级下册教材 既注意落实整体性目标 又注意落实阶段性目标

为了落实整体性目标 首先是对课文的严格筛选

认真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 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 又能陶冶情操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

本册教材保留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的一些优秀篇目 如

《匆匆》《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 这些课文文质兼美、历久弥新 教师们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教材还增选了新文章 如

《手指》《北京的春节》《藏戏》《跨越百年的美丽》《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我最好的老师》

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中选编的阅读材料 有一些是回忆小学生活的文章

还有儿童诗、书信、演讲稿、建议书等

在拓宽教材的题材、体裁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第三学段的语文学习目标 则作为本册教材的学习重点 加以妥善安排

本册教材的每一个专题 都根据语文学习目标

既对人文内涵给予充分关注 又注意总结、归纳读写方法

力争使学生在情感熏陶和方法习得两方面均有获益

本册涉及的读写方法

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详写和略写;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浏览 当然

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教材

六年级下册特别重视将小学阶段所积累和习得的各种学习方法融会贯通 综合运用

(二)在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上 体现与初中教材的衔接

首先是在专题设置方面的继承与发展 如第一组"人生感悟"单元 之前

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中

曾有主题为"生活启示"的单元;之后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的第

一、二两组 都是"感悟人生"的单元 主题相近但难易不同 衔接有些难度 为此

我们在六年级下册设置了"人生感悟"单元 希望能够通过本组的学习

加强学生对自身、对生活、对世界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初步学会表达自己的一些感悟 学生通过学习这一单元 有了一定的基础

到初中再学习相关单元时 就不会感觉有太大的落差

"阅读链接"的呈现方式和用途与以往相比 有所继承和发展

有的仍然是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有的成为课后思考练习题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有的渗透了对比阅读的理念 如第五组

在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后面

链接了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

而这个阅读链接同时也是课后第四题──阅读下面的"阅读链接" 结合课文想一想 你感悟到了什么

再简单写下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既把链接内容同课文内容结合起来 同时又把读与写结合起来

体现了进行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要求

"外国名篇名著"单元的设计 与以往所有单元都不同

不仅强化了"阅读整本书"的观念

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小学向初中教材的过渡 这组教材

先安排了两个外国短篇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 编排方式与其他精读课文相同

然后安排了两部外国长篇作品《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 这里采取了一种全新的设计 即"梗概+精彩片段"的编排方式 先让学生了解整本书的内容 然后是精彩段落的品读与赏析 激发了学生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同时教给了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

这与人教版初中教材"名著导读"的安排是比较切近的

人教版教材从五年级下册开始安排文言文

五年级下册和六年级上册在相应单元里各安排了一篇 分别是《杨氏之子》和《伯牙绝弦》

本册安排了两篇文言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 这样

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了四篇文言文 对文言文的样式和学习方法有了一点认识和了解 为初中学习文言文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有4篇文言文 篇幅也相应要长一些 有了小学的基础

学生对初中的文言文学习不会感到陌生和困难

另外

与本套的其他各册教材不同

古诗词并没有根据内容安排在相应的专题中 而是在六个单元之后

集中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 这10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中没有太多生字 意思也不艰深

适合小学生读读背背

这样的编排也体现了向初中教材过渡的编写意图 在初中教材中

古诗词背诵也是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安排在教材后部的

(三)加强整合

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教材内容 进一步加强整合

每一个专题从单元导语到课后思考题 从口语交际?习作到回顾?拓展

各个部分都力求凸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前面有布置 中间有铺垫

后面有总结、拓展、交流

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交流平台采取了两个学生对话交流学习收获的形式 一个是谈自己通过不同渠道了解到的民风民俗 另一个是谈从本组课文的学习中学到的习作方法

(四)加强导学功能

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自主学习

本册导学系统的安排大致沿袭高年段前三册的思路

主要体现在:一是导语提示单元学习内容;二是精读课文的课后题 略读课文前的连接语

注意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和独立思考;三是每组课文后的"词语盘点"便于学生自查自测;四是"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为学生讨论问题、交流认识提供了平台

(五)"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本册教材的第六组是一个单独的综合性学习单元──"难忘小学生活" 这次综合性学习

首先在导语中提出学习任务──围绕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向母校、师友告别

而后分成两大板块──"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 按两个阶段开展综合性学习

四、教学要求:

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中重要的也是最艰难的环节 在备、教、改、导、考、析等教学环节下功夫 加大力度

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和学科竞赛辅导 在教学方法上

对不同课题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 分层次 分类别训练

在预习、课堂活动、课后练习、检测中

围绕趣学、乐学、学会、会学创设学生全身心参与 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 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 总之

在深知教学是一门艺术的原则下 奉行的是"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教要得法"的理念

本册课文共有六个单元

全册包括"导读""课文""读写例话""积累运用"(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习作、实践活动)等内容

书后还附有6篇供选读的课文 本册要求学会80个字 每课要求学会的字 排在方格里

五、教学目标

1、通过本册课文的教学 要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山河壮丽 文化灿烂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了解革命领袖的豪迈气概和革命前辈献身革命的崇高品质

了解劳动人民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了人类作出贡献

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还要使学生从一些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学习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思想方法

受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启蒙教育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学会生字80个 能读准字音 认清字形 理解字义

能辨析学过的形近字 同音字 多音字

注意积累词语

把词语归类进行正确的搭配 能在朗读基础上把握主要内容 体会思想感情 领悟表达方法

继续训练学生抓住重点句段 加深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大量积累语言 努力学以致用

能熟练背诵10首古诗词

3、乐于参加讨论 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听人说话认真耐心 能抓住要点

能根据讨论的话题 稍作准备 作简单的发言 表达清楚 有条理

4、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 能在观察和想象的基础上

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复习书信、读书笔记、建议书等常用应用文 养成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复习学过的九种标点符号的用法

六、教学重点、难点:

1、加强综合 突出重点

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在全面完成各课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学习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得更有真情实感 要恰当安排教学的序

要把握教学重点

在阅读中学习并掌握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一些方法

七、教学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 树立正确教学观 以育人为主 培养创新型人

2.在课堂中渗透新理念 不搞应试教育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学能力及合作交往等能力为主 提高学生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

3.优化教学手段

积极使用电教(全学期不少于全册教材的80%)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4.加强读写训练 启发督促学生多读课外书 读好课外书 和好书交朋友

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 同时指导学生注意积累 勤动笔

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5.做好月月清工作 及时反馈 补漏查缺 加强培优补差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平时精心设计各类练习不滥抄滥做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6、教师团结协作

经常交流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 群策群力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合格的毕业生

七、教学进度 周 次 教学内容 备注

第一周(2.25-2.26)

复习:

1、文言文两则 2 匆匆

3、桃花心木

4、顶碗少年

第二周(3.1-3.5)

5、手指 习作、拓展一

6、北京的春节

7、藏戏

第三周(3.8-3.12)

8、各具特色的民居

9、和田的维吾尔 习作、拓展二

第四周(3.15-3.19) 二月初一放假

第五周(3.22-3.26)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11、灯光

12、为人民服务

第六周(3.29-4.2)

13、一夜的工作 习作、拓展三

第七周(4.5-4.9)

14、卖火柴的小女孩

16、《鲁宾逊漂流记》

第八周(4.12-4.16)

15、凡卡

17、《汤姆.索亚历险记》 习作、拓展四

第九周(4.19-4.23)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19、千年梦圆在今朝

第十周(4.26-4.30)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好之后

21、我最好的老师 习作、拓展五

第十一周(5.1-5.5) 五一放假

第十二周(5.6-5.14) 综合性学习

第十三周(5.17-5.21) 综合性学习

第十四周(5.24-5.28) 综合复习

第十五周(5.31-6.4) 综合复习

第十六周(6.7-6.11) 综合复习

第十七周(6.14-5.18) 综合复习

第十八周(6.21-6.25) 考试

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