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如何利用时事政治进行有效教学

发布时间:2020-03-03 06:56: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如何利用时政进行有效教学

陈煜

纷纷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思想品德更是首当其冲。纵观近几年我省的中考思想品德试题,不难发现,关注社会热点,迎着时政热点问题出题,考查学生根据现实社会生活情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早已成为中考思想品德试题的命题趋向。因此,在中考复习中,高度关注社会热点,也已成为广大九年级教师的共识。而其他年级的思想品德教师,则往往认为让学生学好课本知识就行了,除了上公开课或观摩课,平时很少把时政热点运用于课堂。其实,如果将时政热点融入到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让学生体验到“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乐趣,而且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运用时政热点进行教学,能弥补思想品德教材的滞后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的思想品德教材,在发展中相对稳定,但实践、形势总是向前发展的,应当承认,思想品德教材存在滞后性。而思想品德课程本身又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照本宣科只能引起课堂的枯燥和学生的厌烦。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活力,就应在授课时用崭新的时政材料代替过时的事例,以增强新鲜感和时代感,利用学生对社会充满好奇的心理,在对时政热点的分析讨论中,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锻炼和提高对社会的认知能力。

其次,运用时政热点进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思想品德非常注重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实践的联系,学生学习理论的目的不是记忆理论,而是用来为实践服务。教师教学时把时政热点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分析时政热点所反映的思想品德观点和理论,以及折射出的社会问题,并启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次,运用时政热点进行教学,也能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思想品德是为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课程,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有赖于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自身的实践,而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不能及时多渠道获得新的社会信息,对社会上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不清楚,想问题比较简单偏

激,而且容易受不良思想的影响。因此,运用时政热点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对时政热点的分析,在是与非、对与错、美与丑、善与恶的判断和评价中,了解我国法律、社会主义道德以及社会发展对个人的要求,学习榜样人物的优秀品质,从而促进自身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那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时政热点的方法有哪些呢?笔者做过以下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以时政热点为话题导入新课。新鲜的时政热点材料开场,往往一开始就能引起学生很高的兴趣,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情绪状态下去学习和探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运用时政热点导入新课,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新闻视频、展示新闻图片,也可以由教师口头发布,同时巧妙地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探讨中获得新知识,感悟新道理,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例如在教学《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这课时,教师先播放视频《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导入新课,展现祖国发展的最新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抛砖引玉让学生开展新闻播报,说说改革开放以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人民生活等方面发生的巨变,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在真挚情感和强烈求知欲的驱动下,学生积极地思考,踊跃地回答,从成就到差距、到树立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一堂课在不知不觉中就结束了,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而学生们的收获不仅是课堂上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懂得报效祖国是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认识到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代青年历史使命

(二) 运用时政热点,突破教学重点或难点。思想品德教学中,有时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单凭教师理论性的讲解,学生很难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如果适时地引入社会热点事件,利用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兴趣和关注,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感悟,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九年级第二十三课教学《走向未来》时,用多媒体播放了 “感动中国人物”获得者三栖尖兵何祥美的事迹,“百折不挠,百炼成钢,能上九天,能下五洋。执著手中枪,百步穿杨,胸怀报国志,发愤图强。百战百胜,他是兵中之王!”让学生谈一谈自己观看后的感受。学生在感悟中懂得要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理想的

实现需要艰苦奋斗、积极实践,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利用这一热点有效地突出了本课的重点,解决了本课的难点。

(三) 运用时政热点,检测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八年级思想品德《法制—市场经济的护卫者》一课中“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这一内容时,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对消费者权利知识和法律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我利用多媒体先先出示了“瘦肉精”事件的起因和河南双汇集团主要责任人被依法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的时事资料,让学生先判断双汇集团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再思考国家对这一事件的处理结果说明了什么。学生在判断中巩固了消费者权利的知识,在思考时又理解了我国法律对消费者权利得维护。然后,我又出示了《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条例》让学生讨论,《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条例》的出台说明了什么,从而理解国家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决心,了解法律保障消费者权益和制裁违法犯罪的作用,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这种做法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显著提高。

时政热点运用于思想品德课堂,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时政热点的选择要贴近实际。

首先要贴近教材实际。教材是中考命题的根本,所谓“题在书外,理在书中”,中考试题的类型和材料可以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怎么变化都是对课本知识和自身能力的考查。如果只是就时事谈时事就脱离了根本。

其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新课程强调关注学生生活,教师选取的时政热点越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就越能唤起学生的认知欲望。如果事例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距离太远,学生觉得与自己无关,提不起兴趣,就很难收到良好效果。

再次要贴近时代发展的实际。在时政选择上要注意热点问题的新颖性和时代性,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国内外大事千变万化,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捕捉信息,在选择时政热点时要尽可能选择最新的热点,这样就会引起学生极大关注,主动去分析讨论思考,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时政热点的运用要避免走进误区。

首先,不能把时政教育当做讲故事,只介绍时政本身,既不分析事件的前因后果,也不与教材相联系,这样就失去了把时政热点引入思想品德课堂的意义。

其次,对时政的点评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讨论、思考,获得自己的认识和感悟。同时,对时政的点评要结合课本知识深入其本质,揭示出蕴含的思想品德观点和原理,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无论是平时思想品德教学中时政热点的运用,还是中考前时政热点的专题复习,都能既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又提高学生辩证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都应该得到思想品德教师的重视。希望广大思想品德教师能够多多关注时政热点,运用时政热点更好地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使学生的成长能够融入社会的发展变化,为他们拥抱美好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资源进行备课

浅谈如何有效利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

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进行中学语文的教学

利用小学英语教材中的插图进行有效的教学

如何有效利用小组合作进行英语教学

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资源进行教学

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利用游戏进行识字教学

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资源

如何利用时事政治进行有效教学
《如何利用时事政治进行有效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