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天朝的奔溃》小组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1 17:29: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天朝的奔溃》小组读后感

周一3~5节史纲小组

组长:陈哲乾

成员:张荣燊 林建实 王施敏 陶侃 韩超

周陈丹 戴雅云 宋雨恒 鲍柯榆 Edna

“天朝”一词,如今在我们看来,是多么的可笑,狂妄自大的大清统治者,仗着祖宗们留下来的基业,端坐在世界的东方,无视世界早已风起云涌的进步浪潮,继续沉睡着做着自己的千秋大梦。殊不知,此时的大清,早已腐朽不堪。真正的大清,如同当时盛产的青花瓷器,看似外表华美精致,实则内心脆弱不堪。只要稍微有件锐器敲击大清王朝的大门,大清就会瞬间土崩瓦解,化为一堆碎片。 谈起天朝的奔溃,不得不提鸦片战争。无疑,鸦片战争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鸦片战争揭下了天朝看似坚固的纸外衣,将一个外强中干的中国赤裸裸地展示在全世界面前。

落后就要挨打。在没看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奔溃》之前,我们很容易地就会将落后理解为当时大清军事上的力量薄弱。当然,拳头上的力量落后,是鸦片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其实,观念上的落后,文明上的落后,才是中国挨打的最根本原因。一方面愚昧闭塞、弱小落后,一方面却又自作聪明、自以为是,对着无论是制度还是军事早已领先我们的外来人士都充满了排斥感。茅先生在书中提到,“一个民族对自己历史的自我批判,正是他避免重蹈历史覆辙的坚实保证。”如今,再次回顾鸦片战争,当初的清政府究竟有多少胜算?

是否重用林则徐等一批官员,清除朝中的一些腐败分子,就可以让战争的结局有所改变呢?就这个问题,茅海建先生提出了一个深刻犀利的看法:在皇权至上、儒家至尊的时代里,士人们不敢也不能违反“礼”去指责皇帝和制度的落后,只能把罪责推给奸臣,于是“重用忠臣,铲除奸臣就能改变一切”的观念深入人心,因其本身迎合了“精忠报国”的宣传需要,又能激起人心中热血,直至今日这样的观念仍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要分析鸦片战争的胜利可能,抛开这样的思想成见是很有必要的。林则徐固然是全力以附报效朝廷的忠臣,但在虎门硝烟之后对战局判断的严重失误也是他一生抹不去的污点。在虎门硝烟之后,他自认为英国人没有能力也没有勇气进行军事报复,始终把英国人的威胁看成普通的不法商人的武装行动,从未将这些行动看成是国与国之间的战斗,对战局判断的滞后使得在英军入侵时,清朝被打得措手不及。然而,林则徐只是清政府众多官员的一个缩影而已。实际上林则徐经常主动学习和了解洋人的一套东西,在清政府官员中算是颇有近代化意识的人,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个思想进步的人,都对本国实力过度自信,对中外实力差距如此无知,由此更加折射出统治阶级乃至整个国家的狂妄自大、愚昧无知,以及支撑这个国家的制度之落后腐朽。

无论是当时思想近乎无知的大清官员,还是当时那些手持落后的武器与热兵器交锋的士兵们,这场战争,注定是一场不公平的杀戮。清军士兵大多数还须担负类似今天警察的责任;同时,军队内部也有不少问题,不少士兵点到时请人代替,部队军纪松散,战斗力可想而知。另一方面,清军因其警察的职能,驻扎十分分散,在战争突然来临时,难以迅速集结起大规模的兵力,因此在战争中基本不存在数量上的优势。从茅海建先生提供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到,清方少有的一些火炮相当一部分还是明朝的遗物,质量差,铸炮工艺落后,弹药少,几近报废的

程度,而火枪也不过是极其落后的鸟枪。而作用更大的海军,差距则更大,清方的防御系统——炮台、城,却又相当的落后,以至于根本无法抵御英军强大的火力进攻。问题的症结,在于近代化。在正规作战中,对近代化的敌人只能用近代化的手段来取胜。

况且就算鸦片战争真的胜了又如何呢?中国的历史真的会因此改变吗?我们觉得不然。“天朝的崩溃”并不在于一场两场的侵略战争,症结注定还是封建主义在面对新兴的资本主义时显得如枯木一样腐朽、脆弱。自以为天朝上国的清政府闭关锁国,对外界的变化不闻不问,而自身的国家实力停滞不前。当西方世界已经站在蒸汽机上拿着望远镜觊觎这片大地时,我们的东方雄狮却早已昏聩不堪。封建主义注定是要退出历史舞台的,只是用不断战乱的形式来迎接人民民主的到来,对于中国人来说未免太苦涩了一些,我们应该以此为鉴,永远不要妄自尊大,时刻与世界保持着相同的脚步,努力发展。这也许是鸦片战争给与我们民族最大的启示。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

读后感《天朝的崩溃》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

关于《天朝的崩溃》读后感

《天朝的奔溃》小组读后感
《《天朝的奔溃》小组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