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开学典礼校长发言稿

发布时间:2020-03-02 00:19: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一篇】2014开学典礼校长发言稿精选范文

敬爱的工人兄弟们、父老乡亲们,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汇聚如画草堂、共望博大秦岭,隆重举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首届新生开学典礼,以全新的面貌、全新的体制、全新的姿态喜迎来自全国各地的4000余名本科新同学们。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党政领导和全校四万余名师生员工,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西建大发展的各位领导,向积极配合西建大草堂校区建设的干部群众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向夜以继日、创造奇迹完成草堂校区一期建设工程的策划者、设计师和建造者们,向攻坚克难、义无反顾率先入驻草堂校区的教职员工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向2012级全体新同学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欢迎大家!感谢大家!

树高千丈,源之于根;人延万世,始之于祖。驻足草堂,东顾幸福,北望雁塔,我希望同学们从今铭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1956年全国第三次院系调整时,仿照前苏联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由创办于1923年、1928年的东北大学建筑系(为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一个本科建筑学系),并校于1938年的西北工学院土木系(西北工学院是抗战初期,由迁至陕西的北洋大学、北平大学、东北大学和焦作工学院合并而成的。土木系是该校历史最悠久,师生规模最大的一个系,该系中历史最长的一个分支是创办于1895年,即清光绪21年的北洋大学土木系),并校于1952年的青岛工学院土木系(其前身是始建于1901年的山东大学堂土木系),以及创建于1911年的江苏省立苏州工业专科学校的土木科、建筑艺术科(为我国专科教育史上的第一个建筑学专业)合并而成。并校初期,学校定名为西安建筑工程学院。1959年,1963年,先后易名为西安冶金学院和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94年,学校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办学117年并校56年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凝练了“传承文明、开创未来,育材兴国、科技富民”的办学宗旨,自觉地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与国家和民族的复兴结合起来,主动地服务于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幸福,在实现人类文明、民族复兴、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成就自我。56年来,西安建大扎根西部,雄立图强,自强不息,奋发有为,铸就了“自强、笃实、求源、创新”的校训和“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的校风,形成了学校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近年来,学校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61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全国64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项目”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院校, 获准开办研究生院,与瑞典吕勒欧工业大学共同设立孔子学院,荣获“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50所工程硕士教育创新院校”。不久前,我校建筑设计院入选“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百家名院”。我校王小东院士、刘克成教授、校友孙国城、杨晔等4人入选“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学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这也是陕西教育系统唯一受到表彰的高校。学校被国际建协授予“建筑教育特别贡献”。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土木、建筑、环境、材料及其相关学科为特色,以工程学科为主体,理工学科相互支撑,文、理、工、管、艺、法等学科相互渗透的多科性大学。

同学们,今天你们来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既是我们的荣耀,也是我们的责任。大学是人生的崭新起点,来到大学,融入大学,首先必须真正地了解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是指通过教育发扬人性中本来的善,培养健全的人格;“新民”是指通过教与学的统一,达到修己立人,推己及人,化民成俗,更新民众,改良社会风气;“止于至善”则是指教育的终极目标,即通过教育,使整个社会达到古之谓“至善”的理想境界。《大学》而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了我国知识分子的做人准则和理想追求,也成为大学教育的社会责任和终极追求目标。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大学是传承文明、增进德性、创造未来、以“至善”为崇高境界和永恒追求的地方。这里不仅仅是人才加工的工厂,也不单单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这里鄙弃一切“假、丑、恶”,弘扬一切 “真、善、美”;这里是神圣的殿堂,是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的源泉,是文明的核心。人类的全部历史,追本溯源是一部文明史。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结蒂是文明的竞争。大学作为人类文明的最高殿堂,通过培育一代又一代的菁英,才使得文明薪火相传,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繁荣昌盛。因此,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是中华文明的复兴,中华文明的复兴必有赖于大学擎起传承文明、开创未来的光荣旗帜!

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教育的精粹,汲取现代大学先进的办学理念,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崛起的实际,积极探索和实践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之路”,我校在深入思考和试点探索的基础上,从2012级本科生开始,全面实施“书院—学院(学科)制”人才培养模式,真正的融通古今,融汇东西,走出一条符合学校实际的特色化办学道路。

书院—学院(学科)制人才培养模式以“正心、明德、励志、笃行”为理念,旨在培养“合格的人”和“有本事的人”。通过书院熏陶、学院教育,努力使同学们都成为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所谓“正心”,就是要求我们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意不自欺,则心之本体;物不能动,而无不正;心得其正,则公正诚明。正心方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德” 就是要以德为先,培养自己的崇高思想品德,在于彰显自己原本清明的道德,在于用这种清明的道德使人民日新、进步不已,在于使人民、社会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这是成人之本。也只有先完善内在德智修养,才能推己及人,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励志”就是要有一种精神、志向。有志,才会有理想;没有志,也就是没有理想。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行”就是要求学有所得,还要践履所学,付诸实践,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方能成人、成事。

最后,我想对因各种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说几句推心置腹的话:“天不降难,何出人杰”。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绝大多数优秀的政治家、科学家、军事家和杰出人才,都是在常人难以忍受的磨难中脱颖而出的。事实证明,不光物质和金钱是财富,磨难更是一种特别的财富。因而,我希望同学们要在精神上坚强起来,用一种正确的心态对待各种艰难困苦,自强不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不卑不亢。国家和学校为你们设置了各种贷款、奖助学金和勤工俭学的机会。全校所有的师生员工也会更加关心我们的困难同学,帮助大家渡过难关,顺利完成学业。

同学们,我们的国家正在步入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征程。希望同学们要自觉地承担起这一神圣使命,努力成为有益于人类进步、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社会发展、家族兴旺的人才。十年寒窗诚然刻苦,四载春华更须拼搏!我真切希望同学们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为祖国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之辉煌而奋斗。“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我相信你们一定会珍惜人生中最为珍贵的青春年华,用智慧、勤奋和美好的心灵,向祖国和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衷心地祝愿你们!

谢谢大家!

【第二篇】2014开学典礼校长发言稿精选范文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各位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在这桂香灵动的金秋时节,桂子山迎来了新主人。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向大家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关心华师发展的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和敬意!

今天,在你们当中,将有4541人攻读我校的63个本科专业,基本都是9

4、95后,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3岁;将有3939人攻读我校的184个硕士学位专业,358人攻读我校的94个博士学位专业。另外,我们还迎来了来自港澳台及世界各地的近1000名留学生,为我们这个国际化的大家庭增添了新的活力。

同学们选择华师这所百年知名学府作为人生重要驿站。作为校长,我可以自豪地告诉大家,华师将是你们走向成功的起点。据我了解,同学们早在8月份就通过网上自助报到系统完成了新生入学教育的素质课程学习,了解了华师的百年历史。同时,你们也应骄傲地知道,华师办学绩效位居全国部属高校前列,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2013年中国大学性价比排名第5位。所以大家选择华师,巨(聚)划算!今年10月,学校将以“学府文化”、“校友情谊”为主题,以校友为中心,以学术为特色,举办展示百年华师荣耀与使命的110周年校庆。这也是同学们深入领略百年华师魅力的大好机会!

大家选择了华师,此生就烙下“华师人”的印记。作为21世纪的华师人,不仅要传承华师110年来的荣耀,更要担负起华师迈向下一个百年辉煌的使命。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化和全球化合流、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成为不可阻逆的趋势,社会变革的大环境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全面的要求,需要我们有信息化的素养和国际化的视野,用人类文明发展的尺度来衡量和判断问题,来观察和解决问题,更需要我们迫切地提高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批判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同学们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除了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储备知识外,还要具备学习与创新的技能、生活与职业的技能以及信息、媒介与技术的技能。

面对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挑战,学校按照“一体两翼,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发展战略,本着“以生为本,以师为先”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评价考核体系,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以国际化提高办学质量。着力为把同学们培养成为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创建好环境,搭建好平台。信息化建设方面,通过开发网络课程资源,建设资源丰富的教育云,使人人享有网络学习空间,支持同学们开展多元化的学习、探究式的学习。国际化建设方面,学校设立专门的海外学习交流奖学金,几年之后,你们当中将至少有10%的同学到海外学习交流,拓宽国际视野。今年,学校将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减少课堂教学,把更多的课外时间留给你们开展个性化学习和实验研究。作为第一批受益者,希望你们能珍惜机会。

同学们迈入大学校园,就推开了一扇通向知识殿堂的大门,走向更加广阔的人生舞台。面对区域文化的差异、授课方式的不同、学习方式的转变等等,需要同学们敢于直面自己的感受,学会主动学习、创造学习、服务学习。大家要尽快转变学习方式,适应“指尖上的学习”和混合式教学,广泛利用资源,拓展发展空间;尽早融入华师“博学、博雅、博爱”校园文化,传承华师大爱,培育博雅气质,注重以德修身;尽心练就“专注”本领,静下心沉住气,多与专业导师沟通,积攒创新能量;尽力保持阳光心态,勇于面对挫折,学会自我调节,建立自信人生。今天在座的有1700名免费师范生,希望你们能牢固树立热爱教育事业的理想信念,努力掌握云端环境下的教学技能,自觉养成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对于全体研究生们,也希望大家能够立足国家需求和学科前沿,全面提高理论水平、科研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学们,思想产生信仰,信仰产生力量。当今中国的“两个百年”目标,激发了中华儿女的奋斗热情,“中国梦”已成为广大青年追求人生梦想的时代背景。华师也有自己的“教育梦”,那就是早日建成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综合性高水平大学。我相信,同学们心中也有自己的青春梦想。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在华大学工微博上发表的期待。其中,昵称为“真实的小雪”提到“我的期待是努力加油,在桂花树 新吐花蕊时,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将信念和知识传播下去”。昵称为“向前走1986”期待“大学四年能继续完善自我,为考研助力,为美好生活铺路,期待美丽的母校永葆青春。”大家的“教师梦”、“学术梦”着实让我感动。当然,其他同学还有“创业梦”、“出国梦”等等。“有今日青年之梦想,方有未来之中国梦”,希望你们能将个人的梦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坐标,刻苦钻研,让追梦的青春流光溢彩!

同学们,我相信,氤氲着桂子山的钟毓灵气,沐浴着华师百年积淀的人文底蕴,在老师们的辛勤培育下,在自己的努力拼搏下,你们的人生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最后,预祝同学们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

开学典礼校长发言稿

开学典礼校长发言稿

开学典礼校长发言稿

开学典礼校长发言稿

开学典礼校长发言稿

开学典礼校长发言稿

开学典礼校长发言稿

开学典礼校长发言稿

校长开学典礼发言稿

开学典礼校长发言稿

开学典礼校长发言稿
《开学典礼校长发言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