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民革党史讲义

发布时间:2020-03-02 20:55: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民革党史简介

同志们:

大家好!今年很荣幸能够与大家共同研究、学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发展历程。学习民革党史,就是要加深对民革的认识,就是要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的精神,就是要了解民革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就是要感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性质、特点和优越性。下面,我简要介绍下民革的发展历程,如有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指正。

一、中国国民党的改组与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19年5月4日,正当孙中山在上海专注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组织建设之时,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了。“五四运动”的爆发,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社会内部出现了一批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给了孙中山很大的影响,促使他重新认识民族问题和恢复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

1922年8月,中共中央举行特别会议,决定共产

党员以个人名义参加国民党,帮助和推动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在此前后,中共领导人向孙中山介绍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建议他按照民主原则改组国民党,吸收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实行国共两党合作。

在共产党人的真诚帮助下,孙中山认识到了国民党所存在的众多根本性缺陷,认识到了他屡次失败的根本原因所在。1923年1月,孙中山正式确立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确立,这标志着孙中山从旧三民主义转变到了新三民主义,实现了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思想转变。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在孙中山的主持下,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接受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反帝反封建主张,提出了以打倒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军阀为奋斗目标的革命纲领,并据此确立了国民党的一系列内外政策。

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基本完成和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民族民主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改组后的国民党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资产阶级政党,而基本上成为了一个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具有统一战

- 2

应。

(二)中国国民党民主派第一次联合代表大会 1946年秋,民联中央首先派萧隽英、冯伯恒赴香港,与李济深、蔡廷锴等民促领导人协商加强国民党民主派统一行动的有关事宜,同时初步交换了民联、民促双方尽早统一的意见和建议。民联、民促的这次香港会谈,为以后国民党民主派的联合与统一组织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47年5月4日,李济深邀集何香凝、彭泽民、李章达、陈其瑗等在香港居所聚会,再次商讨正式成立联合组织的问题。与会者一致认为,应当尽快团结国民党内的一切爱国民主力量,建立自己的革命组织,以便更好地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共同推翻国民党蒋介石政府。与会者认为,最好的联合方式是另外成立一个组织,让民联、民促的同志以个人名义参加这个新组织,并作为骨干力量来推动这个新组织的工作。

1947年10月,民联领导人柳亚子从上海来到香港,带来了民联中央关于成立国民党民主派联合组织的意见,认为应当即刻着手开始成立的筹备工作。经过商议,决定由李济深、何香凝、柳亚子、蔡廷锴、朱蕴山等组成中国国民党民主派联合代表大会筹备委员会,推李济深、何香凝为筹委会召集人,柳亚子为

- 4

扬孙中山不断革命的精神。经过反复讨论,筹委会一致同意将新组织的名称确定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

1948年1月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香港正式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组织总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宣言》、《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行动纲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告本党同志书》等基本文件,选举了第一届民革中央执行委员会。大会推举宋庆龄为民革中央名誉主席,李济深为主席;选举李济深、何香凝、冯玉祥、谭平山等16人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

大会宣布,民革的行动纲领是:“以实现革命的三民主义,建设独立、民主、幸福之新中国为最高理想”,“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之对内对外政策为基本原则”。大会指出,“中国革命之成功或失败,决定于反帝反封建两大任务之能否完成,而反帝反封建斗争胜利之保证,又在于三大政策之是否坚决执行”。大会认为,“当前之革命任务为推翻蒋介石卖国独裁政权,实现中国之独立、民主与和平”。大会还表示,“愿与全国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携手并进,彻底铲除革命障碍,建设独立、民主、幸福之新中国”。 1948年3月8日,中共中央发言人发表谈话,对民革

- 6

8月至12月,民革中央就新政协诸问题展开多次讨论,李济深、何香凝并与其他在港的民主党派领导人及民主人士讨论了由中共中央提出的《关于召开新政协诸问题》。在讨论过程中,民革中央政治委员会还推定专人分别起草了新政协共同纲领、新政协实施办法、人民代表大会和民主联合政府组织法等文件的草案,提供给有关方面进一步讨论时参考。

1949年1月22日,民革同其他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民主人士的代表人物共55人,联名发表了《对时局的意见》,拥护和支持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提出的八项和平条件,明确指出表示愿意在中共领导下,共同进行人民民主革命,建立独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国。这是民革第一次公开表明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态度,标志着民革的重大政治转变。1月27日,民革在沈阳单独发表《对于时局的声明》,指出革命三民主义与新民主主义是“同其内容”,而中国革命“又以工农大众为主力”,认为“革命必须进行到底,不可姑息养奸,至重蹈辛亥以来革命失败之覆辙”。

响应中共“五一”号召,参加新政协运动,确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民革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从成立初期的联共反蒋发展到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线,这是民革的重大进步,是民革

- 8

立,接受《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在稍后成立的政务院的组成人员中,民革的不少成员出任政府重要干部,主要有:何香凝为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谭平山为人民监察委员会主任,李德全为卫生部部长,朱学范为邮电部部长,程潜为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余心清为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和政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帮助下,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参与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和作用的人民政协共同纲领的制定以及其他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活动,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这是民革的光荣。

(三)民革组织的统一与发展

1949年11月12日至16日,中国国民党民主派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民革、民联、民促和国民党其他爱国民主分子,共58人。会议决定,民革、民联、民促和国民党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统一成为一个组织即: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联、民促同时宣告结束。这次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后民革工作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新中国建立后,民革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的一员,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

- 10

三、新时期的新局面

(一)民革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1979年10月11日至22日,民革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距上一次代表大会21年之后,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五届人大第二次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政治准则,根据新时期统一战线和民主党派的性质、任务和作用,结合民革的特点,提出实行工作重点的转移。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章程》,“章程”在“总纲”中对民革的性质作了新的阐述: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现在已经成为它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民革历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是民革的一次思想大解放,一个新的起点。

(二)为祖国统一大业作贡献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强调实现祖国统一是民族的意志和历史的潮流。同年底,民革中央恢复了对台工作委员会(以后改为祖国和平统一促进委员会),主要开展对台宣传和联谊工作。为了响应《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民革以“一国两制”精神为指导方针,推进“三通”做了大量的

- 12

民革的同志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的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做出了极大地贡献。可以说,作为民革党员是光荣的和值得骄傲的。

同志们,我对民革的党史就简单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二○一○年十一月一日

- 14 -

民革

民革申请书

民革总结

民革入党申请书

入民革推荐信

民革个人思想汇报

民革入党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民革)

入党申请民革

入党报告——民革

民革党史讲义
《民革党史讲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民革党史 民革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