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全国土地日的由来

发布时间:2020-03-02 16:06: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全国土地日的由来

1986年6月25日,我国第一部专门调整土地关系的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颁布。为纪念这一天,1991年5月24日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决定把每年的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颁布的纪念日)确定为全国“土地日”。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国家。

我国的土地资源形势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人均土地占有量和人均耕地占有量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

与此同时,我国用地总体上依然粗放浪费,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用地需求刚性上升,土地资源刚性约束进一步显现。依靠“投资拉动、资源投入、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过度消耗和低效用地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以大规模开发后备土地资源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土地资源国情和发展阶段决定了我国未来用地形势将更加严峻。

我国土地管理基本制度

《土地管理法》中明确规定了我国土地管理的六项制度,即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度;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土地登记制度。

什么是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

2004年8月28日第二次修正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自留地和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管理法》规定: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

如何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控制农用地为建设用地的规模。建立健全用地定额标准,推行多层标准厂房。开展农村土地整理,调整居民点布局,控制农村居民点占地,推进废弃土地复垦。控制城市大广场建设,发展节能省地型公共建筑和住宅。农民住宅建设要符合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住宅建设用地要先行安排利用村内空闲地、闲置宅基地。

依法管地促发展集约用地节资源

1、节约集约用地的含义

节约集约用地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节约用地,就是各项建设都要尽量节省用地,千方百计不占或少占耕地。二是集约用地,每宗建设用地必须提高投入产出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三是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投放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布局,把握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的利用效率。

节约集约用地,并不是不许用地,而是要用得合理、用得科学,用得有效。不该用的地就不用,能少用的就少用,能用劣地就不用好地,尽量少占耕地,要少用地多办事,多出效益。

2、严格执行闲置土地处置政策

土地闲置满两年,依法应当无偿收回的,坚决无偿收回,重新安排使用;不符合法定收回条件的,也应采取改变用途、等价置换、安排临时使用、纳入政府储备等途径及时处置、充分利用。土地闲置满一年不满两年的,按出让或划拨土地价款的20%征收土地闲置费。对闲置土地特别是闲置房地产用地、规划建设条件改变的要依法征缴增值地价。

3、严格落实工业和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 工业用地和商业、旅游、娱乐、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包括配套的办公、科研、培训等用地),以及同一宗土地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都必须实行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公开出让。工业和经营性用地出让必须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确定土地使用者和土地价格。严格用地者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个人签订协议圈占土地,通过补办用地手续规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

4、合理确定出让土地的宗地规模

合理确定出让土地的宗地规模,督促及时开发利用,形成有效供给,确保节约集约利用每宗土地。未按合同约定缴清全部土地价款的,不得发放土地证书,也不得按土地地价款缴纳比例分割发放土地证书。

5、鼓励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

对现有工业用地,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对新增工业用地,要进一步提高工业用地控制指标,厂房建筑面积高于容积率控制指标的部分,不再增收土地价款。

世界地球日

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找突破 保障科学发展

地球日是什么日子

每年的4月22日为“世界地球日”。世界地球日活动起源于美国。1970年4月22日,美国哈佛大学学生凡尼斯·海斯在校园内发起和组织的保护环境活动,得到了1万所中小学、2000所高等院校以及社会团体共2000多万人的响应。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这项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首肯,2009年联合国大会决定将每年的4月22日确定为“世界地球日”,呼唤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为什么要珍惜地球资源

地球是太阳系中目前发现的唯一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源和环境,人类及人类所赖以存在的一切,都源于地球。地球资源能提供给人类衣、食、住、行、医所需要的物质原料。人类经过了几千年对地球的使用和探索后,逐渐认识到:任何对地球资源的过度利用,势必影响地球资源环境的整体平衡,进而影响人类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自然环境。地球资源是有限的和不可再生的。对地球资源的过度掘取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必然带来资源的枯竭和对地球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珍惜地球资源,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已成为当今人类的共识。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资源利用方式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资源消费大国,立足国内提高资源保障能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是保障经济长期平衡较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十二五”期间,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发展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矿产资源需求将呈现更加强劲的增长态势。如果继续沿袭现行的资源利用方式,我国主要矿产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资源短缺将从部分矿种向全面短缺演变,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将不可持续。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迫切要求资源利用方式转变。

全国土地日的由来

全国土地日

全国土地日

全国土地日讲话稿

全国土地日 作文

全国土地日标语

全国土地日主题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的由来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的由来

全国土地日宣传资料

全国土地日的由来
《全国土地日的由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全国土地日 由来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