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跃进时期经济报道之特点

发布时间:2020-03-03 03:39: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大跃进时期经济报道之特点

提到“大跃进”,对于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个时期的人来说,只能联想到“放卫星,浮夸风,共产风,高指标,瞎指挥,狂热,不切实际”等等历史书中描述的字眼,要想真正了解感受那个特殊时期的情况,还要依赖于存世的真实的文献,资料,还有亲身经历者的回忆。而且我们也很有必要去了解那段“错误”的历史,站在客观的角度去分析其特点,成因及影响等,以史为鉴。

近日,沈毅老师的中国经济新闻史课程讲到大跃进时期的经济新闻报道,感受颇深,所以也查阅了相关资料和文献,对当时经济新闻报道的特点做了总结。

“大跃进”口号最早在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的社论《发动全民 讨论四十条刚要 掀起农业生产新高潮》中提出,酝酿于1957年9月党的八届三中全会到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最终在1958年8月17-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于北戴河举行的扩大会议后,一个“以钢为纲”的“大跃进”运动高潮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1958年8月,与大跃进运动相配合,中国农村还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时期的主旋律是经济方面,所以当时的新闻报道也是以经济报道为主。1958年出现了大量大炼钢铁的报道,《人民日报》开设“以钢为纲,带动工业全面大跃进”专栏,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有粮食亩产不断“放卫星”的报道,《东风压倒西风的一个标志:我国小麦总产量超过美国四十多亿斤》这样不切实际的报道堂而皇之出现在《人民日报》上。1959年由于中央对国民经济计划进行了调整,报道开始重视轻工业,1960年像《淮南煤区大办炼铁炼焦“小洋群”》《江西小高炉大改造大发展》等经济报道也非常多,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的错误发展到一个新的高潮。

综合分析此阶段的经济报道可以看出以下特点:

首先,经济新闻报道构建了一个不正常的舆论场。

以《人民日报》和新华社为例,大跃进运动时期,新华社在农业方面曾做过如下报道: 新华社所报道的各种卫星,最高的冬小麦亩产7320斤(河南),春小麦亩产8585斤(青海),早稻48925斤(海南),中稻60400斤(广东),北方水稻12万4329斤(天津),红苕25万斤等。还曾宣传过“放开肚皮”“无限量”地吃饭。地方媒体的宣传也配合着大跃进运动。以河南南阳的情况为例,1959年10月,《南阳日报》公布南阳地方工业提前65天完成1959年生产跃进计划,秋季粮食比1958年增产27.7%,万亩水稻亩产800斤以上,22.4万亩棉花亩产皮棉150斤以上,86万亩红薯亩产6000斤以上,22.6万亩玉米亩产350斤以上。实际上,当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2.75%,农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23.02%,工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78.76%。

当时新闻界负责宣传大跃进可以说是一项政治任务,而大跃进在发动过程中政治上出现了党内意见的争执,在这种争执中左的倾向占据强势地位,所以当时的新闻媒介在这种压力下,是不敢刊登一些有悖于中央意见的事情的,而对于披露当时浮夸风背后的真相,就更是不可能的,否则就会被认为是政治路线上出现问题。因而当时由主流媒体所营造的这个虚假的舆论场不仅不会自行停止,反而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会加速蔓延。这由此带来大跃进中存在的不实之风进一步蔓延而得不到有效控制。

正是由于新闻宣传的舆论造势,使得全国从上到下形成的舆论场都是不正常的。舆论应代表公众的意见,但当时的报纸上刊登的内容并没有反映公众意见。在大跃进运动开始之初,有人就曾发表不同看法,但新闻媒体却对这些不同看法进行批判,报纸称这些人是“观潮派”、“怀疑派”,并且还发表很多文章对他们的观点进行批判。报纸的这种做法使得大跃进运动继续深入开展下去,一九五八年《人民日报》在社论中曾这样写道:“打开最近各地的报纸,真个叫人心花怒放。跃进的消息一个接着一个,革命的干劲洋溢在字里行间。农村中每天有近一亿人热火朝天地进行水利建设;城市中千百万职工,正在敲响挖掘潜力的锣鼓,

一而再、再而三地突破原订的计划指标。”正是因为报纸的宣传攻势,人民群众盲目的激情和热情被点燃了,全国人民充满幻想,编造着千万个美丽的神话。于是在人民群众中营造了一种虚假的舆论氛围,即当时的形势一片大好,人人都需要为社会主义奉献力量。当时的决策者们从媒体上看到的也是全国的这片大好形势,因而也就相信了自己制订的策略是正确的,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就更大。

第二,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和新闻客观、真实性原则,助长了浮夸风。

客观规律是不能违背的,做任何事都要尊重和正确利用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原则对于新闻报道也至关重要,真实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和生命,然而在大跃进时期,经济新闻报道严重违背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和新闻的客观、真实性原则助长了浮夸风,对大跃进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此阶段经济新闻报道的不真实性主要表现在:

(一) 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不客观真实。

1958年,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到广西地方诸多媒体报道了环江县放了一颗全国最大粮食“卫星”----“水稻亩产十三万斤”,此事轰动全国,“扬名”海外。这是一例典型基本要素不客观真实的浮夸新闻。在早稻尚未收割完毕的情况下,广西就有27个县报称比上年同期增产1-2倍,环江县宣称早稻增产4倍。当时自治区党委号召各地大放粮食高产“卫星”,要夺取全国第一,事情还未发生,就放出了高产“卫星”。

(二) 引用的各种材料不客观真实。

从新闻的定义来看,新闻是被及时公开的传播的、新近发生的、重要的事实信息。新闻只是对事实的陈述,是对客观事物的写真。因此,新闻报道中引用的各种材料要客观真实可靠。大跃进时期的经济新闻报道在报道中引用各种材料不客观真实,甚至搞假。1958年6月18日,《人民日报》《河南日报》在头版头条报道了河南遂平县楂岈山卫星人民公社韩楼大队小麦亩产3821斤。这个报道引用的材料、数字就不客观真实,根本就没有这回事,是当地干部为了某种需要要做数字游戏做出来的。为了放“卫星”原来是以20亩地总产量10210.9斤除以2.9亩再加上300斤得出来的。

(三) 整体上本质上不客观真实。

从新闻真实性要求看,新闻报道应从整体上、本质上表现客观真实,如果一叶障目,只取一点不及其余,这样的报道也叫不真实。

大跃进时期的经济新闻报道只从现象、表面去报道,违背了从事物的整体性、本质上去把握的要求。1958年9月12日,《广西日报》报道了红旗公社党委领导全社八百多人,苦战两天两夜,把十八亩九分抽穗的本地八月黏谷良种禾苗,以高度密植的排插办法,移到一块试验田据估计约有一百三十一万多事情,这个报道采取了这些不能普遍实施办法,不能代表水稻普遍生长规律的亩产,能说明水稻亩产13万斤吗?环江县位于本区北部,山高水冷,过去产量平均亩产只有300斤左右。

第三,新闻文本方面,语言夸张,不准确。

新闻语言的基本特点就是要准确、清晰与生动,而“准确”是新闻语言的核心,生动要服从于准确。大跃进时期的经济新闻报道,为了放“卫星”的需要,报道语言极不准确,极具夸张,因而也不真实。新闻报道与文学创作不同,用语要准确,不能采取浪漫主义的文学手法。1958年2月17日,《人民日报》二版刊登的《事在人为,地在人种》,这些标题的文字报道就不准确,用这样的语言文字,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违背了客观规律,不但起不到指导人民生产的作用,反而误导了群众,导致人们盲干。

虽然新闻工作在大跃进中面临巨大的政治压力,很难看清客观局势,引导人民和社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但是也不能因此推卸和逃避自己的责任,在现在新闻相对自由的环境下,媒体,新闻工作者应该汲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对当前形势有客观清晰全面的认识,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

大跃进时期的钢铁工业

文革和大跃进时期口号

大跃进时期的扫盲运动

困难时期:“大跃进”带来大灾难

浅析大跃进时期的“赶超”思想

大跃进

大跃进

毛 泽 东“大跃进”时期的“吹牛比赛”

经济运行特点

马拉松大跃进

大跃进时期经济报道之特点
《大跃进时期经济报道之特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大跃进时期 报道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