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江苏卷诗歌鉴赏

发布时间:2020-03-03 18:34: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江苏卷诗歌鉴赏

一、命题规律

1.诗歌的来源:江苏卷自主命题以来,除2006年外均选自唐诗宋词。

2.作者与作品:一流作家的二流作品或二流作家的一流作品。

3.主旨:以抒发个人情怀与抱负为主。0

5、0

7、10年写送别或怀人,0

8、09年为登高。古典诗歌中最能表现个人情怀的也就是这两类诗。江苏卷凸显个人情怀,人文关怀,即使选重大题材也是从个人感受(比如登高)的角度选取。相信今后这两类题材仍是重点关注的对象。

4.定位:江苏卷诗歌鉴赏的考查定位较低,符合广大考生的实际,即重视辨识与理解,弱化鉴赏与评析,适度关注分析。主要表现在试题突出形象的筛选、主题的理解、意境的再造、修辞手法的辨识与关键词的分析,对表现技巧的分析与鉴赏考查较少。

5.考点分布:

A形象辨识与理解(包括描述、辨识、概括):这里的形象既包括景物,也包括人物。04年第一题要筛选出与边塞诗有关的边塞地名与戍边战士的活动,08年第一题概括颔联与颈联的内容,09年概括与“风尘恶”有关的景象。形象辨识与理解是基础,是引领读者或考生分析诗歌情感的台阶,是鉴赏任何诗歌都应当重点把握的基石。

B主旨的理解(包括思想情感与意境分析):意境分析是先分析画面,后揭示意境的氛围或特点,最后点明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属于AB两点的综合,鉴于其立足点仍是思想情感,我把它也放在主旨理解中。04年第二题的“怨”的分析,05年第二题分析颈联所渲染的氛围特点,分析表达的心情;07年第一题分析两句景物描写蕴含的思想感情,第二题写出了“哪两层新意”,08年第一题第二问要求分析颔联、颈联蕴含的感慨,第二题分析尾联表达的思想情感,09年第三题要求回答思想感情有何变化,10年第二题分析惜别深情。其实还是形象分析,即人物动作与景物描写蕴含感情的分析,第三题对“代为之思”所蕴含的感情的分析。可见,主旨的理解与分析始终是江苏卷每年必考的重点,且走向综合分析与概括,并注重形象分析与手法分析相结合,但其归宿点都是主旨。

C关键词理解:05年第一题对“微风”贯穿全诗的分析,09年第一题对起领起作用语句的寻找。关键词的考查其实是对全诗思路的分析,也属于理解层面,与鉴赏评析有一定的差距。10年第二题分析惜别深情其实与对构思的分析也有关。

D表现手法的辨识与理解:07年第一题第二问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08年第二题第一问问一句诗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09年第一题第二问问一句诗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对表现手法的考查要求较低,侧重修辞手法,且有两年基本没有涉及,涉及的年份也多仅要求辨识,较少分析,几乎没有鉴赏,所占比分也就一两分。但10年对别人评价的分析的理解有一定的鉴赏的味道,但它的指向非常清晰,且考生要做的仅是对别人鉴赏的理解,不需要作个性分析。

二、答题套路

A形象辨识与理解(包括描述、辨识、概括)

提问:请概括某句诗的内容,或概括出与诗中某种情感有关的现象。

分析:概括内容需要逐层理解,概括某种现象也需要对诗句作逐层解读。最关键的是逐层解读。

答题套路:某一句(某个词)写的是什么,某一句(词)写的是什么。(逐层分析)

诗人往往从不同角度(不同对象)来表现生活,所以我们一方面要逐句或者逐词分析,另一方面要从不同的方面多角度理解。

B主旨的理解(包括思想情感与意境分析)

提问:某一联寄予了诗人怎样的感慨(感情),或某两句诗人的感情有什么变化,或诗人的什么感情体现在哪些么方面。

分析:分析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要从具体形象入手,具体画面入手,分析意象所蕴含的意蕴,抓住意象的特点,扣住诗人对意象的修饰词作分析;感情的变化要着眼于全诗,分析不同的感情及其变化。对思想感情的分析特别要注重多角度分析,善于二级思考,即由此及彼,由古及今,由物及人,由人及己,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物质到精神,由物理到心理,由自然现象到社会现象。

答题套路:某一点表现了怎样的感情,某一点表现了怎样的感情;一怨(悲、喜、叹、忧)什么,二怨(悲、喜、叹、忧)什么,三怨(悲、喜、叹、忧)什么。对感情的变化则要点出前面表达的怎样的感情,后面表现了怎样的感情,有何变化。

意境分析:描述画面+揭示意境特点(两个双音节词)+表达的情感。

逐词逐句解剖,多角度思考,结合意象是解答主旨题的关键所在。

C关键词理解:

提问:某一句是全诗的关键,试做分析;全诗的关键是什么。

答题套路:某一句是写什么,(点明与某词有何关系),某一句是写什么,(点明与某词有何关系)。(每一句都要分析)这样就使全诗的思路怎样,意境怎样,表达的感情怎样得以体现。(涉及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

提醒:如果要寻找关键词,主要是分析诗的构思,把握诗歌的情感脉络,找出在结构上或思路上起勾连作用的词语或诗句。

如果是分析全诗的关键,要答出每一句与该词(句)的关系。这里的关系主要是情感或思想的关联。有时需要回答这样写对表达感情的作用。

D表现手法的辨识与理解:

提问:某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或哪种表现手法。写出别人的鉴赏评价,请你作分析。 答题套路:点出某种手法。如果是对别人的鉴赏评价作分析,需要逐词理解别人的鉴赏评价,在自己的分析中要以具体的诗句或诗中具体的构思或表现技巧来逐点体现别人的鉴赏观点。(可以

参考2010年辽宁卷第二题: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时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答案:同意。虽然诗题是“雨”,但作者却不是正面写雨势、雨景,而是通过写动植物和人在雨中的感受来写,这就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

原诗:雨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归。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一凉恩到骨,四壁事多违。衮衮繁华地,西风吹客衣。)

2008-2011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题及答案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8年)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9年)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

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

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⑴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⑵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

⑶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

3.阅读下列诗歌,完成文后各题 10分(2010年)

送魏二(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的《雨铃霖》中直抒离别之情的两个句子。

2、

一、二句中的“醉别”“江风引雨”表现了惜别之情,请作具体的说明。

3、

三、四句,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说“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说明。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11年)

春日忆李白(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此处指论诗。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 答案:①诗坛地位,无人可比;②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③诗歌风格,清新、俊逸。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 答案: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 答案: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

(2004)江苏卷高考诗歌鉴赏(教师版)

0413江苏卷历年高考诗歌鉴赏

江苏高考诗歌鉴赏

2004—江苏高考诗歌鉴赏

江苏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梦江南》

江苏十二年诗歌鉴赏及答案

江苏高考诗歌鉴赏题教师版

12.30周练卷(病句、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912)(教师卷) 2

诗歌鉴赏(912)(学生卷) 2

江苏卷诗歌鉴赏
《江苏卷诗歌鉴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