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国家工作人员法律法规知识考试题库.doc0

发布时间:2020-03-03 06:52: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宪法知识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2014年10月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C )。

2、我国现行宪法是由第五届( B )年通过的。

3、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 C )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4、我国宪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同经济和( C )相适应。

5、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 C )是法治的生命线。

6、根据我国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改善生活环境和( B )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是( C )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的。

8、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 B )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9、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 D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10、村(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 D )。

11、国务院总理人选由( B )提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

1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重要日常工作由( C )处理。

13、国家宪法日是每年的( B ),也就是现行宪法颁布施行纪念日。

14、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基层政权的相互关系由( B )规定。

15、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 D )。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16、认真落实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厉查处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案件,强化经济和( A )责任追究。

17、代表在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前,应当听取( D )的意见和建议,为会议期间执行代表职务做好准备。

18、代表参加视察、专题调研活动形成的报告,由( C )转交有关机关、组织。

19、人大常务委员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前,主任会议可以组织本级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本级人大代表,对有关工作进行视察和( D )。

20、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 D )。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2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属于审判、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应当自公布之日起( D )日内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22、“国家尊重与保障人权”是( A )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23、一个代表团或者( A )名以上代表联名,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草案。

2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把( A )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25、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 D )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

26、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 D )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27、不属于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是( A )。

28、国务院的组成人员中( D )连续任职可以超过两届。

29、宪法规定,( C )不属于公民自由。 30、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 B )。

二、判断题

1、森林、矿藏、水流、山岭国家所有。( × )

2、按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 × )

3、根据宪法原理,宪法制定权属于立宪机关。( × )

4、中国宪法属于柔性宪法。( × )

5、我国宪法序言部分没有法律效力。( × )

6、我国宪法规定的三个文明( × )

7、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不机关职务。( √ )

8、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区域划分。( × )

9、我国宪法界定公民资格主义原则。( × )

10、我国县级人大代表的选举是直接选举。( √ )

11、参加人大代表选举的15天以前公布。( × )

12、宪法第10条规定,土地规定转让。( × )

13、我国宪法规定,父母有抚养义务。( √ )

14、突出抓好宪法的学习宣传,有效实施宪法。( √ )

15、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治的生命线是自由。( × )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

1、《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在___上通过。(A)

2、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C

3、全党必须聚精会神坚持以(B)

4、坚决维护__D__、保证全党令行禁止

5、_B_是党最根本遵守党的_B_

6、_D_是党的生命

二、多项选择

1、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形成了以ABCDEF

2、全党必须坚决反对形式主义ABCD

3、各级党委(党组)必须坚持要按照ABDE的原则

4、必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落实党员ABDE

5、《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规定,选拔任用干部必须ABCD

6、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指的是党员必须参加ACD

7、批评和自我批评必须坚持按照“ABCD”的要求

8、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着力ABCD

9、坚持党的领导全党必须牢固树立ABCD高度一致。

10、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BCD

三、判断题

1、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A)

2、1980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制定不再适用。(B)

3、《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规定,首要任务。(B)

4、《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规定,根本保证。(B)

5、涉及全党全国性的重大方针政策问题解释。(A)

6、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党就会失去根基。(A)

7、坚持党内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党内一律称同志。(A)

8、选人用人必须强化党规范操作。(B)

9、考察识别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党的基本路线。(A)

10、坚持纪律面前一律平等和特殊党员。(A)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

1、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D)

2、纪律检查机关必须把维护党的A放在首位

3、党委(党组)在党内监督中负主体责任,C

4、C应当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

5、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建立B制度

6、发现领导干部有思想、作风对其D谈话

7、在纪律审查中发现党的领导干部应当先A

8、对于上级党组织交办并在C内反馈办理情况。

二、多项选择

1、各级党组织应当把信任激励促使党的领导干部做到:(ABCD)

2、党内监督的任务是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重点解决____问题,保证党的组织充分履行职能、发挥核心作用,保证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领导干部

忠诚干净担当。(ABCD)

3、下列哪些属于党内监督的主要内容:(ABCD)

4、党内监督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 “四种形态”指的是:(ABCD)

5、建立健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党内监督体系,具体包括:(ABCD)

6、ABC全面领导党内监督工作。党内监督的重大任务。

7、党委(党组)在党内监督中负主体责任监督职责:(ABCD)

8、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巡视内容包括哪些情况?(ABCD)

9、党的领导干部应当每年重点是哪些情况?(ABCD)

10、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承担下列具体任务:(BCD)

11、纪律检查机关依规依纪重点审查____的领导干部:(ABD)

12、《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规定,对ABCD,应当点名道姓通报曝光。

13、各级纪律检查机关必须加强自觉接受ABD

14、党的基层组织应当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履行下列监督职责:(BCD)

15、各级党委应当支持和保证同级ABCD等对国家机关

三、判断题

1、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信任不能代替监督。(A)

2、中央政治局委员报告个人重要事项。(B)

3、发现领导干部有轻微违纪问题的纪委和组织部门。(B)

4、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个人主动接受监督。(B)

5、党内监督必须加强对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责任制情况。(A)

6、巡视是党内监督的重要方式全面巡视。(A)

7、建立健全党的领导干部插手组织报告。(A)

8、严把干部选拔任用“党风廉洁意见回复”关 “带病上岗”。(A)

9、派驻纪检组应当带着实际情况反腐败工作。(B)

10、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依法纪委通报。(B) A、对

B、错

11、党组织应当如实记录党组织处理。(A)

12、党组织应当保障党员知情权和监督权反馈办理情况。(A)

环境保护法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新修订的《环保法》自( C )起施行。

2、我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法是( B )年制定的。

3、2017年6月5日是第( C )个世界环境日。

4、2017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 A )。

5、认真落实环境保护法律经济和( A )责任追究。

6、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环境保护( A )。

7、新修订的《环保法》规定每年的( C )为环境日。

8、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十九条规定应当依法进行( A )。

9、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五十九条规定按( A )连续处罚。

10、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 A )的生活

1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 C )工作

12、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二十八条规定,( A )应

13、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缴纳( C )。

14、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七条规定( C )和有关部门备案。

15、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九条规定,( A )人

16、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五十六条规定,( A )

17、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 C )

18、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经( B )环境保护部门

19、对案件所涉的环境污染由( B )鉴定机构 20、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应当由( C )编制。

21、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B )标准。

22、排放许可证制度是以( A )为目标。

23、当前解决好环境保护问题要坚持污染防治与( A )

24、我国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在( A )年召开。

25、国家支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促进( A )

26、新法施行“按日计罚”之后,罚款数额( C )。

27、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划定( A ),

28、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应当合理开发,保护( B ),

29、全国统一的环境问题举报免费热线电话是( B )。 30、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应当( A )。

31、环境保护坚持( A )的原则。

32、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 A )内新建

33、排污者必须于每年( B )前向环境

34、排污者必须按照县级以上环境保护开展排污状况( A )。

35、排污费的缓缴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B )个月。

36、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定期发布( A )。

3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环境污染公共监测( C )

38、国家鼓励投保环境污染( A )保险。

39、为保护和改善环境推进( A )建设

40、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 B )吨以上的,

41、非法排放含重金属、持久性( B )倍以上的

42、致使乡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取水中断( A )

43、致使( B )人以上中毒的

44、禁止将不符合农用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的( B )

45、建设项目试生产期间,( C )应当对环境

46、为保护蓝天,我们在出门时交通工具是 ( C )。

47、按日计罚是指对( A )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按日、

二、判断题

1、设区的市级以上进行现场检查。(× )

2、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设施、设备。(× )

3、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严格保护。( √ )

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采取措施回收利用。( × )

5、依照法律规定征收环境保护税的,不再征收排污费。(√ )

6、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农村生活废弃物的处置工作。(√ )

7、设区的市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状况公报。( × )

8、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监测预警机制。(× )

9、国家鼓励开展环境基准研究。(√ )

10、环境经济政策是以保护环境为目标协调发展。( √ )

11、《环境保护法》适用于其他海域。( √ )

12、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综合治理。( √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

普法责任制的意见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坚持的基本原则是(A、B、C、D)

2、国家机关普法职责任务是(A、B、C、D)

3、国家机关要充分利用(A、B、C、D)起草制定过程向社会开展普法。

4、以下属于国家机关普法内容的是(A、B、C、D、E)

5、以下属于法官、检察官制度内容的是(A、B、C、D)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国家机关是国家法律重要职责。( √ )

2、国家机关在履行好系统法治意识。( √ )

3、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广泛参与。( √ )

4、各级国家机关要及时研究创造条件。( √ )

5、各级国家机关要把普法责任制落到实处。( √ )

6、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形成工作合力。( √ )

信访条例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信访工作应当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坚持(A),

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统一领导( C )的信访工作格局。 3.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 D )提出。 4.多人采用走访形式超过多少人。 (B) 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在( A )日内决定 6.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B )报告。 7.信访事项应当自受理之日起( D )内办结 8.信访人对复查意见不服的( B )日内向复查机关 9.信访人对行政机关作出( B )复查。 10.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从( B )预防导致 11.国家信访工作机构为信访人(A )提出

二、多项选择题

1.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政府工作部门( A B C ) 2.(A B D)应当建立行政机关负责人信访接待日制度, 3.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信访工作中的(B C) 4.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自觉维护(B C) 5.行政机关应当作为而不作为对( BC ), 6.煽动、串联、胁迫、以(B D)或者制止。 7.各级人民政府、县级应当在其(A C)公布 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还包括(A B C D)。 9.信访人可以持行政机关出具的投诉请求受理凭证到(B C) 10.信访工作机构应当组织运用(A B C D)等方法,

三、判断题

1.涉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受理机关。(对) 2.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或者单位。(对)

3.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推诿、敷衍、拖延。 (对) 4.信访人反映的情况给予奖励。 (对) 5.各级人民政府予以通报。 (对) 6.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的不再受理。 (对) 7.公民、法人或者其他行政机关报告。( 对 )

8.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揭发的人员或者单位。( 错 ) 9.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机关提出。( 对 ) 10.信访事项已经受理不予受理。 ( 对 )

国家工作人员普法考试题库

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题库

经侦民警法律法规知识考试题库

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题库

劳动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题库

全禁毒民警专业法律法规知识考试题库

廉政法律法规知识考试题库判断题及答案

0金融知识竞赛题库

福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宪法题库4

贵州省国家工作人员在线学法考试题库答案()

国家工作人员法律法规知识考试题库.doc0
《国家工作人员法律法规知识考试题库.doc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