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发布时间:2020-03-03 00:18: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1.实验室要求:

1.1专用实验室,门上有明显的生物实验安全标志,充足的操作空间,实验室应划分清洁区和污染区。

1.2实验室台面材料应耐酸、耐碱,易清洁消毒,不渗漏液体。 1.3实验室有紫外线灯用于空气消毒。 1.4备有消毒品,消毒器材和设备。

1.5备有洗眼器、眼罩,足够的一次性手套、口罩。 1.6清洁区(间)备有存放个人衣服、用品的设施。 1.7购置免排放高压蒸汽消毒炉进行医疗废物的消毒。 1.8实验室备有空调设备,室温保持在20~25℃。 2.安全操作:

2.1人员要熟悉生物安全操作知识和消毒技术。

2.2 实验室内不得进行饮食、吸烟和化妆打扮、会客等与实验工作无关的行为。 2.3实验室内的有关用品(包括工作服)不得用于其他用途;私人和无关的物品不可带入实验室内;

2.4工作时要戴手套、穿工作服,手套破损即丢弃、洗手并换上新手套。 2.5不要用戴手套的手触摸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 2.6 尽量避免使用尖锐物品和器具;宜用不易破碎材料用品;禁止用口吸任何物质。

2.7 工作结束后,要对工作台面进行消毒;操作时有标本、检测试剂外溅时应及时消毒;平时要保持环境的整洁。

2.8 工作完毕,脱去手套后洗手,再脱去工作衣,用液体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2.9 遇到意外事故,应立即按照意外事故应急预案的程序处理。 3.废弃物品的消毒处理

3.1 血液标本、一次性细菌培养基,用高压蒸汽消毒炉消毒。 3.2 动物标本按医疗废物处理。

3.3 针头、烂玻片、吸管等锐器,放在锐器盒内。 3.4 回收的输血袋按医疗废物处理。

3.5 不用回收的一次性消耗品,如吸头、吸管、胶塞等直接装入垃圾袋,不用消毒水浸泡。

3.6 实验室所有垃圾,应严格按医疗废物生活垃圾、生活废物分开放置。 废弃物管理和处理程序 4 操作程序

4.1 废物装量或容量反限与装袋的四分之三并有效封口,已放入袋内的废物不得取出。

4.2 一次性废物使用后立即将针头、针管分开,浸泡于1500-2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1小时以上,方可转运。含氯消毒液每日更换一次。 4.3 标本转运走前,需要高压消毒。装入垃圾袋,封口转运。

4.4 对于特殊标本,如培养基、阳性血清检测后的废弃物需装入垃圾袋内,高压消毒后,方可转运,并做记录。

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

1、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在接受相关生物安全知识、法规制度培训。

2、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教育经历,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自己工作范围的技术标准、方法和设备技术性能。

3、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与岗位工作有关的检验方法和标准操作规程,能独立进行检验和结果处理,分析和解决检验工作中的一般技术问题,有效保证所承担环节的工作质量。

4、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常规消毒原则和技术,掌握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

5、实验活动辅助人员:应掌握责任区内生物安全基本情况,了解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接受与所承担职责有关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个体防护方法等内容的培训,熟悉岗位所需消毒知识和技术,了解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

6、外单位来实验室参观、学习、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控制区域应有相关批准并遵守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相关规章制度。

7、生物安全工作自查制度

7.1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生物安全全面检查。

7.2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全面管理,检查、督促,不定期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检查。及时发现、纠正违规行为,避免生物安全事故发生。 7.3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必要时制定纠正措施或实施整改,并进行跟踪验证。

7.4各专业实验室相关人员应无条件参加安全自查工作。 7.5将自查发现的问题作为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计划解决。

8、生物安全管理程序

医学实验室的特殊环境通常会造成一定程序的生物污染,包括对实验室内工作人员和环境的污染,这些污染通常主要由处理污染性物质时的操作不当造成。针对实验室生物污染,采取适当的生物安全防护是十分必要的。

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是指实验室工作人员所处理的实验对象含有致病的微生物的其毒素时,通过在实验室设计建造,个体防护装置,严格遵从标准化的工作及操作程序和规程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侵染,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其污染。

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内容包括:安全设备、个体防护装置和措施(一级防护),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的操作及规程。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

一、实验室发生职业暴露后按照既往进行的该种污染物的生物安全危害度评估结果,快速有效的对意外暴露人员进行紧急医学处置;对污染区域进行有效的控制,最大限度的清除和控制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扩散;

1、根据既往进行的生物安全危害度的评估和暴露的程度即时进行现场紧急医学处置,消除或最大程度降低病原微生物对暴露人员的伤害;同时,有效的污染区域进行防控,最大限度的防止污染物对周围人员和环境的污染。

2、一般性的事故可在紧急医学处置后,要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事故情况和处理方法,以及时发现处理中的疏漏之处。

3、当重大事故发生时,在进行紧急医学处置的同时,要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情况;立即协调现场紧急处理和周围环境污染防控;协调评估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和对暴露人员的伤害程度;对药物可以治疗和预防该污染物感染的,力争在暴露后最短时间内开始预防性用药;留取暴露人员相应的标本备检,并同时进行医学观察。

4、建立意外事故登记,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损伤的具体部位、程度;接触物种类(培养液、血液或其他体液)的情况;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是否采用药物预防疗法;定期检测的日期、检测项目和结果。

二、意外事故现场处理方法:工作人员发生意外事故时,如针刺损伤、感染性标本溅及体表或口鼻眼内,或污染实验台面等均视为安全事故,应立即进行紧急医学处置(根据事故情况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根据生物安全危害度和暴露程度,现场初步评估职业暴露危害程度和选择处理方式。

1、化学污染: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被污染部位;根据造成污染的化学物质的不同性质用药;在发生事件后的48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汇报,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

2、锐器刺伤:

(1)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刺伤后,应立即采用相应保护措施,清创,对创面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2)意外受伤后必须在48小时内报告有关部门,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

3、皮肤、粘膜、角膜被污染

(1)皮肤若意外接触到血液或体液或其他化学物质时,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冲洗;

(2)若患者的血液、体液意外进入眼睛、口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3)及时就诊,请专科医生诊治;48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报告,并报告感染管理科。

4、标本污染

(1)棉质工作服、衣物有明显污染时,可随时用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60分钟,然后冲洗干净。

(2) 各种表面若被明显污染,用1000-2000mg/l有效氯溶液撒于污染表面,并使消毒液浸过污染表面,保持30-60分钟,再擦除,拖把或抹布用后浸于上述消毒液内1小时。

(3)仪器污染应考虑消毒方法对仪器的损伤,和对检测项目的影响,选用适当的方法。

紧急意外事件的预案与流程

为充分利用实验室布局与合理流程的协调运用、符合生物安全管理要求,特制定紧急意外事件的预案。以应对诊治、急救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保持和促进我室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制定本预案。 1总 则

1.1编制目的

1.1.1 为建立统

一、高效、科学、规范的防止紧急意外事件应急服务和防控体系,全面提高实验室应对各类紧急意外事件的能力。

1.1.2统一组织、指挥、协调实验室应对应急工作的指导原则、处置程序规范以及其他相关职能实验室在处置应对紧急意外事件过程中的责任义务的工作方案,是指导实验室各人做好意外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依据。 1.2 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依靠各级领导,发挥每一员工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每一检验人员参与应对紧急意外事件的有效机制,提高科学指挥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事件造成的危害。

1.3预案所称突紧急意外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检验人员或他人健康损害或影响检验结果及水、火、电、药品、试剂等意外事件.1.4本预案遵守规章制度.在执行中必须服从负责人的指挥.

1.5.结合整合卫生资源的要求,无条件服从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调动和安排.1.6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

1.7实验室设立应对意外事件专管人员、组织开展防止意外事件相关学习讨论,主要包括设施完善、人员培训、卫生防护等设备、设施的储备与完善等。 2预防与应急必备的条件 2.1人员值班,交接班制度

2.1.1.值班人员必须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意识,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要时刻以生命安全为第一要务,如因故需要离岗,必须联系并待替班人员到岗后再行离开.

2.1.2值班人员交接班时,应巡视各检验室,做好交接,全面详细了解危重患者的检验结果情况.并扼要记入交接班簿.

2.1.3.值班人员负责各项急诊检验,对急诊项目及时检查,及时回报检验结果.2.1.4值班人员遇有疑难问题时,应请实验室负责人协助处理.2.2标本接受、查对制度

2.2.1采取标本时,查对姓名,领取目的.

2.2.2收集标本时,查对姓名,标本数量和质量.3防止紧急意外事件预防控制体系

3.1制定意外事件监测与预警制度,对早期发现的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及时报告实验室长。

3.2建立可能发生意外事件的信息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 3.3抓好意外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3.4制定并实施对实验室人员开展意外事件应急知识教育计划,增强全员对意外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3.5重点加强急诊检验质量和服务建设,配备相应的技术、设备,提高实验室应对紧急意外事件能力。 4应急处理程序

4.1意外事件发生后,应急事件领导小组迅速对意外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事件的类型,明确是否启动紧急事件应急预案的意见。

4.2应急预案启动后,各小组应当根据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服从意外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立即到达规定岗位,履行职责。

4.3急诊班检验人员对检验标本必须及时、准确回报,并书写详细,完整检验报告及记录;严格按危急报告制度执行。

4.4根据意外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实验室长有权紧急调集人员以及相关设施,设备;必要时配合上级部门进行各项相关工作的开展。

4.5参加意外应急处理的人员,应当按照相关要求,采取防护措施,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4.6检验人员应当配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它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开展意外事件的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

5.重大意外事件应立即上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并采取控制措施。 13紧急事件信息报告

13.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在2h内,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13.1.1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13.1.2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13.1.3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13.1.4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13.1.5发生重大火灾,水灾,特大爆炸,车祸及其它重大伤害事件;

13.2疫情突发时,实行\"零报告\"制度,严格报告程序.接诊医师应立即汇报医教科和预防保健科,主管部门汇报分管院长和院长,由预防保健科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不得缓报和瞒报;

13.3突发事件报告电话: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全)

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