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以案说法》课堂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14:46: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课堂总结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王懂播

一、关于课堂内容

陈军老师的《以案说法》课堂,上课内容包括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是案例导入,接下来是陈军老师以教材为主进行案例式的教学,接下来是请你发言。

关于案例导入。陈军老师在开学之初,就给我们分好了组,并且给每个小组安排了任务。每次上课,都会有一个小组做案例导入。这样给每个小组都分配了任务,接下来就是由各个小组的组长具体负责,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我认为,这样的一种教学形式有很多好处。首先,它丰富了我们的课堂内容,使我们不用担心对上课没有兴趣;其次,这种方式使得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中来,让每个同学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保证了课堂质量;再者,这种方式能够增加老师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能够帮助老师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工作;最后,这种案例导入的教学方式,能够使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主动去关注社会问题,真正关心社会,当然能够学习到新的知识。总之,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经历,我认为这种方式可以也应当作为课堂内容的一部分。

当然了,按理案例导入的教学方式只是教学方式改革的一种尝试和创新,然而,不管怎么改,老师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以案说法》作为对西方案例教学方式的一种借鉴,应该保留自己的特色。每节课,陈军老师都会给我们介绍一个案例,并以此案例为基点,详细分析其中的法理。有时候还会涉及到中西方之间在法律和观念文化等等诸多方面的比较。从曾经震动中国司法界的齐玉苓案,到甚至在全球引起巨大争议的辛普森杀妻案;从刘涌案到中州血案,通过这些真实的案例,陈军老师不仅使我们深切的感受到了每个案子背后的故事,还给我们讲述了其中蕴含的法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陈军老师的这种案例教学方式,不断地引导我们去探索不同法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伦理观念和思维方式,教会我们要用比较法的方法去学习法学知识,更要用理性的思维方式和逻辑去具体地分析社会问题。

至于“请你发言”这样一个似乎有点突兀的部分,我认为,这是由案例教学方式的目的和特点所决定的,在课堂上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说它突兀,是因为前面已经有了“案例导入”环节。而我之所以说它重要,是我通过一个学期的案例学习切身体会到的。案例教学方式的目的就是要教会大家去独立地思考,引导大家用法律和理性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大家的参与是课堂内容的题中应有之义。而案例之后的讨论,其目的和作用绝不同于“案例导入”。案例导入是为了让大家去关注社会问题,并且培养大家团队和作的思维和能利,因为在这个 - 1 -

环节,老师没有参与,全部都是由每个小组自己完成。而在老师的教学内容环节,这部分内容是大家很少接触的,大家对老师要讲述的也是知之甚少。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会学到很多东西。而在课堂末尾,大家在老师讲述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用自己语言对问题进行阐述,其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把自己对案件以及其中蕴含的法理讲出来。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我才说,这样的一种方式,对我们每个同学来说都是很有帮助的。

二、关于两部电影

为了培养同学们对法律的兴趣,加深大家对法律的认知,也为了更好地上好《以案说法》这门课,陈军老师在这个学期给我们安排了两部法律电影——《秋菊打官司》和《十二奴汉》。

关于《秋菊打官司》。这部电影是张艺谋导演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作品。作品中,善良质朴的农家妇女秋菊因为村长打伤了自己的丈夫并且不愿意道歉,就去乡里,县里,市里上访,在这些方法都无效之后,秋菊又选择了去法院打官司。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要讨要一个说法。然而,到最后两家和好之后,秋菊却得知村长被拘留了。电影情节没有一点悬念,也不是跌宕起伏,然而却发人深省。在这部电影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农家妇女的善良质朴,还有法治在中国施行的状况。这些,都不得不让我们反思社会的复杂和人性的无奈。可以说,这部电影极好地反映了社会现实,使身处这种时代背景下得每个人去认真思考传统文化和现代法治之间的关系。

关于《十二奴汉》。这部电影可以说用不长的时间很好地向我们展示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的人们的法律认知和法律感情。在电影中,围绕着少年的罪名是否成立,刚开始的时候,十二位陪审员中只有一位认为是无罪。本以为这唯一的一位会被大多数人说服,或者至少迫于多人的压力选择放弃。然而,让我们始料未及的是,他不但没有改变自己的立场,还一个个的说服其他人。影片之中,十二位陪审员多次展开激烈的交锋,直到最后就是否有罪达成了一致意见。可以说,影片所反映的正好体现了西方法治社会下的人们的法律感情和法律思维方式。他们虽然也想要达到实质争议,不过更重视法律程序;他们重视逻辑推理,但绝不是不妄加猜测,而是把自己的推理建立在客观的证据基础之上;他们尊重法律,但同时也尊重每一个生命的价值,不会随便冤枉任何一个好人。

可以说,陈军老师所选择的这两部电影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一部反映了中国建设法治社会的进程和困境,体现了中国人民大众的善良质朴和思想封闭;另一部则向我们展示了美国社会对法律的尊重和对程序的重视,向我们传达了另一个社会对人性的尊重和对社会的思考。

三、关于“法官说法”和经验交流会

法律只有得以运用才具有生命,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和作用。而“法官说法”则是对这一理念的具体实践。法学院的学习使得我们能够学到很多理论上的知识,然而,我们对法律事务则很少有机会接触。出于这个考虑,陈军老师引入了“法官说法”这样一个内容,请从事法律实务的法官来给大家讲课,向大家介绍法律是怎样得以具体的适用。通过这样一种形式的教学,我相信,大家不仅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增加对法律的兴趣,还能更清晰地认识法律实务和法律职业。这对还处在象牙塔之中的我们来说,是一个更好的认识社会的好机会,而这对我们日后的职业选择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除了法官说法,陈军老师还请之前选修这门课的一些优秀同学做经验交流。我认为,这无论对那些同学还是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通过这样一种形式的经验交流会,我认为,我们可以学到别人的优秀的经验,使我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正。我相信,这对于正处于学习期的我们来说,是一个弥足珍贵的机会。

四、论文写作

作为一门通识选修课,能够更好的学习怎么样写好一篇论文,对我来说,真的是一件意外的收获。虽然之前也有过一些尝试,不过,总是很不规范。在《以案说法》课堂上,陈军老师以十分认真负责的态度教我们如何写出一篇好的论文。经过这次论文写作,我认为自己学到了以下三点:

第一、关于论文的内容。要写好一篇好的论文,首先要选择一个好的题目,当然选择题目要结合自己的理论基础和社会实际;然后要去尽可能多的搜集相关资料,因为只有充分借鉴别人的优秀成果才能呢感谢出一篇好的论文。

第二、关于论文的格式。一篇好的论文不仅要内容好,还要符合格式。这个格式在不同的场合可能要求不同,因此,我们要认真把握。

第三、关于态度。我认为,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在大学期间培养端正的态度,对任何事情都要充分重视,切不可得过且过。在写论文的时候更是如此,无论是最初的选题,还是最后的修改,任何一个环节都要很认真,态度都要端正。

第五、一点想法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认为在《以案说法》的课堂上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不仅是法学理论知识,还有对法律实务的了解;不仅有学习方面的,还有社会实践上的;不仅认识了陈军老师,还结识了一些新朋友。可以说,这个学期的学习很充实。

不过,在学习中,我认为也有些问题,希望能引起老师的重视。第一,关于案例导入。虽然大家都很积极,但是老师给了同学们太大的空间,导致案例导入的质量不是很高。因此,

我建议陈老师可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在这部分给大家多一些指导。第二,案例教学应该让进肯呢过多的同学参与到其中,而不是只有少数一部分同学。不过,事实是只有很少的人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我认为,这既有学生自己的原因,也是因为大家缺少良性沟通和好的互动。第三,案例教学固然是一种好的教学方式,理应给同学们自由活动的空间,但是,我认为,课堂教学还是应该以老师为主,而不是给同学太多的时间。

总之,在这一个学期,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对很多问题开始有了自己的认识,或者去主动观察一些问题。很荣幸能跟陈军老师学习《以案说法》这门课程,也希望这门课能不断改进,成为一门精品课程,为我国的案例教学开创一条新的路径。

以案说法课堂总结

《以案说法》课堂总结

以案说法课堂总结

《以案说法》 课堂心得总结

以案说法课堂小结

以案说法——课堂小结

以案说法课堂小结

以案说法课堂小结

以案说法总结

以案说法

《以案说法》课堂总结
《《以案说法》课堂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