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护理技能操作流程

发布时间:2020-03-01 16:21: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静脉留置

一、准备:

1、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核对床号、姓名、输液单;

2、评估:患者病情、穿刺部位皮肤及浅静脉现状、治疗计划;解释、问二便;对碘、酒精有无过敏史,有无传染病史;

3、核对医嘱:检查液体和药物名称、剂量、用法、有效期、是否混浊、变质;

4、用物准备:静脉留置针、透明敷料、封管液,其余与静脉输液法相同;

二、备药:消毒输注口、加药

三、床边备药:核对→插输液管→将液体挂于输液架上,排气

四、选静脉: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戴手套(有传染病史者)→选择粗直、血流量丰富的静脉,避开静脉瓣

五、消毒:范围8cm×8cm(碘伏)

六、选择留置针:根据病情及血管选择型号,并检查有效期及包装是否完好

七、连接、排气:头皮针接输液管,打开留置针包装,将头皮针插入肝素帽内并排气

八、再消毒:扎止血带、消毒

九、松动套管

十、查对、进针:

1、进针前查对

2、进针:在消毒范围内1/2或2/3处,夹紧针翼以15°~30°角进针,见回血后压低角度平行进针约0.2cm

3、退针芯:松开两翼并用食指、中指固定,另一手退针芯0.5~1.0cm,将软管全部送入血管(第四代留置针一手退针芯0.5~1.0cm,另一手将软管全部送入血管)

4、松开止血带,打开调节器

5、拔针芯:食指、中指固定两翼,另一手将针芯全部拔出

一、固定:

1、透明敷料以穿刺点为中心固定,延长管与穿刺管呈U字型固定(Y接口勿压迫穿刺点)注明穿刺时间、责任者

2、脱手套

十二、调速:按年齡及病情调节速度

三、查对:再次进行查对

十四、交代注意事项:输液期间可适度活动,穿刺侧肢体不能长时间下垂,如出现疼痛,红肿、敷料卷边脱落应及时告诉护理人员处理

十五、整理: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用物、分类放置→洗手→记录(护理记录单记录穿刺时间、责任者)

备注:

1、封管液种类:生理盐水或稀释的肝素溶液。

2、肝素液浓度:每毫升盐水含10~100U肝素钠,用量2~3ml。

3、正压封管:将针尖斜面留在肝素帽内,冲管后余0.5ml边推注封管液边拔针。

鼻导管吸氧操作流程

一、准备:

1、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洗手

2、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缺氧程度、鼻腔、合作程度、心理反应、治疗计划、环境安全;解释、问二便

3、用物准备:鼻导管、棉签、水杯内盛洁净水、记录单、弯盘、纸巾、手电筒。氧气筒吸氧另备氧气筒、氧气表装置1套、扳手;

二、装表:开大开关吹尘→关大开关→装表旋紧→接湿化瓶→接氧气连接管→开大开关→开小开关检查有无漏气→关小开关

三、吸氧:

1、查对患者,协助取舒适体位

2、清洁鼻孔→接氧管→开小开关→调节流量→查通畅→给氧

3、单鼻导管蘸水,轻插入鼻腔约自鼻尖至耳垂的2/3长度

4、鼻导管固定的两种文法:绕到枕骨后固定,绕过双耳廓到颈前固定

四、交代注意事项→记录吸氧开始时间

五、停氧气:

1、根据医嘱评估患者病情、缺氧改善程度

2、取下鼻导管→关小开关→擦净脸部→分离氧导管→关大开关→开小开关,放余氧气→关小开关→卸氧表装置→湿化瓶消毒

3、记录停氧时间

六、整理: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用物、分类放置→洗手→记录

备注:

1、环境安全包括:防火、防油、防热、防震。

2、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

3、防止交叉感染,定期更换鼻导管、温化瓶,湿化液采用无菌水。

4、如发生急性肺水肿,可在湿化瓶内加入20﹪~30﹪酒精,能降低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使之破裂,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功能。

5、依据吸入氧流量分类:低流量给氧:1~2L/min;中流量给氧:2~4 L/min;高流量给氧:4~6L/min

单人徒手成人心肺复苏

一、判断、呼救:

1、判断意识:呼唤患者同时轻拍肩部,如无反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2、呼救援助:呼喊医生或护士帮助

二、取复苏体位:去枕仰卧位置于硬板或平地上

三、打开气道:

1、一般采用按额提颌法,将头后仰90°;

2、疑颈椎损伤文法,双下颌上提法;

四、判断呼吸:通过视、听、觉来判断呼吸:视患者胸部是否起伏、听是否有呼吸音、感觉是否有气流呼出,观察颜观10S,有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无呼吸按以下步骤进行。

五、人工呼吸:

1、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频率为12次/min,每次吹气1S,吹气量700~1100ml,同时用视、听、觉观察效果;

2、如吹气不成功,重新打开气道,仍无胸部起伏,按异物梗塞处理;

3、如吹气成功按以下步骤进行;

六、判断循环:

1、触摸颈动脉10S,第6S抬头观察肢体活动情况;

2、有脉搏、无呼吸:实施人工呼吸,每学5S吹气1次,2min后评估呼吸;

3、无脉搏、无呼吸,按以下步骤进行;

七、胸外按压:

1、按压部位:胸骨下1/2段,或剑突上2横指处;

2、按压方式: 双手掌根重叠,双臂垂直按压胸骨;

3、按压深度:4~5cm

4、按压频率:100次/min

八、GPR循环:

1、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30:2

2、每反5个循环(约2min)判断呼吸、循环一次

3、持续1h无效,宣布死亡

4、出现复苏有效指征,进行下一步

九、整理:协助病人取复原体位→实施进一步救治→整理用物

备注:

1、成人猝死最常见是室颤,尽早除颤是最有效救治方法,新指南建议除颤一次后立即开始GPR;

2、除颤能量选择:单相波:360J:双相波:200J。

3、口对口人工吹气时一手捏紧鼻翼,包严口唇缓慢均匀将气吹入至胸部膨起;

4、GPR有效指征:自主呼吸恢复、颈动脉有搏动、瞳孔由大缩小、口唇及甲床转红润;

5、终止心肺复苏的指征:心肺脑复苏历时1h,而心或脑死亡的证据仍持续存在者;或开始心肺脑复苏前循环及呼吸停止已超过15min者。

6、复原体位:①救护人位于患者的一侧,将靠近自身的患者手臂上举置于头部侧方,另一手肘弯曲置于胸前;②把患者对侧下肢弯曲,救护人用一手扶住患者肩部,另一只手抓住患者的胯部或膝部,轻轻将患者侧卧;③将患者上方的手置于面颊,防止面部朝下。

护理技能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养老护理员技能大赛操作流程

护理技能操作总结

翻身护理操作流程

晚间护理操作流程

尿道口护理操作流程

口腔护理操作流程

输血护理操作流程

护理技能操作培训计划

护理技能操作竞赛方案

护理技能操作竞赛总结

护理技能操作流程
《护理技能操作流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