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五(下)音乐

发布时间:2020-03-04 01:34: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0学年第二学期 五年级音乐教案

第1课 春意

一、教学目标:

1.“春天”、“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聆听《春水》,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3.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二、教学内容:

1、聆听:《致春天》、《春水》

2、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

3、音乐知识:切分音

一、聆听《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2.初听《致春天》。 3.复听《致春天》。

二、表演《小鸟小鸟》 1.生态环保导入。 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 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 4.表演歌曲。

三、课堂小结

第2课 欢乐的村寨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巴塘连北京》,以表达藏族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2、情感目标: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本课介绍了藏族的音调风格及其风土人情,以激发我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拓宽我们的音乐文化视野,并收集本地区民族歌舞,举行各族儿童联唱实践活动。

3、能力发展目标:在学唱过程中继续学习,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以更好地表现该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 教学重点

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巴塘连北京》 教学难点

准备唱好切分音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表演《巴塘连北京》

地理地貌知识导入:

青藏高原海拨几千米,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就在青藏高原。由于山高冰封的时间很长。公路的修筑是非常困难的。每当一地的工路修筑起来当地的人民的心情是非常激动。歌曲《巴塘连北京》正是这样背景的反映。

范唱:有条件的最好结合影视片。边唱、边放映藏族人民歌舞画面,视听结合,效果更佳。 3.学唱曲调。

复习切分音节奏,找出歌曲中跨小节的切分音。 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全曲。

在流畅完整地唱好曲调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是迎刃而解的。注意连线一定要唱好,这是表现藏族歌曲风格的重要手段。

7.表演歌曲,用自制的道具(服饰、哈达等)及藏族基本舞蹈动作边唱边演,表达藏族同胞欢乐的情绪。

第3节 幻想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熟悉歌曲《天地在我心》旋律,在立体的和声音响声中,体验、想像所获得的美感。

2、情感目标:幻想是创造想像的准备阶段,它能鼓励人们向上和前进,是创造性学习的动力。通过聆听歌曲《天地在我心》,进一步拓展幻想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3、能力发展目标:开放式进行以“幻想”为内容的音响小品命题创作活动。 教学重点

熟悉歌曲《天地在我心》旋律,在立体的和声音响声中,体验、想像所获得的美感。

教学难点: 分段欣赏,体会旋律对情感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聆听《天地在我心》

由电影故事导入。 初步聆听,感受情绪。 3.分析歌词,深入体会情感。 1)自读歌词,说说歌词的涵义。

2)请学生朗诵歌词,读出自己理解的感情。 3)讨论评价歌词的感情。

4)师朗诵,学生体会感情。再请学生朗诵。

4.欣赏《天地在我心》视频。叙述在演唱这首插曲时的影片画面及描述的故事内容。

5.复听:1)歌曲分几个乐段?

2)分段听:每个乐段的情绪有什么区别?这样对人物情感的表现有何作用? 6.再听:

边听边展开联想与想像,说说听后感。

第4课 童心是小鸟

[教材目标]

1、通过口风琴辅助教学的形式,学习掌握歌曲《童心是小鸟》的旋律。

2、能够用统

一、自然的音色演唱《童心是小鸟》,表达歌曲愉快、充满朝气的精神面貌。 [教学内容]

1、口风琴练习辅助歌唱教学

2、演唱《童心是小鸟》 [教学重点] 能够用统一甜美富有弹性的声音表现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一、导语

二、复习《童心是小鸟》旋律部分

三、学唱歌曲《童心是小鸟》

1、教师范唱歌曲

设问:①歌曲的内容是什么?

②歌曲的情绪有什么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分析歌词,解读曲名

3、复听歌曲,划拍子

4、根据体验到的歌曲情绪,加快速度吹奏一遍

5、两人一组口风琴辅助自学歌词

6、全体学生轻声演唱歌词,请两位同学用口风琴伴奏

7、难点句教唱

8、完整演唱歌曲。纠正状态,强调咬字、吐字,注意情绪的对比

9、教师钢琴伴奏,有感情地完整演唱全曲

10、请几位同学吹奏口风琴为歌曲伴奏,表演歌曲

三、总结

第5课 田野在召唤

教学目标

通过两首关于“田野”的合唱曲的学习,让学生从中体验对大自然的赞美这一主题,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感受和表现歌曲《田野在召唤》的活泼、欢乐的情绪,准确而有感情的演唱。

3.运用《田野在召唤》《我们的田野》这两首歌曲的旋律线,比较歌曲情绪的不同。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 《我们的田野》歌词重点:准确学会歌曲《田野在召唤》

难点:两声部的合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表演《田野在召唤》

1.揭示课题,初听歌曲范唱。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意大利歌曲《田野在召唤》。设问:这是一首怎样的歌曲?

2.复听范唱,熟悉歌曲,可提示学生跟音乐打节拍或小声模唱,分段,做好标记(引子、1 2 )。 3.全班学习高声部。 4.全班学习低声部 。

5.评价,以教师自己的体会告诉学生这首歌越唱越好听,鼓励学生课后再多练习。

三、聆听《我们的田野》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流传了半个多世纪的歌曲《我们的田野》,这首歌曲不仅旋律美,歌词也很美,就是一首抒情诗,我们跟着音乐来朗诵一下。

初听歌曲,在前奏中师生分段有感情地朗诵歌词,欣赏过程中可用哼鸣、用手势画旋律线等方式参与到音乐中。设问: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带着学生轻声哼唱歌曲曲调,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第一句旋律线,让学生完成[2]、[3]两句的旋律线,同时请个别学生在黑板上画一画。

每人一只浅色水彩笔(学生自备)

第6课 蝈蝈和蛐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图案美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2、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3、学习现代京剧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我是工农子弟兵》亲身实践体验“二黄”“西皮”的唱腔并学习英雄人物的高尚品格。 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通过多媒体、范画、解决)。 难点:学习京剧脸谱图案的设计制作,线条要流畅、和谐;色彩要均匀、清爽。 教学过程:

聆听《我是工农子弟兵》 1.从戏曲知识导入 2.介绍现代京剧

.复听《我是工农子弟兵》感受其韵味

4.介绍戏曲音乐的主要因素:(1)地方语言:戏曲唱腔的产生是以地方语言为基础的(2)唱腔风格:唱腔是区别剧种的主要标志,京剧是以西皮腔和二黄腔为主的音乐风格。本唱腔是二黄腔。

5.聆听《我是工农子弟兵》学生可以轻声跟唱,以体验京剧的音乐风格及剧中人物的品格。

表演《蝈 蝈 和 蛐 蛐》

1.聆听范唱《蝈蝈和蛐蛐》问:歌曲讲述什么内容?它给我们什么启示?歌曲曲调的风格与情绪怎样?

2.分段跟唱,先唱曲调,然后再跟唱歌词 3.完整唱全曲并表演《蝈蝈和蛐蛐》

4.回家学一段地方戏曲下课唱给同学听。 自制京剧脸谱

第7课 友谊

教学目标:

1、师生情、生生情、人间最珍贵的是友谊。通过学习主题鲜明、情绪热烈的《手拉手》、《我的朋友在哪里》、《让世界充满爱》、《可爱的苹果》作品,让我们进一步体验友谊永存。

2、唱好二声部合唱《手拉手》、《可爱的苹果》,从和谐的音色中享受友谊给我们带来的乐感,并进行儿歌歌曲创作活动及艺术实践活动,表达对老师的情谊。

3、欣赏声乐曲《我的朋友在哪里》、《让世界充满爱》,体验人间的情和爱,并创编舞蹈动作。 教学重、难点:

1、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

2、欣赏乐曲创编舞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初步感受音乐:

1、初听歌曲,想想歌曲唱了什么?(生答略)

2、复听,思考:这首歌曲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哪一种节奏型出现得比较多?你能试着拍一下吗?

三、学唱歌曲

1、再次聆听,让学生跟着旋律试唱歌谱。

2、老师边弹伴奏边示范演唱歌曲的高声部歌谱。

3、继续聆听歌曲,四人小组学习按节奏读歌词。

四、学习歌曲的二声部

1、听老师弹奏低声部旋律,学生哼唱。

2、学生跟录音学唱。

五、表演歌曲

1、按要求分组自由选择表演形式。(叠加节奏、采用打击乐器、创编舞蹈等)

2、分组展示、

六、老师小结。

第8课百花

教 学 目 标

一、通过学习《编花篮》等四首音乐作品及进行《花之歌》音乐会活动,犹如置身于百花园中,享受百花给人们的温馨与快乐。

二、表演民歌《盼红军》、《编花篮》,感受四川、河南民歌的风格与特点,并为歌曲用自制打击乐器编创伴奏渲染气氛,进一步学歌曲创作,完成曲调填空创作。

三、聆听《花之歌》,听辨乐器音色,感受音乐的抒情性,并即兴舞蹈。聆听《牡丹之歌》,感受音乐的赞诵性,学习“牡丹”的崇高品格。

教学过程

一、聆听《牡丹之歌》

由植物中花的知识导入。 初听男声独唱《牡丹之歌》。 欣赏《牡丹之歌》。

二、表演《编花篮》 1.两段歌词各唱出什么内容?

2、.听琴弹奏曲调,找出最有特点的几个音。

3、学生划拍自学曲调。注意装饰音、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4.找出曲调中最有特点的小节。涂一涂,唱一唱。 5.试唱全曲,教师指导并纠正,注意要唱好风格。 6.学生自学唱歌,与周围同学交流。

7.小结:百花园真美。回家收集以花为题材的歌曲或乐曲

三、完成曲调创作(填空)活动

从所给的开始4小节曲调及最后的结束小节,可以断定是小调或羽调式(不给学生讲调式)。

要求创作第二乐句、第三乐句2小节及第四乐句。启发学生用已学过的重复、模仿等手法进行创作。但千万不要把学生框住,要让他们放开创作。

五音乐

新课改下音乐课堂教学的五要素

四年级下音乐

大班下音乐

下音乐总结

一年级音乐下

二年级下音乐

五上音乐教案

五(下)家长会发言稿

五(下)美术教案

五(下)音乐
《五(下)音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五下音乐总结 音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