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北师大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5

发布时间:2020-03-01 23:48: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

1.化学的研究成果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下面的发明或发现不.7.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B.木炭在空气中能燃烧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D.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能.

归为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征服火“神火飞鸦”火箭张衡地动仪远东瓷器 A.公元前50万年人类征服了火B.公元800年中国发明火药 C.公元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D.公元前6 500年发明制瓷技术

2.为纪念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B.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C.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D.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3.下列诗词句或典故描述的主要是物理变化的是()

A.水滴石穿,金石可镂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4.下列有关物质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出热量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有气泡冒出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有光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D.物质种类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闻气体气味C.读液体体积D.给液体加热 6.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将剩余的药品倒入下水道B.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和品尝味道C.停止加热时,用嘴吹灭酒精灯D.洗净后的试管,放置晾干的正确方法是管口向下,并倒扣在试管架上

8.科学实验证明:空气中微量臭氧(O3)可抵御阳光中紫外线对人体的损害,作空调和冰箱制冷剂的“氟利昂”是一种氟氯烃(以M代替其化学式),它可破坏臭氧层,其反应过程可表示为:M+O3 → MO+O2, MO+O→M+O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氟氯烃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A.反应物B.生成物C.催化剂D.添加剂 9.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石油B.食醋C.水泥砂浆D.液态氧 10.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氮气3瓶气体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B.插入燃着的木条C.闻气体的气味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11.由于森林的过量砍伐、草场大面积开垦,土地出现沙漠化,导致我市今年出现了近几年来最严重的沙尘暴天气。沙尘暴天气使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

A.可吸入颗粒物B.一氧化碳C.二氧化氮D.二氧化硫 12.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氧化汞

汞+氧气B.红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C.氢氧化钙 + 二氧化碳→碳酸钙+水D.蜡 + 氧气二氧化碳+水

13.下列变化不属于...

缓慢氧化的是() A.酿造米酒B.呼吸作用C.铁的生锈D.蜡烛燃烧

1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室里,我们常常要进行药品取用、物质加

热、仪器洗涤等基本操作,其中往往涉及到用量问题。下列关于用量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取用固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1g~2g

B.洗涤实验用过的试管时,每次注入1/2试管水,振荡后倒掉 C.取用液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1mL~2mLD.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

3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空2分,合计30分)

15.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蜡烛的火焰分为、、三个部分。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2 s

后取出来,可以看

到部分最先变黑。16.指出下列操作导致的后果。(1)把块状固体药品直接丢入试管底部,后果是。(

是。

(3)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有人的方向,后果是。 17.有以下几种物质:

①氧气②人呼出的气体③五氧化二磷④空气中的稀有气体⑤二氧化碳⑥新鲜的空气 (1)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

(2)请选出一种混合物并分析其中的成分______; (3)请再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混合物________。 18.根据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回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铁丝前端要系一根火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做“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要在集气瓶中预先加入少量的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合计12分)

19.小明同学做了一个实验:用试管给某物质加热,实验后,却发现试管已破裂。请你帮他分析一下,造成试管破裂的可能原因有哪些?(至少写两点)

20.在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常小于集气瓶容积的1/5,可能是什么原因呢?(至少回答两点)

21.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对空气造成了污染。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造成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形成酸雨(世界环境三大问题)等.结合琼海市的本地特点,我们应该如何防治空气污染?

四.实验题(共2小题,每空2分,合计26分) 22.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作用。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 (4)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_____。

23.某同学为了探究物质的性质,以氧气为例,做了如下实验:如右图所示,先收集了两瓶氧气(注意:瓶口向上)后正放在桌上,盖好玻璃片,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插入A集气瓶中,在B瓶中放入一只昆虫。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A瓶;

B瓶(2)探究得出氧气的部分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24.市场上有些食品装在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内,显得鼓鼓的。经询问得知:这样充气的包装,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较长时间保鲜、保质和不易压碎。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

(1)大明猜想是二氧化碳,小明猜想是氮气。

(2)假设猜想正确,请你用实验方法证明。

答案

一、

1、C

2、D

3、A

4、D

5、B

6、D

7、B

8、C

9、C

10、B

11、A

12、B

13、D

14、A

二、

15、外焰内焰焰心与外焰接触16(1)试管破裂 (2)腐蚀标签(3)液体沸腾喷出伤人17答案:(1)①③⑤(2)新鲜的空气,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答案合理即可)(3)大理石、雨水(答案合理即可)

18、①引燃且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以利于铁丝迅速燃烧铁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②吸收SO,减少环境污染硫+氧气 点燃2 二

氧化硫119.提示:(1)试管外壁有水滴,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2) 试管底部接触灯芯,由于灯芯温度低,会使试管部骤冷炸裂;(3) 试管

加热前没有预热;(4)实验完毕后,没有等到试管冷却就用冷水冲洗试管,会

使试管骤冷炸裂。

20.(1)装置漏气; (2)红磷的量不足; (3)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4)有部分水留在导管中未进入集气瓶„„

21.加强大气监测、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结合本地实例分析合理也可)

22、【解析】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由于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而且不需要加热,故选用B作发生装置,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氧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答案:(1)酒精灯铁架台(2)B催化(3)高锰酸钾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4)氧

气不易溶于水

23.(1) A瓶:带火星木条复燃;B瓶:昆虫在氧气瓶中仍可以存活。 (2)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或略大); 氧气能支持燃烧或氧气能供动植物呼吸性质(或氧化性)。

24.假设大明的正解,答:用注射器抽取包装袋内气体试样,将其打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该包装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广东):第二单元测试卷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5

政治九年级北师大版第二单元测试题1.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卷全套.doc

北师大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5
《北师大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