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语文教学通讯30年教学理论与实录精华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0-03-02 11:17: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理论大旗和实践操作

——《30年教学理论与实录精华》

阅读心得

联盟学校

杨斌

目:《对语文教学的两点思考》

者:赵大鹏 页

码:13-17页 心

得:

1.从信息论的角度出发,作者认为阅读就是获取相关信息,阅读能力就是处理信息的质量和速度,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快节奏、高效率的现代社会,人们确实需要这样的阅读能力,以便快速地从大量的信息中获取于己有用的东西。但我认为,这种理解忽视了一个根本问题,即人的存在。一篇文章的精髓是什么?应该是作者的情感、志节、理想等,忽视了这个因素,文章就纯然是一个“工具”了。所以,我觉得作者所说的阅读只是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阅读,而不是文学阅读。接受这样的阅读理念,学生无疑就变成了一台台“计算机”,快速地处理着各项信息,却没有情感、没有节操、没有灵魂。一个人的阅读,不能只局限在“术”的层面,而要从“道”的层面加以理解,并且内化为内心需要,如此,才能还原一个作家,才能洞悉一个时代,才能回归一段历史,如此,才能让学生的灵魂得以净化,精神境界得以提升。

说实话,现在学生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其中就不乏有信息论的负面影响。

2.赵老师,不,应该是赵教授,因为你可能不在中学语文教学的第一线,为你的满腔热忱而感动,但也为你的一厢情愿而叹息。中学语文教学确实需要来自高校的理论研究,也需要专家学者的理论指导,但不等于说任何的理论都对中学语文教学有用,也不等于说任何的专家学者都对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有用。钱理群教授说过,教育是由思想者和实践者共同完成的。理想者重在思考,带有对未来的强烈愿望,因此不免带有理想主义色彩,而实践者重在操作,针对现实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这两者缺一不可,既要思想者摇旗呐喊,也要实践者埋头苦干。

这篇文章让我感到痛心的是,这样的理论离教学太过遥远,因为你讲的理论,每个一线教师都知道,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可供一线教师操作的具体办法。语文知识可以分为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规律性知识,应该没有太大问题。按照你的理论和本文的逻辑,你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这些概念的纠缠上,把语文知识归到某个类别中,因为这样的概念辨析和归类对于学生的学习并没有多大作用。试问,理解概念性知识,你的具体做法是什么?在解说概念性知识的时候,你又是否陷入了新的概念性知识范畴?方法性知识和规律性知识的区别是什么?为解决概念性知识的方法性知识就不是规律性知识吗?一连串问题的背后,隐藏的一个事实就是这样的理论与一线教学严重脱节,只是在高处俯瞰,而没有关注到学生和教师的实际需要。

这样的理论大旗还是少竖一点,中学语文需要的是能够与师生同呼吸共命运的指导意见,而不是高高在上的颐指气使。

情景再现

——《30年教学理论与实录精华》

阅读心得

目:《教学实录》 作

者:张超 页

码:420-425页 心

得:

1.“情景再现”这个环节,实在是精彩!正如雨果所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十五六岁,正是充满想象的年龄,在课堂上,学生跟随老师,跟随伟人,放飞自己的人生理想,该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张老师的处理,没有简单地把学生强拉进预设好的情境,而是设置了“勾勒形态”、“染上色彩”、“使画面动起来”、“让画面更细致、更逼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逐步完成画面的绘制,从而进入情境之中,体会伟人的博大情怀。这样的环节设置,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生成,在共同的情感体验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人格的升华。

2.嚼得很细,喂得很艰难,这是我的直观感受。经典篇目,上出新意,难度可想而知,此篇实录很大程度上是继承诗词教学的传统教法,也是常规教法,即条分缕析。可喜的是,张老师能够加入一些新鲜的元素,譬如“情景再现”等,适时的调动学生的感觉神经,使他们在间接体验中完成审美。说其艰难,是因为这样的条分缕析,破坏了诗词的整体意境,学生欣赏到的只是一粒粒的珍珠,虽然光彩夺目,但难成项链。如果能够把这些零碎的知识片段融汇成一个整体就更好了。至于如何处理,则是值得每一个语文老师探讨的问题。

语文课程的结构

——《30年教学理论与实录精华》

阅读心得

(九)

目:《勘探语文课程的地质层》 作

者:朱贻渊 页

码:28-33页 心

得:

1.语文教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一切的教学理论都必须符合实践性这一基本特点,其作用是为实践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操作的指南。参加理论研究的绝大多数是高校的教师,他们研究的套路不外乎两种,一种是阅读大量的中外教育理论,进行概括提炼,一种是冥思苦想,闭门造车,两种情况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与实践的严重脱节。试想,在这种情况研究出来的理论,对于教学实践的影响又能有多大。因此,当理论还处于构思阶段时,个人以为最好不要大张旗鼓地在实践中推行,因为,实验的对象是学生,稍有闪失,损失的不只是一种理论,更是一批人才,这样的责任,我们承担不起。有人说,不改革就不会有希望,改革是一定会以损失为代价的。那么,把损失降到最低有什么错呢?理论作用于实践,必须慎之又慎。

2.素质教育推行了这么多年,产生了许多新的困惑,其中最大的莫过于“语文到底教什么”。在旧的课程体系下,很多老师按部就班,课堂虽失于呆板,缺乏创新,但结构紧凑,层次清晰;学生的学习虽了无生气,但也能按照要求做好相关作业,最起码能够应付考试。从特定的历史阶段来看,旧的课程体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比如说扫除文盲,让整个社会接受普及性教育。在新的形势下,旧的课程体系的诸多弊端日益呈现,时代呼唤新的课程体系。然而,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到头来却让更多的教师陷入了新的困惑之中,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师的悲哀?本文试图从课程的本质出发,指出新旧课程体系的本体分别是“语言”和“言语”两种系统,并以此为依据找到产生这种困惑的根源。可惜的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势,让很多教师懒得思考,惰于改变,无形中的保守势力极有可能让一种新理论的建立举步维艰。因此,这样的理论研究离教学实践还有很大的距离。但不管怎样,我还是真心希望,这样的改革早日能够结出硕果,让广大的教师不再困惑。

《语文教学通讯》

《小石潭记》教学实录 (语文教学通讯)

关联理论与语文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理论

教学理论心得体会

读书笔记之语文教学通讯

小学语文教学片段实录与评析

小学语文教学片段实录与评析

高一语文《我与地坛》教学实录

语文教学通讯30年教学理论与实录精华心得体会
《语文教学通讯30年教学理论与实录精华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