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警务室社区渔网式工作法

发布时间:2020-03-02 21:27: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警务室社区渔网式工作法

坚持“信息情报主导警务”,按照“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的要求,扎扎实实的开展工作,通过实践探索总结了“渔网式工作法”,即“打好四个桩,织好三条线,用好两根针,控好一张网”。社区警务在治安管理、治安防范、破案打击、预防群集性事件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打好四个“桩”。立足辖区固定的处所,按照各类场所、出租房屋、机关企事业单位、小区村居进行分类,作为“渔网式管理”的四个“桩”。抓好“桩”的管理也就牵住了辖区人口管理的“牛鼻子”。为此,我们组织社区民警对每个“桩”所包含的内容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起便于携带的活页式台帐和电子档案,切实做到了对场所和人员底数清、情况明。我们的便携式活页台帐,每一张活页对应一个处所,内含警务室日常工作记录。场所类台帐活页记录着每一个场所的《场所登记表》、《从业人员登记表》、《治安责任书》、《消防责任书》、《安全检查记录》、《信息员登记表》、治安责任人。单位类台帐活页记录着《单位登记表》、《走访记录》、《安全责任书》、《消防责任书》、信息员、《巡逻检查记录》。出租房屋类台帐活页包括《出租房屋登记表》、《承租人员登记表》、《出租房屋治安责任书》、《群众走访记录》。小区村居类台帐活页包括《村居小区登记表》、《治保组织登记表》、《治安检查登记表》、《巡逻检查登记表》。我们把这些台帐建立电子文档,实施分类管理,全部录入治安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网上比对,确认有无违法在逃人员。

每年年初,社区民警对辖区进行细致的排查,彻底摸清四个“桩”所包含处所的数量及各处所人员数量,同步建立台帐及电子档案。结合每月进行的消防安全检查,社区民警对台帐、电子档案、治安业务信息系统内的数据进行更新。这既保证了台帐内容的鲜活,也压缩了违法在逃人员的藏匿空间,打牢了“渔网式管理”的根基。

二、拉好三条“线”。整合利用社区治安防范资源,纳入群防群治工作中,形成村居单位有巡逻人员、企业有保安、楼群有守望者的无缝化警民联勤防范网。这三条“线”是指“基层组织、保卫组织、社会团体”。第一条“线”是基层组织,包括村委会、居委会、业主委员会。这些组织是社区警务工作的坚强后盾。警务室坚持每周与这些组织进行一次交流,通报一次治安形势,组织一次普法宣传,收集一次社情民意。同时,在沟通交流中,社区民警帮助群众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开据相关证明材料。第二条“线”是保卫组织。年初,警务室组织召开一次保卫组织会议,签定联防联勤责任书,进行保卫人员培训,健全保卫组织台帐。每周对保卫组织履行职责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每月进行一次通报和讲评,年终组织一次先进保卫组织评比。第三条“线”是社会团体。警务室聘请老党员、老军人、老干部、老退休工人担任辖区治安监督员和安全员,组建“夕阳红”巡逻队,在村居小区、单位开展义务巡逻和邻里守望。针对辖区出租房屋多、房主责任心不强、管理不规范、发案率高的现状,我们依托居委会、村委会建立出租房屋协会。通过协会,警务室组织出租房主培训,开展“文明守法户”的评选,提高房主的自我管理的意识,促使其及时上报暂住人口信息。每周,我们对协会提供的不合格房主和不按规定登记的房主进行一次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实施治安处罚。这些措施的落实,有效的解决了外来人口漏报问题,减少了违法犯罪分子在辖区落脚的机会。

三、选好两根“针”。一根“针”是 “科技+传统”,另一根“针”是 “警力+民力”。只有用好两根“针”,才能把线和桩连接到一起。优良传统是工作经验的结晶,科技是传统的翅膀。在用好“科技+传统”这根“针”上,我们一方面积极协调单位、村居、小区及较大的场所安装探头,加强其内部防范。另一方面协调机关、大型企业在辖区主要路口、重点部位布设监控。通过技防措施,我们掌握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动态,为打击破案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其次,我们将所有的警务室台帐录入治安业务信息系统,制作了社区警务系统。打开社区警务系统,辖区所有场所、单位、小区、村居的出租房屋、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均一览无余,方便了对行业场所和“两口一屋”的管理。

在充分应用科技力量的同时,我们积极发挥传统的作用。警务室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民警为群众服务不分事大事小、无论分内分外,始终保持诚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社区民警结合走访群众,在辖区内巡逻,提高了群众的见警率;每周对案件高发区域进行重点清查;每月找重点人口、监管对象谈一次话,到困难家庭户、孤寡老人走一走、问一问,到老党员、老军人、治保积极分子家中坐一坐、聊一聊。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在用好“警力+民力”这根针上,我们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从面上控制辖区的治安状况,把不发案、少发案的处所和人群交给群众和社会力量管理。警务室组织指导治保人员培训、发放治安通报、宣传防盗防火常识、进行安全防范教育,把警力投放到治安乱点整治、重点人员控制、不稳定因素排查、信息线索收集、不安全处所检查上。

四、织好一张“网”。社区民警用在工作中打好的四个“桩”,拉好的三条“线”,选好的两根“针”,在辖区内通过发展信息员和特情耳目,把自己的眼睛、耳朵通过信息员、特情耳目延伸到辖区的角角落落,织成一张维护治安的“天网”。在辖区四个“桩”所涉及的每一个位置、每一个角落,社区民警抓住三条“线”,在重点人口、监管对象、暂住人口、送报工、送奶工、马路清洁工、收废品人员、转化的法轮功人员、出租车司机、保洁员中,布建了信息员。我们把信息员队伍制作成分类的电子文档,存入专用手机进行管理。当需要哪一类信息员时,通过专用手机随时与之联系。每个月,社区民警都同信息员见一次面,通过手机发送两次短信,相互增进了解。当信息员提供重要线索时,警务室都及时予以奖励。平时信息员有困难、有合理诉求,警务室都及时登门服务。一张防控的“网”通过信息员队伍在辖区内悄然布下。

针对辖区发案特点,社区民警与相关的信息员联系了解情况,将每日搜集的社情民意、警情信息、线索资料录入信息资源库,为侦破案件提供支持。通过这张“网”,我们广泛采集基础数据、边缘信息,夯实基础,及时全面的掌握敌情、社情和民情,努力做到超前预警、防患于未然。

社区工作法

社区工作法

社区警务室职责

社区警务室工作制度

社区警务室工作计划

社区警务室工作计划

社区警务室工作总结

社区警务室工作制度

社区民警工作法

社区矫正警务室工作总结

警务室社区渔网式工作法
《警务室社区渔网式工作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