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非选择题训练

发布时间:2020-03-01 17:22: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非选择题训练

(一)

(根据题目要求作答,紧扣题意,适当分析。) 1.辨析:大众文化就是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2.近年来,一股传统文化热潮正在神州大地涌动。祭孔大典举办规模不断扩大、与日俱隆;《百家讲坛》吸引数亿观众、于丹《〈论语〉心得》等国学书籍热销;中国人民大学在全国率先设立孔子研究院和国学院,《儒藏》等国家图书工程开始编撰;孔子学院不仅传播汉语,也把中华文化的影响传播到世界各地。与此同时,在民间,少儿读经班、国学班不断涌现,传统服饰在北京、上海、武汉等一些大城市的青年人中受到追捧„„这一切都表明,传统文化正在重新回归我们的生活。

请思考:我国出现传统文化“热”的原因是什么?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要求积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的意义。

4.材料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红色旅游,于2004年底印发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纲要》。有人说,发展红色旅游,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工程;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工程;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经济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材料二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27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开辟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艰苦卓绝的井冈山革命斗争培育了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新任务,我们要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红色旅游”是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方式。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中华民族精神都有哪些突出表现?

(2)请结合材料,谈一谈如何弘扬井冈山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5.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开幕式融合了国画、四大发明、《论语》、汉字、戏曲、礼乐、丝绸之路、太极等多种中国文化因素。开幕式由“上篇:灿烂文明”、“下篇:辉煌时代”两个部分组成,不仅展示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还展示了今天人民幸福的生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最后,由刘欢和莎拉·布莱曼共同演唱的本届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打动人心,展示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广大的演职人员通过现代表现手法,借助最新的科技手段,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将优秀中华文化展现在世人面前。

(1)请你谈谈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体现了哪些文化生活道理?

(2)2008年8月8日,美国《世界日报》发表社论说:北京奥运会是让全中国、全中华民族的软实力有一集中体现的机遇,更是中华民族历经百年的无尽折磨和严峻考验之后,得以主盟人类软文明的盛会,同时也见证了中国的再次崛起。

请谈谈我国该如何增强我国的“软实力”?

参考答案:

1.大众文化既包括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也存在品位低下的落后文化、腐朽文化。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既具有一般大众文化特征,又强调要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声、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所以题目的看法是片面的。

2.①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我国传统文化“热”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体现。

②文化对经济和政治具有反作用。我国经济、政治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文化的支撑,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构建社会共同价值体系具有重要作用。热适应了这一要求。

④传统文化既具有相对稳定性又能够与时俱进。传统文化的某些内容顺应了社会生活的变迁,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⑤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专家学者走出书斋,借助电视等大众传煤对传统文化作通俗化的解读,对传统文化热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⑥传统文化借助大众传媒和文化市场,从过去为少数人掌握,到今天走入大众文化的领域,为社会大众所广泛接受和参与,满足了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3.①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统

一、全面发展的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以及良好的社会氛围。

②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有利于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具有良好素质的人才。

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有利于人民群众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广泛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4.(1)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2)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键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井冈山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弘扬井冈山精神,就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井冈山斗争中,无数革命者为崇高理想而浴血奋战。就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井冈山革命斗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救国救民、敢闯新路、勇于胜利的精神。弘扬井冈山精神,就要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井冈山血与火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和无数革命先烈用自身的言行树立起了一座座道德丰碑,体现了传统美德和革命道德的完美结合。弘扬井冈山精神,就要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5.(1)①奥运开幕式融合了国画、四大发明、《论语》、太极等从古到今的诸多中国文化元素,把优秀的中华文化展现出来,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奥运会开幕式由“上篇:灿烂文明”、“下篇:辉煌时代”两个部分组成,不仅展示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还展示了今天人民幸福的生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体现了文化的继承性。

③奥运会开幕式的主题曲《我和你》之所以打动人心,是因为它体现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文化理念。

④奥运会开幕式通过现代表现手法,借助最新的科技手段,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反映了文化的创新。

⑤奥运会开幕式将优秀中华文化展现在世人面前,反映出体育盛会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中国已经注重通过多种途径,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2)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要加强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提高“硬实力”,为增强文化“软实力”夯实基础;

②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③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进行文化创新;

④吸收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会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⑤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⑥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⑦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 ⑧借助大众传媒及其他各种途径,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非选择题训练

(二)

6.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结合《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如何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

7. 胡锦涛总书记曾经说过:青年素有开风气之先的光荣传统,在道德修养上应该有更高的追求。道德修养重在自觉,贵在坚持。只要注意从自身做起,从一时一事做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就能逐步达到一个高尚的精神境界。

结合《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青少年在加强自身修养过程中,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辨析题: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8.《文汇报》载文指出,国产动画创新要立足于强化民族文化底蕴。动画是一门严谨的、与民族精神同在、与社会进步同行、与高科技同进的大产业,优异民族品牌才是大道。我们应当强化自身的民族文化底蕴,以求厚积薄发、独树一帜,传承的同时出新,并以深得新人类赞叹的手法将之绝妙演绎,进军国际市场才有自己独特的亮点。

辨题:只要继承传统就能实现文化创新。

9.作为中学生,首先要提高知识文化修养,后再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论述题: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10、2007年11月29日,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在北京划上圆满句号。29日晚,闭幕式文艺晚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是两国政府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而举办的重要交流活动。全年活动多达近百项,涵盖了文化、艺术、体育、旅游、媒体、影视和青少年交流等领域。 问题:请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举办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活动的意义。 11.(19分)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铸就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开始,到孔子的“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再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

材料2:近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中,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如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形成于新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各个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材料3:2006年4月17日,“百万移民,感动中国──三峡移民精神颂”大型展览闭幕,为期十天的三峡移民精神进京宣传活动圆满结束展览。期间,李长春、刘云山、*、贺国强、曾培炎等中央领导同志曾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三峡移民精神颂”展览。

三峡百万移民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精神──三峡移民精神: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 问题:

(1)材料

1、材料2和材料3所反映的精神有哪些共同的内涵? (2)从材料1到材料2所反映的不同时期民族精神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3)结合材料3,说明弘扬三峡移民精神对于现实有什么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简答题 6.答案要点:

(1)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1分) (2)传统文化对现实社会和人的影响作用具有双重性。(2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评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3分)②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体现时代性。(3分) 7.答案要点:

(1)在遵循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1分) (2)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2分)(3)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3分)(4)树立崇高的理想,加入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行列中来。(3分)

四、辨析题

8.答案要点:(1)该观点是片面的。(1分)(2)文化创新离不开传统。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而从头开始。否则,其民族文化的创新也就失去了根基。因此,国产动画创新必须植根于民族文化之中,同时又要体现时代性。(4分)(3)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国产动画的创新需要借鉴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4分)(4)在今天,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2分)

9.答案要点:

(1)该说法是错误的,割裂了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性。(1分)(2)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相互促进。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5分)(3)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是辩证统一的。一个真正有知识文化涵养的人,也应该是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思想道德的人。因此,作为中学生,要在提高知识文化修养的同时,加强思想道德修养。(5分)

10.答案要点: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开展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活动有利于促进两国文化交流,促进两国经贸合作,进一步密切两国友好关系。(3分)(2)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活动,有利于促进中日两国人民对彼此文化的了解,互相尊重,对于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4分)(3)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活动有利于日本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也有利于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4分)(4)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实现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活动,有利于中日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促进中华文化的创新。(4分) 11.答案要点:

(1)材料

1、材料2和材料3所反映的精神都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体现了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2分)(2)不同时期民族精神的变化,说明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是在长期历史积淀过程中形成的;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它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3分) (3)三峡移民精神是三峡库区人民群众以及全国人民在整个三峡移民工作中共同创造出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新时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2分)

①优秀文化对经济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三峡移民精神,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分)

②弘扬三峡移民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利于增强我国国际竞争能力;有利于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坚持社会主义道路。(3分) ③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激发我国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来。(3分)

④就个人而言,弘扬三峡移民精神,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3分) 提问者评价

非选择题专项训练

非选择题

选择题训练

非选择题,加油

选择题专项训练

选择题训练(四)

选择题训练(二)

选择题训练3

高三选择题训练

二轮非选择题答案

非选择题训练
《非选择题训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