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8

发布时间:2020-03-02 09:33: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甘肃省武威市第十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基础巩固(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组词语是(

A. 玉簟(diàn)

神妪(yù) 阡陌(xiān)

霰雪(xiàn) ....B. 栖隐(qī)

地坼(chè)

羁旅(jì)

渔樵(qiāo) ....C. 国殇(shāng)

剽掠(piāo) 子嗣(sì)

怙恶(gǔ) ...D. 桎梏(gù) 佝偻(lóu) 垣墙(yúan) 修葺(qì) ....2.下面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

B.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C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明。 D.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泰山巍峨挺拔,让人高山仰止。 ....B这个小男孩正值豆蔻年华,精力旺盛。 ....C老师一来,这两个打架的学生立刻停下来,摧眉折腰。 ....D洞庭湖江天一色的壮景是何等迷人。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史铁生是中国作家中少数甚至唯一坚持写实写作的人,几乎全部建立在自己的生活经历、生存体验上,他对哲学的思考带来了精神空间的高度开阔。

B.目前,少数政府网站变成花架子的现象比较普遍,主要原因是因为不少地方政府只为赶时髦,仓促间跟风上网,而网络管理队伍建设却没有及时跟上。

C.作者有意识地同时又十分成功地借鉴了电影艺术所特有的“蒙太奇”和“画外音”手法,画面组合相当成功。

D.有媒体人士表示,众多网友对“给力”的热捧,反映了受众对语言的新期待。亲切、通俗易懂的语辞,甚至包括网络流行语,都是被今天的受众喜闻乐见的。 5.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径须沽取对君酌 径:径自拿来 .B可怜光彩生门户 可怜:可爱 ..C举杯断绝歌路难 断绝;停止 ..D三顾频烦天下计 频烦:多次 ..6以下对《蜀相》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诗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笔墨淋漓,感情深挚,充分体现了杜诗奔放飘逸的风格。 B、颔联写祠堂的荒凉空寂,看似写吊古情怀,实际也是诗人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C、颈联写诸葛亮的一生功业,赞颂其雄才大略和忠心报国,具有非凡的概括力。 D尾联的“英雄”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具有报国雄心、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诗305篇,分风,雅,颂三类.其表现手法有赋,比,兴.B.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其《念奴娇京口北固亭怀古》被推为豪放词派的典范.C近体诗是对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一定的格律.D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他的田园诗被誉为\"中国田园诗的基石\",其中《归园田居》《饮酒》等最具代表性.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1题。(17分)

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①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词,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天宝初,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时白已醉。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遂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官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注:①李邕:诗人、书法家。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①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

②不如因而厚遇之

B.①召入,而时白已醉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①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②其孰能讥之乎 D.①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②乃设九宾礼于庭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其中不能分别表现杜甫“热衷功名”和李白“放荡不羁”的一组是(3分)(

) A.①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

②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B.①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②白常侍帝

C.①伏惟天子哀怜之

②益骜放不自修 D.①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②著官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甫年少时生活贫困,但是很有才能。他客居在吴越等地,李邕很看重他的才能,第一个去看望他。后来他参加进士考试没有考取,滞留在长安。

B.杜甫为了摆脱贫困,一心想“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而“数上赋颂”,一方面这是古代文人积极进取的表现,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杜甫郁郁不得志的愁苦。

C.李白诗名远扬,被贺知章称为“神仙下凡”。后李白得到玄宗的厚爱,被授予官职,可是他狂骜不驯,常常和酒友到闹市上喝得烂醉。

D.李白文采出众,志向高远,但蔑视权贵,不屑与高力士、崔宗之等人为伍,借醉酒让高力士为他脱靴,使其受辱。他拒绝皇帝封官赏赐,云游天下。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4分) 译文:

(2)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4分) 译文:

三.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完成第12—13题。 (10分) 鹧鸪天

[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12请简要分析“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一句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4分)

13有人认为这首词体现了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苦闷、抑郁的心情,也有人认为本词展现了作者贬居黄州后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你认同哪种观点?结合词的下片,说说你的理解。(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6分)

14.《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对人生失意和深沉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水以它独特的魅力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写景抒情的对象,如杜甫的《登岳阳楼》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典是古诗词写作方法之一,如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用女娲典故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

李汉荣

人,在人群里行走寻找他的道路,在人群里说话寻找他的回声,在人群里投资寻找他的利润,在人群里微笑寻找回应的表情。生而为人,我们不可能拒绝人群,虽然,喧嚣膨胀的人群有时是那么令人窒息,让人沉闷,但我们终不能一转身彻底离开人群。

人群是欲望的集结,是欲望的洪流。一个人置身于人群里,他内心里涌动的不可能不是欲望,他不可能不思考他在人群里的角色、位置、分量和份额。如果我们老老实实化验自己的灵魂,会发现置身人群的时候,灵魂的透明度较低,精神含量较低,而欲望的成分较高,征服的冲动较高。一颗神性的灵魂,超越的灵魂,丰富而高远的灵魂,不大容易在人群里挤压、发酵出来。在人群里能挤兑出聪明和狡猾,很难提炼出真正的智慧。我们会发现,在人口密度高的地方,多的是小聪明,绝少大智慧。在人群之外,我们还需要一种高度,一种空旷,一种庄静,去与天地对话,与万物对话,与永恒对话。伟大的灵魂、伟大的精神创造就是这样产生的。孔子独对大河而感叹时间的不可挽留:“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庄子神游天外寻找精神的自由飞翔方式;佛静坐菩提树下证悟宇宙人生之般若智慧;法国大哲帕斯卡尔于寂静旷野发出哲人浩叹:“无限空间的永恒沉默使我恐惧”;李白“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他不羁的诗魂飞越无限,把多半条银河引入人间,灌溉了多少代人的浪漫情怀;爱因斯坦把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科学探究和哲学思考的对象,他认为人的最大成就和最高境界不过是通过对真理的求索,获得与宇宙对称的灵魂,由此,人变得辽阔而谦卑,对这个无限地存在着也永恒地包裹我们的伟大宇宙献上发自内心的敬意……正是这些似乎远离人群的人,为人群带来了太丰盛的精神礼物,在人群之上利益之外追寻被人群遗忘了的终极命题,带着人群的全部困惑和痛苦而走出人群,去与天空商量,与更高的存在商量,与横卧在远方也横卧在我们内心深处的“绝对”商量,然后将思想的星光带给人群,带进生存的夜晚。

为此我建议哲学家或诗人不该有什么“单位”,在“单位”里、在沙发上制作的思想,多半只有单位那么大的体积和分量,没有普世价值。把存在、把时间、把宇宙作为我们的单位吧,去热爱、去痛苦、去思想吧。

作为芸芸众生的一员,我也不愿总是泡在低处的池塘里,数着几张钱消费上帝给我的有限时光。我需要登高,需要望远,我需要面对整个天空作一次灵魂的深呼吸,我需要从精神的高处带回一些白云,擦拭我琐碎而陈旧的生活,擦拭缺少光泽的内心。

我正在攀登我的南山。目光和灵魂正渐渐变得清澈、宽广,绿色越来越多,白云越来越多,我正在靠近伟大的天空……

[注]这是作者《南山》系列散文中的一篇,南山位于作者故乡。

17.作者认为“生而为人,我们不可能拒绝人群”的原因是。(不超过20个字)4分

18.孔子、庄子、释迦牟尼、帕斯卡尔、李白、爱因斯坦在作者眼中是“似乎远离人群的人”,你如何理解文中“似乎”一词的含义?文章列举这些人物有何作用?(6分)

19从全文看,“精神的天空”具体指什么?请概括作者期望自己“接近精神的天空”的原因。(6分)

六、表达交流(5分)

20.下面一段文字是某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政协会议上三位代表委员共同提出的一项议案,请你根据这段文字概括出议案主题。(不超过20字)(5分)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普遍性社会问题,与吸毒贩毒、环境污染并称为世界“三大公害”。随着社会的变化,如何教育未来的接班人成为一个越来越有挑战性的课题。日前针对社会各界关注的未成年人教育问题,我们建议采取有力措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参与讨论的代表委员均认为,除继续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外,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治本之策。

议案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作文(45分)

21.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

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答案:

1 .D(A.qiān B.jī C.hù)

2.B(A“巾”应为“襟”; C“明”应为“暝”; D“才”应为“材”)

3 D A,高山仰止:表示对崇高品德的仰慕。B豆蔻年华:比喻少女,多指女子十三四岁之时。C摧眉折腰,形容弯腰低头,献媚讨好的样子。

4 C(A病因:主语残缺。修改:应该在“几乎……”之前加“他的作品”。 B“主要原因”与“因为”重复累赘;。D.病因:成分赘余。修改:去掉“被”字。 5 A,径:即,就。 6.A 7 B 苏轼的作品是《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文言文答案(17分)

8 B(B.而:连词,表转折,可是;连词,表递进,并且。A.因:介词,趁机。C.其:副词,难道。D.于:介词,表处所,在。)

9 B(①是皇帝的行为;②是说李白曾经侍奉皇帝。)

10 D(文中未提到“志向高远”“不屑与崔宗之等人为伍”,“拒绝皇帝封官赏赐”与原文不一致。) 11(1)(4分)(我)私下担心自己早晚会弃尸山谷,伏拜恳请天子哀怜我。(“窃”“沟壑”“伏惟”“之”各1分。)

(2)(4分)(李白)知道自己不被皇帝亲近的人所容纳,更加桀骜不羁,不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被动句式1分,“骜”、“益”、“自修”各1分。) 参考译文:

杜甫,字子美,年轻时家贫不能维持生活,就漂泊在吴、越、齐、赵等地。诗人、书法家李邕对杜甫的才学感到惊奇,先去见他。杜甫考进士落榜,困居长安城中。天宝十三载,玄宗到太清宫朝献,祭祀宗庙,并到郊外祭天,杜甫献上赋颂三篇,皇上觉得他很有才能,就让他在集贤院待诏,命宰相考考他的文章。提拔杜甫为河西县尉,尚未到职,又改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杜甫多次献上赋颂,于是称扬自己,并且说:“从先臣杜恕、杜预以来,我家传承儒业保持官职已有十一代了。到杜审言时,以文章称显于世。我依靠祖宗所传的事业,从七岁起开始作诗,近四十年了。然而衣服不能遮盖身体,常依靠别人才

有饭吃。暗想恐怕早晚弃尸山谷,伏拜恳请天子哀怜我。如果能让我重操祖先的旧业,把我从长久屈辱的困境中解脱出来,那么我的文章,即使不足以宣扬六经,超过诸子,至于深沉蕴积、抑扬有致,顺应时势、思维敏捷,达到扬雄、枚皋的水平是没有问题的。有这样的臣子,陛下能忍心放弃吗!” 李白字太白。他的祖先在隋末因犯罪被流放到西域,神龙初年,(从西域)逃回来,寄居在巴西郡。天宝初年,(李白)前往拜见贺知章,贺知章看到他的诗文,赞叹说:“你,是天上贬谪下凡的仙人啊!”并向唐玄宗举荐。唐玄宗就在金銮殿召见李白,谈论当代国家大事,李白献上一篇颂赋。皇上赏赐食物,并亲自替他调羹。皇上下令,让他在翰林院任职。李白还是和酒友在闹市喝得烂醉。皇上坐在沉香亭子赏景,心里有所感触,想要李白创作歌词,就把李白召进宫中,可是李白已经喝醉了。酒醉稍醒,取笔给他,即刻写成歌词,辞藻委婉绮丽,意精旨切,一气呵成。皇上非常喜爱他的诗才,多次设宴。李白曾经伺候皇上宴饮,酒醉了,让高力士替他脱靴。高力士一向高贵,认为这件事耻辱,就挑剔他的诗句来激怒杨贵妃。皇上想任命李白担任(重要)的官职,杨贵妃就毁谤阻止。李白知道自己不被皇帝亲近的人容纳,更加桀骜不羁,不注重自己的言行。后来恳求回家,皇上就赏赐钱打发他回家。李白漫游四方,曾经乘船和崔宗之从采石到金陵,身穿宫廷的锦袍端坐在船中,旁若无人的样子。

三、12.4分(1)、视觉、嗅觉相结合。从视觉写色:“白鸟”翻飞与“红蕖”照水;从嗅觉写味:“细细香”香气绵长。(2)远近结合。“翻空白鸟”是远景,“照水红蕖”是近景。(3)动静结合。白鸟在空中翻飞,属于动静。红蕖散发幽香,属于静景。(4)俯仰结合。白鸟在空中翻飞,这是仰视角度;水中红蕖,这是俯视角度。(5)色彩搭配。白色的鸟与红色的荷花,红白相间,引人入胜。(6)运用叠词。“时时”写出了白鸟之多,翻飞之迅疾。“细细”运用通感,将香味视觉化,写出红蕖香气之细腻。(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单写“通感”并加以分析,也可得1分。)

13、(6分 )答案示例:

苦闷、抑郁的心境。(2分)下片写太阳在即将落山的时候,词人拄着藜杖在村边小道上徐徐漫步。昨天夜里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使得又词人度过了一天凉爽的日子。(2分)“浮生”、“凉”、“又”等词表现词人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的消极情绪。(2分)

或答闲适、自得其乐。(2分)下片写作者太阳西下时手拄藜杖缓步游赏,表现他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昨夜三更时分的一场好雨,让作者倍感爽快。(2分)“殷勤”等词抒发了作者乘兴游赏的自得其乐、盎然喜情。(2分)

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态度明确,2分。简要表述下片词句意思,2分。结合下片分析作者感情,2分。)

四(6分,每空1分)

14.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15.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16.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五、17(4分)人群是欲望的集结,而我们无法泯灭欲望。或:人总在人群里寻找道路、回声、利润、表情。

18.(6分)“似乎”一词的含义:①他们行为上远离人群,思想上超越大众;②他们带着人群的全部困惑和痛苦走出人群,又将丰盛的精神礼物(“思想的星光’“亦可)带回给人类,因而实际上并未远离人群。

作用:①表明了伟大的灵魂和精神创造是如何产生的,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②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19.(6分)(1)超越欲望,以追求普世价值为目标的生存境界。

(2)①现实的欲望使他觉得压抑。②他希望逐步改变庸俗的生活状态,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六、20.(5分) 建议“三位一体”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七作文(45分)

材料讲述的是一个寓言故事,主人公蜗牛想干什么?它干了没有?最终是什么结果? 沿着材料分析,会明确:蜗牛想干“惊天动地”的事,可因为两个目标都太遥远,使宏伟的计划流产.放弃了大目标后的蜗牛“十分悲哀,什么也不肯做,一蹶不振,死于草丛. 蜗牛的悲剧原因是什么? 一是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一是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是寓意,是材料的主旨. 蜗牛的悲剧对人来说应该吸取那些教训,有哪些启迪?这就是确定目标要恰当,勇于拼搏,永不放弃;正视现实,笑对人生;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人贵有实干精神. 心动不如行动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

甘肃省通渭县_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山东省济南市第二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9

黑龙江省哈尔滨第二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4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陕西省_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福建省霞浦第一中学_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8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