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中生物专题4过关检测B卷选修3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6:42: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物柴油相比,使用这种“生物柴油”的优点是( ) ①可再生 ②不显著增加碳排放 ③不排放含硫废气 ④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转基因生物柴油来自“工程硅藻”,其成分是脂质,与矿物柴油比较,其优点是:可再生,不显著增加碳排放,不会排放含硫废气,减少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是否造成负面影响还不确定。

13.有人认为转基因生物势必会打破自然界物种的原有界限,改变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破坏。下列哪项是对上述观点的完全反驳( ) A.种植转基因抗虫作物,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B.种植抗除草剂农作物,可以保护农田土壤环境

C.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某些化合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中间产物,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 D.转基因生物不会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充其量只能说明是具有某种新特征的同一物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答案 D 解析 对转基因生物在环境安全方面的争论,一方的观点是现在的生物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是处于自然和谐的动态平衡之中的。转基因生物势必会打破自然物种的原有界限,改变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破坏。另一方的观点是转基因生物转移的只是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外源基因,转基因生物不会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充其量只能说明是具有某种新特征的同一物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4.转基因作物是通过转基因对农作物进行精确的改造而产生的,转基因作物一方面在产量、抗逆性及品质等方面有显著改进,极大地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转基因作物可能对人类健康存在着危害。2000年2月27日,英国首相布莱尔为此发表了一篇文章,文中说:“毫无疑问,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可能带来危害,保护公众和环境的安全,现在是,将来也是政府的首要任务。但与此同时,这种新的科技成果将给人类带来更多的利益,这也是毋庸置疑的。”就以上材料你以为下列说法欠妥的是( ) A.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是基因重组,转基因作物是转基因技术的一种产物 B.如果转基因作物产生了对人类健康及环境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反对转基因技术 C.科学家必须在现有知识与技术的基础上,尽量考虑转基因作物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D.国家必须对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并进行严格管理与有效控制 答案 B

4 解析 转基因作物是通过基因工程实现的,基本原理是基因重组;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在转基因生物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科学家必须在现有知识与技术的基础上,尽量考虑转基因作物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国家必须对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并进行严格管理与有效控制。

15.下列选项是科学家对自身克隆结果的预测及理由,其中正确的是( ) A.克隆产物是科学家,因为克隆是形成完全一样的产品 B.克隆产物是普通人,因为科学知识是后天获得的,而非遗传 C.只能克隆部分器官,不可能克隆完整的人,因为克隆技术有限 D.克隆产物与该科学家完全一样,因为遗传物质完全来自科学家 答案 B 解析 科学家对自身克隆的结果应该是得到与科学家生物学特征基本一致的人,而这个人不一定会成为科学家,因为科学知识是后天获得的,而非遗传。动物的克隆已经成为现实,也就是说,克隆人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 16.下列不属于克隆技术的是( ) A.一小块胡萝卜经组织培养,发育成完整的胡萝卜植株 B.将人的DNA片段植入细菌体内后获得大量人的DNA片段 C.农业生产上利用马铃薯的芽繁殖马铃薯 D.小麦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 答案 D 17.体细胞克隆技术的发明,在生物科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它也同其他事物一样,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下面哪项不符合克隆技术积极的一面( ) A.丰富生物的多样性,促使生物进化 B.有利于生物界基因库的保护 C.有利于一些濒临绝迹的动物的保护 D.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答案 A 解析 克隆技术只繁殖自然界中已有的物种,不能丰富生物的多样性。 18.下列有关试管婴儿和克隆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试管婴儿和克隆动物的诞生原理是不相同的

B.试管婴儿的培育依赖体外受精技术、胚胎体外培养、胚胎移植等相关技术

C.克隆动物的诞生说明高度分化的细胞的细胞核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可恢复到类似于受精卵时期的功能

D.从科学上讲,动物克隆技术已经成熟;从伦理上讲,人的克隆会在伦理上冲击家庭 答案 D

5 解析 试管婴儿诞生的基础是有性生殖,克隆动物诞生的原理是无性生殖,故两者的诞生原理是不相同的。从科学上讲,动物克隆技术尚未成熟;从伦理上讲,人的克隆将极大地冲击社会的基本组织单位——家庭,将直接在文明和道德规范上威胁人类社会。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46分) 19.(13分)害虫损伤番茄的叶片后,组成叶片细胞的细胞壁能释放出一种类激素物质,这种物质可以扩散到番茄的其他部位,诱导细胞内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表达,合成蛋白酶抑制剂,导致害虫不能消化食物而死亡。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把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转移到玉米中,玉米获得了与番茄相似的抗虫性状,有效抵御了玉米螟对玉米的伤害。请结合上面的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1)转移到玉米中的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最可能与玉米的____________结合在一起,成为玉米__________的一部分。

(2)转移了番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玉米合成番茄蛋白酶抑制剂的具体部位是________,合成的化合物还需要在__________________中加工才具有生物活性。

(3)这种抗玉米螟玉米品种的培育技术属于________技术,这种变异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种植了这种转基因玉米的农田中的杂草是否也会出现抗玉米螟性状?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抗玉米螟玉米具有显著的生态效应。你认为种植该玉米的农田是否还需要进行防虫管理?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人对食用该玉米的安全性表示担忧,你认为这种担忧有无道理?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NA 基因组 (2)核糖体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3)转基因 基因重组 (4)(答案不唯一)不会;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玉米的花粉不能传递给杂草(或会;蛋白酶抑制剂基因通过玉米的花粉传递给杂草,使杂草获得抗虫基因,从而表现出抗虫性状) (5)需要;转基因玉米能够抵抗玉米螟,但不一定能抵抗其他玉米害虫 (6)(答案不唯一)有道理;这种玉米的子粒可能含有蛋白酶抑制剂,人食用后可能抑制人体蛋白酶活性,影响人体健康(或没有道理;人蛋白酶与玉米螟蛋白酶结构不同,玉米中的蛋白酶抑制剂对人体蛋白酶无影响) 解析 转入的外源基因可与受体细胞DNA结合在一起成为后者基因组的一部分;基因控制的直接产物是蛋白质,其合成场所为核糖体,加工场所为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转基因技术犹如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可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存在许多诸如食物、生物及环境等方面的安全性问题。

20.(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有关问题。

6 2009年2月2日,山东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举行发布会,该中心主任李建远教授表示,他们已成功克隆了人类囊胚。此次研究选择了健康卵细胞志愿捐献者12人,经过促排卵共获得135枚卵细胞,其中对77枚卵细胞进行了预实验,58枚卵细胞用于实验,最终成功获取囊胚5枚。这其中有4枚囊胚的供体细胞来源于正常人皮肤纤维细胞,1枚来源于帕金森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1)科学家克隆囊胚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促排卵时应对志愿者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科学家介绍,获取的囊胚可能有如下两个用途,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你认为这两个用途分别属于________克隆和________克隆。 ②图中的A、B分别代表________和________。

③图中的胎儿被称为克隆人,获得图中的胎儿还需要的技术是____________,目前大多数生物学家认为克隆技术尚不成熟,材料中支持这一观点的信息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④我国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体)细胞核移植技术 促性腺激素

(2)①生殖性 治疗性 ②原肠胚 内细胞团 ③胚胎移植 重构胚胎成功率低 ④反对生殖性克隆,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解析 (1)克隆囊胚技术可运用细胞核移植技术;促进排卵应注射促性腺激素。(2)获取的囊胚既可进行治疗性克隆,又可进行生殖性克隆。

21.(13分)“试管婴儿”技术是通过将不孕夫妇的精子和卵子取出,在试管中完成受精,并在试管中培养使其发育到囊胚期,再将胚胎移入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胎儿。它不仅使一部分不能生育的男女重新获得了生育的机会,也为人类的优生开辟了新的途径。据此回答下面的问题:

(1)人的受精卵通过卵裂,逐渐形成大量形态、功能不同的细胞、组织,并进而形成器官和系统。从细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婴儿”的形成用到下列哪些技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体外培养 ②体外受精 ③胚胎移植 ④核移植

7 (3)要得到“同卵双胞胎”,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得双胞胎的性别是否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管婴儿”技术诞生后,继而出现了“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二者对人类作用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在大多数人反对设计婴儿性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对夫妇,妻子为血友病基因的携带者,生出了一个不患血友病的女儿,该女儿10岁时得了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为了彻底地治愈女儿的病,该夫妇到处求医,均未获得合适的骨髓。为了治愈女孩的病,这对夫妇应该怎么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有丝分裂 (2)①②③ (3)胚胎分割移植 相同 (4)前者主要用于治疗不孕夫妇的不孕症,后者可以用于治疗需要骨髓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的疾病 (5)破坏了人类正常的性别比例,违反了伦理道德

(6)申请设计试管婴儿,并在植入前做胚胎遗传学诊断,提取试管婴儿的骨髓移植到该白血病女儿体内

解析 本题以试管婴儿培育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试管婴儿培育原理、技术、个体发育与设计试管婴儿技术的不同等知识。具体分析如下:

22.(10分)随着世界上第一位“试管婴儿”在英国的诞生,这项技术被称为医学史上的一大奇迹,开创了生殖医学领域的新纪元。“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也因此荣获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婴儿”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指通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技术而产生的婴儿。

(2)“试管婴儿”的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试管婴儿”的问世,不仅解决了人类不孕的问题,也加快了优良种畜的繁殖速度。

①若利用上图来繁殖优良种畜,必须获得大量离体的卵子,常用的采卵方法有:用________处理后,从输卵管冲取卵子;从活体动物卵巢吸取卵母细胞。

②图中C过程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哺乳动物发情排卵后,不管雌性动物妊娠与否,都会产生黄体,并维持一段时间,称为黄体期。在这段时间里,同种动物的供、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是相同的,这就为供体胚胎移入受体子宫内继续发育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管婴儿”与“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二者在作用上有什么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有性生殖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2)①促性腺激素 ②有丝分裂 (3)相同的生理环境 (4)前者主要用于治疗不孕夫妇的不孕症,后者可以用于治疗需要骨髓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的疾病

解析 试管婴儿是有性生殖,具体过程包括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在胚胎工程中,促进排卵可用促性腺激素处理。“设计试管婴儿”的主要目的是用于治疗疾病,“试管婴儿”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不孕不育问题。

高中生物专题3过关检测B卷选修3教案

高中生物专题5过关检测A卷选修3教案

第4单元过关检测卷

第3单元过关检测卷

第3单元过关检测卷

过关检测卷十五

期中过关检测卷

第2、3单元过关检测卷

高中生物《植物细胞工程》教案4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三语文能力过关检测卷

高中生物专题4过关检测B卷选修3教案
《高中生物专题4过关检测B卷选修3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