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法制与安全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02:18:3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法制与安全教案

希望小学

2009-9

课题:安全用电

目标:通过学习,懂得安全用电一般常识。 过程:

一、交流知道的用电常识: 雷电

交流电

直流电、静电

富兰克林试验

二、介绍安全用电重要性 1,哪些地方存在触电危险

2,怎样安全用电:不能触摸裸露的电线、插头;雷电时不到高尖大树、建筑物躲避;不用湿布擦电器;不用家中交流电做试验。

三、总结回顾。

课题:交通安全

目标:介绍交通安全要项,养成遵守安全规则的习惯。 过程:

一、简介交通事故(横穿公路,乘坐无证车辆,两车撞击)

二、交能安全常识:

1,过人行道一看二停三小心

2,秩序列队行走专心,不打闹,不追逐。 3,横穿公路三看。

三、交流讨论

四、总结,反馈。

课题:乘车船安全

目标:能过学习强化乘车船安全意识。 过程:

一、交流乘车船经验。

二、强调乘车船安全。

1,不乘无证无安全保障车船 2,不乘坐超载车船。 3,不将头手伸出车外。

4,注意天气情况,选择交通工具。

三、讨论交流

四、全课总结。

课题:消防安全

目标:介绍消防知识,强调消防安全。 过程:

一、报警:火灾——119说清起火地点,位置,燃烧物品种,火势,报警人姓名。

二、预防:不放烟花爆竹,注意防火,检查电路,不随意烧废弃垃圾,注意用电安全。

三、讨论:遇到火灾如何自救?

外出活动防火

灭火知识,火灾自救。

四、灭火自救演练。

课题:学法知法守法

目标:通过学习,知法守法,从小养成遵守公德的好习惯。 过程:

一、介绍基本法及与小学生有关法律。 1,尊重人权,关爱他人,关爱社会。 2,恪守公德,孝敬父母。 3,不贪小便宜,凡事克制。 4,相关法律条文的学习

二、列举案例,教育学生学法守法。

三、启迪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从小养成良好习惯。 1,法国人环保法深入儿童心。(美育) 2,新加坡守法观念人皆有之(环境)

3,美国人总统与平民都有受法律限制。(人权) 4,尊重别人,等于尊重自己。

五、全课小结 1,知道了什么? 2,不能做什么?

课题:火灾自救知识

目标:能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在火灾发生时如何自救。 过程:

一、关键是不要紧张,要冷静观察,设法逃生。

二、学习自救办法。

1,不盲目开启窗户或门。

2,尽快用湿毛巾或口罩保护口、鼻和眼睛。

3,小孩要尽量想办法向外求助。可打取大声呼叫、挥动鲜艳物品、往下扔有声物品、打开手电筒待方式获得帮助。

三、开展自救演练。

四、评选自救标兵。

课题:饮食卫生安全

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常握饮食卫生常识,养成注意卫生好习惯。 过程:

一、介绍卫生条例和消法

二、养成注意卫生好习惯。

1,饭前洗手,不吃腐烂变质食物。 2,瓜果洗干净,最好削皮吃。 3,不挑食,不偏食。 4,养成正确的刷牙方法饭后涑口。 5,注意用眼卫生保护视力。

三、交流平时饮食习惯,纠正不良习惯。

四、总结,反馈。

课题:自护自救常识

目标:通过学习,常握自救自护常识。 过程:

一、烫伤处理

1,轻的用清水冲洗,涂芦荟汁。 2,重的马上送医院。

二、刮伤处理 1,清洗伤口 2,涂红药水或创可贴 3,重的送医院处理

三、扭伤 1,冷水浸泡 2,红花油擦。

四、异物入眼,不能用手去揉,要用清水冲洗,或请人用舌头舔。

五、被狗咬伤 1,处理伤口 2,马上到防疫站打针

六、发现有人触电 1,关闭电源

2,用木棍待绝缘物使其离开电源。 3,报110或120急救

七、总结。

课题:安全自救三招 目标:通过教授,让学生懂得自卫。 过程:

一、夜间出去要有伴

二、尽量不去黑暗处

三、遇到坏蛋要冷静

四、救命三招要谨记

1,就近身边抓泥土,猛撒坏人不能防; 2,趁乱叉手取双眼,动作要狠不留情; 3,弯肘紧顶敌下部,保命三招一气成。

五、介绍案例,正当防卫。

课题:法律常识

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法律,遵守法律。 过程:

一、介绍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预防犯罪法》

二、明确义务和权利。

三、总结谈话:法律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息息相关。儿童要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每个人都有有劳动权和休息权,公民有义务服兵役等。每个人都要知法懂法守法。

课题:《治安管理条例》

目标:通过学习,知道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 过程:

一、介绍相关法律条文

不能斗殴,不能妨碍别人,不能违反社会公序,要尊重别人,有礼貌,守纪律。

二、交流不守法行为的危害。

三、讨论怎样才能守法、守纪。

四、制订班规,自觉守纪。

五、全课总结。

防甲型H1N1型流感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H1N1流感的有关知识。 2.提高学生预防H1N1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对甲型H1N1流感基本情况的认识。 1.基本情况:

甲型H1N1 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毒是2009 年4月首次在人类分离到,是既含有人流感病毒基因片段、也含有猪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基因片段的新型H1N1流感病毒。

2、症状:甲型H1N1 流感病毒感染后能引起人类出现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

3.传播途径:甲型H1N1 流感主要通过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而喷出的雾滴,经空气传播给他人。也可通过接触流感病毒污染的物体,然后触摸自己的鼻子、嘴或眼睛而感染。

二、预防措施:

1.维持健康行为,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好的精神心理状态。

2.尽量避免接触流感样病例,必须接触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戴口罩)。 3.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要洗手。 4.尽量避免外出尤其是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 5.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6.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7.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的良好通风状态。

特别提醒: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尽量减少外出或与其他人接触。并及时去医院就诊。

三、师生交流。

四、活动总结。 师: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注意个人卫生,环境卫生,远离H1N1流感。

注意交通安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志线的作用。

2、使学生知道有关的交通法规。

3、使学生懂得应该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重点难点:

1、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作用。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2、有关的交通法规。这是重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1、运用电脑播放一组“因违章而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新闻。(让学生认识到违章的后果,使学生带着一种无比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与思考,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的情境。同时也受到深刻的教育,懂得注意交通安全是多么重要,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2、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引导学生清楚是因为违章而造成的),那么你们在生活当中知道哪些交通法规和认识了哪些交通标志呢?他们的作用及意义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重点介绍这些内容。(引出本课的重点与难点,着重讲述)

二、学习各种交通标志(重点、难点)

1、请学生拿出事先做好的各种标志卡片,在课堂上展示、介绍,并说出这些标志所代表的意义、作用。 ⑴互相向同桌介绍。 ⑵全班学生自由交流。 ⑶请学生学生到讲台上介绍。

注:这样使学生在有效的空间上自由交流,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同时感性上有了一些认识,使这一节课的学习显得轻松、愉快,而且有助于学生加深认识。

2、学习日记。

(1) 出示讨论题:

a.根据刘岩日记的内容,找出并确认她在日记中,所提到的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 b.说一说这些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各自的作用。 (2)展示考察日记。(声、形、动画同时展示) (3)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小组讨论。

(4)集体交流(边交流,电脑一边展示日记中提到的各种交通信号、标志、标线及其作用)

3、触类旁通学习其它的交通标志。 (1)电脑展示各种交通标志。

(2)有的电脑展示,有的请同学说后再展示。

(3)引入:这些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是为了保证车辆和行人的安全。我们要不要听他们指挥呢?(回答要),但我们还要听谁指挥?(交通警察、同时出示文中交通警察的图片)

4、小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想做到交通安全,一要听从交通警察的指挥,一要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和识记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图案,理解它们代表的意义,按照它们的要求去做。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车辆行人各行其道、各守其则,我们的生命财产才能得到保证,交通才会有秩序。

5、引言:为了保证交通安全,除了上边这些必要交通技术措施外,国家还用法律的形式,制定了一些强制性的规定,这些规定的全称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简称“交通法规”。

三、学习“交通法规”一段文章。

1、指导学生阅读后,告诉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是国家于1988年8月1日施行的,是全国统一的交通秩序管理的基本法规。它不仅是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所要求的,而且对公民都具有约束力。法规的内容十分全面和详细,在这里我们仅就与我们有关的部分摘录,供同学们了解和学习。

2、叫学生边读边议。

(1)国家为什么要制定这些法律条款?

(2)制定这些条款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后果?

让学生要据亲身体验,或者听到、看到的事例,踊跃发言,畅谈制定这些条例的道理。

3、利用电脑展示插图,启发学生说出每幅图的内容,使他们懂得哪些行为是应该学习和遵守的。

四、模似从学校到书店的活动,其中设置了许多“关卡”,让学生实践。

五、总结:

通过 “注意交通安全”一课的学习,使我们又学到了许多有用的知识。我们不仅认识了交通标志,而且还能从法律的高度去理解交通法规的意义。交通安全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情。为了他人和自已的安全,我们一刻也不能忽视。我们不仅自己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还要向家长和你熟悉的人进行宣传,使大家共同来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边播放音乐)

课题:牢记“八荣”,勿忘“八耻”

目标:记住内容,努力践行。

过程:

一,介绍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味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二,学背内容,努力践行。

课题:珍惜生命,远离危险。

目标:安全教育,学会自我防护。 过程:

一,谈话导入:平安是福,健康是最大的财富。

二,进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集体活动安全,体育活动安全和饮食安全教育。

三,教育学生认识几种交通安全标识。

四,报警电话110 火灾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 五,学会自救,珍爱生命。

课题:运动中的自我防护

目标:学会在运动中自我防护养成良好的习惯。 过程:

一,学会保护方法,预防运动损伤。

二,高处落地双腿要屈膝,前脚掌落地可绶冲。

三,不小心摔倒要立即屈肘,低头、团身、以肩着地,顺势滚翻,切不可直臂撑地,容易骨折。

四,冬季锻炼后要及时穿上衣服,注意保暧。如果出汗要先擦拭再换衣。

课题: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目标:通过学习,知法、守法。 过程:

一,学习相关法律条文。

二,小组讨论,

三,交流哪些事不能做,应怎么样才能遵照执行国家法令。

四,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社会做个好公民。

课题: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目标:通过学法,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过程:

一,学习条文(略)

二,讲解:

在家要孝敬父母,在校要尊重老师,出门要礼让谦逊,凡事要学会克制,做事要遵守社会公德。 三,介绍青少年犯罪案例,

四,讨论。

五,交流(自己遵纪守法的决心和行动)

六,研究制定班规,(对照小学生守则草拟)

课题:学习小学生守则(上)

目标:通过学习,熟背守则,努力践行。 过程:

一,小学生守则: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

3,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学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

4,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 5,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

课题:小学生守则(下)

目标:通过学习对照执行

过程:

6,积极参加劳动,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7,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8,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助帮助,关心他人。 9,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能改,有责任心。 10,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

二,讨论自己哪些做到?哪些没做到?以后应怎么做?

三,表扬班上做得好的同学,树良好班风。

教育内容:安全与我同行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道路交通法》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知识目标——初步了解《道路交通法》的有关条文,知道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遵守交通法,明白交通安全重在预防。

3、能力目标——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交通法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交通法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有限,对枯燥的法律条文的理解比较肤浅,因此,本课重点以让学生了解《道路交通法》的有关条文为平台,着重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的意识和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我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的现代教学理念,设计了六个教学步骤:

1、创设情景、合理想象

依据教学需要,我首先出示真实情景:(课件展示)这是我校一学生冲下斜坡跑上马路时的情景,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其合理想象:“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这样拉近了课本与学生的距离,在感知的环境中学生有了表达的欲望,为下一步的学习搭建了平台。

2、合作交流,大胆探究

3、事故再现,撞击情感

在学生感知、认知的基础上,为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不失时机地播放录像,(课件展示)通过这些触目惊心的场景和极有说服力的数据,学生的心灵会受到强烈的震撼,他们会感到交通事故随时都可能发生,它离我们很近,很近。

4、直抒胸臆,列举事例

在学生的情感与画面场景产生共鸣时,同学们会情不自禁的说出感受,这时教师结合画面真情告白:面对这一幕幕令人触目惊心的车祸现场,一个个瞬间消失的鲜活生命,您是否还要尝试。继而,让学生列举学校、家庭、社会中不遵守交通法或交通安全事故的实例 。以此来培养其辨别能力,增强安全意识,促进良好行为道德的成长。这时,讲解《道路交通法》的有关条文就水到渠成了,从而顺利完成知识目标。同时给学生指出教材中出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已废止,现行法律是2004年5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

5、明白症结,入情悟理

俗话说:“老虎的屁股摸不得”“交通安全事故猛于虎”人们为什么还在重蹈覆辙?交通事故为什么层出不穷?教师出示事故原因统计数据,(课件展示)并着重指出90%的交通事故是与每一个人安全意识淡薄,不自觉遵守交通法有关。接着播放录像。(课件展示)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从调查统计中,从无数悲切的场景中转变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实际,从而在生活中自觉遵守交通法。

6、联系实际,拓展深化

法制教学要回归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实际。让学生在虚拟或现实中体验,促进知行的统一。这时教师再次播放开课时的画面,(课件展示)并依次导出:面对这样的情景,你给这位小学生说些什么呢?如果是你该怎么做?假如这同学真出事了,你该怎么办呢?同学们的回答,就可能会涉及到交通安全标语口号、自觉遵守交通法、交通安全保障设施、如何报警、救助等问题。教师相机出示我班学生调查统计表 (课件展示) 使其切实知道自己交通安全知识缺乏,改变不遵守交通法的不良习惯。法制教学要回归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实际。让学生在虚拟或现实中体验,促进知行的统一。这时教师再次播放开课时的画面,(课件展示)并依次导出:面对这样的情景,你给这位小学生说些什么呢?如果是你该怎么做?假如这同学真出事了,你该怎么办呢?同学们的回答,就可能会涉及到交通安全标语口号、自觉遵守交通法、交通安全保障设施、如何报警、救助等问题。教师相机出示我班学生调查统计表 (课件展示) 使其切实知道自己交通安全知识缺乏,改变不遵守交通法的不良习惯。

总结:同学们,交通事故形形色色,多种多样,交通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只有自觉遵守交通法,让交通安全警钟长鸣,幸福才能与我们同在,安全才能与我们同行。

主题:安全在我心中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发生在生活当中真实的交通事故,明确其危害性和造成的原因。

2、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自觉的遵守交通规则,懂得生命的宝贵,能够珍爱自己的生命。 重点难点 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自觉的遵守交通规则,懂得生命的宝贵,能够珍爱自己的生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言:交通安全,一个永恒的话题。1886年,当德国人卡尔·奔驰发明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做燃料的机动车以来,也随之带来了交通事故这一灰色阴影。一百多年来死于车祸、伤残等交通事故的人数触目惊心,由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让人叹息。

二、导学达标

、理解交通事故的危害性和造成悲剧发生的原因。

1、让学生说一说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交通事故。

2、让学生说一说听到这些悲惨的交通事故以后自己的想法或带给我们的启示。

3、师言:车轮下真实的死亡报告,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震惊和痛心,更重要的是警醒和反思。是什么造成了这场悲剧?

4、让学生说一说造成悲剧发生的原因,学生可以各抒已见。

5、师言:当路口没有车辆而在红灯下穿越马路,是否想过你已经走到了危险的边缘?当驾车在路上想超过前面的车辆,是否记起每年有多少司机因违章超车而命丧黄泉?仅在2002年度,我国共发生了72万起重特大交通事故。在事故中总共约有55万人受伤,是1991年海湾战争中死亡人数的3倍多,而死于交通事故的,是海湾战争中死亡人数的3/5。看到这些个冷冰冰的数字,我们付出的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已经太多!而大大小小的事故,都是出于违章。违章,并不是因为他们无知,、珍爱生命,注意遵守交通规则。

1、师言:同学们,当你听到这些振憾人心的数字时,当你听到这一桩桩悲剧时,你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可以放手,学生想对谁说都行,如司机、行人、亲人、交通管理部门等等)

2、师言:同学们,交通规则并不复杂,只要稍加用心,谁都能熟练掌握。我们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来维护交通安全,遵守交通法规。生命是可贵的,每个人都应 而是因为他们疏忽。该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

3、让学生从自身做起,说说在交通方面应如何注意安全。

三、老师总结:

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想我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交通秩序做出自己应该做的事。同时也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珍爱他人的生命,让我们共同生活在交通有序,安全而又轻松的社会大家庭里,共同撑起一片和谐、安宁、幸福的蓝天。

法制安全教案

法制安全教案

安全法制教案

法制安全教案

法制安全教案

法制安全教案

安全法制教案

安全法制教案

安全法制教案

法制与安全

法制与安全教案
《法制与安全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