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形势政策浅析美国大众文化的扩张对中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3-02 17:16: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应对全球问题背后的思考

—浅析美国大众文化的扩张对中国的影响

【摘要】冷战后 ,随着国家软力量在国家力量中地位的突出 ,美国开始看重一种特殊的能力即利用自身软力量的优势来影响它国的能力。国际政治领域中也由此出现了“文化霸权”、“信息霸权”、“制度霸权”等名词 ,或统称为“软霸权”。美国利用其软力量中的世界理念、政治文化、大众文化与媒体、对国际制度的影响力等来为其全球霸权战略服务.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美国不断进行文化扩张,其文化霸权主义对许多国家的传统文化甚至民族认同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我国的文化安全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将就美国文化霸权中的大众文化扩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展开浅析(即本文仅阐述美国大众文化的向中国的扩张的影响),包括美国大众文化向中国文化扩张的方式与途径,以及对中国文化安全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霸权美国大众文化中国文化影响

冷战结束后,军事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相对减弱,经济因素地位上升,文化因素的作用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加强。“文化手段和政治、经济、军事手段一样,在大国间军事作用有限的条件下.特别是在现代核战争无法严密保护本国不受报复的情况下,文化手段尤其成为一种更加重要的强大渗透工具。”正是基于这种地缘政治、经济利益的考虑,霸权主义的执行者——美国开始不断加强对全球文化扩张与渗透的攻势,将其作为实现霸权主义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频频以“人权高于主权” 为借口对其他国家内政外交横加干涉。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美国以经济全球化为诱导,凭借它对信息技术和信息的垄断,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入侵,一致极具渗透性迅速“吞噬”着当地的传统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并且在政治和文化上竭力推行政治强权和文化权.二者交替使用,共同构成了对发展中国家民族正当主权的压制和消蚀。

在世界上有两各个最主要的文化模式,一个是东方文化,另个便是西方文化作为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被看作是两种单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两种文化不可避免的要发生冲突和碰撞。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美国经济上的强势为其实行文化霸权找到了理由,美国认为,其经济发达的原因就在于其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的先进性,世界上各民族文化的发展都要向美国看齐。由于其物质上的强势,美国运用经济等手段向中国渗透其价值观念、政治模式和制度理念,更是频频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对中国的

内政外交横加干涉,而本文所涉及的文化扩张仅指美国大众文化的扩张。

一,美国的文化霸权与美国大众文化扩张

(1)美国文化霸权的含义

美国的文化霸权即为美国文化扩张,所谓“文化扩张”就是将其思想信念、价值观传播或强加给其他国家,力图借其文化的影响力取得政治、经济、军事力量所不能达到的目的,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即称为文化霸权。在竞争激烈的国际格局中,许多国家都程度不同地以自已的制度体系、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文化因子影响着国际关系,但是,没有一个国家能像美国那样,把文化扩张和渗透作为外交战略的组成部分,在对外关系中极力推行“文化帝国主义”。美国的文化扩张是美国全球化力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变得更加错中复杂,美国面对着各方面的挑战,更加注重文化扩张的作用,企图以自已“优越”的文化来影响世界的发展方向。对外文化扩张和渗透作为美国全球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美国对外文化关系中的霸权主义倾向更加明显。企图利用其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和千载难逢的机会,称霸世界。

(2)美国大众文化扩张

美国大众文化扩张多数情况下属于非政府部门所为,但在实际操作中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服务与美国的对外战略,是对政治文化扩张的一种有效“补充”。美国大众文化扩张在当代国际关系中与日俱增,现在在全世界几乎每个地方都能感到美国大众文化的存在。据20世纪80年代末统计,美国电视节目出口是居世界第二位的英国的7倍,美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全球电影发行网的国家,虽然其电影产量只占世界的6%-7%,但却占世界电影放映时间的50%。这种情况到90年代更为严重,美国的电影节目和电影大约占到世界市场的75%。美国的通俗音乐也居与同样的统治地位。同时,美国的时尚、饮食习惯甚至穿着,也越来越在全世界被模仿。因特网用的语言是英语,全球电脑的绝大部分标准都是出自美国。美国的大学每年吸引着近50万的世界各地的学生涌向美国,其中很多有能力的学生将永不回故国。总之,美国利用遍及全球的商业和通讯铺天盖地传播着美国的观念、意识形态、经济模式、高等教育、社会和政治制度等等。

美国大众文化扩张造成的影响非常广泛,它使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广为传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他国家的生活方式及公众的思想意识。美国战略学家布热津斯基在他出版的《大棋局》一书中指出,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首屈一指”的地位,除了军事、经济和技术等方面外,大众文化也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文化方面,美国文化虽然有些粗俗,却有无比的吸引力,特别在世界的青年中。所有这些使美国具有一种任何其他国家都望尘莫及的政治影响”。哈佛大学国际事

务研究中心主任约瑟夫-奈把美国大众文化的吸引力称为美国对外战略资源中的“软”力量,并指出这种“软”力量即文化的影响力在当今国际事务中变得与军事、经济等所构建的实质力量同等重要。

二,美国文化向中国扩张的方式与途径

(1).利用文化产业的优势进行文化渗透——通过大规模文化产品输出,宣扬美国的娱乐文化、消费文化和生活方式。

目前美国的文化产业居世界首位,成为最大的文化输出国,繁杂的美国文化商品超越地域、时空限制,到达五大洲的每个角落。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迪斯尼、CNN(美国有线新闻网)、MTV流行音乐风行全球,好莱坞电影更是深得中国青年人的青睐。

面对美国消费文化,尤其是媒体(电影、电视节目、图书、音像制品和网络服务等)冲击着中国文化市场(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这些文化冲击变得更加明显、更加强烈、更加趋于白热化),中国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已然已经潜移默化地西方化或美国化。一部分青少年的文化价值重心偏向西方文化,“西化”思想在这些青少年中深受欢迎。

例如,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花木兰》是中国流传下来的传奇故事,讲述一个女孩特别孝敬父母,代替年迈的父亲从军的英勇故事。其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孝道。而在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中,其主题已经变为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孝道的主题居于次要地位。中国一些青少年可能会产生迷惑,主题到底是什么。也许10年、20年后,《花木兰》的传统主题会被“实现自我”的主题所取代;由此推知,如果更多传统题材的文化遗产被西方国家开发利用和篡改,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可能会面临丧失的危险。

(2)借助大众媒介进行文化扩张——.利用网络文化上的垄断地位进行文化渗透。

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的公开性、全球性使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能够十分方便地突破国界和地域限制来推行文化霸权,渗透价值观念,扩张文化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文化成为实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强有力的“武器”。美国凭借网络资源方面的优势,在国际互联网上到处推销“网络影视”、“网络图片”等思想文化,这些思想文化反映了美国的国家形象、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等,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网民”的政治倾向、道德品质、人生价值和文化素质,甚至民族的感受和价值判。

面对美国网络文化的强大冲击,中国大部分民众如果过多地接触可能会产生

亲近感、信任感,甚至认同和依赖。这种文化侵入不仅会模糊青年一代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和民族身份的认同,削弱民族感,甚至使他们成为崇拜美国文化的人。

转贴美国网络文化霸权尤其对中国的青少年影响甚是严重。其影响不仅表现在思想上,还突显在网络语言英语化上。如今在互联网上,主导性的语言是英语,约占90%以上,汉语却占不到1%;90%以上的信息是英文信息,加之美国西方发达国家网点多,上网信息含量大,因而他们的网站成为上网者访问最多的地方。英语成为一种通用的时尚化标准语言,不懂英语几乎难以在网上交流,这激励了中国青少年学习英语的热情,却使他们忽略了汉语的重要性,导致他们驾驭汉语的能力下降。最明显地表现在汉字的书写上,一是提笔忘字,错别字增多;二是字迹潦草,美观度降低,书法被严重忽视;三是对文言文、古代诗词歌赋渐渐失去兴趣,影响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以致汉语面临萎缩的危险。

( 3)利用教育文化交流进行文化渗透——.在中国网罗大批青年人才,培植美国文化代言人。

在高校设立奖学金项目,使青少年对美国产生崇拜、感激之情,吸引他们毕业后自愿到美国定居或到美国在华的外企工作。如美国霍尼韦尔公司在清华、北大和复旦等中国一流高校中设立奖学金,奖励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自1995年起,美国GE(通用电器)公司一直为北大、清华、复旦和上海交大等四所高校提供奖学金和奖教金,迄今已有近千名师生获得此奖。GE在中国西部地区设立的首个奖学金项目于2002年10月23日在四川大学启动。美国MOTOROLA向中国高等教育的捐款也累计达到1100万元。

利用教育优势,放宽美国的留学政策,不断从中国的高等院校乃至中学选拔比较优秀或家庭经济条件比较优越的学生出国留学,并以高薪、优越条件等吸引其中的突出人才留在国外或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代理人。2000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有2154人,研究生1596人,这些人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的有751人,大约占毕业生总数的20%,其中有587人同时选择了美国,比例高达78%。2001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2217人,研究生2002人,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的有831人,占毕业生总数的接近20%,其中有711人去了美国,比例接近87%,比上一年增长9个百分点。这一年北京大学物理化学专业毕业32人,直接出国留学的达28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毕业15人,出国人数达13人,比例接近90%。

培养在跨国公司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形成美国式的工作理念、生活习惯,成为美国价值标准的所谓的“白领文化”,并逐渐融入相当一批中国青年的生活中,形成一种时尚文化。

三,美国文化霸权对中国文化安全的影响

全球化的浪潮不仅深刻改变着人类经济发展过程,而且对人类的文化生活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产生了一种要求所有民族和区域的文化朝着一定方向发展的适应压力,从而促使文化的全球化正在突破国家的、民族的文化壁垒。这里所说的文化全球化,简单来说,就是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融合、互渗和互补,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而走向世界,不断超越本民族文化的国界并在人类的评判和取舍中获得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不断将本民族文化区域的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资源。

全球化势必会促进不同文化的整合,这也是追求人类共同价值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强大实力为后盾的文化可能对其他文化产生很强的磁力,我们无可厚非,这是必然也是事实。但是我们反对强势文化以自己为标准强迫其他文化实现文化一致性、反对别有用心的强加于人的文化扩张行为。在1991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布什总统就提出“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我们可以按照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一种新的国际体系”。美国文化虽然没有很深的根基,但美国以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通过跨国投资、文化产品出口和强大的传播媒介、互联网等途径传播美国的意识形态,美国政府试图以美国的文化价值观重塑冷战世界。目前全球数据传输和处理量的80%以上起源于美国,美国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生产和制作,不少第三世界国家电视台成了美国电视的转播站,美国电影的放映时间占据了全球电影总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这实际上是美国霸权战略中文化战略的体现,是“美国维持其霸权地位所必须实施的战略”。特别是如今,网络由于具有迅速、快捷的特点,打破了文化的时空界限,大量打着美国文化印记的信息由美国飞往世界各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正如阿尔曼·托夫勒在他的《权利的转移》一书中所说的:“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强权人的手中,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

世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感受到了来自美国文化霸权的压力,甚至西方其他国家也对此感到忧虑,法国总统希拉克曾说:“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单一文化的威胁”,反映出了他对美国文化霸权主义对于本国文化所造成的压力的担忧。而我国在积极融入全球化、寻求人类共同价值的过程中,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也面临着严峻挑战,而且美国有一套完整的专门针对中国并力图瓦解中国人意志与价值观的战略图谋,美国中央情报局对华《十条诫令》中提出美国要“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条。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过的刻苦耐劳的精神”,

“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传播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电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播。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由此可以看出,美国的文化扩张并不是其所标榜的传播文明,而是通过文化侵略来瓦解我们的意志、控制我们的思想,最终使我们丧失自己的“身份和灵魂,从而形成21世纪的殖民地。”而美国的文化霸权主义在我国似乎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邪教组织公开开展反社会活动,部分人怀疑并反对马克思,更令人忧虑的是许多年轻人开始向往西方的生活,并把我们体现民族个性的传统文化精华抛得无影无踪。

参考资料:

(1)(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 - 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东方编译所译丛》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1-1

(2)阿尔温·托夫勒,《权利的转移》,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3)美国中央情报局,《十条诫令》,http://baike.baidu.com/view/901545.htm

(4)维普资讯网http:///

(5)波寇克,《文化霸权》,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北),1991-10

(6) [美]约瑟夫·奈:,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7)蔡骐、蔡雯:,新华出版社1998年

美国大众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形势与政策论文——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的影响

中美贸易战最新消息贸易政策对美国总选形势有什么影响?

客源国旅游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形势与政策美国战略东移与中国周边安全

形式政策论文——美国重返亚太对中国周边外交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对策

形势政策浅析美国大众文化的扩张对中国的影响
《形势政策浅析美国大众文化的扩张对中国的影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