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煤矿优秀区队长发言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3 16:55: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勤勉自强,掌握新科技;奋勇争先,驾驭刨煤机

尊敬的各位领导、全矿职工家属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许晋斌,我汇报的题目是:勤勉自强,掌握新科技;奋勇争先,驾驭刨煤机。2003年4月1日刨煤队成立时,我被矿上聘为队长。作为一队之长,两年来,我亲眼目睹和感受了刨煤队在凤凰山矿母亲怀抱中从诞生到成长的艰难历程;作为队里的一员,我与工友们朝夕相处,患难与共,其间,一些工作片断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脑海,久久不能忘怀,并为之深深地感动和激励着……

进入2002年,我矿3#煤优势资源濒临枯竭,9#煤开采成本居高不下,多经三产令人堪忧。凤凰山矿出路何在?站在事关矿山长远发展的高度,立足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为了延长矿井服务年限,集团公司领导高瞻远瞩,科学决策,投资近亿元,引进了德国dbt公司刨煤机,以加大我矿9#煤的回采力度,延长矿井服务年限。早在集团公司一届四次职代会报告中袁董事长就郑重指出:凤凰山矿3#煤已濒临枯竭,充分发挥刨煤机效能,尽快实现与成庄配煤,已成为解决凤凰山矿未来发展的一个关键。矿党政也明确要求:刨煤队不仅要建设成为一支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现代化采煤队伍,同时要建设成为一个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基地和学校。

肩负着集团公司二次创业的神圣使命,带着全矿万余名职工家属的千斤重托,2003年4月1日,在矿党政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刨煤队正式组建成立了。成立之初,全队共有34名员工,全部都是经过严格的笔试、面试,从300余名报名者中层层选拔而出。但要驾驭迄今世界最先进的刨煤机,作为队长,我不禁心头一颤,悄悄地问自己,你能行吗?这毕竟是全国引进的第四套,集团公司引进的第一套全自动化刨煤机,它代表着当今世界最前沿的采煤技术,其科技含量和技术难度你清楚吗?

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要干就要干出个样子来!我们首先从抓班子建设、制度建设入手,之后就狠抓培训,职工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我队职工宋大胖、靳守芳等在家庭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自费购买了电脑,学习刨煤机技术。

7月11日到8月18日,刨煤队兵分三路,先后赴西山、铁法和德国dbt总部进行实地培训。短短45天的培训,不仅仅要熟悉掌握刨煤机的操作技能,还要掌握其原理和维护知识,这对刨煤队员工来说,压力之大,难以想象。45天的培训,如果用茶饭不香来形容的话,一点也不过分。在西山马兰矿实习的10名队员,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4小时以上,白天,要随当地职工同上同下,在井下摸爬滚打,晚上又要围坐在昏暗的灯光下,整理各自的工作笔记。时隔数月,一名曾在马兰矿安装服务的翻译后来又到我矿服务,一到矿首先就问:“你们这儿那个小杨在哪里?在西山的时候数他提的问题多。”有一次,在马兰矿刨煤机井下调试的关键时候,刨煤机开关出现故障开不了车,急得马兰的跟班干部和电工团团转,束手无策,我们的支部书记张德彦笑了笑说:“能不能让我试试看?”在对方狐疑的目光中,前后十几分钟时间,故障排除了,马兰矿跟班干部握着张书记的手,满是感激和羞愧地说:“晋城矿务局果真名不虚传哪!”在铁法晓南矿,为了掌握更多的技术,19名队员经常围住师傅问个不休,并想方设法寻找相关资料。一次,好不容易从工作人员手中借到一本《promos控制系统手册》,由于当下找不到复印机,对方要得又紧,他们就连夜拆开,分头抄写,趴在床铺上挑灯夜战,9个小时过去了,直到凌晨5点,才全部抄写完毕。而他们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了,但是看着厚厚的一本已经装订成册的特殊的“书”,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12月24日,每一个刨煤队的职工都不会忘记这一天,刨煤队正式投产出煤了!然而,随着初采的开始,这套“洋玩意”也耍起了大牌的脾气,首先是一些机电问题逐渐暴露出来。2004年元月27日,工作面发生第一次断链事故,并且大有一断而不可收之势。然而,dbt工程师12月19日就已离矿回国过圣诞节了。面对一些人“刨煤队能行吗?”的怀疑,我们顶住压力,在排除电气软件故障之后果断做出决策:将141节刨链盒全部打开逐一进行排查,经过26小时连续的艰苦工作,终于找到了断链的真正原因,并进行了现场取证。2月中旬dbt工程师返矿,在“证据”面前,老外不得不承认机尾终端导轨加工存在严重问题,致使断链事故频繁发生。然而,断链问题刚刚解决,机头机尾却又出现了不能自动推移的现象,老外几次下井都无功而返。我们不等不靠,自己干,通过改造支架的推移管路,对pm4参数进行优化、调整,推移力大大增强,使这一连老外都束手无策的问题得以圆满解决。在此期间,共完成各种技术改造二十余项。刨煤队职工善于吃苦、敢于攻关的精神,就连老外都不得不竖起大拇指。负责此项工作的dbt工程师麦克过去常说:我是dbt工程师,你们要听我的。现在也变成了:你好,请给我提点建议好吗?

然而,更大的考验还在后头。初采刚刚开始,工作面两个区段的顶板分别出现锅底形构造,向前推进10米,遇一逆断层,又推进6米,是一正断层,要命的是,再推进15米之后,又遇到一个长26米,倾向长度达180米的煤层挤压带,工作面条件急剧恶化,顶板破碎,底板松软,支架下陷,局部冒顶达到4—5米,片帮深度3米以上,煤层最薄处仅0.1米……用一些人的话来说,这正如一个早产的婴儿,还没有满月,就要经受风霜雪雨的双重考验!面对如此恶劣的地质条件,年轻的刨煤队没有被吓倒,而是迎难而上,同服务队的同志们一起,研究方案,制定对策,在确保安全万无一失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实施了分段作业计划,使顶板得到有效控制。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弟兄们每天猫腰扛运板梁500多根,单体柱100多根,每班工作时间都在10多个小时以上,干部打连班更是家常便饭;毫不夸张地说,弟兄们流出的汗比喝进去的水还多啊……

断层没有阻断我们前进的步伐,挤压带没有压住我们敢于胜利的勇气,在走过艰难和挫折之后,我们收获的是成功的喜悦,是激动的泪水,是捷报频传:2月23日,刨煤队日产达到3500吨;2月24日,日产达5500吨,刷新了凤凰山矿乃至晋煤集团二水平9#煤日产最高纪录;3月10日,日产一跃达8750吨。6月15日,也就是党的83岁华诞和矿第一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我们又一举创下了日产11650吨的全国薄煤层日产最高纪录,并在当月创下了月产15万吨的全国刨煤机月产最高纪录。

刨煤机在凤凰山矿的使用成功,不仅使矿山大本营军心稳定,看到了凤凰山矿希望的曙光,同时为集团公司实现“二次创业,十年百亿”的奋斗目标注入了新鲜血液,更为我集团公司薄煤层开采摸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成绩的取得,是英雄的凤凰山人团结战斗的结果,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矿党政的正确领导和谆谆教诲,不会忘记全矿职工家属的无私帮助,不会忘记职能科室和兄弟单位的密切协作,更不会忘记我们与矿山命运相互交织,共同走过的这一段艰难而光荣的岁月。在此,我谨代表刨煤队全体职工对大家说一声:“谢谢!”

煤矿优秀区队长发言材料

煤矿优秀区队长发言材料

煤矿优秀区队长发言材料

煤矿优秀区队长个人材料

优秀区队长工作总结

优秀区队长材料

煤矿企业区队长述职报告

煤矿优秀区队长个人材料事迹材料作者(推荐)

煤矿综掘队长七一发言

煤矿预备区队长岗位描述4

煤矿优秀区队长发言材料
《煤矿优秀区队长发言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