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探讨

发布时间:2020-03-02 10:48: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探讨

摘 要:为了彻底解决二轮延包过程中出现的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登记簿不健全等突出问题,今年来全国陆续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对发包方、承包方和承包地块调查,采用先进的测量和建库技术,建立统

一、规范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管理系统,进而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签发经营权证书,健全常态化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登记制度,进而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管理信息化。

关键词:权属调查 地块测量 数据库建设 登记颁证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8(b)-0146-03

根据《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精神,为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明晰农村土地产权,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妥善解决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把承包方承包承包地块位置、面积和权属证书落实到,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一步落实相关制度,强化物权保护,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1]。

1 工作概述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根据省厅工作部署,2014年以大城县为试点,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通过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试点地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工作,并对试点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及时协调发包方、承包方予以解决。试点工作的开展,对探索建立健全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落实中央的相关规定提供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2 作业依据

(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NY/T 2537-2014。

(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NY/T 2538-2014。

(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NY/T 2539-2014。

(4)《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

(5)《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NY/T 309-1996。

(6)《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NY/T 1634 2008。

(7)《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 73-2010。

3 工作路线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在集体土地所有权界限范围内,以村组为基本单位,通过“两入一下”的开展,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即通过入村(组)对发包方的调查,入户对承包方的调查,下地对承包地块的调查和测量,利用现在化测量设备完成承包地块的边界测量工作。通过专业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管理系统,完成对调查和测量数据的编辑整理核实工作,完成对公示信息成果的输出,并对调查和测量的信息进行公示,待公示无异议后,利用管理系统完成对相关图件的输出和经营权证打印和颁发工作。

4 准备工作

4.1 成立组织机构、宣传动员及培训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涉及政府的各个部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工作开展前,成立由主管县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工作的统一指挥、调度、协调和生产安排以保证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工作开展前,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微博、微信、报纸、公共栏、广播、召开座谈会、发放宣传手册和致村民的信件等手段,调动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2] 。同时对参与工作基层干部和测量工作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培训,印发作业指导书、政策性问题解决办法汇编,并对参与的人员进行考核,实行合格上岗制度,确保工作快捷高效的开展。

通过进行保密制度的培训,确保参与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的相关人员不失密、不泄密。对于作业的计算机和移动存储设备,坚决做到“上网不涉密,涉密不上网”。

4.2 资料准备

收集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相关资料,资料主要到县档案馆、乡镇政府、村委会和村民手中有承包合同、承包台账、经营权证、依法变更的有关合同、申请和审核材料,以及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的会议记录、决议和表决结果等;收集2012年前后完成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成果主要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界线资料和相关的控制成果;收集国土资源部门,最新的基本农田范围界线;收集项目相关的正射影像资料,在统一的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将所有权界线矢量数据、基本农田矢量数据和数字正射影像图相套合,以村(组)为制作工作底图。

5 经营权权属调查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调查坚持以已经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和已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为基础,严格执行《物权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的规定,参照有关规定的登记内容和程序开展工作。根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规定的发包方、承包方、承包地块、承包合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簿)代码结构编制相关编码。

5.1 发包方调查

发包方调查工作主要对其名称和负责人姓名、地址等基本信息进来调查登记。

5.2 承包方调查

承包方调查工作主要通过入户或者协调村委会完成对承包方代表的姓名、地址以及农户家庭成员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登记。

5.3 承包地块调查

承包地块的调查主要包括承包地块的名称、面积、四至、界址、土地用途、地力等级、利用类型和是否基本农田等情况进行登记。并对承包方名下非承包地块,经营权纠纷情况,是否涉及面积折合,以及二轮承包遗漏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并收集相关证明材料,在调查过程中予以说明。

5.4 调查指界

承包地块调查的指界人包括发包方指界人、承包方指界人和毗邻地块或地物指界人。调查人员会同相关权属指界人,按照要求按时到现场指界。在指界过程中,调查员应充分利用工作影像底图,在底图上标明地块的空间分布情况,对按规范要求对承包方承包地块进行编码。

6 权属测量

工作中一般根据测区的实际情况,采用航测法与实测法采用组合法工作模式,对调查完成的地块进行界址点测量工作。航测法主要由作业人员根据工作底图地块以下原则确定边界。

(1)边界以道路、沟渠、田埂等线状地物分界的,且线状地物位置正确、主次分明、能反映线状地物的形状,能交代清楚线状地物与耕地之间的关系,在正射影像图上,以道路、沟渠外边为界确定地块边界。

(2)地块边界以建筑物、构筑物为界的,有明显分界线的,以建筑物、构筑物的围墙边线外围边沿为界。

进行现场判读勾绘地块图,如界线不清或影像判别不准时,作业人员需对承包地块进行现场测量,进而形成承包土地地籍草图。承包地块测量,主要采用RTK技术配合全站仪技术进行数据采集。

6.1 地块界址测量

对于界址点采用解析测量法(如GNSS-RTK法、全站仪极坐标法、测距交会法、直角坐标法、测角交会法、导线测量法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主要在野外进行,遮挡物较少采用GNSS RTK法为益。基准站既可以使用CORS VRS虚拟参考站,又可以每个乡镇单独建立一个基准站,使用当地控制点通过校正解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流动站的测量范围应在校正控制点的覆盖范围内。

实地测量过程中采用全站仪测量的界址点,应在图根以上控制点上设站,使用不低于J6级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测定界址点。采用RTK测量时,其施测方法和技术要求等同于图根控制测量。对于特殊的,类似沟渠中间的界址点,如果仪器不能直接架设在点位测量,可以测量沟渠两岸用几何法推算出界址点坐标。

6.2 地块图制作及面积统计

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软件平台,对当天在工作底图上勾绘的地块和RTK外业采集的界址数据进行编辑,生成地块界线文件。在编辑软件中承包地块的承包方、地块号、面积等信息进行标注,形成内容齐全、表示合理的地块分布图。利用软件对测量完成的地块实测面积与合同(证书)面积对比,对其中存在明显出入的地块,积极联系承包地块的发包方与承包方进行核实。

地块分布图是权属测量完成后,由调查员根据权属调查地块空间位置、四至、面积、权属、编码等信息进行整理的产物。地块分布图应该做到主次分明,重点对承包方(代表)、面积、地块编码(缩略码)等信息进行标注。地块分布图的制作原则上以发包方为基本单元,并保证表达内容的布局合理,制图比例尺可在调查比例尺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

6.3 村、乡镇成果审核及公示确认

待外业发包方调查、承包方调查、承包地块调查和测量工作完成后,将相关信息按照管理系统的要求,将调查和测量的成果录入到系统中,并根据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完成对“两方一地”一地的检查和核实,对其中存在明显出入的地方,首先联系发包方及其相关部门进行核实,并对其中出现的“以次顶好、二轮遗漏”等类似的问题进行核实确认。

待调查测量的结果审核通过后,在村委会或村内明显的地点,对承包地块图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公示结果归户表》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应少于7天。对存在异议的地方,现场召集相关人员现场核实,待公示无异议的,根据调查和公示结果以承包方为单位制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公示结果归户表》,由发包方、承包方(代表)分别进行签章确认。存在异议的,及时联系发包方和承包方进行确认核实,对于影像无法确权判读的,应利用测量仪器进行外业实测核实。

7 建立数据库与登记颁证

农村土地承包数据库建库采用指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建库平台,对登记过程中形成的图标文字,按软件要求制作相关的数据表单,并将表单挂接到相应的数据库文件中,从而建立起农村土地承包信息数据库和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

根据乡(镇)上报的登记资料,由县(区)农业部门进行审核,并报县(区)人民政府对经营权成果资料进行审批。审批材料通过后,通过数据库软件输出登记薄并打印证书。按照统一格式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

8 结语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颁证工作是落实《物权法》的重要一步,同时也是对之前完成的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工作检查和验收,保证各项成果准确无误。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开展,基本解决二轮延包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建立地籍数据库,实现了地籍信息化管理,为不动产制度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景平.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外业测量流程及实施方案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5(3):71.

[2]胡晓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面临的困难与对策[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4(6):8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NY/T2537-201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4]杜会石,孙艳楠.“3S”技术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中的应用[J].江苏农业技,2014(12):35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问题解答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要点

郴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金水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

鹰潭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申请书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探讨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考试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简报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探讨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探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