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议论文写作中素材

发布时间:2020-03-03 10:30: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议论文写作中,是否掌握了素材运用技巧,决定了文章质量的高下。因为在议论文中,素材就是借以论证论点的论据,充当论据的素材运用恰当了,论证才更有力,论点才能得到强有力的支撑,文章就更有说服力。在此,我们以2010年山东省高考的一篇标竿作文为例,来谈谈议论文写作中素材运用的方法和技巧。

一考生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我们渴望光明,但人生难免有阴影,当阴影笼罩我们时,我们要做的不是听天由命、束手待毙,而是走出阴影,在阴影中撑起一片光明。[开篇点题,亮出观点。]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引用孟子的言论作论据,直接运用素材。]孟子的话鲜明地表达了阴影对光明的铺垫作用。古今中外,将阴影转化为光明从而取得成功的人不胜枚举。[分析论据。这是运用素材的重要环节,不可或缺。]

年少得意的张居正参加会试,却意外落榜。对于这位天才来说,这无疑是人生的阴影,但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更加努力,走出了阴影,连过会试、殿试,后来作为首辅,领导了万历新政,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引述张居正的事例作论据,概括运用素材。]试想,张居正如一帆风顺,大明帝国可能只会再多一个唐寅,而正是阴影使他的心态更成熟、阅历更丰富,为变法打下基础。张居正勇敢面对阴影,在阴影中撑起了一片光明。[分析论据从反面切入,从正面突出观点。析例颇见功力。]

古人如此,今人亦不逊色。[由古及今,承转自然。]篮球界传奇巨星乔丹在1985~1988赛季严重受伤,甚至必须以轮椅代步,这显然是人生一大阴影,但他没有因此放弃,而是趁此机会观看比赛录像,找出自身不足,最终,在下一个赛季,人们看到了一个更加强大的23号。同时,也正是这次阴影让他学会了保护自己,而这一点保证了其职业生涯达17年之久,成为其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引述篮球巨星乔丹的事例作论据,概括运用素材。]面对阴影,坦然面对,在阴影中积蓄力量,才有了世界篮坛神话——红色23号。乔丹面对阴影,不垂头丧气,在阴影中撑起了一片光明,为成功做了很好的铺垫。[分析论据从正面切入,论证观点。析例紧扣论点。]

苏轼面对人生阴影,选择了一蓑烟雨任平生,最终获得光明;海伦·凯勒面对人生阴影,用心灵看世界,最终获得“光明”;张海迪面对人生阴影,选择了身残志坚,最终获得光明……仁人志士用生命诠释了让阴影撑起一片光明这句话。[概括引述古今中外三位名人的人生经历,集中论述论点。]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阴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将阴影转化为光明。莫因阴影遮望眼,走出阴影,去创造属于我们90后的辉煌![概括作结,重申论点。]

【特色点评】

这篇文章之所以被阅卷专家评定为标杆范文,除了文章具有论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衔接合理的突出特色外,作者巧妙运用作为论据的素材也是文章出彩的重要因素。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接着引用孟子的名言,历史名人张居正登上首辅的经历、“红色23号”越过生命阴影的历程,以及苏轼等对自己人生阴影的看法和态度。这些事例不仅涉及范围广,而且都能相当精准地说明作者所提出的论点“当阴影笼罩我们时,我们要做的不是听天由命、束手待毙,而是走出阴影,在阴影中撑起一片光明”。大量的实例有力地支撑了论点,使得文章论点明确,内容充实。

在结构的安排上,作者运用了典型的议论文结构,无懈可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使其结构更加紧凑。段与段之间的起承转接自然、顺畅,毫无凝滞之感。如第四段作者用“古人如此,今人亦不逊色”一句过渡,承转十分自然;第二段末用“古往今来,古今中外,将阴影转化为光明从而取得成功的人不胜枚举”一句总领,使下文大范围的引例论证,自然、顺畅,合情亦合理,凸显结构严谨,衔接合理之特色。

至于作者是怎样巧妙运用素材作论据使文章出彩的,请看下面的分析——

【技巧借鉴】

一、精心筛选素材

积累丰富而广博的素材,是写作议论文所必需的知识储备和写作前提。这些素材应该包括古今中外名人名言、格言警句以及古今中外历史名人和当代风流人物的典型事迹等等。建立了如此丰富而广博的素材库,写议论文就不愁找不到作为论据的素材。然而,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的,素材的丰富广博,也相应地增加了选择素材的难度。因此,写作议论文时,必须学会精心筛选素材。

从某种程度上说,事例素材选取的优劣直接决定文章的成败。因而我们选取事例要注意两点:一是“四性”,二是“三重三轻”。所谓“四性”即事例的真实性、针对性、典型性、新颖性。尤其是典型性、新颖性,在选取事例素材时要格外注意。所谓“三重三轻”,一是“重文轻理”,就是选取事例要多偏重一些带有文学色彩的人和事,因为写成的文章很容易有书卷气息;二是“重冷轻热”,就是要避开热点事例,不选“曝光率”过高的事例,而是要在“四性”要求下选取不太常用的事例,以达到奇特的效果;三是“重今轻古”,多选一些现代的例子,少用一些古代的例子,就可避免文章中出现“古气”太重的现象,以使“新气”扑面而来。

坚持以上述标准筛选素材,还能杜绝“古代名人不知要被摧残多少次:司马迁被割来割去,项羽的刀在脖子上就没有拿掉过,韩信在别人的胯下永远站不起来,屈原不知跳了多少次江,简直是一名优秀的跳水运动员”的事例“扎堆”现象。

上述例文中引用的孟子的言论、张居正登上首辅的经历、“红色23号”越过生命阴影的历程以及苏轼等对自己人生阴影的看法和态度,都是通过作者精心筛选出来的典型言论和事例,具有“四性”的特点,达到了“三重三轻”的要求。

二、恰当处理素材

写作议论文之前,我们虽然有目的地积累和准备了一些事例,但是很难达到每一个事例对应一个观点的效果。如何根据不同的观点有效地利用素材进而写出高水准的议论文,这就需要我们对已有的事例进行灵活变通,恰当处理。这是因为,任何客观材料所包含的意义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只要我们对同一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灵活变通运用,就会使素材达到不同的论证效果。我们可以根据事例的大致情节、关键语句等,依据文章的主旨,遵循其内在规律引发联想,或补充、或引申、或添加枝叶等,使其变得既能有力地支撑论点又光彩照人,使万“例”皆为我所用。

变通和处理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依据故事的情节拓展故事;二是抓住关键语句复活故事。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我们在“变通”事例时,必须依据文章的主旨,遵循其内在的规律,对已有的事例进行增加或扩展,切不可搞游离于主旨之外的“变通”。

上述例文在变通和处理素材方面做得很恰当。按说,苏轼、张居正、海伦·凯勒和张海迪四人的人生都是复杂、坎坷、曲折的,其生命的内涵也是极为丰富的,既能论证走出阴影、在阴影中撑起一片光明的论点,也能论证坚韧不屈、不向命运称臣等观点。但作者却对他们的人生经历予以适当变通,进行恰当处理,仅选择他们正确面对人生阴影,用心灵看世界,最终获得“光明”的一面,足见作者变通和处理素材的能力。

三、刻意锤炼素材

议论中的事例素材用来证明、阐析道理,这固然很重要,但陈述事例的语言枯燥、乏味,文章将为之减色,实在令人惋惜。因此,我们在引述事例时,应该学会锤炼所用的事例素材,就能使文章的语言闪烁出熠熠光彩。

议论文在叙述事例时,若能适当运用一些四字或六字短语,就能使语音铿锵有力、节奏感强,文章便会在众多平庸的叙例中脱颖而出。例如上文引述篮球巨星乔丹的事例素材时,有“面对阴影,坦然面对”的四字句;引述历史名人张居正登上首辅的经历时,有“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的六字句。这都是对素材加以锤炼的结果。 此外,如能有意识地将事例素材组成排比句,或在叙述事例时使用排比,能够产生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效果。例如上文倒数第二段:“苏轼面对人生阴影,选择了一蓑烟雨任平生,最终获得光明;海伦·凯勒面对人生阴影,用心灵看世界,最终获得„光明‟;张海迪面对人生阴影,选择了身残志坚,最终获得光明……”这段文字选取了古今中外的三位名人事例作为素材,集中论述了文章的论点,且将事例素材加以锤炼,组成排比句。这不仅加强了语势,而且更有力、更集中地表达了文章的观点,的确为文章增色不少。

四、深刻分析素材

在议论文中,如果说论点和论据是文章的灵魂和血肉,那么,论证就是文章的骨骼了。一篇议论文,如果缺少了对素材的分析,文章就会犯下罗列事例、以叙代议的毛病,从而出现论证缺乏、骨骼缺少的毛病。那么,文章的论点就难以“立”起来,说服力就更谈不上。

因此,议论文写作中很有必要在引述素材作论据的基础上,对所引述的素材作出深刻而全面的分析,掘出素材的实质和内核,以让素材与论点产生必然的联系,起到它作为论据所应有的支撑和论证论点的作用。只有这样,事例素材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证明论点的论据。只有这样,论点也才会更加鲜明有力,说服力才能增强。

用形象的说法,议论文中周密的思维、周全的论证、严密的逻辑就好比架设在论点和论据之间的一座桥梁,有了这座桥梁,论点和论据之间才有联系的纽带,所引述的素材才能成为证明文章论点的强有力的论据,欣然投入论点的怀抱,二者自然融为一体,从而有力地突出文章的论点,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上述例文中,注重了对文中所引素材的深刻分析。例如文章第二段,作者引述了孟子的著名言论后,用“孟子的话鲜明地表达了阴影对光明的铺垫作用”一句,揭示了这一素材论据对论点的证明作用;第三段在引述了张居正的事例素材后,作者对之做出了这样的分析——“试想,张居正如一帆风顺,大明帝国可能只会再多一个唐寅,而正是阴影使他的心态更成熟、阅历更丰富,为变法打下基础。张居正勇敢面对阴影,在阴影中撑起了一片光明”,使这一素材论据有力地支撑了论点;第四段在引述了“红色23号”的突出事例后,作者做出如此分析——“面对阴影,坦然面对,在阴影中积蓄力量,才有了世界篮坛神话——红色23号。乔丹面对阴影,不垂头丧气,在阴影中撑起了一片光明,为成功做了很好的铺垫”,分析中始终紧扣了论点。由于析例深刻、到位,文章便产生了令人信服的力量。

议论文写作素材

议论文写作素材

议论文写作素材

议论文写作素材

议论文写作中如何运用素材

议论文写作素材积累

议论文写作素材自编

议论文写作素材——友谊

议论文写作素材(优秀)

议论文写作素材(全文)

议论文写作中素材
《议论文写作中素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