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日本人在中国莱阳租了1500亩地闲置5年任荒草疯长?

发布时间:2020-03-03 03:45: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日本人在中国莱阳租了1500亩地,闲置5年任荒草疯长?!

不施肥不打药,不怕亏不愁慢?没错,这就是日本现代农业的真实现状和耕作态度。日本人都这么“笨”吗?它图的是什么呀?为什么日本的农产品质量举世闻名?且看本文细细分解.1日本人租了1500亩地,闲置5年任荒草疯长?早在2006年,日本朝日啤酒公司、住友化学和伊藤忠商事三家公司(均是日本顶尖公司)共同出资,在山东莱阳租下1500亩耕地,租期20年。但是前五年,耕地都荒废着,任由野草疯长。日本人的种地方式让莱阳农民看着心疼,甚至有人开始怀疑日本人租地的动机,还有村民认为日企租地是探寻地底下的宝藏。25年后启动的“自然耕作法”,亏本持续成笑柄。这样的土地闲置5年后,终于看到日本人开始运作的迹象了。先是养牛。注意,是散养。在中国农民看来,日本人可真够“笨”的,不撒化肥,全用牛粪堆肥;去草不施除草剂,而是手拔锄除;农药极少打,偶尔用,也需由专家指导,且全部为生物制剂;土壤定时检测,确保养分均衡。更让中国闹不明白的是,日本人养殖的奶牛“吃得比人好“,奶牛吃的每一口饲料都要先检测,生产出来的牛奶不合格,还要倒掉。

种植玉米、小麦、草莓等,因坚持粮食不打农药“顺天收”、果蔬不重亩产量、种植养殖循环,使得企业过去持续亏本,成为了当地村民的笑柄。 3最终结果令人大吃一惊!

在这样的状况下,谁也没有想到,5年后这家日本公司让中国人大跌镜!——公司生产出来的牛奶每升定价22元,是国内牛奶价格的1.5倍。他们生产的草莓每公斤定价120元。 这些昂贵的农产品目前仅有10%供应上海和北京,价格高昂却供不应求。

余下90%供应日本市场。4食品安全之痛笼罩下,看日本农产品的精品路线。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日企的“不打农药连亏5年”并非笑柄,相反,这给我们这个自古便以“农业大国”著称的国家敲响了一记警钟。食品安全,这个已然成为时下国人一大痛点的问题,正在成为外企牟利的商机,案例中让人产生困惑的几个问题,恰恰可以折射出日本人在农作物生产经营上目光精准长远、追求精益求精的商业逻辑。问题1:中国地大,可为什么日本企业偏偏相中了莱阳这块地呢?

事实上,日本人选中的这块地,在莱阳本地都没有多少村民愿意种植,七成以上的村民宁愿外出打工,舍不得天地荒废的也只是老人。而日本企业几乎跑遍中国,最后只认可这个地方,原来,是看中了它远离工业,土地肥沃,水质也没有被污染,在日本人眼里,虽然中国的可耕种土地很多,但真正能种出健康食用的农作物,这样的土地在中国还极其稀少。健康安全,是日本人选地考虑的第一要素。问题2:土地承租之后,为什么要闲置5年?一位日本籍的负责人介绍说,按照日本的古训,“种植之前先做土,做土之前先育人”。根据自然环境选好地之后,日本人最看重土壤的品质。虽然莱阳土地肥沃,但经过化肥和农药的洗刷,土地已退化,所以,闲置5年是因为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土壤的恢复上。问题3:现代农业竟然采用原始的“自然耕作”,连续亏本图什么?土地恢复后,日本人的种植既不撒化肥也基本不用农药,强调的是产品的绿色纯天然无公害;奶牛“吃得比人好”,牛奶不合格还要倒掉,更是体现了“只看质量不看数量”精益求精的理念。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前期无疑会出现亏本的状况,但仅凭这点,并不足以否认这种“精品路线”的成功——日本人最终出产的农作物主打健康安全,在市场中质量上乘,即便定价翻倍,也无法阻挡人们对其迫切的需求。 5惊叹背后的思考——以大米为例,日本农产品种植经验值满满。 其实,“莱阳”这个案例中的理念贯穿了整个日本农产品界。那么,中国究竟能从日本的农作物生产和销售中具体学到哪些经验呢?我们可以通过最具代表性、最受欢迎、被冠以“中国最新奢侈品”称号的日本大米的产销,一窥究竟以获启发。日本是大米消耗大国,“稻米+鱼类”是日本的基本食物特征之一。《我爱大米》的作者斯密·欧文在评价日本大米时说:“这个国家把稻米当做是具有神秘力量的作物,其意义不仅是主食,更视为接近于民族灵魂的某种东西。”日本人非常重视大米的品质,大米的价格也十分昂贵,由中粮集团进口的日本大米每公斤售价为74元,而中国本土大米的每公斤价格仅为7.5元。中国游客去一趟日本很累,要买电饭煲、马桶盖,还要扛大米回家,哪怕价格不菲。如此高价竟然还有源源不断的需求?秘诀是什么?

经验1:因地制宜,重视优良品种,选育机制完善 日本人重视稻米品质比中国早了近四十年。70年代之前,日本人想着吃饱就好,70年代之后,大米不再短缺,日本人也开始要求“吃好”。而日本国一贯变态的工匠精神又开始发挥作用,比如北海道的气候并不适宜水稻生长,但科学家愣是在北海道栽培出了日本最优质的米之一“梦美人”。如今不同的地区根据地理条件育不同品种的大米,已经是日本基本的育种体制。日本稻谷已经出现百花盛开的灿烂局面。 经验2:稻米种植细到极致,重视低温储藏保鲜。

除了品种优势外,日本对于种植稻米的要求比较苛刻,一般不会使用化肥、除草剂以及农药,这样看来,“有机”、“无污染”之类的概念自然成为了很多消费者趋之若鹜的理由。 稻米种植,包含了超多的技术活儿:选种、育秧、移植、生长期管理、储藏、脱壳加工成精米,最后是做成米饭。这个复杂的生产链条上,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口感。稻谷的储藏具有三种明显的特性:容易陈化,不耐高温;容易发热、霉变、生芽;容易黄变。因此,稻谷保管的原则是“干燥、低温、密闭”。按照这个原则保管稻谷,能够实现安全储藏,较长期地保持稻谷品质和新鲜度。此外,日本人对于谷物蔬果的品种、产地有一种近似挑剔的讲究。如果大米是别的品种,包装就绝不能写“越光”,产地也要一并写出,并且不能掺杂其他大米。 经验3:除了安全,味道上乘,新鲜度高。 除了日本农作物在食品安全上的把关好于国内,去过日本的人都毫无例外地肯定了日本米饭好吃的这个事实。好吃,是人们最直接的感受。以最具代表性的新潟县越光大米为例,这种米被视为是等级最高的品种,据介绍“颗粒比一般米硕大,颜色透彻,口感粘弹香滑”。好吃还有一个原因在于新米。日本人很在意大米的新鲜度,精米的赏味期限一般只有3个月,3个月后的米就要打折处理了。反观我们,拥有7000多年稻米栽培历史的中国,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大米故乡,是世界栽培稻起源地之一。但13亿人的口粮负担,让我们国家在近代的育种只能先保证“高产”,至于“好吃”,那是满足了温饱之后下一个阶段的追求。 经验4:大米排行榜做监督,不好吃就没市场

日本民间有一个机构叫“日本谷物检定协会”,负责对日本各地大米的主要品种进行检验和等级评定。从1971年开始,日本谷物检定协会每年都会对日本47个都道府的130多种大米进行物理化学实验和感官实验,从口感、新鲜度、链淀粉、蛋白质、碘呈色度、物理试验、粘度弹性、硬度等方面进行综合检测,严选出最客观的“大米口感排行榜”。日本大米根据米粒大小、损伤程度、色泽、外形等,共划分出4个等级。一等米,颗粒饱满、整粒米的比重必须达到70%以上;二等米的比重达到60%以上;三等米则达到45%以上。这三等大米都必须水分低于15%,损伤、色变、异品种和杂物等加起来都不能超过15%。不符合这三个等级条件,而且异品种大米和杂物不超过50%的,是规格外等级。

我国大米质量虽然也分为四个等级,但却是根据加工精度定等级的,而这标准是千差万别。这也决定了我们的大米与日本大米的差别。 经验5:大米包装赏心悦目,从视觉上推动销售。 除了产品的品质,在产品包装上的追求也体现着精益求精的态度。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日本对高颜值的追求。日本大米包装的精致,令人爱不释手。 长这么好看的大米,就冲这包装,谁都想抱一袋回来啊。

2014年4月,国家环保部的研究显示,中国16.1%的土壤已受到污染。在一些地区,土壤严重污染的状况令农民都不会食用自己种植的庄稼。据日本经济新闻此前报道,自2014年开始,日本对华大米出口一直呈猛增趋势。2014年日本对华大米出口量达到158吨,增至上一年的3.4倍2015年日本对华大米出口量增加到600吨,较前一年又增长了近4倍。这些数据反映出国人抢购日本大米一方面是因为日本大米好吃,另一方面是因我们的环境确实让一部分人感到恐惧。

有媒体评论指出,我们所要做的,是正视和利用这一竞争现实,实施源头治理,加强环保农业,在提高产量的同时重视农产品质量,重振消费者信心,这样或许才能改变这种“外国的月亮更圆”的局面,促进农民增收和确保食品安全,让中国农业和中国农民“笑到最后”的“双赢”之策。据莱西帮(ID:laixibang)、人民日报

一个日本人在中国工厂的所见所感(推荐)

日本人在中国游泳队房间安装窃听器,逼迫中国交出12枚金牌事件始末

日本人在中国莱阳租了1500亩地闲置5年任荒草疯长?
《日本人在中国莱阳租了1500亩地闲置5年任荒草疯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文章
    主题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