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能干小记者团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1 21:09: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能干小记者团教案

第一节 小记者团开团仪式

活动目标

通过本节课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记者,团员间相互认识并分配小组。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团员自我介绍

没人介绍自己的姓名、班级、爱好、为什么参加小记者团。

二、什么是记者

要回答什么是小记者,必须先弄清楚记者是干什么的。记者,就是通讯社、报刊、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单位采访新闻和写通讯报道的专职人员。有些少年儿童虽然不是新闻单位的专职人员,但他们从小积极学习采写新闻,人们赠给这些孩子一个光荣称号----“小记者”。 具体说起来,小记者也有很多种。例如,有的是学校广播站的小记者,有的是市红领巾通讯社的小记者,有的是少年儿童报刊的小记者,还有许多是全国各地小记者团的小记者,等等。概括起来说,小记者活动的组织形式虽然不尽相同,但目的只有一个:迅速传播信息,推动少年儿童及整个社会的进步。

当前小记者活动非常活跃,这是当代少年儿童追求新知识、锻炼新才能的一个突出表现。

三、明白当小记者的意义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会当小记者,对于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学当小记者,至少能提高学生四个方面的能力:观察能力、交流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这些都是当代少年儿童应当具备的才能。

先说观察能力。当小记者一要敏感,二要善于观察,否则,就当不好小记者。因为,不敏感便抓不住新闻,而不善于观察,即使抓住了新闻,也难以发展其真正的价值和特点。 再说交际能力。当小记者必须善于与人交往。而且要经历各种场面。如果见了陌生人不敢讲话,到了一个大场面就紧张得心跳,那是无法完成采访任务的。

再说分析能力。小记者一般知道的事情比较多,但要采写新闻,就必须学会迅速地分析判断问题:当前的形势特点是什么?哪件事是最重要的新闻?应该怎样采写这条新闻?等等。 还有写作能力。写新闻的一个基本要求:必须学会用最简洁的语言,把最重要的事实表达清楚。这种锻炼,是其它作文形式得不到的。

其实,当小记者能得到的锻炼和收获,还不止以上四个方面。但是,这四个方面,不就是非常重要的吗?

四、布置作业:准备一篇文章,进行朗诵,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下次活动时,每人进行朗诵,挑选2-4名主持人第二节 小记者课堂

(一)

活动目标

通过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新闻,对新闻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学生朗诵

1、学生依次朗诵,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2、教师点评学生朗诵情况及应该注意的地方。

二、学写校园新闻稿

一)新闻特写要“写”出什么

新闻特写,是新闻通讯的品种之一,是报纸新闻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既可以寓事、理、情、景于一体,又能够以短小精悍、新短快活而见长的新闻体裁,新闻特写在增强报纸可读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根据读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新闻规律的丰富发展,使新闻特写在新的历史时期展现出新的风采,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准确把握其“新”字的属性和本质,努力在“闻”字上挖潜力,不断在“特”字上下工夫, 刻苦在“写”字上做文章,是新闻记者和广大业余新闻报道员应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写出“新”

新,是新闻的基本属性,更是新闻特写的特性和本质。所谓“新”,在新闻特写上至少应体现三层意思:

一是所写内容是新近发生的故事,也就是新闻时效性强的事件,不是旧闻和陈年老账; 二是所写内容是新近发现的新闻故事和新闻事件,虽然不是最近发生的,但却是最近才被发现的,过去不曾被人发现或注意的;

三是写作方法、技巧、结构、语言上的独到之处,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没什么新意,就构不成其“新闻特写”了。 写出“事”

事,即故事、事件、事情。没有故事,新闻特写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里的“事”,有几个属性:一是真实的事。报道事实是新闻规律的基本要求。有些人以为新闻特写可以效仿文艺创作,可以虚构故事情节和内容,这是错误的。新闻特写里的事,必须做到绝对真实、完全真实,无论时间、地点、人物、言行、环境,都来不得半点虚构和水份。二是新鲜的事。不能是陈糠烂谷子的事,必须是新颖、鲜活、有特点的事,也就是能令人耳目一新的事。三是具体的事。既然是特写,就要像电视特写镜头那样,有形、有影、有声,让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决不能简单概括、一笔带过,要尽可能地详细。 写出“人”

见文不见事、见事不见人,这是许多新闻稿件的通病,更是新闻特写的大忌。事是人为的,有事件,就会有人物,我们写新闻特写,应当以事烘托人、以人带出事,人事交融,融为一体。主人公姓甚名谁?有什么自然背景、家庭背景和历史背景?个人爱好和特点是什么?他在新闻事件中的地位、作用是怎样的等,只要条件允许,都要尽量给予交代。 写出“景” 景,场景,情景也。写景就离不开情节和细节。新闻特写在写具体事件时,应当尽量交代其事件发生的背景、情景、场景,如当时的自然环境、天气情况、附近景物、人物的具体动作等,有时候越细致就越有个性和可读性。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景,必须是真实的景、自然的景、原始的景,决不能是人为制造的景、合理想像的景。景在新闻特写中也是重要的新闻要素之一,而不应当只是新闻修饰方法和手段。因此,在新闻特写中写景,也应当严格遵循新闻规律。 写出“情”

情,是新闻特写的重要作料调味品,没有情感的特写就如同没有放油、盐、酱、醋的饭菜,让人嚼着毫无味道。所谓写出情感,也就是要写出故事和主人公的感人之处是什么。在“情”字上做文章,一要努力写出感情,稿件主人公有什么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要通过具体事情跃然纸上,让读者感到他们是活着的,有血有肉的,而不是面无表情、千篇1律的;二要尽量写出人物表情和心情,写事就不能不写人,写人就不能不写情,写情就不能不写他们的表情和心情,而表情和心情,多是通过对五官的观察和描写来实现的,有时寥寥几笔,就能起到使文中人物与读者“对话”的作用。

写人的感情,要因人因事因具体境况而定,该直白的直白、该含蓄的含蓄,有的需要用语言表达,有的则需要用动作体现。这里的情,必须是真挚的情、朴素的情、符合主人公身份的情,不能是虚假的情、作者强加给主人公的情。 写出“神”

神,即稿件主题所体现的精神、思想、灵魂。同新闻消息、一般通讯一样,新闻特写也必须有思想性,也就是对人要有启发、教育、引导、借鉴作用和意义。这里的神,应当是现代精神,有时代特点;应当是高尚精神,有教育意义;应当是创新精神,有启发作用。有的新闻特写虽然故事很感人,但缺乏思想性,或者主题不明确、不集中,或辞不达意、不知所云,让人读后不能受到任何启发和教育,就没什么新闻价值了。

新闻特写的主题思想,可以通过标题来体现,也可以通过文中主人公的语言来体现,还可以用作者点题的方式来挑明。但值得注意的是,新闻特写的思想性不同于消息那样直白,要通过故事的自然流露,让读者自己得出结论,而不是让作者直接告诉读者。这就需要作者在语言、结构和叙事艺术技巧上有真功夫、深功夫、巧功夫。 写出“特”

新闻特写,还应当体现出它的“特”性来。它的特,就特在结构特别精巧、语言特别生动、文字特别优美。文章结构要紧凑、短小、精致,不能拖泥带水,不能下笔千言还让读者吃不到“包子馅”;要尽量利用故事本身的发展经过突出其传奇性、曲折性和感染力。除了结构和语言,文章的标题也要做得精美,要在准确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得生动、形象,有意境、有韵味、有哲理、有渲染效果,让读者回味无穷。 二) 新闻写作的一般原则:

1、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不是文学作品,不能想象和夸张,更不能虚构。因为新闻写作的内容,一般是报道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的活动,要用事实说话,换句话说,要客观地叙述事实,让事实本身说明问题,这里不妨举个例子,比如,婴儿的

摆出了一系列的数字和变化的情况,用扎扎实实的材料,鲜明的对比说明问题,让读者自作结论或找答案,读者从叙述的事实中自然体会所以说事实是客观的权威的,最有说服力的。

2、及时性。要缩短新闻事实发生和新闻作品发表(播出)的时间差,广播电视应努力做到“现在现在报”报纸应迅速及时。

3、可读(可听)性。报纸新闻是给受众看的,广播新闻是给受众听的,电视新闻是给受众听和看的。新闻只有内容新鲜,形式活泼,能吸引人,才会引起群众的兴趣。 三)学写校园新闻稿

1、出示新闻稿实例。

2、模仿写几则校园新闻稿。课后继续观察、发现,并写出有价值的新闻稿。 第三节 小记者课堂

(二)

活动目标

学生学习新闻稿的写作方法,了解新闻写作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读读自己的新闻稿

1、学生读读自己写的新闻稿。

2、互相提出修改意见。

3、教师指出写新闻稿要注意的地方。

二、新闻中的“五个W”和“一个H”

看着标题都是英文字母好像挺吓人,其实没什么的,五个W和一个H指的是新闻的基本要素。W和H是这几个要素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五个W即:When(时间)、Where(在哪儿)、Who(谁)、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一个H即:HOW(怎么样〕。其实,我们平时写作文也都知道用这些要素,不过没有这么说过而已。我们写作文不是总讲“时间、地点、人物”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吗?其卖这和“五个W”、“一个H”是一码事。 五个W和一个H,是构成新闻的最基本的要素。也就是说,一条完整的新闻,必须具备这些基本要素。它们之间是合作的关系,起互相说明、补充和完善的作用。比如有这样一条消息: 本报讯记者赵丝丝报道昨天上午(时间)我校刘英同学(谁)在学校召开的表彰大会上(在哪儿)发言,介绍了她两年来照顾病残同学的经历(是什么),由于事迹感人(为什么),她的报告让许多师生落了泪(怎么样)。

你看,在这样一条字数不长的消息中,小记者只用五个W和一个H充分表现了一个完整的新闻事实。

学会使用“五个W”和“一个H”,以后自己写消息也好,给别人修改消息也好,就有一个标准,知道写的消息完整不完整,缺少哪个“零件”(基本要素),哪里有毛病,也就知道怎么修改了。

三、新闻与校园新闻

新闻,按字面解释,就是能引起人重视的新鲜事。比如说,经过一个暑假,开学时大家又见面了,互相问一问:“嗨,假期过得怎么样,有什么新闻和大家说说?”这里的“新闻”指的就是“新鲜事”。

但当了小记者,站在“专业”的角度来看“新闻”,就不能这么说了。现在最权威的定义是这样的,希望大家记住——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这个概念包含了“新近”、“事实”、“报道”三个内容,三者互相联系,缺一不可。 校园新闻,简单地说,就是发生在校园里的新闻。校园是老师教书、同学上课的地方,因此围绕老师和同学们感兴趣的学习和活动的报道就构成了校园新闻的主体。写校园新闻需要把握这样几点:首先,内容必须能引起师生关注;其次,形式要活泼,适合学生和老师阅读;第三,简洁明快,篇幅短小。因为老师和学生很忙,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看长篇大论的东西;第四,做好服务工作,注意更多地提供学习方法等信息。

四、根据上面的要求,修改自己写的新闻稿。 第四节 小记者课堂

(三)

活动目标

了解采访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习怎样进行采访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基础

(一)采访的由来

“采访”这一词,早在我国一千五百多年的古书上就开始使用了。顾名思义,它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采集,二是访问。在古代,主要是指朝廷内的史官,搜集历史资料、各类情报所进行的活动。到了近代,随着报纸的出现,许多报馆有了专职的记者,“采访”一词才成为新闻工作的专门术语。我们现在所说的“采访”,就是指导新闻记者为了采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工作。

(二)采访的特点

弄清了“采访”的确切含义,我们来概括“采访”的几个特点:

1、采访是写作的基础

如果把写新闻的过程比作工厂的生产过程,那么,记者就好比是工厂的采购员,要到社会上去“采购”大量优质的“原材料”——新闻素材,经过“加工”——写作,才能制造出“产品”——新闻稿。很显然,正如没有“采购”就没有产品的道理一样,没有新闻采访,就没有写作的依据,就不能完成新闻稿,所以,在新闻报道活动中,采访是起点,是第一位的,它是写好新闻稿的前提和基础。

2、采访有时间的限制

新闻报道要及时、准确,所以特别强调时效性,要求在截稿时间之内完成采访、写作、发稿任务。如果拖到截稿时间之后,早已时过境迁,大家都知道的事就不能再叫“新闻”,辛辛苦苦写好的新闻稿,成了没有任何价值的废纸,实在可惜。因此,记者采访要树立时间观念,要求自己在严格的时间限制之内,思维敏捷、行动迅速,争分夺秒地抢发新闻稿件。

3、采访有明确的目的

采访是记者进行的一种调查研究工作,那么它与其他调查研究工作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就在于它们各有自己特殊的目的。大家都知道,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做调查研究,是为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改进教学;同学们做科学实验,写实验报告,也是一种调查研究,这是为了发现科学规律,掌握科学知识。而记者采访所做的调查研究,则是为了准确、真实地反映新闻事件,向社会传播信息。所以,记者采访,是围绕新闻报道的中心,去采集材料,对有关人员进行访问,它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

(三)采访的方法

采访的方法多种多样,各有各的特点和作用,掌握好了这些方法,你就可以根据报道要求,选择最适用的方法,提高采访的成功率。 下面,主要介绍六种方法:

1、“一对一”式采访 在电视上,经常可以看到新闻节目中出现这样的镜头:一个记者手拿话筒,对一个人进行现场提问;在学校广播台,经常可以听到小主持人提出问题,请一位同学谈出看法。这些就是“一对一”式采访。

“一对一”式采访,顾名思义,是指一个记者同一个被采访人之间的单独交谈,这种交谈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不用见面,比如打电话、写信、发传真。现在网络越来越发达了,“一对一”式采访又多了一个新途径——对你要访问的对象上网采访。

2、“一对多”式采访

上面讲到的是“一对一”式采访,现在,告诉你一种一个记者采访多个对象的“一对多”式采访,也就是开座谈会。如果需要采访的人数比较多(一般5个以上),那么就可以开座谈会,这是一个有效的好方法。

开座谈会时,记者把这些采访对象召集起来,提出采访的问题;采访对象根据记者所提出的问题,谈出各自的看法和认识。这样,记者就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材料。此时,记者就好比主持人,应该不断活跃会议的气氛,启发大家说出真实想法;同时,还要善于把握会议的主题,不要让发言离题太远。

总之,开座谈会也是一种很常用的采访方式,它的好处在于: (1)开会时间不长就能搜集较多的新闻材料;

(2)几个采访对象一起接待记者,比较放松,气氛容易融洽、和谐; (3)有利于采访对象之间互相补充,可当场验证材料是否真实。

3、“多对一”式采访

在小记者活动中,经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五六个小记者共同采访一个人,这就是“多对一”式采访,即通常所说的集体采访。这就好比一次“集团作战”,应该有统一的“战略目标”,也就是要有统一的报道思想。

因此,用这种方法采访,应首先确定报道思想,再拟订采访提纲,从不同角度,精心准备要提出的问题。采访时,记者们都要围绕着统一的提纲,有顺序、有主次地提问,注意不要重复提问,也不要漏下哪个问题。

“多对一”式采访,对小记者来说比较适合,它的好处就是:

(1)几个同学一起采访,有利于克服采访时的紧张情绪,可以使气氛轻松愉快; (2)有利于相互补充提问,补充笔记,获得真实全面的材料。

4、通过参加会议采访

参加会议与上面讲的开座谈会不一样。开座谈会,记者是作为会议主持人的身份出现,而参加会议呢,记者就成了被邀请开会的人出现,两种情况正好相反。

在学校,小记者可以利用参加会议的方式报道的新闻很多,如:全校集会、大队会、中队会、小队会;还可以参加家长会、年级会,以至校长办公会。只要符合报道的需要,并征得会议主持人的同意,都可以参加。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 (1)身临其境,有直接的感受,新闻报道比较真实、可靠; (2)在会议上可以发现大量的新闻线索,报道出更多的新闻。

5、用眼睛采访

上面介绍了四种采访方法,都侧重于用耳朵听;现在要告诉你一种侧重于用眼睛的采访方法——眼睛采访。 “新闻”这一词很有意思,有个“闻”字,就是要记者多听新鲜事儿,才能有新闻。但是“百闻不如一见”,新鲜事听了一百遍,还不如记者真正到现场见一见。所以,记者写新闻多听还不够,重要的是要深入现场、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下。

6、通过问卷调查采访

以上介绍的采访方法有的侧重听,有的侧重看,下面有一种方法很奇妙,它既可以不用听,也可以不用看,只要你会计算、分析就能完成,这种方法就叫问卷调查。

在学校,电视台、广播台、校刊、班报、队报的小记者们有时要搞一些涉及人数较多的专题调查。

小记者们可以根据调查题目,设计一个问卷,提出几个问题;把这个问卷发给所要调查的同学,请他们写上自己的答案;再由小记者们收回问卷,进行统一计算、分析,就可以一下子搜集到好多有价值的材料,写出好新闻来。

所以,问卷调查是一种很有效的采访方法,它的好处在于: (1)适合涉及面很大的采访报道; (2)新闻材料搜集起来又快又多;

(3)有数据的统计,新闻报道比较准确、全面。

以上介绍的六种主要采访方法,在采访过程中,可以根据采访主题、对象和范围,选用适用的一种或几种。但是,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采访,搜集来的材料,有一点最为重要,想一想是什么呢?对了,就两个字——真实。

四、新闻的辨别

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生活范围比较狭窄,对小记者来说,对自己抓住的每一个新闻线索都要经过认真分析,分清是否属于新闻,它的新闻价值有多大。有的线索写出来的稿件可能在自己的班上是条新闻,可拿到学校就构不成新闻。所以,作为一名小记者,首先要判断这条新闻线索采访后有多大价值。如果只在校内算是条新闻的话,你可以将稿件投到学校广播站,或投到校刊、校报刊编辑部;如果觉得这条新闻不仅在校内有价值,在校外、在社会上也很有价值,就可以将这篇新闻稿投到报社。 第四节 小记者课堂

(四)

活动目标

通过讲授采访方法以及举例模拟,让学生了解采访的具体步骤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怎样围绕活动进行采访

学校和社会的活动很多,围绕活动进行采访可以一次性取得多方面的收获。为什么这样说呢?你可写动态消息,介绍活动的开幕、闭幕等总体情况;也可以搞人物专访,采写组织活动的人,或是活动中引人注目的人;可以写侧记,专门描写活动中一些有意思的花絮;还可以拿起照相机拍点什么,或是景,或是人。在大型活动中记者简直就像是海洋深处的座头鲸一样,它四处游弋,随便张张口,就可以吞食食物。

据报道,2000年11月18日杭州市举办中小学生艺术节。开幕式上,来自杭州2300所中小学的83万中小学生用歌舞、用音乐、用书画、用摄影、用精美的工艺品展示自己的才艺和美好向往。孩子们理所当然成为所有会场的主角,他们自己主持,自己表演,自己布展,自己担任礼仪、保安。最引人注目的是小记者们,他们满场飞,奔波于各个会场忙着采访摄影,他们要在艺术节期间编辑一本《西子小荷艺术特刊》,介绍这个节日的方方面面。 生活中你这样的机会也很多,可是问一个问题,你会不会像杭州的小记者那样活跃呢?

二、采访的方法与手段

从我们会说话起,大家便会不断提出问题:“你看电影了吗?”“这部片子好吗?”“它讲什么?”其实,新闻记者进行的采访与此大致相同,只不过他借助了更多的仪器,准备得更充分。

首先,我们要澄清的是,采访绝不仅仅是动嘴的问题,记者的目的是全面透彻地了解事件,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就要用脑——思考事件来龙去脉、背后实情;用眼用耳——观察现场情况,收集更多材料。

其次,为了准确地记录事实,我们在采访中要借助更多的外物。笔与本——记录被采访者提供的重要信息;录音器材——有很多种:专业的采访机、录音笔。MP3等等都可以,可以记录采访者的原话,以便写报道时从中抽取有价值的信息。

再次,采访的方式也可以分为多种:电话采访、当面采访,通过采访使其他人了解被采访者的真实情况等。

三、提问的方法

采访的时候如何提问呢?资深的记者往往会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很有技巧的行为。问的方法有两大类:开放式和闭合式的提问。开放式的问题,是那些包含着“怎样”、“什么”、“如何”等疑问词的句子,它的答案自由度较大,回答者尽可自由发挥。闭合式的问题,是那些要用“对”、“不是”等词来回答的问题,它发挥的余地很小,也较为简短。

在采访过程中,这两种提问方式可以说是各有利弊,前者易使对方的回答泛泛而走题,后者则容易在一问一答中冷场。因此,我们要综合利用,合理选择。一般说来,在非批评性稿件中,我们应更多地考虑开放式问题,因为这样的提问能激活对方的思维,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样,记者才会得到更多想要的材料,才能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四、模拟练习第六节 小记者课堂

(五)

活动目标

通过采访来锻炼孩子的采访能力和胆量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照相机 活动过程

一、采访活动

1、让学生制定采访计划,关于采访对象,采访的问题,采访小组人员的分配

2、小组成员去各个社团进行采访,教师在每个社团进行摄影

3、小组成员对于采访内容进行整合上交给老师

4、老师对采访活动进行总结

二、采访总结

1、采访时要各司其职,记录要完整

2、采访的问题要有开放性意义,有深刻性

3、采访时要注意采访礼节 第七节 小记者课堂

(六)

活动目标

通过上次的采访总结经验;讲解采访时的要点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不打无准备之仗——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有句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的仗,做采访工作更是这样,充分的准备,是成功采访的基础。 换句话,在采访之前,我们不妨都在心中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 1.准备以哪种方式报道新闻事件,消息、通讯还是评论?

2.根据这种体裁的特点和具体情况,你要得到哪些信息?有哪些是必须从采访者那里得到的?

3.为了印证这些消息的准确性,你又要做哪些工作?

4.为了保证这些信息能够被准确地记录下来,要携带哪些器材? 5.为了保证采访顺利实现.你是否需要和他/好预约时间?

6.你有没有了解你所采访事件的始末背景?你是否熟知你所采访任务的资料、背景? 7.为了顺利地完成采访,你要提前多长时间出发?见面之后又用何种方式开头,让对方打开他的话匣子?

二、确定采访中心

中心是主题,是采访的灵魂。初学采访的小记者接受任务后,往往容易漫无目的地发问。结果,没有头绪的素材搞回来一大堆,等理出头绪来又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采访之前就要做到心中大致有数。比如去采访一个培养出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第三名的老师,采访的中心应该设在这个老师是如何刻苦钻研并牺牲自己大部分时间辅导学生的。如果采访时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一会儿问老师的身体状况,一会又问老师的家庭成;一会问老师过去大学学习情况,一会儿又会老师小时候学习情况,花费时间不说,回家后整理素材也会无从下手。所以,去一个地方采访,事先一定要设计好采访的中心,一接触采访对象便立刻直奔主题。

三、设计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是对将要进行的采访的一个大致规划。对于初学采访的小记者来说,每次采访前设计一个采访提纲还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规划我们的采访,保持我们清晰的思路,做到按计划进行采访、写稿,快捷地完成任务。在采访提纲里,首先,要明确采访目的。其次,如果与采访对象相距一定的距离,要规划好行走路线。第三,采访步骤,比如说打算采访什么人,是一个还是两个、三个,谁先谁后。第四,采访要问的问题。

总之,好的采访提纲要成为采访的“蓝图”,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当然经过一段时间煅炼,这种写在纸上的采访提纲就可以写在心里了。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采访“春蕾计划”大型公益活动的采访提纲。 “春蕾计划”大型现场公益活动采访提纲 报道思想 通过采访活动,介绍在全社会开展救助失学女童的意义,报道××市在开展这项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 采访顺序

第一步:通初网络了解全国开展“春蕾计划”的相关背景资料。内容包括开展此项活动的意义,哪里主办的,影响如何等等。

第二步:采访××市“春蕾计划”活动的组织者。内容包括为什么要举办这样的活动,是第几次举办这类活动,活动的内容及方式是什么。

第三步:采访典型——积极为“春蕾计划”捐款的儿位师生。内容包括采访对象是如何参加活动的,感受如何和今后的打算。

第四步:采访到现场参加活动的领导人。内容包括开展活动的意义、如何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失学儿童问题。 采访时间

两天,具体时间分配如下:

1.用两个小时浏览互联网,完成第一步; 2.用两个小时采访组织者,完成第二步; 3.用半天时间采访先进典型,完成第三步; 4.用半天时间到现场采访,完成第四步。 第八节 小记者课堂

(七)

活动目标

通过采访付校长,了解校园文化与校长工作 活动准备

照相机 录音笔 活动过程

一、采访活动

1、让学生制定采访计划,关于采访对象,采访的问题,采访小组人员的分配

2、小组成员去对付校长进行采访,教师进行摄影

3、小组成员对于采访内容进行整合上交给老师

4、老师对采访活动进行总结

二、采访总结

1、采访时要各司其职,记录要完整

2、采访的问题要有开放性意义,有深刻性

3、采访时要注意采访礼节第九节 小记者课堂

(八)

活动目标

学习如何采访同龄人,采访同龄小朋友要注意的地方和技巧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提问:采访同龄小朋友的提问技巧

记者向被采访者提问,是新闻采访全过程的中心环节。我国著名记者邵飘萍总结他的采访经验时说:“欲达多得事实之目的,必能先发有效之质问。”(《实际应用新闻学》) 少儿新闻专题节目的采访对象主要是少年儿童。儿童感知事物要经历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过程,他们的思维具有形象、具体、直观的特点。记者在采访前和采访中,如果能对儿童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判断,提出符合他们认知特点的问题,就会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真实、具体的新闻素材,使采访获得成功。 一)、缩短感情距离,提孩子们熟悉的问题

提孩子们熟悉的问题,一是要让他们能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去理解,二是调动其心理经验后,产生情感的相融。

采访中,我经常遇到这么一些孩子,他们说话比较紧张,一边说,一边回头望望老师或家长,生怕自己说错了,似乎在寻找他认为我喜欢听的话。这是什么原因呢?小学儿童的思维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事物的评价主要是根据老师和家长提出的标准。凡是老师肯定或者表扬的行为,他们就认为是好的,凡是老师、家长否定或指责的行为,他们就认为是坏的。

怎样充分发掘孩子们的自我意识,很快贴近孩子们的感情呢?我一般在采访前,首先跟孩子们讲清楚采访的目的,报道以后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让孩子们感到自己就是广播节目的小主人,就会毫无顾虑地开动脑筋,敞开心扉,然后再顺藤摸瓜,提出他们经历过的、感受最深的、容易回答的问题。必要时,我也采取回避老师,回避家长的办法,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环境。我曾报道过一个学校少先队环保站的活动。从他们环保站成立开始,我就跟踪采访他们的活动,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和同学们相处很融洽,他们有什么话都愿意告诉我。因此,我获得了同学们开展环保活动好多生动有情趣的细节。 二)、耐心细致,激发兴趣,提具体直观的问题

新闻采访提问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必须因人而异,因事而别。美国新闻学者麦尔文·曼切尔在他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中,把记者提问归纳为两种类型:开放式提问和闭合式提问。所谓开放式,就是问题提得比较概括、抽象、范围限制不很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所谓闭合式,则是问题提得比较具体、单纯,范围限制得很严格,给对方自由发挥的余地很小,一般要直接回答。

心理学家分析,儿童的记忆特点是,直观形象记忆比逻辑记忆发达,他们的记忆速度快,但是容易记住的只是能引起他们兴趣的记忆材料。他们记忆的持久性、完整性和再现事物的条理性都比成年人弱得多。易回答,进而启发他们思考,引起他们的兴趣。假如你要了解一个优秀中队的事迹,张嘴就问:“你们少先队活动有什么经验?”一下子就会把孩子问懵。这样的问题可以分成若干具体的小问题:“你们中队有多少队员?”“你们最近开展了些什么活动?”“这些活动是辅导员老师安排的还是自己设计的?”“开展活动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没有?”“你们是怎样解决的?”„„在这一串小问题的回答中,优秀中队的典型事迹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三)、提孩子们关心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孩子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我们要善于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特点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努力反映他们对事物的观察、体会和描述。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报道更贴近儿童,更有针对性。我采写过一篇录音通讯《她和我们一样幸福成长》,写的是学校同学关心、帮助残疾小伙伴龚英的事情。采访的时候,我不光注意了解那些典型的事例,还下功夫挖掘孩子们为什么要关心帮助龚英,捕捉他们思想的闪光点。 “你为什么不怕麻烦,天天接送龚英上学回家呢?” “要是我们不帮助龚英,那她就上不了学了。”

“你以前嫌她脏,不愿意和她玩,现在怎么又和她一起玩呢?” “残疾小朋友也是我们的小伙伴,我们应该更多地关心她,帮助她。”

真挚朴实的语言,把同学们美好的思想境界充分展现出来了。我们的新闻报道不光要报道孩子们是怎样做的,还要反映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使广大少年儿童从中获取知识,提高认识,影响行动,这正是事物本质之所在。 四)、启发思维,提富于联想的问题

儿童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限,很难像成年人那样,一下子明白你的意图,把你需要的材料有条理、有逻辑地表达出来,而他们的联想却比较丰富。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已掌握的情况,事先设想出事件可能是怎样发生和发展的。这些仅仅作为启发孩子们回答问题之用,不能当作事实本身。在采访中,特别是挖细节的时候,如果仅仅问“××事情是怎样的”,孩子们回答会比较简单。我们可以把事先设想的情节慢慢抖出来,问孩子们当时是不是这样的,是不是那样的。这样一来,很容易激发孩子们联想,他们会兴奋地告诉你,事情到底是怎样的。有一回,我获得这样一个线索。有一位同学的腿骨折了,住进医院,班上合唱队的同学经常到医院看望她,和她一起唱歌,鼓励她战胜伤病。采访的时候,一开始我就提出设想的这样一个情节:“第一次同学们来看你的时候,你是不是老远就听到他们的声音,是不是还大声叫出好朋友的名字?”没想到,这位同学记起一个生动而富于戏剧性的情节:“那天,听到病房门口响起一阵嘈杂声,我以为有人来看其他的病人,就不耐烦地扯过被子蒙住头。过了一会儿,一阵清脆悦耳的歌声钻进了被窝,我才突然想起,是班上合唱队的同学们来了,猛的一把掀开被子,忘记了自己受伤的腿,差点从床上跳起来„„”可见,在儿童的记忆中,他们在某个时候接触过的具体的独立的形象特别丰富,只是需要一根红线具体形象启发式的提问,把那些闪光珠玑串出来。

无论根据孩子们的哪一种心态所采取的相应的采访技巧、提问方式都不是简单的、机械的,记者必须灵活运用。有一句谚语说:“只要我们顺着河流走,就能发现大海。”我想,只要我们努力探索,不断研究儿童心理活动规律,就能和孩子们交朋友,写出他们“喜欢听、能受益”的报道来。

二、现场练习

1、学生自由练习

2、指名上台练习

第十节 小记者课堂

(九)

活动目标

通过采访老师,了解老师的工作内容,通过采访时间来锻炼孩子的采访能力和胆量 活动准备

照相机 录音笔 活动过程

一、采访活动

1、让学生制定采访计划,关于采访对象,采访的问题,采访小组人员的分配

2、小组成员去对老师进行采访,教师进行摄影

3、小组成员对于采访内容进行整合上交给老师

4、老师对采访活动进行总结

二、采访总结

1、采访时要各司其职,记录要完整

2、采访的问题要有开放性意义,有深刻性

3、采访时要注意采访礼节

能干的小企鹅 教案

小记者团合同

小记者团工作总结

小记者团活动总结

小记者团活动计划

小记者团培训感悟

科学教案 能干的小嘴巴

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教案能干的小乌龟

托班健康教案:能干的小嘴巴

幼儿园小班体育教案《能干的小企鹅 》

能干小记者团教案
《能干小记者团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