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共产党宣言

发布时间:2020-03-02 21:14: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用历史和现实的眼光再读《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诞生于工人运动风起云涌的19世纪40年代,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条件:在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段时期是资本主义由发展巩固走向殖民扩张的时代;是工业化大生产逐渐普及,市场经济走向全球化的时代;是自由竞争被垄断所取代,是压迫和剥削最严重的时代。资本主义正走过它最黑暗、最冷酷、最血腥的岁月之时,《共产党宣言》诞生了。它的产生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挥了不可磨没的贡献。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即使是这部经过了时间考验的著作也会受到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的局限。马克思关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而形成的现实出发,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历史条件为转移。因此,在《共产党宣言》诞生一百六十多年的今天,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共产党宣言》。

本小组就《共产宣言》中的与具体历史和现实发展不相符的论断,以及《共产党宣言》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部分展开论述。

1.《共产党宣言》中提到“资本主义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而它一着手克服这种障碍,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 《共产党宣言》预示着那个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力不可能再有质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将灭亡,但是后来的历史表明, 《共产党宣言》对资本主义的生命力估计不足。自《共产党宣言》问世, 资本主义又经历了近一个半世纪的发展, 人们尚未看到其终点。生产力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下不断地前进着, 这种前进不只是量的变化, 而是经历了几次革命性的、质的飞跃。 《共产党宣言》问世时, 刚刚发生过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 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 就生产工具而言, 生产力从铁器时代进到了机器时代。就在《共产党宣言》宣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不能容纳机器大工业所创造的生产力以后, 资本主义生产从19 世纪70 年代起又经历了以电力的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进入本世纪40、50 年代, 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的发现和利用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揭开了生产力大发展的新篇章。当前的世界, 生产力正在跨入一个更加辉煌的新时代: 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技术、激光、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正在展示出更加令人惊叹的前景。同现代资本主义创造的生产力相比, 以蒸汽机为标志的机器大工机器大工业只能以“原始、简陋”等词汇描述之。

由此可见,《共产党宣言》对资本主义生命力的判断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巨大差距。即使《共产党宣言》是在世纪伟人马克思、恩格斯的执笔下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仍然有它的局限性。学习《共产党宣言》不能孤立的套用。

2.《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实行两个“最彻底的决裂”,就是要彻底消灭私有制,彻底消灭私有观念,这是无产阶级彻底革命精神的深刻体现,是共产主义革命的战斗任务。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阶级斗争可谓贯穿于《共产党宣言》的始终。

然而,从历史上看:20世纪50年代,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后,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私有制观念可以说在中国彻底被消灭,但是一大二公的计划经济在后期却严重束缚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导致我国经济体制僵化,公有制企业效益低下,人民生活水平始终很难提高;前苏联的完全公有化经济在后期也严重阻碍其发展,并且成为其解体的重要原因。同时片面的强调阶级斗争导致“反右倾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政治、经济、文化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人民群众的人身自由,言论自由,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经济让位于政治更是难于为经济建设提供安定的政治局势提供保障。

与彻底否定私有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充分肯定中国社会现阶段的“以公有制经济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的基础之上,我们中国当前的这种国情与民情是:国家整体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世界第一,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具活力。

在对待私有制的问题上,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共产党宣言》的论断,一切予时间、地点、历史条件为转移。充分认识我国社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生产力落后、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放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共产党宣言》指出:几十年来的工业和商业的历史,只不过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的历史。只要指出在周期性的重复中越来越危及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生存的商业危机就够了。。。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办法呢?这不过是资产阶级准备更全面更猛烈的危机的办法,不过是使防止危机的手段越来越少的办法。

现在看来, 不论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还是从生产关系的成熟程度来看, 在没有危机发生的工场手工业时期还只能算是资本主义的孕育期。机器大工业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危机的发生, 才真正宣告了资本主义的呱呱坠地; 它独立的生命历程自此才开始, 它将在周期性危机、周期性繁荣的交替运动中经历长时期的历史发展。由此而论, 《共产党宣言》问世时已发生过的最初几次经济危机并不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病危通知, 恰恰相反, 它们是宣告新生命正式诞生的哭啼。

以危机为起点和终点作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周期, 这只是从一个角度那就是— 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集中暴露这一角度去观察资本主义生产的周期性, 但这并不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周期性的全面观察。众所周知, 在每一个工业周期里面, 资本主义经济依次经过危机、萧条、复苏、繁荣这四个阶段。以危机为起点和终点, 只是它的周期性的一个方面。事实上, 依不同的认识需要, 人们有理由以其他阶段为起迄点来认识资本主义的经济周期。譬如, 若着眼于研究固定资本大规模更新的周期, 就可以复苏阶段为周期的起迄点。现在, 当我们关注的焦点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 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两个周期性: 一个是从危机到危机, 另一个是从繁荣到繁荣。选择不同的周期作依据, 所得结论会截然不同。周期性经济危机表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消极面, 由此得出的是众所周知的《共产党宣言》的结论。如果从周期性的经济繁荣出发, 就会得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断推动生产力进步的结论。

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1929-1933年美国和欧洲的大衰退、19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1980年代初爆发的拉美债务危机、1990年代日本经济大衰、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每一次都是经济危机后资本主义都通过制度和改革修正原来的机制,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共产党宣言》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所作出的判断和评估的局限是可以理解的。当时, 马克思、恩格斯还没有真正开始从政治经济学上对现存制度进行批判。经济危机作为一种新现象,们对它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 4.学习《共产党宣言》,结合现实我们应该清醒得认识到,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长期共存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不能盲目用《共产党宣言》中的阶级斗争理论来处理同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和事务。

正如胡锦涛在访美时处理中美关系时提出: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发展未来关系,要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承认彼此的差异,包容彼此的分歧,妥善处理彼此的摩擦;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不同,但是只要客观理性看待对方,尊重对方对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选择,尊重对方主权、领土完整和发展利益,彼此就不会偏离正常航道。

由于社会意识形态和阶级斗争的影响下,“冷战”在二战后造成东西方长达半个世纪的对立,区间险些爆发“核大战”,在美苏两个社会意识形态对立的国家为了各自的利益摩擦不断、并不断引发局部战争,阻碍了世界整体化发展。孤立的使用阶级斗争的理论只会导致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利益的冲突,使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化,最终将不利于自身的发展,苏联的解体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共产党宣言》在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能犯教条主义错误,用孤立、静止的方法运用《共产党宣言》的理论。要从国内外形势出发,以时间、地点和历史条件为转移,合理运用这一伟大理论武器指导中国的发展。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