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学科学第09册教案(人教版)

发布时间:2020-03-02 11:24: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3.凝 结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知道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凝结成水的现象,会用箭头和简单的文字表示这种变化。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巩固对比实验的方法,学习模拟实验的方法。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运用因果关系法中的差异法,判断水蒸气凝结的原因。 4.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的教育——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二、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器材:相同玻璃杯2个、玻璃片2块、热水、酒精灯、木夹、火柴、搪瓷杯(或涂黑铁罐头筒)、冰块若干。

2.演示材料:带盖杯子3个,冷水,热水。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教师:盛饭时,每当我们打开锅盖,可以看到锅盖上有什么? 学生:有水滴滴下来。

教师:锅盖上的水滴是从哪里来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水蒸气可以变成水

教师:老师这里有三个杯子,一个里面装冷水、一个里面装热水、一个里面不装水,请两个同学上来观察一下,三个杯子的杯盖内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装热水的杯盖内有小水珠,装冷水和没装水的杯盖内没有小水珠。

教师:以上事实说明这些小水珠与什么有关系? 学生:与热水有关系。

教师:这些小水珠是怎样“跳”到杯盖上去的? 学生讨论。启发他们推想:杯内的水变成水蒸气飞散到杯盖上去。热水蒸发多,杯内水蒸气就多,杯盖上小水珠也就多。

教师小结:杯盖内的小水珠是由杯内的水蒸气变成的。

2.指导学生认识水蒸气变成水的条件

教师:杯盖内的小水珠是由水蒸气变成的。那么水蒸气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变成小水珠呢?让我们用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在两个相同的玻璃杯内,倒入同样多的、温度相同的热水,在两个杯口同时分别盖上冷玻璃片和烧热的玻璃片,过一会儿,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分组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

教师:实验中哪些条件相同?哪些条件不同?

学生思考讨论。(杯子相同、水多少相同、水的温度相同、玻璃片相同、盖玻璃片的时间相同。有一个条件不相同:一块玻璃冷、一块玻璃热。) 教师:列表比较:

如果在两个实验中看到了不同的现象,这两个实验的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那么这个不同的条件可能就是发生不同现象的原因。根据这个道理,你认为小水珠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 学生:小水珠是在水蒸气受冷的条件下形成的。

教师: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板书课题:3.凝结)我们可以用箭头和简单文字来表示这种变化。 指导学生在课文填空处填写上述变化。

水蒸气 水(板书) 教师:你们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水蒸气凝结成水的现象? 学生举例:初冬早晨在门窗的玻璃上看到的水珠,浴池顶上的水珠,草叶上的水珠等等。 3.指导学生认识露的形成

教师:(出示挂图)庄稼和草叶上的水珠叫做露,它常发生在夏秋晴朗的早晨。那么这些露珠是怎样形成的呢? 学生:进行预想,发表意见。(这些露珠是从天空中降下来的、从物体中渗出来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的。) 教师:那么露是不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凝结成的呢?让我们用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一个搪瓷杯里放进冰和水,使杯子成为一个很凉的物体,把杯子放在潮湿的布上。观察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分组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

教师:为什么搪瓷杯外有小水珠出现?这些小水珠是从哪儿来的? 学生:这些小水珠是空气中水蒸气受冷变的。

教师:为什么有露的时候一般风很小?(风大了水蒸气要吹散) 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实验和思考可以知道: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0℃以上)凝结而成的小水珠。

指导学生填空(课本第

10、12页的空白处)。

(三)总结、巩固

教师:今天我们认识了水蒸气的凝结,并且知道了露是怎样形成的。

提问:什么叫凝结?露是怎样形成的? 质疑:关于露的形成,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若学生提出为什么露多在夏、秋季晴天早晨、无风的条件下出现,教师可讲解:夏、秋季日照强,水蒸气多;晴天昼夜温差大,晚上散热快;早晨,草叶温度最低,有结;无风或者小风时,能使水蒸气有较长时间与冷草叶凝结,凝结的水也不会很快蒸发,从而形成露。 (四)布置作业

思考:海水很咸、其中溶有较多的盐。你有没有办法使海水变成淡水? 板书设计: 3.凝结

凝结:水蒸气 水 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 露

无风、晴朗的天气

4.水的三态变化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霜是水蒸气遇到0℃以下的物体结成的冰晶;水有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变化的。(能有条理地复述,会画图说明。)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学习设计霜的模拟实验)和分析综合能力。

3.向学生渗透“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科学自然观。

二、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

2、挂图或投影片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教师:什么叫凝结?需要什么条件?学生回答。 教师:什么叫蒸发?需要什么条件? 学生回答。

板书:水 水蒸气

教师:水的气体形态是水蒸气,水的液体形态是水。那么自然界中有没有固体形态的水? 学生回答。

教师:前几节课,我们已经研究了水和水蒸气的变化,包括蒸发、沸腾、凝结。这节课我们将认识水的其他变化。 (板书课题:4.水的三态变化)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冰与水之间的变化

教师:在寒冷的冬季.气温降到0℃以下,河水会有什么变化? 学生:到0℃以下时,河水会结冰。

教师:到了温暖的春天,河里的冰会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天气温暖时,河里的冰会融化。 教师:把水结成冰和冰化成水的变化及其条件,用箭头和文字表示出来,填在书上的方框中。板书:水 冰

2.指导学生认识冰可以变成水蒸气

教师:在寒冷的冬天,晾在院子里的湿衣服会怎样?衣服上的水变成了什么? 学生:湿衣服会结冰。

教师:过了一段时间,冰并没有化成水,衣服却也干了。这说明什么? 学生:这说明了冰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使衣服干了。

教师:这种变化是在冰吸收周围热的条件下(晒太阳)发生的。请同学用箭头和简单的文字把这种变化填写在书上的方框里。 板书:冰 水蒸气

3.指导学生认识水蒸气可以变成冰(出示霜的挂图或投影片。) 教师:冬天,有时在门窗的玻璃上会看到冰花,在草木、砖瓦上会看到一层白色的冰晶,人们把它叫做霜。

你已经知道门窗玻璃上的水和草木上的露是怎样形成的,根据这些知识,你能推想出门窗玻璃上的冰花和草木上的霜是怎样形成的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先不做评论。

教师:以上推想是否正确呢?我们可以用实验来证明

谁能设计一个霜的模拟实验?想一想,露的模拟实验是怎样做的? 学生在设计实验时,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霜和露的模拟实验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搪瓷杯的温度需要更低。为此,在杯中的冰内不能再加水,而要加一些盐.当加入30%的食盐时,温度可降到-20C左右。选用深色杯做实验,可以使外壁上的霜看得更清楚。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教师:让学生摸一摸杯壁上的小冰晶——霜,想一想霜是由什么变的?与露相比有什么不一样?(露是0C以上形成的小水滴、冰晶。) 教师:现在,我们用箭头和简单文字表示出这种变化,填写在课文的方框中。 板书:水蒸气 冰晶 4.综合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教师:水有几种形态?它们是怎样互相变化的?变化的条件是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根据学过的知识,你能用一个完整的图把水的三种形态的变化关系表示出来吗? 学生提出各种图示在黑板上画出来,大家评论,肯定各种画法的优点。让学生选出一种最简便、最全面的图示来。学生通过作图与讨论,加深对水的三种形态变化及其条件的理解,懂得作图法也是描述和概括自然现象的一种方法。 板书:水的三态变化图(略) 练习:找2—3名学生指图说一说水的三态变化。

(三)巩固总结 1.霜是怎样形成的? 2.演示实验:(从盐水中制取蒸馏水。实验前,先让一位学生尝一下;制出蒸馏水后再请学生尝尝,以解决上节课布置的作业——海水淡化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

1.电冰箱里的霜是怎样形成的?要使电冰箱少结霜,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 2.用一只塑料滴眼瓶盛满水,记下小瓶横截面的周长;将小瓶放进冰箱冷冻室,结冰后,再量量它的横截面的周长,看看有什么变化?(周长增加)。这说明什么? 板书设计:

4.水的三态变化 水 水蒸气 水 冰 冰 水蒸气 水蒸气 冰晶 水蒸气 (气体状态)

水 冰、冰晶

(液体状态) (固体状态)

5.热 空 气

一、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认识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与同体积的冷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向上升。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学会做热空气变轻上升的实验)和归纳概括能力(归纳概括出热空气比冷空气轻向上升的科学原理)。

3.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观察、实验、思考的习惯)

二、教学准备 (一)演示材料 1.投影片

(1)孔明灯(最好是夜晚,孔明灯徐徐上升的抽拉片)。

(2)热气球。

2.走马灯(点燃下面的蜡烛,上面的叶轮及连在叶轮上的纸马就会转动)。 3.小碟(内有酒精)、大塑料袋。

(二)分组实验材料:挂好线的纸蛇、蜡烛、火柴。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谈话: (1)在火炉上方的铁丝上挂着一块手帕,当炉火烧得很旺时,常有什么现象? (2)为什么火炉上方的手帕会摆动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学习新课

l。指导学生认识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

师:老师在小凳子上放了一个小碟子,在碟子里倒入一些酒精,如果把酒精点燃再把这个大塑料袋套上,这个塑料袋里面的空气会有什么变化?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推测空气的体积会膨胀) 问:如果像你们推测的那样,套上凳子上的塑料袋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实验:点燃酒精,塑料袋被热空气胀得鼓了起来。 小结: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 2.指导学生认识热空气会变轻,上升

师:胀大的热空气有什么特点呢?请你们继续观察。

实验:松开手后,塑料袋徐徐上升。 师:为什么塑料袋会升起来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再做个实验。(教师拿起悬挂好的“纸蛇”。)这是剪成弯弯曲曲的纸蛇,我们就用它做实验。用线把纸蛇悬挂起来,观察一下纸蛇是什么样子;把纸蛇放在点燃的蜡烛上方,观察纸蛇有什么变化,再把纸蛇离开火焰,观察它会怎样。

学生分组实验;

①悬挂纸蛇,观察纸蛇的样子。 ②做纸蛇在蜡烛上方转动的实验。

②做离开火焰,观察纸蛇变化的实验。

④反复几次,对比实验现象。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问:放在蜡烛火焰上方,纸蛇就转了起来;离开火焰,纸蛇就不转了。这说明纸蛇的转动与什么有关?刚才我们看到的大塑料袋升起来又是和什么有关呢?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汇报研究结果。

问: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胀大,与同体积的冷空气比,密度小,重量轻。就像比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会上升一样,比周围冷空气轻的热空气也会上升。当热空气上升时,就会使纸蛇转动,推动塑料袋上升。 3.热空气的应用

问:热空气上升的原理能帮助人们做什么事情? 听取学生的发言。

师:热空气是位“无名英雄”,它能悄悄地帮助人们做好多的事情。(投影:孔明灯) 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古代军事家孔明(也就是诸葛亮)利用热空气会上升的原理,制成一种能上天的灯(复合投影:将孔明灯升上去)。有了它,部队在夜间行进时,就能传递信号,取得联系。由于这种灯是孔明发明的,人们就把这种灯取名为孔明灯。 (投影:热气球) 问: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吗? 师:这是二百多年前法国人制作的热气球。点火后可以带着人升上天空,是最早的飞行器。现在,还有人喜欢乘热气球遨游天空呢? (三)巩固

(出示走马灯玩具。) 师:这是一个走马灯,点燃灯下的蜡烛,上面的纸马会转动起来。 演示实验。 问:走马灯就应用了什么科学原理? (四)布置作业

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自制小玩具。

6. 风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风是在空气有冷热差别的条件下发生的。

2.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根据实验中空气流动的原因,推想自然界中空气流动成风的原因)。

二、教学准备 1.演示材料:

(1)关于刮风时的情景的录像或投影片。 (2)海滨白天、黑夜的景色画或投影片。

2.分组实验材料:空气对流实验盒、蜡烛、火柴、香。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出示挂图或放录像:风中的景色。问:图上(或录像中)是什么样的天气? 学生:刮风的天气。

问: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是刮风的天气? 学生:谈刮风时的情景。

师:关于风,你有什么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第6课:风。(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风是流动的空气

师:你们能看到旗子在风中飘动、烟柱被风吹得斜斜的、树叶在风中奔起来,自己也能感到微风的吹拂和狂风的力量。可是,风是什么样子的,你们看得见吗? 学生思考,回答。 师:你有办法制造一些风吗? 学生利用书本扇、用口吹等办法制造风。

问:你们制造出风了吗?(学生回答)你根据什么知识制造出了风? 学生回答。

师:根据脸上有凉气、头发摆动、红领巾扬起等现象可以判断有风。为什么有风头发会摆动,红领巾会扬起?是什么推动了它们?这说明风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小结:风是空气的流动。

2.冷空气向热空气方向流动形成了风

师:自然界的风是怎么形成的?空气是怎样流动的?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吧。 做风的模拟实验:

①在空气流动箱内,放一支未点燃的蜡烛,在箱的侧口外放一支点燃的香。 观察香冒出的烟飘向哪个方向?这说明箱附近有风吗? ②点燃箱内的蜡烛,观察香冒出的烟飘向哪个方向?这说明什么?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讨论:

①在这个实验中,怎样能形成风? ⑧为什么点燃蜡烛后会形成风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没点燃蜡烛时,箱里箱外空气的温度是否相同?点燃蜡烛后箱内外空气的温度是否相同?哪里热?哪里比较冷? ②这说明风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 学生讨论,回答。

小结:实验说明,风是在空气有冷热差别的条件下形成的。热地方的空气向上升,冷地方的空气就会流过来补充,从而形成风。

师:那么,自然界的风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呢?自然界里的空气有冷热差别吗?哪里的空气冷?哪里的空气热?为什么?这些空气怎样流动? 学生讨论,回答。

师:风的形成一定是冷空气向热空气方向流动吗?如果把箱里的蜡烛熄灭,看看烟飘的方向是怎样的,还有没有风? 学生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小结:自然界中各地冷热不同。温度高的地方空气压力小,温度低的地方压力大。压力大的冷空气会向压力小的热空气方向流动,从而形成风。 (三)巩固

①出示海滨白天、黑夜景色的投影片或图片。

师:这是海滨的图画。白天,陆地比海面的温度高。这时,风向哪个方向吹?为什么? ②学生讨论,然后请一名学生到前面用彩笔把海滨白天的风向用箭头表示出来。

师:夜晚,海面比陆地的气温高。这时,风向哪个方向吹?为什么?(再请一名同学把海滨夜晚空气流动的方向表示出来。) (四)布置作业

①思考:我国冬天经常刮什么方向的风?夏天经常刮什么方向的风?结合地理知识想想这是怎么回事? ②收听天气预报节目,注意对风怎样预报?

7.风的观测

一、教学目的

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利用烟、旗等物体在风中飘扬的方向判断风向,利用风级歌给风定级,使学生初步掌握风向、风力的观测方法。

二、教学准备

1.风向标和风杯的模型。 2.电风扇。

3.表示烟飘、露展方向的活动投影片(两片胶片组成,下面一片为八个方位的图, 上面的胶片为活动66可任意变方向的小胶片,胶片上画有烟和旗)。 4.关于风级歌的投影片(图与文不在一张胶片上)。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你们知道风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吗?(听取学生发言)人们怎样预防风造成的灾害?(学生回答)

对,要对风进行观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风的观测。(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学习测定风向

问:你们在收听天气预报时,注意过气象台是怎样预报风的吗? 学生回答。

师:对,主要是对风向和风力进行预报。那么,什么是风向呢? 学生回答。 师: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比如:风从南边吹来,就是南风,风向是南;要测风向就要认识方向,你们认识方向吗?现在,请你们对照这个方位图,认一认方向。 投影:方位图。

问:谁来指一指我们教室四面、四角的方向? 学生上讲台前来指,教师指导、纠正。

师:人们怎样观测风向呢?在气象站,有专门用来测风向的仪器,叫风向标。(出示风向标)现在请你们观察一下,当风从不同方向吹来的时候,风向标的箭头是怎样指示风向的。 演示:教师打开电风扇,让风扇从不同方向吹向风向标,让学生观察:随着风向的改变,风向标怎样变化。 提问:

①现在风从哪个方向吹来?是什么风?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哪个方向? (多次改变风向,让学生反复观察、反复回答。) ②谁来总结一下,风向标的箭头指向与风向有什么关系? 小结:风向标的箭头指示的方向就是当时的风向。

师:没有风向标时,能不能观测风向呢? (教师把刮风时情景的投影片叠在方位图上一起投到银幕上。)这是我们校园刮风时的情景,从图中的景色,你能知道当时风往哪个方向刮吗? 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提问:

①烟向东飘、旗子向东摆,这说明风是从哪个方向刮过来的?这时候风向呢?(不断改变图中烟、旗飘的方向,让学生反复判断。) ②现在,请你总结一下在没有风向标的情况下怎样观测风向? 小结:通过观察烟飘、旗展等物体在风中飘动的方向,可以判断风向。烟、旗飘去的方向总是与风向相反,也就是说烟、旗飘向的反方向是当时的风向。 2.指导学生学会测定风力大小

(投影:仍然是风中的烟和旗,改为大风时的情景) 提问:图中的风向有变化吗?风的其它方面有变化吗?,你从哪里看来的? 师:看来风有大小的区别,风大时,风的力量也大;风小时,风的力量也比较小。因此,风的大小叫做风力。在气象站,也有专门观测风力大小的仪器,叫做风速计(出示风速计)。风速计上部有三个半圆形风杯.受到风吹时会转动;风速计下部有记录风速的仪表。现在,我们来观察当不同大小的风吹来的时候,它有什么变化? 演示:用电扇对着风速计吹,调整风扇的风速档,改变风力的大小,观察风杯的变化。 提问:风力大小不同时,风速计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

师:风力大,风杯转得快;风力小,风杯转得慢。

提问:那么,当我们看到风杯转得快时,就知道风力怎样呢?当我们看到风杯转得慢时,风力怎样呢? 学生回答。

师:风力的大小用风级表示。由0到12,分为13个级。0级为无风,1—2级为微风,3—4级为小风,5—8级为大风,8级以上是特大的风,会造成风灾。 提问:如果没有风速计,有办法观测风力的大小吗? 学生回答。

师:当风大小不同时,风中物体的动态(例如旗、烟、树枝的动态)是不同的。人的感觉也是不同的。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风中物体的动态和人的感觉判断风力大小。 投影:0级和7级风的情景。

问:在这两幅画中,哪幅画面表示的风大?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口答。

师:没有风速计时,可以根据风中物体的动态和人的感觉估测风力的大小。人们根据经验,把13个级的风的特点编成了风级歌。有了风级歌.就可以比较方便地估测风力的大小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风级歌。

投影:风级歌图片。学生读风级歌。

(教师投影风级歌中其中的一幅,投影片中只有图,没有风级歌内容。) 师:谁能根据这幅图上的情景,判断当时的风力大小呢?学生回答。 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学生回答。 (三)巩固

1.判断风向:根据投影图中烟飘的方向判断风向。 2.背风级歌,根据风级图,判断风力。 3.练习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风向和风力的观测方法。要掌握这些方法,必须实际练习。现在,我们一起到校园实地测一测好吗?(到室外观测当时的风向和风力,测完后返回教室。) 师:这时的风向和风力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 (四)布置作业

观察记录一周风向、风力情况:每天早晨上学时对冈的情况进行观测,将观测结果记录在课本25页表格里。

8.根的作用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2、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常见的自然事物或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归纳、概括。获取有关知识。

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设计说明根有吸收水分作用的实验。

二、教学准备:

1、投影片、挂图

2、“根吸收水分”实验装置

3、课前采集的有主根或须根的植物各1~2株

4、观察根毛的实验材料若干套

5、学生实验器材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谈话:我们日常所见的植物,大部分都有根。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这些植物的根被破坏了,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2.学生设想、汇报。

3.讲述:植物的根枝破坏了,就会生长不良,甚至死掉。可见,植物的根,对大多数植物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究竟根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学习新谬

1.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1)推想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①提问:

高大的树木,依靠什么稳固地生长在地上?为什么我们拔麦子时觉得很费力?(出示拔麦子的投影片或挂图)同学们在野外拔野蒿时费不费力? 根据以上事实,推想一下,根有什么作用? ②学生讨论、推想、再汇报。

③谈话:同学们推想根具有固定植物的作用,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授为什么能具有这种作用。

(2)研究“为什么根能固定植物”。

①谈话:首先来观察根有哪些适宜固定植物的特点; 量一量野蒿的主根有多长?数一数野蒿的例根有多少? 数一致狗尾草的须根有多少?估算狗尾草的须根连起来有多长? 学生分组观察自己采集来的植物的根。

②汇报观察结果。(可选择3—5个小组汇报) ③谈话:这么多、这么长的根,是怎样分布在土壤中,使植物固定的呢?请同学们观察下面两幅图(出示主根和须根在土壤中分布剖面示意图)。

④师生共同归纳:长有主根的植物,除主根外还有许多侧根。主根向土壤深处伸长,侧根向四周伸展,就像把脚深深地插在土壤里,使植物“站得稳稳的”。长有须根的植物,小根很多,它们纵横交错地分布在土壤里,就像有许多手紧紧抓住土壤,使植物固定住。 2.根有吸收水分、养分的作用

(1)推想“根有吸收水分、养分的作用”。 ①讨论:

种向日葵要浇水、施肥。如果缺水,向日葵就会怎么样?如果缺肥,向日葵又会怎么样? 种花、种树、种庄稼都要浇水、施肥。这些事实说明了什么?(植物生长需要水分和养分) (植物生长离不开水分和养分,可是人们并不把水和肥料直接给植物,而是把水浇在地里,把肥料也撒在地里。这是怎么回事?) (植物的根在土壤里,水和肥料也浇在土壤里,看来植物是靠根来吸收水分和养分的。) 由此推想,根有什么作用? ②讲述:同学们从事实出发,推想“根具有吸收水分、养分的作用”。这个推想是否正确?下面我们将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 (2)实验根有吸收水分、养分的作用。

①设计实验方法: 谈话:在容器中放一些水,找一株带根的植物,把根浸在水里,在容器的水面处做一个记号。过一段时间,观察容器中的水是不是会减少。你认为这个方法行不行?有没有不严密的地方? 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谈话:同学们担心蒸发会使容器中的水减少,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很有道理。怎样控制容器中的水不因蒸发而减少? 学生讨论,提出各种方法。

讲述:有的同学想到“滴一层植物油在容器的水面上”,还有的同学想到“用切成两半的软木塞把植物固定,塞紧试管口”。下面就请同学们按刚才设想的方法进行实验。 ②学生组装实验。

③演示:出示“根吸收水分”的实验装置。

讲述:这个装置就是用上述方法组装的。昨天老师把它放在向阳的窗台上了。现在请同学们观察:容器内现在的水面在哪里?容器内原来的水面在哪里? 这说明了什么?(容器中的水减少了,说明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3)探究为什么根能源源不断地供给植物所需的水分。 出示观察根毛的实验材料(如萝卜种子萌发长出的幼根)。 ①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一条小根的尖端。 ②提问:

你们看见了什么?(小根尖端长有根毛) 根毛是什么样子?(又细、又嫩、又多) ②讲述:又细又嫩的根毛分布在土壤中,水分很容易被根毛吸收。根毛的数量又很多,所以能源源不断地供给植物所需要的水分。根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把溶解在水中的养分也吸收了。 (三)巩固练习提问:

(1)根有什么作用? (2)根主要靠哪个部分吸收水分? (3)根是怎样吸收养分的? (四)布置作业

观察自己组装的“根吸收水分”的实验,将结果记录下来。

9.叶的蒸腾作用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叶有蒸腾作用。

2.使学生了解叶的蒸腾作用在植物的生活中的意义。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叶的蒸腾现象、气孔形态等。

二、教学准备

1、课前,找一盆植物,浇足水,用一透明塑料袋把这株植物的枝叶罩起来,把袋口扎紧,置于向阳处。

2、分组实验材料:盆栽植物一株、透明塑料袋、水;蚕豆、青菜、洋葱、萝卜、天竺葵或马铃薯的叶片任选几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管、碘酒。 3.关于蒸腾作用的示意图。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2.学生汇报“根有吸收水分作用”实验的观察结果。(试管中的水面第一天下降多少?第二天下降多少?) 3.谈话:—亡节课,我们研究了根的作用。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叶的作用。(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叶有蒸腾作用” (1)推想植物有散发水分的作用。

①出示两幅挂图或幻灯片:一幅是一位小孩在沙漠中走,另一幅是一位小孩在树林里跑步。 ②提问:人在沙漠中和在树林里,会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呢? ③提问:为什么树林里的空气比较湿润,沙漠里的空气比较干燥? (启发学生想象树木用根吸收的水分,从树木的什么地方散发到空气中去了。) (2)指导学生观察“植物能蒸腾水分”的实验。

①出示课前准备好的“用塑料袋罩住枝叶并将袋口用绳捆住的盆栽植物”的实验装置。 ②观察:你们看,在这棵植物外面的塑料袋内壁上有什么? (学生观察后回答:塑料袋内壁出现了许多小水珠。) (3)启发学生思考:这些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如果这些小水珠是由水蒸气凝结的,那么这些水蒸气是从哪里来的?由此可以想象植物体内可能有什么样的构造? 学生讨论回答:植物能排出水分;根据人从汗孔排出水分推想,植物可能有像人的汗孔那样的小孔。

(4)指导学生观察植物叶片上的气孔的形态。

①演示:撕下一片蚕豆叶的下表皮,贴在载玻片上染色后,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除蚕豆叶外,还可用青菜、洋葱、萝卜、天竺葵、马铃薯的叶,这些植物的叶片上很容易找到气孔。) ②讲述:课前,我在各组的显微镜上都装好了像老师这台显微镜上一样的蚕豆叶的切片。下面,大家通过显微镜观察:蚕豆叶面是什么样的?叶面上有什么? ③分组观察,观察后汇报。

④出示“叶片下表皮气孔”的挂图或幻灯片。

⑤讲述:在叶的下表面,有很多小孔,小孔两边是两个半月形的。这些小孔叫做“气孔”。 ⑥观察:对照挂图上气孔的形态,在显微镜下再观察、辨认。 (5)指导学生认识“叶的蒸腾作用”的含义。 讲解:

通过推想,我们认为植物可能有散失水分的作用。在植物体上可能有散失水分的小孔;通过实际观察,我们在叶的表面确实找到了一些小孔。 根吸收的水分运到植物体内,有的被植物体自己用了,有的则在受热的条件下变成水蒸气飞散到体外去了。这些水蒸气正是从叶表面的气孔跑出去的。 植物体内的水分受热变成水蒸气,从气孔跑出去,腾飞到空中。叶的这种作用叫做蒸腾作用。(板书课题) 2.指导学生认识叶的蒸腾作用的意义 (1)讨论:“叶的蒸腾作用”对植物的生活、对自然界有什么意义? (2)出示叶的蒸腾作用示意挂图或投影片,启发学生对照图思考。 (3)学生讨论回答。 (4)教师讲解。

叶蒸腾水分具有以下作用:

①由于蒸发要吸热,就像人出汗可以凉快一些,调节体温一样,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使植物在炎热的夏季“凉快”一些,不被晒焦。

②由于蒸腾了水分,植物体内水分减少。这样可以促进根不断地吸收水分、养分。 ③可以使空气湿润。

(三)巩固练习

请同学们根据“叶的蒸腾作用示意图”,自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 (四)布置作业

选择下面问题中的1—2个问题,通过实验进行研究: 1.叶的蒸腾作用与光照时间长短是否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2.叶的蒸腾作用与叶的数量多少是否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3.叶的蒸腾快慢与根吸收水多少是否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10.叶的光合作用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植物的叶中含有叶绿素。

2.指导学生了解叶的光合作用,以及光合作用对人与动物的意义。

二、教学准备

1.投影片或挂图:叶的内部构造;叶的光合作用。

2.实验器材:烧杯、小烧瓶、小木块、石棉网、三脚架、棉花、酒精(浓度为70%一75%)、绿叶、火柴等。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提问:叶的蒸腾有什么作用? 2.讲述:植物的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这就是叶的光合作用。什么是叶的光合作用呢?今天,我们就学习这一课。 (二)学习新课 1.了解海尔蒙实验

①提问:一个人从小长大需要吃很多东西,那么,一棵种子从发芽到长成一棵高大的植物也需要养料吗?它需要的养料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②讨论、汇报:

③讲述:大多数同学认为植物主要的养料是从土壤里来的。人们在很长的时间里也曾经是这样认识的。这种认识对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在300年前,比利时的科学家海尔蒙曾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我们称为“海尔蒙实验”。

④阅读并思考:海尔蒙想通过实验证明什么?实验中,他为什么要把柳树种在桶里?为什么只浇雨水?实验结果怎样?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三种结论你认为哪个是正确的? ⑤汇报。

⑥小结:海尔蒙实验告诉我们,植物长身体所需要的养料绝大部分不是从土壤里得到的。那么,这些养料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绝大部分是绿叶制造的。

2.指导学生了解绿叶的光合作用 (1)认识叶经体中含有叶绿素。

①出示投影片蔓挂图:叶的内部构造。

②讲述:为什么植物的叶大多是绿色的呢?如果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叶的内部构造,就会发现叶中有很多的绿色颗粒,这种颗粒叫叶绿体,吁绿体可以产生叶绿素,所以叶一般是绿色的。 ③分组实验:将绿叶放在酒精中煮。 观察:绿叶和酒精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思考:实验说明了什么? ④汇报。

⑤讲述:植物的绿叶都含有叶绿体,叶绿体可以产生叶绿素,叶失去了叶绿素就不再是绿色的了。

(2)了解叶的光合作用。

①讲述:叶绿体是植物制造养料的场所。那么它是怎样制造养料呢? ②出示挂图或投影片(或看教材中的插图)。

③讲述:绿叶中的每一个叶绿体就是一个小小的‘食品”加工厂,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供植物生长.同时故出氧气。叶的这种作用就叫做叶的光合作用。 3.认识光合作用的意义

(1)植物的光合作用除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爵外。还有什么作用呢?让我们来思考几个问题。 ①人与动物都吃些什么? ②人与动物都要呼吸,吸进什么气?呼出什么气? ③人和动物需要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人呼嚎藩署要的氧气又是从哪里来的?假如没有绿色植物,人和动物会怎样? (2)小结:世界上只有绿色植物能自己制造养督(食物),动物和人都是直接或间接依靠绿色植物制造的食物生活。同时,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空气中的氧的含量才能保持干衡.供人和动物呼吸所用。可见,人和动物得以生存,离不开植物,为了人类的生存,我们应保护绿色植物,保护大自然。 (三)巩固练习

1.讲述: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叶的光合作用。 2。提问:

①什么是叶的光合作用? ⑧所有的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吗?为什么? ②假如自然界只有动物而没有被物,动物能生存吗?为什么? (四)布置作业

调查了解植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11、茎的作用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茎有运输水分、养分的作用。

2。使学生学会“茎有运输水分作用的实验”。

3。学习用“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实验证明——提出结论”的程序进行科学研究。

二、教学准备

1、投影片或挂图:茎运输养料的作用。

2、课件动画:茎对养分的运输

3、实验器材:夹竹桃一盆(课前1—2小时浇足水);按实验组数各准备一套“茎运输水分”的实验装置;广口瓶、红墨水、放大镜、单面刀片、芦苇枝条。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提问:

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植物的叶有什么作用?

2、讲述:植物的茎与根相连,也与叶相连。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除了有支撑作用外,它还会有什么作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茎的作用”。(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l。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①讨论:

根吸收的水分怎样到达植物的叶、花、果实? 叶制造的养料怎样到达植物体的其它部分供它们生长? 你认为茎会有什么作用?茎的内部可能有什么样的构造?怎样证明你的想法是否正确? (教师将准备好的夹竹桃的枝条用刀片切断,发给学生。) ②观察:茎的下切面上有什么? ③思考:为什么把水浇在植物的根部,茎的截面上会出现小水珠?茎可能有什么作用? ④讲述:茎是怎样运输水分的呢?茎内有什么样的构造呢? 根据同学们的设计,我们来做个实验。取一只广口瓶,装大半瓶水,滴几滴红墨水将水染红,将一段芦苇的枝条插入水中。 ⑤学生分组实验(此实验需要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可以讨论一些问题,也可以先观察教师在课前浸泡的枝条)。 ⑥汇报观察结果:

在植物的叶面上是什么样的?(变成了红色。)为什么叶面会有红色?红水是怎样到叶面上来的? ⑦将浸泡过的芦苇的茎横切、纵切,用放大镜观察切面。 提问:

在茎的横切面上看到什么? 在茎的纵切面上有什么?说明茎内有什么?茎有什么作用? ⑧小结:通过以上实验,我们知道植物的茎内有一种小管子(筛管),它与根、叶相连,能把根吸收的水分由下而上地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2.茎有运输养料的作用

①讲述:植物的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供植物生长,那么,这些养料又是从哪里运输到植物体的其它部分去的呢? ②出示“茎运输养料的作用”的投影片或挂图。

③讲述: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在树上选取一根比较粗的枝条,在枝条上割掉一圈树皮,过一段时间,切口上部的树皮逐渐肿胀,日子一久,形成了瘤状突起。

④讨论:你认为切口上部的树皮为什么会肿胀或瘤状? ⑤讲解:植物的茎内还有一种管子(导管),这种管子在茎的外皮内,它能将植物的叶制造的养料由上而下地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供植物生长。

⑥提问:现在你知道植物的茎内有几种管子?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⑦指导填空:在茎的内部有两种管子,一种管子运输水分,另一种管子运输养料。 (三)巩固练习

1.讲述: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茎的作用”。 2.提问:茎有什么作用? 3.观察学生分组实验的结果,嫩枝的叶是否变为红色。 (四)布置作业

1.观察周围的树干,有没有因树皮受到破坏形成的瘤状。

2.思考:假如树皮大面积地被破坏,树会怎样?根据这个道理,应该怎样保护树木?

12.弹 性

一、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认识物体具有弹性,建立“弹性”私“弹力”的初步的概念,了解弹性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演示实验器材:钢锯条、螺旋弹簧、薄竹片、弹簧扩胸训练器(或自行车内胎剪成的橡胶窄条)。

2.分组实验器材:薄竹片、螺旋弹簧(或橡皮筋)、玻璃(或塑料)注射器。 3.挂图或幻灯片——弹性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实验:像老师这样(演示)左手把钢锯条的一端按上桌上,右手把钢锯条的另一端向下压,锯条的形状有变化吗?变成什么样?当右手慢慢减小压力,锯条的形状又变成什么样? 2.讲述:铜锯条受力后会改变形状,失去外力后又能恢复原来的形状。这是钢锯条的一个重要的性质。别的物体是否有这种性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物体具有弹性 (1)通过实验感知竹片的弹性:

①讲解实验的操作方法:左手把竹片的一端按上桌上,右手把竹片的另一端向下压,观察竹片的形状发生怎样的变化?当右手慢慢减小压力,竹片的形状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②学生分组实验。 ③汇报实验结果。

④小结:实验说明,竹片与钢锯条具有相同的性质。受到手的压力时会变弯曲,当压力慢慢减小时,竹片又会慢慢地恢复原来的形状。 (2)通过实验感知弹簧的弹性:

①讲解实验操作方法:两手分别握住弹簧(或较粗的橡皮筋)用力向两边拉,然后再慢慢减小拉力,看到了什么现象? ②学生分组实验。 ②汇报实验结果。

④小结:当我们握住弹簧向两边用力拉时.弹簧被拉长,当拉力渐渐减小时弹簧又会慢侵恢复原来的长度。这说明弹簧也具有与钢锯条相似的性质。 (3)讨论

①下面这些物体,哪种物体具有与钢锯条一样的性质? 海绵。(√) 塑料直尺。(√) 橡皮泥。(×) 人身上的皮肤和肌肉。(√) ②还有哪些物体具有这种性质? (4)研究压缩空气的弹性:

①提问:压缩空气具有什么性质?(弹性) ②讲述:请你做一做说明压缩空气具有弹性的实验。

③讨论:压缩空气的性质与钢锯条、弹簧、竹片的性质有什么相同?压缩空气的性质与钢锯条、弹簧、竹片的性质有什么不同点? (压缩空气受力后是体积变化,去掉外力后恢复原来的体积。) (5)讲解:钢锯条、薄竹片、弹簧、压缩空气等物体具有相同的性质:受到外力时,它们的形状或体积发生变化,去掉外力后,会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样的性质叫做弹性。 2.指导学生认识弹力

(1)提问:刚才,我们做了几个物体有弹性的实验。当你们对物体施加力时,你的手有什么感觉?有没有感到有一种阻碍物体改变形状或体积的力? (2)实验:让学生用弹簧再实验一次,进一步感受弹力的存在。 (3)汇报实验中的感受。

(4)讲解:当弹簧受到外力、长度发生变化时,弹簧同时会产生一种要恢复原来的形状的力,这种力叫做弹力。当弹簧被拉长时,弹簧产生的弹力就会向内拉人的手;当弹簧被压缩时弹簧产生的弹力就会向外推人的手;弹簧受到的力越大,长度改变越大,产生的弹力也就越大。 (5)游戏:让几位同学同时上台,先轮流用双手拉“弹簧扩胸训练器”系的一根弹簧,然后逐渐增挂弹簧根数。比一比谁能拉动几根弹簧,并要求学生说出拉不同数量弹簧时的感受。最后讨论从这个游戏可以发现关于弹性和弹力的什么规律? (用的拉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弹簧产生的弹力也越大,弹簧的根致越多,拉动时需要用的拉力越大。) (三)巩固、应用

1.讲述:许多物体明显地具有弹性,人们应用物体的弹性或弹力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2.出示挂图或幻灯片——弹性的应用(或看课本插图)。

3.提问:图中的什么物体、它的明个部分具有弹性?起什么作用? 4.总结:什么是物体的弹性?弹力是怎样产生的?区别弹性和弹力的不同之处。 (四)布置作业

观察:找一找自己家中的哪些物体有弹性?应用弹力做什么?

13.怎样测定力的大小

一、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认识弹簧测力计,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基本原理。 2.指导学生初步地学会使用测力计。

3.培养学生进行定量实验、观察的能力和制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演示实验材料:

(1)演示用测力计模型或挂图、幻灯片。

(2)弹簧秤、平板测力计、圆筒测力计、圆盘油力计、50克钩码、螺旋弹簧、平板小车、带把的茶缸、铁架台。 2.分组实验材料:

平板测力计、50克钩码、直尺、平板小车。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提问: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物体的弹性。说一说,什么是弹性?哪些物体有弹性? 2.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受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测力计

(1)演示:把螺旋弹簧的一端竖钩在铁架上,在弹簧下端挂钩上依次挂上1个、2个„„5个钩码,观察记录弹簧逐一伸长的格数。

(2)提问:从这个实验中发现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3)讲述:当弹簧受力小时,伸长小;当弹簧受力大时,伸长大。

(4)提问:那么,当我们看至的簧被拉得比较长时,就可以知道它受力的大小情况如何?当我们看到弹簧被拉得比较短时呢? (5)讲解:人们利用弹簧的伸长长度随拉力增长而增大的关系制成了能用来穗量力的大小的仪器,叫做测力计。

(6)出示实物或挂图、幻灯片,介绍各种各样的测力计。

(7)观察:找一找这些测力计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它们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8)学生汇报观察的结果。

(9)讲述:测力计一般都有弹簧、指针、底板、刻度、提环和挂钩。 2.指导学生认识力的单位

(1)讲解:要利用测力计测定力的大小,首先要知道表示力大小的单位是什么。力的单位名称叫做“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这是为了纪念在力学方面作出伟大贡献的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而定的,全世界都统一用“牛顿”作力的单位。 (2)观察测力计上标有“牛”或“N”的刻度。

①浏力计的刻度上标的最小数值是什么数?(0牛顿。) ⑨刻度上标的最大数值是多少? ⑨每个大格表示多少牛顿?每个大格中有多少个小格?每个小格表示多少牛顿? ④找到l牛顿的刻度。

(3)分组实验:感知l牛顿拉力的大小。

(同桌两位同学一起做。一人用手握住涸力计的底板,另一人将食指钩在挂钩上慢慢拉动挂钩,待指针指在1牛顿的位置时,体会1牛顿的拉力有多大。两人轮换着做。) 3.学习正确使用测力计

(1)讲解、演示:

用测力计可以测定力的大小,也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重量。物体的重量是物体受到地球引力作用而产生的,也是力的一种形式。当把物体挂在测力计下时,就相当于有一个拉力向下拉测力计的弹簧,这样就可以测出物体的重量了。 怎样正确使用测力计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使用测力计之前要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处。

②用右手握住测力计的提萍,让测力计竖直垂下,然后在挂钩处挂上重物(钩码),把重物提起。注意不能让指针或挂钩的上卡住测力计的底板,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数时,重物必须悬空,让视线与指针相平。

④每个测力计都标有允许测量的最大数值,测力时不可超过这个最大数值,不然的话,测力计会被损坏。

(2)学生分组练习测量钩码的重量。

(3)汇报测量的结果。

(4)讲解、演示:用测力计也可以测定水平方向拉力的大小。下面我们来学习测定水平方向的力:

①让测力计的刻度面朝上。

⑦用挂钩钩住小车后尽量使测力计保持平直。

②手持测力计的底板用力,拉着小车沿直线以均匀的速度运动。

④在小车运动过程中读出指针所指示的刻度数值,这个数值就是人拉小车用的力的大小。 (5)学生分组实验。(实验时,可以改变小车上放的钩码的个数,分别记录用多大的力拉动小车。) (6)汇报实验结果。 (二)巩固练习

1.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些小物体(如带把的茶缸).测量它们的重量(重力)。 2.总结:

①测力计是根据弹簧的什么性质制成的? ②力的单位是什么? ②使用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量时要注意哪几方面? ④怎样使用测力计测定水平拉力的大小? (四)布置作业

1.讲解制作简易测力计的方法: (1)看课本第44页下面插图。

(2)用橡皮筋代替弹簧,找一块小木板,一小段铁丝做挂钩和指针。

(3)按课本上的图组装。做好后还要在小木板上画刻度,想一想刻度应怎样确定。下节课把你们做好的测力计带来,比一比谁做得最好。

2.利用自制简易测力计测量家中一些小物体的重量。 14.摩 擦 力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感受到摩擦力的存在,认识摩擦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2.初步了解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以及摩擦力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做对比实验的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二、教学准备

1.实验材料:平板测力计、带挂钩的木块、木板(正面光滑,背面粗糙)、砝码(或钩码)、玻璃板、几支圆杆铅笔等。

2.挂图或幻灯片(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事例)。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实验:用两只手掌互相摩一摩,有什么感觉? 2.谈话:两只手掌相互接触、相互运动,叫做摩擦。你还看过哪些物体相互摩擦的现象?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摩擦与摩擦力:

讲述:在我们的周围,经常可以看到物体相互摩擦的现象,例如: 用黑板擦擦黑板时的牵擦;人走路时,鞋底与地面的摩擦;行驶 中的汽车轮子与地面的摩擦„„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摩 擦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 做摩擦力。摩擦力小时滑动省力,摩擦力大时滑动费力。 2.指导学生认识摩接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1)研究摩擦力大小与两个物体接触面光滑程度的关系。

①讲述:那么,摩擦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呢?这里面又有什么秘密?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 在每组的桌上有一块长木板,观察木板的正面和反面有什么不同?(让学生用手摸一摸,辨别一下哪一面较光滑,哪一面较粗糙,以便下面的实验。) 实验时,照课本上的方法把木块先后放在粗糙的和光滑的木板上,用测力计挂在木块前端的挂钩慢慢地拉动,看看用多大的力?记录下来。每个实验做两次。比较两个实验用力的大小; ②学生分组实验。 ③汇报实验结果。

④讨论: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⑤小结:把物体(木块)放在表面粗糙的板面上滑动时用力比较大,这说明摩擦力比较大;当在光滑的板面上滑动时用力比较小,这说明摩擦力比较小。可见摩擦力大小跟两个物体接触面光滑程度有关系。这是关于摩擦力的一个秘密。 (2)研究摩擦力大小与被拉动物体的重量的关系。

①讲述:为了弄清摩擦力大小还与什么有关系,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照课本第二个实验插图所示的方法,将木块放在光滑的木板上,在木块上先后加放不同数量的砝码比一比,当放不同数量的祛码时,拉着小车在木板上滑动时用的力有什么不同?每个实验做两次。

②学生分组实验。 ③汇报实验结果。

讨论:

在木块上加放砝码有什么作用?(增加重量或压力) 在木块上先后放不同数量的砝码,实验的条件有什么不同?(被拉动物体的重量不同。) 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⑤小结:被拉动的物体重,用力大,这说明牵引力大;被拉动的物体轻,用力小,这说明摩擦力小。可见摩擦力大小跟被拉动物体的轻重还有关系。这是关于摩擦力的又一个秘密。 (3)归纳总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 提问:

①根据上面的研究,摩擦力大小跟什么有关系?在什么情况下摩擦力比较大?在什么情况下摩擦力比较小? ②为什么拉动轻重不同的物体,用力大小不同? ②拉着同样重量的物体运动,在什么情况下比较省力?什么情况下比较费力?为什么?

3、指导学生认识利用滚动摩擦可以减小摩擦力

(1)讲述:透过刚才的实验和分析,我们知道了在物体表面光滑程度不同和被拉动的物体重量改变时,摩擦力的大小也会发生改变;如果被拉动的物体重量不改变,两个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也不改变,能使摩擦力变小吗?看看课本第46页插图中的器材,对你有什么启示?设计个实验试一试。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怎样做实验的?用多大的力? (4)小结:要使木块在木板上滑动时摩擦力更小,可以在木块下面垫上能滚动的圆杆铅笔。用滚动代替滑动,摩擦力更小。这是我们通过实验发现的关于摩擦力的又一个秘密。 (三)巩固应用

1.讲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摩擦力有时很有用,需要设法增大;有时又有危害,必须设法减小。

2.出示挂图、幻灯片或看课本第47页插图。 3.提问:

(1)鞋底和轮胎为什么都有凹凸的条纹?(增大摩接力)增大摩擦力对鞋底和轮胎有没有不利的方面? (2)体操运动员在比赛之前,双手为什么先要擦上镁粉? (增大摩擦力,防滑。) (3)为什么要经常在自行车转动轴的地方加润滑油?(减小摩擦力)你还看到哪些东西需要加润滑油的例子? 4.讨论:

(1)你还知道哪些增大摩擦力或减小摩擦力的例子? (2)如果没有摩擦力存在,将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景? (四)布置作业

观察自行车的构造,哪些需要增大或减小摩擦力?是怎样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

15.反 冲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地认识反冲现象,建立初步的“反冲”概念,了解反冲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准备

1.带吹气管的气球,在气球上粘有两个挂钩,铁丝(长约3米)。

2.两个分别按不同方向扎好喷水孔、剪去瓶的上部、系好挂线的塑料饮料罐,支架、水槽、水等。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谈话:每当国庆节的晚上,在我国首都北京的**广场,都要燃

放五光十色的焰火,非常美丽。你们知道焰火是怎样升到天空中的吗? 你们玩过小焰火吗?燃放过爆竹中的“二踢脚”吗?它们是怎样升上天空的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焰火”、“二踢脚”升空的秘密。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观察喷气反冲现象 (1)谈话:

①放“二踢脚”时,怎么拿,怎么点燃?(一只手轻捏着“二踢脚”中间的地方,将有引火索的一端朝下,然后用另一只手去点燃引火索。) ②当“二踢脚”的引火索点燃后,会发生什么现象?(会看到有火光向下喷发出,同时听见“呼”的一声,“二踢脚”就自己飞上天空中去了,然后在天空中爆炸,发出第二响。) ②火光是怎么产生的?(爆竹内火药被引火索点燃。)火药被点燃后变成了什么?(火药点燃后会变成很多的气体。) ④火药变成很多的气体后是从“二踢脚”的什么地方、向什么方向喷射出去?(从“二踢脚”的下端向下喷出。) (2)讲述:大量气体很快地从“二踢脚”下端喷出,“二踢脚”却向上飞去。这是怎么回事呢?“二踢脚”飞上天与喷气有没有关系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个实验:

两个同学将铁丝拉直,将吹足气的气球扎紧,通过挂钩挂在铁丝上。将气球口校开.让里面的气猛然放出,放手,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3)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可做两次) ⑷汇报:看到了什么现象?在这个实验中,气球内的空气是向哪个方向喷出来?气球向哪个方向飞去? ⑸讲述:我们看到气球飞行的方向是与气球内空气喷射出来的方向相反的。也就是说当气球内的空气向后喷出时,气球会向前飞去。

(6)提问:现在你知道“二踢脚”为什么会升上天空了吗? 2.指导学生观察喷水反冲现象

(1)讲述: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个实验:照课本第48页的实验装置图那样,将一个塑料罐挂在架子上,在罐的正下方放水槽;将水灌进塑料罐,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做完之后再换另一个塑料罐做实验,观察有什么现象?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看到了什么现象?(当水从罐内喷出时,罐转动起来。)两次实验的结果有什么不同?(转动的方向不同。) (4)讨论:

①为什么两次实验塑料罐转动的方向不同?(喷水方向不同。) ②第一个实验向哪个方向喷水?第二个实验向哪个方向喷水? ③为什么两个塑料罐喷水方向会不同?(观察:两个塑料罐喷孔方向是否不同?) ④通过这两个实验,你发现什么规律? (5)小结:通过上面两个实验,我们可以知道,只要罐中的水向外喷出,罐就会转动,转动的方向总是与喷水的方向相反。

在生活中也可以看到类似的现象:把较长的软水管接在水龙头上,当打开水龙头时,软水管的前端会自行向喷水的相反方向运动。

3.指导学生建立初步的“反冲”的概念 (1)讨论:

①刚才,我们观察了气球喷气和塑料罐喷水的实验。这两个实验的现象有什么共同点? ②喷气、喷水的方向与气球、塑料罐运动的方向有什么相同点? (2)小结:当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从某个物体内向外喷出时,这个物体会运动起来,运动的方向与喷气、喷水的方向相反。这种现象叫做“反冲”。 (3)提问:

①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反冲现象? ②“二踢脚”是在什么作用下升空的? ②你注意过放枪、放炮时,枪身、炮身有什么现象吗?(向后座)这是怎么回事? 4.指导学生了解反冲的作用

(1)讲述:反冲在实际中应用很广,例如电气式飞机、火箭都是应用反冲原理制成的。 (2)提问:喷气式飞机有什么特点?它是怎样获得很大的飞行速度的? (3)讲述:喷气式飞机的发动机工作时,能吸进大量的空气,与燃料油混合后进行猛烈地燃烧,产生大量的气体,这些气体以很高的速度从发动机后部的喷气口喷射出去。这样,飞机在反冲作用下,就会向前快速飞行。现代喷气式飞机的速度可以达到每秒1000多米。 (4)提问:火箭发射时和飞行中有什么现象?(从尾部喷射出大量的气体。)这有什么作用? (5)讲述:

火箭也是利用反冲原理飞行的。我国是发明火箭的故乡,很早以前就利用火箭来消灭敌人了。古代的火箭在箭上捆有像爆竹一样的火药简,靠火药燃烧喷气推动火箭加速飞行。

现代火箭内部装有大量的高能燃料和助燃剂(氧化剂),燃料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气体连续不断地从火箭的尾部喷射出来,使火箭向前飞行。由于火箭自带助螺剂(与氧气作用相同),所以火箭能够在没有空气的太空中飞行,速度可以达到每秒飞行几千米到十几千米。

火箭是一种强大的运载工具,可以将人造卫星、空间探测仪器等送上太空,在科研、军事等方面有很大的用途。我国在1969年4月24日首次用自己研制的火箭成功地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了天。现在,我国研制火箭的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的水平。课本第51页插图,就是我国自己研制的“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发射升空时的情景。 (三)巩固

1.总结:什么是反冲现象? 2.问题:

(1)反冲作用有什么作用? (2)现代火箭为什么能在没有空气的太空中飞行?(自带燃料和助燃剂。) (3)现代喷气式飞机也能在太空中飞行吗?(不行。)为什么? (喷气式飞机只带燃料,没有助燃剂,燃料靠空气中的氧气燃烧。) (四)布置作业

1.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属于反冲现象的例子。

2.收集我国这几年来自行研制发射火箭的有关资料。

16.热 传 导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热传导的特征(沿着物体,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物体传导热的能力不同,能区分常用的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二、教学准备

(一)分组实验材料

1.热传导实验装置:支架和刻有凹痕的铜棒(组装好后装于1号纸盒内)、酒精灯、火柴、凡士林。 2.不同材料导热性能对比实验材料:大烧杯、皮筋、不同材料的小片(铜、铁、铝、塑料、木、橡胶„„面积、厚度一样。)、热水。 3.水、金属粉(铝粉)、空气导热性能对比实验装置:支架和两端装有铁丝的细玻璃管3根(玻璃管中分别装有水、铝粉、空气。管内水、铝粉、空气应和插入管内的铁丝接触良好。组装好后装于2号纸盒内。)、酒精灯、火柴、凡士林。

(二)演示材料

1.投影片2张:水、空气和铝粉导热性能的对比实验装置示意图,热传导的应用示意图。 2.板画:炉火及锅的示意图(课前画于小黑板上)。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在家做过饭吗?做饭时,把锅放在火上,过一会,锅把儿会烫手。这是怎么回事?热是怎样到锅把来的? (教师希望学生提出热是由火传到锅底,再由锅底传到锅把上。) (2)让学生用红笔描出热传递到锅把的路径,并用箭头标出热传导的方向。(指名1人上前描板图。) (3)讲述: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让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热是不是这样传过来的。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热传导

(1)介绍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将铜棒固定在支架上,在火柴头上抹少许凡士林,依次粘在铜棒的三个凹痕上.用酒精灯加热铜棒的一端,观察有什么现象。(教师在黑板上画示意图。) (2)讨论:如果热能从铜棒被加热的一端向另一端传递,在铜棒不同位置上粘的三根火柴会怎样?(学生应有凡士林受热融化的知识,若没有要加以提示。) (3)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现象。(希望学生提出火柴由被加热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脱落。) (5)小组讨论:实验现象说明什么? (6)汇报讨论结果。(引导学生说出热可以沿着锅、铜捧等物体传递,从温度高的一端传向温度低的一端。) (7)小结: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方向是从物体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热传导。(板书课题) 热传导有两个特点:1.沿着物体传递。2.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板书) (8)分小组复述:什么叫热传递热传导有什么特点?(复述完整理实验材料。) 2.指导学生认识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

(1)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对物体导热能力不同提出假设。

①讨论:非金属材料能传导热吗?如果非金属也能传导热,它们传导热的能力与金属相同吗? ②汇报讨论结果。(学生可能会提出不同意见。) (2)实验验证。

①讨论:利用桌上现有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的想法

②小结实验方法:用皮筋把各种材料的小片固定在烧杯的周围。先用手触摸每个小片,感觉它们的温度是否相同;然后往烧杯内倒热水,过一会再用手摸一模它们,感觉它们的温度有变化吗?温度相同吗? ③分组实验。

④汇报实验结果。(希望学生发现非金属物体也可以传导热,只是传导热的能力较差。金属传导热的能力强。) (3)建立概念。 ①讨论;物体的导热能力相同吗?根据实验现象说一说,哪类物体导热能力强?哪类物体导热能力弱? ②小结:根据物体传导热能力的大小,我们把物体分成两类。容易导热的物体叫热的良导体,不容易导热的物体叫热的不良导体。金属是热的良导体,非金属是热的不良导体。 板书:热的良导体——金属

热的不良导体——非金属

(4)提问:下列物体(银、玻璃、水、空气等)哪些是热的良导体?哪些是热的不良导体? 3.指导学生认识水、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

(1)引导学生对水、空气是热的良导体还是不良导体提出假设: ①讨论:水、空气到底是热的良导体还是热的不良导体? ②汇报讨论结果。(如果学生提出不同假设,可以进行争论。) (2)实验验证:

①介绍实验方法(出示投影片)、观察实验装置(2号纸盒)。

②讨论:如果水、空气是热的良导体会出现什么现象?如果它们是热的不良导体会出现什么现象? ③分组实验。

④汇报实验结果。(与铝粉相连的铁丝上的火柴棍很快掉下,而其余两根火柴棍经过很长时间也没掉。) (3)讨论:实验现象说明什么?(水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 4.全课总结

(1)讲述: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热传导,知道了热传导的特点是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根据物体导热能力的差异,我们又可以把物体分为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两类。金属是热的良导体,非金属是热的不良导体。水和空气也是热的不良导体。

(2)学生填写课本

52、54页的结论。 (三)巩固练习1.提问:

(1)什么是热传导?这种传热方式有什么特点? (2)什么是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 2.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的应用。

3.提问:图中物体哪部分是用热的良导体制成的,哪部分是用热的不良导体制成的?为什么? (四)布置作业

思考:水是热的不良导体,烧开水时,热在水中是怎样传递的呢? 如果它们是热的不良导体会出现什么现象?

17.热 对 流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在液体和气体中,热传递主要靠对流方式,了解热对流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演示材料

(1)实验材料:方座支架、酒精灯、红墨水、由方形曲管构成的液体对流演示器、白纸屏。 (2)投影片3张:加热粥或稀饭时,人们用勺子搅动;排风扇安装位置;用冰块给物体降温。 2.分组实验材料:三脚架(或铁架台、大铁环)、石棉网、酒精灯、装有水和锯末的烧杯(保持加热前锯末在水中的稳定状态)、支架和两端装有铁丝的细玻璃管(玻璃管中装有水,上下两端的铁丝间隔2厘米左右)。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水是热的不良导体。可是烧开水时,一会儿水就被加热到100℃。热是怎样在水中传递的呢?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水的热对流

①讲述:要知道热在水中是怎样传递的,我们先来做个实验,观察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②讲解实验方法:在这个方形玻璃管内装有水,先请一名同学摸一摸管内水的温度。(可以倒出一点儿摸。)一会儿,把管固定在支架上.用酒精灯加热容器的一角。为了能清楚地观察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开始加热时在容器的两个口分别滴一滴红墨水。在容器后立一个白纸屏。(教师边讲解边出示灌好水的液体对流演示器.放置好酒精灯,立好白纸屏。)在加热过程,观察水有什么变化? ③演示实验:先观察在加热过程中水的变化,加热后再摸一摸管内水的温度。

④汇报实验结果。(希望学生观察出受热处的水上升,上升后又从容器另一端流回来,形成一个循环;水由凉变热。) ⑤讨论:我们只在容器的一个角加热,为什么整个容器的水都变热了?根据实验中的现象,你能想象这是怎么回事吗? ⑥小结:加热容器的一角,这里的水受热会变轻上升,周围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又被加热上升„„冷水热水相对流动(板画对流过程示意图),整管水逐渐变热。

(2)水对流的分组实验:

①讲述:为了弄清水在加热过程中是怎样变热的,我们再来做个实验:在三脚架上垫上石棉网,把装有冷水和锯末的烧杯放在上面。看一看水中锯末的状态,摸一摸水的温度。然后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注意观察水中锯末的变化。过一会,再用手摸一摸水温的变化。 ②分组实验。

③汇报实验结果。(在加热过程中,有的锯末循环运动,有的锯末一会上升一会下降。) ④讨论:实验现象说明什么?水是怎样被加热的? (引导学生认识水由冷变热依靠水的相对流动。) (3)建立热对流的概念: ①讲解 ②复述

③分组实验

④汇报实验结果(加热上端铁丝时,玻璃管内上部的水很快沸腾,气化,然而下部的水没有反应;加热下端铁丝时,玻璃管内的水全部沸腾,气化。) ⑤提问:你怎样解释实验中的现象? ⑥小结:加热上端铁丝,只能使管内上部受热直至沸腾,但不能与下部的水对流,也就不能使下部的水变热。加热下端铁丝,能使下部的水受热,还能与上部较冷的水产生对流,使整管的水都被加热了。这也说明热在水中传递主要依靠对流。 2.指导学生认识空气的对流

(1)依据已有知识对空气的热对流进行推理。

①计论:热在空气中可能是怎样传递的?(希望学生能想到:热在空气中靠对流传递。)空气受热也会上升、冷空气也会流过来补充吗?(会。)你根据什么这样说?(风就是这样形成的。) ②小结:风就是空气的相对流动。热地方空气受热会占升,周围冷的空气会流过来补充。在这种相过流动过程中,伴随着热的传递。

提问:

(2)认识室内空气的热对流

①讨论:冬季,室内只有一个火炉,几片暖气片,它是怎样把整个屋子变暖的? ②小结:火炉、暖气片使附近的空气受热上升,周围的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又被加热上升„„这样,室内的冷热空气就流动起来了。

3、总结:

⑴讲述

⑵填写课本第56页结论

(三)巩固应用

提问:⑴加热锅或稀饭时,为什么要不断用勺搅动?(出示投影片) ⑵用冰给物体降温时,冰应该放物体的上面还是下面?为什么?(出示投影片) (3)厨房里排热气和油烟的风扇,应该安装在什么位置?为什么?(出示投影片) (四)布置作业

思考:热的传递除了我们学习过的传导、对流方式外,还有其他方式吗?

18.热 辐 射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热能以辐射的方式向周围传递;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收的辐射热多;了解热辐射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设计实验证明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收的辐射热多。

三、教学准备 演示材料:

1.投影片

(1)夏季,阳光下人、大地被“晒”得很热的画面;

(2)表现太阳、地球问的距离以及大气层。大气层以外的空间的画面;

(3)“弓箭手”射箭的画面(以此比喻太阳的热像“箭”一样发射到地球上);

(4)表现太阳的热向周围空间“发射”的画面; (5)穿黑衣服比穿白衣服热的画面;

(6)炉火旁烤手、烤衣服的画面(强调热辐射作用)。

(以上(2)、(3)、(4)可以做成复合投影片。) 2.演示实验材料:灯泡(或其它较强光源)、铁片2片、凡士林、火柴2根、蜡烛。 3.分组实验材料:

铁筒2个、铁片2片、玻璃片2片、烧瓶2个、纸口袋2个。(以上物品分别是一黑一白,黑色可涂漆,白色可按银粉、白漆或贴铝箔。)、冰块、温度计、气球。 (以上材料教师应准备多种,尽可能满足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的需要。)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出示投影片1)谈话:夏季,站在阳光下,人会感到很晒,热得很厉害。热是从哪儿来的?是通过哪种方式传递过来的?(估计学生大多都知道地面的热来自于太阳的光和热,而传递的方式,学生很可能会从热传导、热对流中寻找答案,这是很正常的。教师可以从中发现矛盾,引出问题。) 太阳的热到底是怎样传递到地球上来的,有没有其他热传递的方式呢?这节课就来研究研究。 (二)学习新课

1.通过分析太阳的热传递到地球的过程认识什么是热辐射(出示投影片2) (1)讨论:

①太阳县一个巨大约热球,它距离地球15000万千米,而地球周围的空气只有2000—3000千米,地球与太阳间大一段距离是没有空气的,这里几乎没有任何物体,那么太阳的热向地球传递时具备传导和热对流条件吗?(教师希望学生找出在地球大气层内具备热对流的条件,而大气层以外的空间不存在热传导、对流的条件。) ②传导时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对流时热可以在空气或液体这些物体的相对流动中传递,那么太阳的热是怎样地传递过来呢?(希望答出太阳的热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传递。) ③太阳的热不依靠任何物体,又如何传递呢? (出示投影片

3、4) ④看一看这两幅画面,对你有什么启示? (2)讲解: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可以知道,太阳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直接向周围发射它的热,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热辐射”。(板书:热辐射) 2.通过对比实验研究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收的辐射热多

(1)谈话:

①太阳的热不停地向地球辐射着,那地球上任何物体吸收的辐射热多少一样吗?(出示投影片5画面) ②夏季,在阳光下,人们会感觉穿黑衣服比穿白衣服热,这是怎么回事? (希望学生得出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收辐射热多的推想)

(2)讨论:怎样证明我们的推想是否正确? (在讨论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灵活地做如下提示:为了比较出黑色物体和白色物体吸收辐射热是否相同,可以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黑色和白色物体的吸热对比。) 使用什么样的材料?这种稠料要能较好地吸收太阳的辐射热。

怎样进行对比实验?关键是怎样保证只有颜色不同,其它条件都完全相同。

如何显示、观察出黑白物体吸收辐射热多少的不同,用眼看,用手摸,还是用仪器测量。 讨论时可以分组讨论与全班讨论相结合。通过讨论,希望学生设计出多种形式的对比实验来,比如:

①用温度计测量黑、白铁筒的水温;

②比较在黑、白铁片(或玻璃片)下冰融化的快慢; ③比较黑、白烧瓶内空气受热膨胀的程度;

④用同样厚的黑、白纸(或塑料、布)各做一个手套,分别戴在左右手上,站在阳光下,比较手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学生设计的实验不会一下子尽善尽美,只能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以及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逐步达到完善合理。) (3)分组实验。(尽可能按学生设计的方法进行。) (4)汇报实验结果。

(5)讨论: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如果时间有余,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个演示实验:让黑、白铁板吸收同一光源的辐射热,粘在铁板上的火柴棍掉下的顺序不同。借此进一步说明黑;白色物体吸收辐射热多少不同。) (6)小结:通过对比实验证明了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收的辐射热多。 (7)填空:课本59页。

3.指导学生认识热辐射的应用 (1)讲解:除了太阳的热能以辐射的方式传递过来,其它许多物体也能以同样的方式传递热。(出示投影片6)

(2)提问:人在火炉上烤手,手心、手背受热是否相同?为什么?(可以让学生用手感觉一下蜡烛或酒精灯火焰的辐射热。) (3)。人们利用炉子辐射的热还能干什么? (出示投影片——火炉烤衣服) (4)还有什么地方应用了热辐射?(可以让学生看课本60页插图,借此启发学生的联想。) (三)巩固练习

1.教师概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通过分析太阳的热传递方式知道了热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向周围直接“发射”,这叫热辐射;通过对比实验知道了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收的辐射热多;了解了热辐射在生产、生活、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 2.解释问题

(1)你知道冬天雪后人们用什么办法让雪尽快融化吗? (2)冰棍箱为什么总涂白色漆,而且里边大多用白色被子盖上? (四)布置作业

观察:在周围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热辐射?

*19.保温和散热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保温和散热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和制作方面的动手能力。 3.使学生了解各种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二、教学准备 1.演示材料:

(1)投影片——室内炉火的剖面图。

(2)录像资科——介绍变压器如何散热;展现农民在农田幼苗上覆盖地膜的情景。 (3)实物——电动机、暖瓶胆、棉衣、棉手套、棉鞋、羽绒服等。 2.分组观察材料:一小块暖瓶胆、棉花或晴纶棉、羽绒。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提问:热传递的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板画以下符号。用“ ”表示热传导,

用“ ”表示热对流,用“„„ ”表示热辐射。) 2.讲述:这三种传递热的方式之间有没有关系呢?这节课 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学习新课

1.了解三种热传递方式之间的关系

(1)提问:你认为这三种热传递方式之间有没有关系?(出示炉火的投影片) (2)讲述: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来分析一下火炉的热向外传递的情况。 (3)讨论:想一想,炉火的热由什么发出的?炉火的热是怎样向外传递的? 要求学生按以下顺序汇报:

①有传导吗?通过传导将热传给什么物体? ②有对流吗?通过什么物体的对流,将热传给什么物体? ③有辐射吗?通过辐射将热传给什么物体?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用热传递方式的符号在黑板上画出草图。首先画出炉子的外形、炉内的热源、炉壁、炉盘、铝壶、烟囱,然后再用彩笔标出热传递的方式及途径。) (4)提问:通过以上分析,你认为这三种热传递方式之间有什么关系? (5)小结:三种传递热的方式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仅可以同时进行,而且可以从一种方式转换成另一种方式。

(6)提问:还能举出其它热传递的例子吗? 2.了解物体散热的含义和方法

(1)讲述:热的传递与我们关系很密切。有时人们希望一些热的物体尽快把热传递出去,尽快变凉或不再继续增温,这叫做“散热”(板书:散热) (2)讨论:

①平常生活中哪些物体需要散热? (学生可能想到电视机、投影仪或其它电器。) ②根据热传递的知识想一想,要散热应该怎么办呢?(尽可能加快热的传递。) ③上面举出的那些物体是怎样加快热传递的?(引导学生从加快热传导、对流、辐射三方面全面去考虑,有条理地进行表达。) ④变压器在工作时,由于电热的作用也会发热。为了保护变压器不被烧坏,必须注意散热,你知道变压器是怎样散热的吗?(放录像——变压器散热示意图。) ⑤讲述,变压器是通过周围散热管散热的,管内油与变压器相通。当变压器生热时,在热对流作用下,管内油会循环流动起来,把变压器内热带出来,然后通过管壁辐射给周围空气(热辐射),再通过空气对流把热散出去。散热管有很多根,可以加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散热更快。(出示电动机图) ⑥电动机在工作时也会发热,它是如何散热的呢? (希望学生说出电动机是金属制成,可以传导热,散热片很 多,与空气接触面积很大,可以加快热的传导、对流和辐射。) ⑦还知道哪些物体需要散热?它们是用什么方法散热的? (3)小结:要散热,必须加快热的传递,一般要采用热的良导体,加大与空气、水的接触面积,使传导、对流、辐射加快进行。 3.认识保温的含义和方法

(1)讲述:与前面的例子相反,有时在生活中希望热的物体不要变凉,要设法保持温度,保持热不散出去,这叫做“保温”(板书:保温) (2)讨论:

①要保温应该怎分办呢?(当物体需要保温时,要尽可能减慢热的传递。) ②生活中郎些物体需要保温?它们是怎样保温的? (学生可能说出用暖瓶给开水保温,将饭放保温锅里,穿棉衣使身体保暖等等。) (3)认识保温瓶的保温原理: ①出示保温瓶。

②观察:保温瓶的构造有什么特点? ③讨论:这样的构造与保温有什么关系? ④讲解:暖水瓶(杯)内有瓶胆,是玻璃制成的,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瓶胆为双层,中问的空气被抽去,抽掉空气不能形成热对流;瓶胆内外涂有银白色发亮的物质,可以减少热的辐射;瓶胆口有软木(或泡沫塑料)塞,它是热的不良导体,既能减少热的传导,又能阻止瓶口的空气以对流方式带走瓶内的热量。 (4)认识棉衣保温的原理:

①出示羽绒、棉絮等保温材料。

②观察这些材料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膨松。) ③讨论:这些特点与保温是否有关系? ④讲解:棉絮和羽绒膨松多孔隙,内有很多不流动的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借以保持人的体温。

(5)认识地膜的保温原理:

①谈话:早春,为了保持土温和幼苗,农民伯伯怎样做? ②放录像:农民在地里盖地膜。 ③讨论:这有什么作用? ④讲解在农田、菜园的土地上覆盖塑料薄膜,可以减少空气对流,借以保持地温,使小苗在低温多风的早春不致冻死。

(6)提问:还有哪些物体像棉被、暖水瓶等物体一样具有保温作用?它们是采用什么方法保温的? (7)小结:要保温,必须尽可能减慢热的传递.可以采用热的不良导体,隔绝与周围气体或液体的接触,减少热的传导、对流、辐射、4.研究制作保温盒的方法

(1)讲述:下面,我们要应用今天学的知识制作一个简易保温盒,给一杯水保温。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材料,怎样制作? (2)学生分组讨论。

(3)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案。 (三)巩固练习

1、概述本课教学内容,进行全课总结。 2.解释两种常见现象。

(1)有人说冬季盖棉被、穿棉衣是因为棉被、棉衣本身厚、暖和,对不对?为什么? (2)问:棉被、保温箱本来是保温用品,可人们把冰棍放在保温箱里还盖上棉被怎么回事? (四)布置作业

制作保温盒,比赛保温的效果。

20.雾 和 云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白气”形成的原因,认识雾和云的现象及其成因。 2.使学生知道雾和云与人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4.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的教育——自然界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二、教学准备

1.演示材料:装有热水的保温瓶。

2.分组实验材料:保温杯(内装冰块)、装有温水的大口瓶。 3.挂图或幻灯片——雾和云。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复习提问:水蒸气是一种什么样的气体? (水蒸气是一种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颜色、透明的气体。) 我们的眼睛能看得见水蒸气吗?(不能) 2.演示:揭开保温瓶的塞子,瓶口上出现“白气”。 3.提问:

(1)揭开装有热水的保温瓶塞子后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冒“白气”) (2)从保温瓶里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吗?(不是。)为什么?(水蒸气是一种看不见的气体,而“白气”却能看见。) (3)那么,“白气”究竟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了解“白气”形成的原因 (1)讲述:为了弄清“白气”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拿出装有温水的大口瓶。) ①观察:大口瓶内除了水之外,还有别的物体吗?(有水蒸气。) ②讲述:一会儿,用一块冰接近瓶口,看会发生什么现象?把冰块移开,情况会怎样?反复做几次,结果怎样? ③学生分组实验。

④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2)讨论:

①实验结果说明什么?(“白气”是在受冷条件下形成的。) ②“白气”是什么物体受冷形成的呢?想一想,瓶内除了水以外还有什么? (3)讲述:大口瓶内的温水会蒸发出看不见的水蒸气,当水蒸气从瓶口冒出来遇到冰块周围的冷空气时.会凝结成许许多多非常小的小水点。这些小水点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中,在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白色,就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冒“白气”现象。因此,“白气”实际是飘浮在空中的小水点,而不是水蒸气。

(4)提问:你在生活中还看到哪些冒“白气”的现象?(指导学生看课本第64页的插图l。) 2.指导学生认识雾和云的成因

(1)谈话:在自然界中看过像“白气”这样的现象吗? (根据学生讲的现象出示雾、云图示,或指导看课本第65页的插图。) (2)讨论:根据“白气”的形成原因,推想这些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学生试回答。) (3)讲解:

空气中含有水蒸气,这是从地球表面的土壤、江河、湖海、植物体内的水蒸发出来的。这些水蒸气如果受了冷,就会凝结成小水点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中,成为“白气”状。

夜里,由于没有太阳照射,大地散热很快,到了早晨,靠近地面的气温比较低。这时,如果空气中水蒸气较多,就会凝结成许多小水点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飘浮在低空,这就是“雾”。(板书:雾)由于,早晨地面上的气温较低,因此,雾多发生在早晨,日出后地面的气温逐渐上升,雾便会逐渐消散。

从地面到高空温度逐渐降低,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5℃。我们已经知道热空气会上升,当上升至一定高度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凝结成许多小水点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飘浮在高空,这就是我们常看到的什么?(云。)(板书:云) (4)学生复述: ①雾是怎样形成的? ②云是怎样形成的? (5)讨论:雾和云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指导学生认识雾、云与人的关系 (1)谈话:当你处在大雾中有什么感觉? (2)讲述:大雾会影响我们的眼睛看较远地方的景物,甚至会使车辆前的灯光不能照射很远,影响车辆行驶、轮船航行、飞机升降。大雾还影响地面的烟等废气的散发,加重空气的污染。 (3)谈话:云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4)讲述:云的种类很多,有时在晴朗的天空中飘浮着几朵白云,有时一朵朵云块就像鱼鳞一般整齐地排列在天空中,有的像朵大蘑菇,有的云一会象奔马一会儿又变成其他的形状,有时则是乌云密布。„„(介绍课本第66页云的种类名称:积云、鱼鳞状卷云、羽毛状卷云、积雨云和层云。)云的种类很多,千姿百态。

我国劳动人民早就掌握了云的变化规律,并能根据天上云的情况准确地预报天气的变化,总结出了许多观云测天气变化的谚语,如:“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一块乌云在头顶,再大风雨也不“惊”„„现在,人们不仅用眼、仪器来观测云的变化,还利用人造卫星在太空中观察地球上空大范围云的变化。我们每天都可以从电视气象预报中看到卫星拍摄的云图,它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为工农业生产服务。 (三)巩固练习

1.简单概括本课学习的内容。 2.填写课本中填空部分的内容。 3.提问:

(1)“白气”是水蒸气吗? (2)雾和云是怎样形成的? (四)布置作业

1.思考:云为什么会飘浮在天空中,有的云为什么还会飘动? 2.收集根据云、雾预报天气变化的谚语,比一比谁收集得多。

21.雨 和 雪

一、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认识雨和雪的成因,了解雪与农作物及人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讲解人工降雨,使学生体会到掌握了自然规律可以更好地利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

二、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装半杯水的烧杯、小量子。

2.挂图或投影片(课本第67页的雨、雪形成示意图,能使0℃的界线及上方雪花和下方的雨点会同时向下或向下抽拉的活动片、人工降雨示意图、冬季的雪景图).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谈话:雨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下雨前和下雨时天气有什么共同特征?这说明什么? (下雨时天空中总有许多云,这说明下雨和云有关系。) (2)那么,你们知道雨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吗?这节课我们就先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雨)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雨的成因

(1)讨论:我们在上节课学习了云的形成,想一想为什么下雨时天上总是布满了乌云,雨和云之间有什么联系?雨是否来自云? (出示挂图或活动投影片) (2)讲解:雨来自云,有云才能有可能下雨。我们知道,云是由许多小水点或小冰晶构成的。当空中含的水蒸气较多时,水蒸气还会在小水点或小冰晶的表面继续凝结,这样,小水点或小冰晶就会慢慢增大并逐渐变重了。当小水点或小冰晶大到空气再也托不住的时候,就会向下降落。如果低空的气温大于0℃时,降落的小冰晶也就融化为小水点,这样,降到地面的就是水滴了,我们就看到下雨的现象了。这就是雨形成的过程。 (3)讨论: ①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雨是怎样形成的,你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模拟降雨的过程?(引导学生看课本第68页的器材图。) ②要模拟降雨的过程,应该根据什么原理来设计实验?使用什么仪器?怎样组装?怎样操作?要观察的现象可能会发生在什么地方? (4)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汇报实验结果。

(6)提问:盘底的水珠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有许多水珠不断滴下来? (7)小结:在这个模拟降雨的实验过程中,杯中的水不断受热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盘底就会凝结成许多小水珠,小水珠不断变大,不断滴下,这样就形成了模拟下雨的现象了。通过这个模拟实验我们可以进一步知道,雨的形成过程实际是“水 水蒸气 水”的过程。

2.指导学生认识人工降雨

(1)出示人工降雨示意图。

(2)讲述:过去人们不了解雨的形成原因,在干旱的日子里,只能听天由命。现在,人们掌握了雨的成因,如果天久不下雨,就进行人工降雨。人工降雨是怎么回事呢?根据雨是水蒸气受冷凝结成的原理,用飞机、火箭等在天空中向云里喷洒制冷剂,让天空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水滴,从而使云层中的小水点增多、变大,从而形成雨。由于这样的雨是在人工干预天气变化的条件下降落的,所以就叫做人工降雨。 (3)讨论:对于人工降雨这件事,你有什么想法? (4)讲述:人工降雨是人们经过长期与大自然作斗争发明的一种改造天气的办法。这说明了人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很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3.指导学生认识雪的成因 (1)谈话:

①雨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寒冷的冬天下雨吗?这时会有什么天气现象?(下雪。) ②你能描述下雪时的情景吗? ③雪是什么样子的? ④下雪时和下雨时的天气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⑤雪和雨有什么不同? (2)讨论:根据雨的形成过程推想一下雪是怎样形成的? (3)讲解:雪来自云中的水冰晶。当天空的水蒸气不断在小冰晶上凝结时,小冰晶的体积会不断增大,重量也会不断增大;当它的重量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降落下来。(操作投影片的0℃界线向下移动。)寒冷的冬季,低空的气温通常在0℃以下,降落的冰晶不会融化,直到地面,这就是雪。

4.指导学生认识雪与人及农作物的关系

(1)讨论:下雪,与我们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害处? (2)讲述:

下雪会对我们的行动和交通造成许多不方便:车辆在雪铺满的路面上行驶,轮子会打滑,容易造成交通事故。但是,农田里生长的农作物却非常欢迎茫天大雪,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可以让学生试着回答,以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情况。) 原来,大雪盖在农作物上,就象棉被一样,可以保护农作物不受冻。另一方面这层雪对地表面和农作物根部的害虫却毫无情面,将它们冻死。到了春天天气暖和时雪融化了,又能滋润农作物,使农作物丰收。所以,我国有句关于雪的谚语,叫做“瑞雪兆丰年”。 (三)巩固练习

1.提问:雨和雪是怎样形成的? 2.填写课本中关于雨雪成因的空白。

3.提问:这个学期我们认识了哪些与水有关系的天气现象? (四)布置作业 思考:

1.有没有雨和雪同时降落的现象? 2.夏天有没有降落冰块的天气现象?这种天气现象叫什么?(雹)查找资科,弄清它是怎样形成的?

22.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分析自然界里水的三种状态互相转化以及有关的各种自然现象,使学生认识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运动。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用箭头和简单文字表示自然变化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水在自然界里是永恒变化和运动的,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的教育。

二、教学准备

挂图或幻灯片——水在自然界里循环的示意图。(图中的箭头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添加。)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提问:上节课,我们知道了雨和雪的成因。那么,降到地面上的雨水和雪融化后变成的水会有什么变化?它们会跑到哪里去?

(学生讨论并回答。尽量让学生充分说出看法。) 2.讲述:同学们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看来要完整回答这个问题还真不容易,我们一起来先研究这个问题。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运动

(出示挂图或幻灯片——自然界海、陆、空的景物示意图,无表示水的运动方向的箭头。) (1)观察:这幅图展示了自然界中的许多景物,请先说一说这图中出现了哪些景物?(学生回答,教师指示相应的景物。) (2)讨论:根据这幅图讲一讲下雨下雪后降到地面上的水最终可能跑到哪儿去?用箭头来表示水跑的方向?(请部分同学在投影仪上边讲边添上箭头。) (3)讲解:下雨下雪后降到地面上的水有的受热蒸发了,变成了水蒸气飞散到空中;有的流入江、河、湖,再流入大海;有的渗透到地下形成地下水,地下水形成泉水,泉水流入小溪、小河,再汇集到大江、大河、湖泊,最后流入大海。总之,下雨、下雪后降到地面上的水有三个去向:有的“升天”了,有的“入地”了,有的“下海”了。

(4)讨论: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个新的问题:年年下雨下雪,天空中的水为什么降不完,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水?(引导学生根据图示中箭头所示水循环的过程进行讨论并交流。) (5)讲述:地面、江河湖海、动植物身体内的水时刻都在蒸发,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水蒸气在空中受冷变成云,云随风飘动,变成雨、雪降落下来。蒸发总在进行,天空中便有源源不断的水补充。

(6)讨论:

①大海里的水为什么不会干? ⑧根据上面的研究,你有什么发现?自然界里各地方的水有什么关系?它们是怎样运动的? (7)总结:自然界里的水不断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气上升到天空中;天空中的水蒸气不断受冷形成云,变成雨、雪降落到地面上,地面上的水又通过各种途径流入大海。自然界里的水总是这样日夜不停地、循环往复地运动着。我们把这个变化过程称为:“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板书课题) (8)指图复述:水在自然界里是怎样循环运动的? 2.指导学生用箭头和简单文字表示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

(1)讲述:我们已经知道了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运动。这个循环过程说起来很复杂,要用很多的话。能不能用箭头和简单的文字来表示水的循环过程呢? (2)学生讨论,在纸上画示意图。(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各小组选派一人到黑板上画出图示,然后比较各个图的优缺点,集体修改,形成一幅既合理又简而明的图。) (4)在课本方框中抄录集体创造的“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示意图。 (三)巩固练习

(1)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利用“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在自然界里是怎样循环运动的? (四)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编讲一个“小水滴在自然界里的旅行记”的科学童话故事。

小学音乐第09册教案(人教版)

小学美术第09册教案(苏教版)

小学音乐第09册教案(苏教版)(推荐)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小学科学第06册教案(苏教版)

小学信息技术第07册教案(人教版)

小学语文第07册教案(人教版)

小学社会第05册教案(人教版)

小学社会第0910册教案(人教版)

小学社会第0708册教案(人教版)

小学科学第09册教案(人教版)
《小学科学第09册教案(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