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当中国正淘汰应试教育时 英国却急于效仿BBC纪录片点燃舆论 英国人激烈争辩中式教育好坏

发布时间:2020-03-02 22:58:0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英媒:当中国正淘汰应试教育时 英国却急于效仿BBC纪录片点燃舆论 英国人激烈争辩中式教育好坏

英媒:当中国正淘汰应试教育时 英国却急于效仿2015-08-05 15:19:00 环球网 西蒙·詹金斯

英国《卫报》8月4日文章,原题:中国的学校成了考试工厂,英国为什么急着照搬?

中国学生在国际测试中成绩优异,大幅领先英国学生。英国广播公司(BBC)4日晚播出的纪录片详解“中国教育优于英国”的伟大神话。而与此同时,中国国内正反思并逐渐抛弃片中的教育方式。

在英国汉普郡的博航特中学拍摄的纪录片展示了中国老师面对具有破坏性、挑战性、无所事事的英国学生而大吃一惊的场面。纪录片的言下之意即为,这就是中国孩子在国际测试中成绩比英国学生好得多的原因。纪录片中所有一切都是围绕考试。

但有观点称,经合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数学排行榜早已不足信,中国的教育工作者赵勇(音译)就是最近的怀疑者之一。原来,该结果是将全英和全美的15岁学生与中国的几个“考试工厂”中学生的测试成绩对比得出的,这些中国学校位于中国最富裕的城市,对比因此显得没有意义。

此外,最广为人知的分数都与数学有关,因为数学可以轻易死记硬背,成绩记录起来也更容易。然而BBC和英国政府仍然对这一数字滔滔不绝。没人知道这些孩子未来的表现会如何,他们今后的生活会多忙碌、幸福、安全、充实。大家都知道的是,美国和英国在半个世纪一如既往的测试成绩不佳后,已经在学术研究、科研专利、发明、创新等多方面领先世界。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赵勇写道,中国正急于向相反的方向前进。中国教育者想知道为什么善于死记硬背的中国学生走出校园后如此软弱无力。中国父母渴望孩子进入中国各地的英国私立学校;中国学生挤进美国和英国的大学。这些学生已看到,在一个经济充满活力而又开放的社会,压迫性、机械式竞争的学校教育在未来是无法给受教育者以创造力、挑战能力和幸福的。

19世纪英国小说家狄更斯曾在长篇小说《艰难时世》中嘲笑基于考试的教育是盲目的,时至今日仍然如此。中国人正意识到这一点,英国人却仍欲痴迷其中。(作者:西蒙·詹金斯 魏昕烨译)相关新闻港媒:变革教育 创造力不足难成大器2015-06-03 08:30台媒:教育孩子大PK 德国妈妈吓坏美国妈妈2015-06-03 08:30英媒:中国家长带孩子参观别墅进行“财富教育” 2015-06-02 09:55港媒:中国内地父母最愿意送孩子赴海外受教育2015-04-18 01:36法媒:中国高压应试教育导致在校青少年自杀2014-05-15 01:07责编:李德

BBC纪录片点燃舆论 英国人激烈争辩中式教育好坏 2015-08-05 02:35:00 环球时报

纪双城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英国广播公司(BBC)二台4日晚间播出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强吗》,讲述5名中国教师用中国式教学法在英执教,引发老师和学生之间互不适应。纪录片播出之前,媒体披露的内容已经点燃舆论,一场关于中西方文化冲突和教育方式孰优孰劣的争论在英国展开。

4日播出的是这部三集纪录片中的第一集。5名中国老师在英格兰汉普郡的博航特中学接管了一个由50名十几岁青少年组成的班级。在4周内,他们穿着特别的制服,每天7时开始上课。一天12小时中,有两次进餐休息时间。课程集中于记笔记和背诵,有时进行小组练习。每周有一次升旗仪式。学生们需要自己动手打扫教室。BBC称,希望以此试验用中国式教学法教授英国学生是否有成效。中国教育系统以课时长和纪律严明列世界前位。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说,结果是,中国老师对英国学生作出很差的评语:无礼、懒惰以及被福利宠坏了。在课堂上,当老师把作业发给学生时,只有半数学生愿意配合。另外一半则在聊天、吃东西,还有女生在化妆。教科学的杨老师不明白,为什么一名女生在听说英国男孩组合单项乐队中的一名歌手离开乐队时,会哭着离开教室。参加该项目的15岁学生罗西则抱怨,自己被像机器人一样对待,而且总被期待做到最好,课堂环境让人感到封闭且充满压力,学到的就是迅速地记笔记和听老师讲。

博航特中学校长尼尔·斯特劳格尔对BBC说,在项目开始前,中国教师的决心令人印象深刻。但是上课第二天,就听到学生们表现恶劣的消息。中国的教学方法和英国青少年的文化和价值发生冲突。他认为,中国的学校缺乏想像并且训导过多,英国的教学优于中国。英国学生习惯于可以向老师提问,并期待他们的观点能得到尊重。而且,英国学生们希望差异性学习。

而这正是中国老师提出挑战的地方。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援引杨老师的话说,英国的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生个体能力制定的,但中国只有一个教学大纲,一个统一标准,学生要么被淘汰,要么胜出,全凭自己。在中国不需要课堂管理学生的技巧,因为每个人都很守纪律。该报评论说,这种教育模式让上海此前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排名中多项夺冠,而英国仅位居20多名。

BBC说,这些中国老师的结论是,这些孩子缺乏管教的行为与英国优厚的福利体制有直接关系。教中文的魏老师认为,如果英国削减福利将给学生更大的学习动力。在中国,学生们知道他们必须要努力学习来养家糊口,因为没有那么多福利来依靠。

“我们应该像中国人那样教孩子吗?”不少英国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每日电讯报》前驻华记者里查德·斯宾塞在该报撰文说,虽然有人批评中国学校僵化呆板,但事实胜于雄辩,即使是在西藏那样比较边远的地区和条件艰苦的学校,中国学生的表现都超过诸如澳大利亚这些国家的学生。英国著名时事评论家詹金斯则持相反意见。他在英国《卫报》的评论文章说,中国学校是考试工厂。当中国都在从愚蠢的教育方法中觉醒时,为什么英国如此急着要复制它呢?

不过,在4周的相处后,中国老师和英国学生的关系变得好起来。斯特劳格尔说,一些学生甚至开始表达对中国式教育的偏爱。他们喜欢从黑板上抄板书,认为这能帮助记忆。更多学生也喜欢中国课堂的讲课方式。罗西说,她认为这些中国老师工作非常认真,很有热情,而且很酷。其实英国老师也有教学热情,只是表现方式不同。

对于BBC这部纪录片引发的争议,英国官方没有做出更多回应。英国文化部负责文化外交事务的官员尼克尔4日对《环球时报》说,无论怎样的争议出现,英中两国通过文化交流增进了解,是值得鼓励和支持的。他认为,英国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合作项目还有很多,因此外界也不必盯着这一部纪录片不放。【环球时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纪双城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张笑非】 中国老师参与BBC纪录片“支教”英国 对英式教育评价不高

2015-08-05 08:16:00 环球网 张骜

【环球网综合报道】英国《每日电讯报》8月3日报道称,五名中国老师来到英国汉普郡的一所普通中学,试验利用中国式的教学方法来教授英国学生,看看是否有成效。试验结果是,这些中国老师似乎对英国学生的评价并不高。

这5名中国老师参与了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的一个纪录片,对比东西方教学方法以及结果。他们接管了一个50人青少年班。四周教学下来,这些中国老师认为,英国孩子缺乏管教,与英国优惠的福利体系有直接关系。英国慷慨的福利制度造成学生缺乏雄心壮志与纪律约束。

报道称,教中文的魏老师表示,如果英国削减福利将给学生更大的学习动力。因为,高福利让学生认为即使不工作,也可以不用为自己的未来担心。如果政府削减福利,就会迫使人们改变看法去上班。而中国学生没有高额福利依靠,知道自己必须要努力学习,来养家糊口。

教科学的杨老师称,在中国不需要课堂管理学生的技巧,每个人都很守纪律,但在英国教书则非常具有挑战性。她表示,一名女生在听说英国男孩组合单项乐队(One Direction)中的一名歌手离开乐队的消息时,竟然哭着离开了教室。

杨老师还对英国的针对个体化“因材施教”的教学法方提出挑战。她表示,中国只有一个教学大纲,标准统一,学生要么被淘汰,要么胜出,全凭学生自己。

英国《每日邮报》称,中国老师对英国学生作出了很差的评语:“无礼、懒惰、被福利宠坏了”,让学生“用脑”、“不许讲话”、“不许问问题”。

报道也指出,该学校校长对中国式的教学方法似乎也不认同,形容这种教学“非常枯燥”,并反驳称自己的学生纪律并不像中国老师形容得那么散漫。

据悉,该纪录片名为《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体验中国教学》(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由英国BBC2台播出。纪录片共分三集,第一集于英国当地时间8月4日晚9点(北京时间8月5日清晨)播出。这是英国BBC和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启动的一个研究项目,在英国博航特中学开设“中国实验班”,抽取50名九年级学生,由中国老师上课,一个月后和同年级孩子一起参加测试。相关新闻英教育官员称英国青少年散漫邋遢故难找工作2014-09-12 14:01英华裔小提琴家自曝虎妈教育生活:经常遭掌掴2014-04-21 11:04英富家子弟成绩不如中国贫困生 英教育水平遭批2014-02-18 08:24英家长为子女教育请“超级家教” 时薪1500英镑2013-12-13 09:27中国乡村孩子爬天梯上学引发英网友反思本国教育2013-04-19 13:29 责编:李德意

中国教师赴英授课正片来袭:老师流泪 学生崩溃2015-08-05 13:05:30

环球留学

【环球留学综合报道】英国广播公司(BBC)今年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其中邀请了5名中国中学老师到英国汉普郡一所顶级中学,对该校的学生进行一个月的“中国式教学”。结果,中国老师无奈流泪,英国学生也崩溃大哭,英国当地时间4日晚播出了纪录片第一集,一起来感受下中国教育与英式懒散的激情碰撞!

早操开始了,英国学生看起来还都挺配合,别乐的太早,做完早操,一天的课程就开始了。

中国老师开始教学,学生似乎不太老实,班级秩序很差,老师要开始训话了。

英国学生开始学习名言警句,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这太轻松了,倒背如流,英国的孩子们,你们别紧张,好好念,念不好就抄下来拿回家继续念,再念不好就不要来上课了。

笑什么?这是课堂,麻烦严肃一点,没看到老师犀利的眼神吗?

老师说:“在中国的课堂上,只要我这么盯着你,你就立马得老实了”老师想多了,孩子们继续晚自习的课堂玩耍。

姑娘上课不听话,被老师叫去门口罚站,“Sophie,我们必须要谈一谈了,但不是现在,等下我跟你谈谈”。怎么样?没尝过被老师叫到办公室谈话的滋味吧?还好老师还没叫家长呢,不然又是一顿毒打!

上个晚自习有这么累吗?不知道中国的孩子都怎么过来的吗?咱们的晚自习谁要敢这样,立马拉出去罚站,或者老师犀利的眼神就这么投过来了,懒散的队伍简直让中国学生看了都为你们捉急呀!

睡倒一个,其他继续玩耍,这在中国课堂基本不可能!

他们在课堂上b-box吗?确定没看错吗?以为这样很酷吗?老师在哪里?

老师教英国学生做眼保健操,老师教的很认真,学生可就不一定积极配合了

姑娘,这是眼保健操,你要拍恐怖片吗?

英国学生说:“中国学生学的太多了,如果做得不好,就被认为跟废物一样。”如此傲娇的小胖男生,你嘟嘴也没用,课程继续,仿佛又听到那句熟悉的“cla begins”

中国老师说:“为什么你们学的东西少,因为你们不守纪律,一直在浪费老师时间。”英国姑娘表示非常震惊,什么?“我们学的少”??难道不是吗?上课化妆的是不是你!上课玩闹的是不是你!还不去罚站!

数学老师带来了九连环,孩子们这会儿玩的很开心

姑娘,你很会玩啊

中国老师给孩子们包饺子,一个都不会剩下,看到吃的,貌似也不困了,也不闹了,都变得积极主动了。

老师实在受不了了,崩溃大哭,有本事把老师逼哭的,真不愧是“豪杰”呀!在这一点上,英国学生完胜! 中国式教育遭遇海外滑铁卢

2015-08-06 20:21:39| 分类: 聚焦中国

(荷兰在线特约专栏)最近,BBC2拍了一部近120分钟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强吗?》全程记录了中国式教育如何让英国学生崩溃的经过。原来,中国学生以高分闻名于世,让背不出九九乘法表的英国人很好奇,于是某教学实验机构便从中国实力最雄厚的学校,请来了五位教学精英,让他们在英国汉普郡的某中学,给13到14岁的50位英国学生们上4周课,看看英式教育和中式教育,哪个更利大于弊。 作为饱受中国式教育荼毒的过来人,我知道这群天性未泯,胡蹦乱跳的英国学生,根本不值得“同情”(因为中国式教育只教“雌雄对决杀敌攻略”,不教“同情心”),但是看完纪录片,我还是忍不住为他们这4周的遭遇休惕恻隐。每天七点,英国学生们就得赶到学校升五星红旗(没错,除了升米旗以外),还得换下漂亮合身的西装制服,穿我们当年用来擦脚都不解恨的运动装校服(据说现在的校服长得还是一个样,从初一穿到初三,省去了好多添新校服的银子,60岁后若没发福,还可当晨练衣穿);接下来还得做-广-播-体-操。如果你坐过南航的国际班机,你就知道广播体操这种意识形态的威力——法航也好,俄罗斯航也好,没有哪个国际航班像天朝的航班一样,会在天刚破晓之时,用广播体操把你逼醒,让你一不小心还以为自己又回到了恶梦般的童年。不过领操的中国女老师却不这么认为,她自豪地说道:“我爱广播体操,我小的时候就是领操员。我爱在广播体操音乐下的每一个动作,所有的人,在同样的时间,做着同样的动作——时刻提醒着,我们是属于大家的,我们是集体的一员!”当然广播体操也不是一无是处的,它至少培养了奇才张艺谋和风起云涌的世界级广场舞大妈。

起大早,穿降落伞一样宽松的校服,做广播操……本来想给英国学生一个下马威,但是换来的却是“非暴力不合作”,你看英国学生们一脸的不情愿。这是注定的,我们最成功的电视剧是抗日神剧,英国最成功的电视剧几乎全是那些挑战各种权威,纪律和教条的黑色喜剧,比如《Black book(黑书)》,《Uncle(叔叔)》,《Father Ted(泰德神父)》……又或者是教你怎么反抗权威和教条的历史剧,比如《The Mill(纺织厂)》,《The Devil’s Whore(魔鬼的妓女)》之类。想让英国小朋友乖乖听话,除非你有幽默感。然而我们中国老师的“幽默感”,整部纪录片里,除了把自己变成人肉音箱,把音量调到最大,喊叫着“安静!肃静!课堂上不许讲话!要讲多少遍你们才明白,课堂上不许讲话!”之外,几乎看不到中国老师们的笑脸。然后,孔夫子就被搬出来了,墙上贴着他的经典名言,就像鲁迅的时代一样。说“吾日三省吾身”,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我们这位哲学家有伟大,主要目的还是在说“礼”,说“尊卑”,说“下不犯上”。为了强调这种“下不犯上”的精神,一位中国老师对英国学生说道:“我们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被要求遵守纪律,在家庭里也好,在社会里也好,遵守纪律是我们的天性。”听她这么一讲,我就开始反思,为什么道家和佛学,可以在西方掀起一股又一股的学习热潮,而儒家却唯国人独尊?原来是西人没有我们这种“天性”。英国学生没有这种“天性”,他们听完孔子,照样扔纸飞机,打beatbox(敲桌子),说小话……罚站也没有用,他们觉得罚站很Cool,特别是有镜头跟踪,表现欲大增。一面罚站,一面站在老师后面做鬼脸。还互相包庇:“老师,不是她的错,是我!是我在说小话!”中国老师几乎要被气哭了。其实中国老师不知道,他们用的这些招数,比如“揪出来”,“隔离”,“当众羞辱”什么的,几十年前西方的老师们也用过,因为效果甚微,所以现在都不提倡了。校长觉得“我这个学校一直以来都很不错啊,学生也算是蛮听话的,成绩也算理想,怎么突然变得这么难搞?”,听了几节课和学生意见之后,他终于茅塞顿开。英国式教育强调的是兴趣和理解,老师教得很慢,一个三角函数可以教上一周。中国式教育强调的是“死记硬背”,一个三角函数一节课就讲完了,也不会按照不同学生,不同的理解能力来教学,所以英国学生们听了十几分钟,听不明白,就开始开小差了。“我们只有一套教学大纲,要生要死,随便!”中国老师说道。对于这一套,校长并不信服,他用“Mind-numbingly boring(麻木乏味)”来形容这套教育模式。“当你走进课堂时,如果你不尊重你的学生,那么麻烦就会滚滚来。”校长说道。 中国老师却认为这并不是尊不尊重的问题,而是“福利社会的弊端。”他们认为如果英国取消福利制度,学生们无路可走,就会自然而然地悬梁刺骨,背水一战。“无礼,懒骨头!福利社会养出来的宠儿!”中国老师对这些英国学生们的评语,被最右翼的《每日邮报》贴出来,被一群右翼狂点赞,不少中国网友们看了以后,也跟着在后面竖拇指。在我看来,这果然是中国式教育培养出来的斯德哥尔摩人类,不去追问是什么导致了3亿民工孩子们的贫困,又是什么导致了我们必须以失去整个童年为代价,换来一个比原始人高级不了多少的丛林生存法则。 “我并不觉得,我们国家的福利制度是导致学生们学习热情减退的原因。” 校长还击道。事实上,如果中国老师们做一番调查,就会发现,在英国,申请福利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有病的要提交近百页的医疗审核报告,没病的也不能长期申请失业补助,且像被假释一样,每天得去劳工中心报到。保守党近日还宣布,21岁以下的青年将没有资格申请福利。好吧!就算失业之后有微薄的救命钱领,13,14岁的豆蔻年华,真的会把申请福利看成是一条出路吗?中国老师的评语不但刻薄,而且还有点势利,若东家是英国的贵族学校,而不是普通的综合学校,就算学生们同样调皮,恐怕他们便不会下此评语了吧?在我看来,英国学生不是学习热情减退,而是不习惯这种一昧强调竞争的教育方式。用纪录片里一位英国老师的话说:“英国的教育方式是,让学生和自己较量,而不是让他们和其他人较量。”其实,有些内幕英国老师们不知道,中国式教育固然强调竞争,却不见得鼓励真正的出类拔萃。你看,一方面让我们狂背杜甫,另一方面又含沙射影地告诉我们,杜甫他老人家44岁了,才混了一个看管兵器库的门卫,经常饿得几天都没有饭吃,你可千万不要像他那样(有才)。(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当中国正淘汰应试教育时 英国却急于效仿BBC纪录片点燃舆论 英国人激烈争辩中式教育好坏
《当中国正淘汰应试教育时 英国却急于效仿BBC纪录片点燃舆论 英国人激烈争辩中式教育好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文章
    主题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